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其他 > 伏波录 > 第十六章 寻根溯源

伏波录 第十六章 寻根溯源

簡繁轉換
作者:人间诗酒客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3-20 10:57:50 来源:源1

一秒记住【笔趣阁】xbiquge365,更新快,无弹窗!

门一开,原来是金管事找过来,说是薛神医的徒弟许大夫已经到了。迟不来早不来,偏偏这个时候来,差点酿出了大事。

许大夫是个胖子,四十多岁,保养的极好,见到薛乙忙上前行礼,态度十分谦恭。

薛乙见他刚来便闯了个大祸,大为恚怒,但现在还顾不上他,只是重重哼了一声,把他晾在了一旁。

许大夫见师父脸色不善,也不敢多问,尴尬的站在了一旁。

薛乙脸色凝重,伸出双手同时给陈家旺搭脉,又仔细按摸陈家旺胸口小腹。

过了好一阵子,他长出一口气,狠狠盯了一眼自己的大徒弟,口中道:“没大事,不要紧了。”

许大夫被他看的心里惴惴不安,但又不敢开口相问。

无念听了薛乙的话,一颗悬着的心方才放下。他平息了一下呼吸,先给陈家旺缓缓度过去温润真气,不一时,陈家旺睁开双眼醒了过来。

薛乙见他苏醒,关切的问他身体的感受。陈家旺稍稍活动了一下身体,吐出了两口血,不过总体还好,竟然没怎么受伤。

其实陈家旺刚才相当于在鬼门关前转了一圈,这也幸亏是薛乙和无念在场,换了其他人后果不堪设想。

无念先是提前点了陈家旺心口附近要穴,护住了要害,后来又宁可自己受伤,强行逆气倒流,加上薛乙无比丰富的急救经验,如此才保全了陈家旺。

见陈家旺萎靡不振,无念不知道度气疗伤的效果到底如何,便开口询问薛乙。

薛乙沉吟道:“刚才禅师发功时,我从家旺脉象中已经感受到了。如今看来,他体内脉络中的淤涩之处已和周围经脉气血互相粘连,有盘根错节之势,轻易难以撼动。一直到家旺昏过去的那一刻,淤积之处才略有松动的迹象。”

无念听他这样讲,心中大为忧虑。虽然自己可以再提升功力,但家旺已明显承受不起,如果强行通络消淤,极易损伤了正常经脉,不但不能确保安然无虞,甚至可能得不偿失。看来这怪疾和常见的因内伤至血淤凝堵的情况不同,更为疑难复杂。

薛乙眉毛紧紧拧到了一起,道:“更伤脑筋的是,家旺脉络淤积的部位远不止一处,禅师内力虽强,也只顾及到一处而已,此事绝难成功。除非…,”

他摇摇头,顿了顿,又自言自语道:“除非…至少有六位像禅师一样的高人,身怀绝顶内力,彼此心意想通,同时间分别从四肢、腹前和背后一起运气发功,以无上内力的锋芒在一刹那化去淤堵,余劲又能互相抵消,如此或许方有一线希望。”

无念一听,心里凉了半截。武林中英雄豪杰固然不少,但论内力的修为,能达到和自己不相上下的人屈指可数。尤为困难的是,即使找全了六个人,彼此心意相通谈何容易?即便是父子、夫妻,同门师兄弟也难以做到。

陈家旺的怪疾必须各人各尽全力,如果不能同气连枝、心意相通,那么反而会害了他,一个不慎顷刻间便能要了他的命。

喻昌道:“师父,还有办法吗?”薛乙默默不语,房间里一片沉闷。

过了片刻,薛乙侧过头道:“许大夫,你平日那么忙,这次请你来,实在有劳你大驾了。”

许大夫连忙站起身趋到薛乙身前,恭敬的道:“不忙、不忙,师父召唤,便是天大的事也得放下来。”

薛乙哼了一声,道:“听说日前你又新开了一家药房,日进斗金,恭喜恭喜啊。”

许大夫脸露得意之色,道:“新店开张,才刚有起色”,话一出口,匆忙改口道:“不过每日来的人虽然不少,可是穷苦人居多,弟子也不忍心多收他们银钱,反倒有些亏欠。”

薛乙见他脸色变化,嗤了一声,道:“放心,为师不是喊你来做慈济的。”

许大夫脸微微一红,咳嗽了两声,只当没听出来其中的揶揄之意。

薛乙道:“咱们行医之人,‘进的是绣女房,坐的是阁老床,杀人不偿命,使钱不认赃’,尤其应该诊必工、药必良,谨慎自律,不可得意忘形。切记“医乃仁术”,医家之心当以济世活人为立命之本。”

许大夫道:“弟子谨奉师命。”

他嘴上回话客气,神色间却颇有些不以为然。薛乙见了暗自生气,道:“按说你已经出师,自立山门了,但为师还要叨唠几句。平时不可贪图安逸、养尊处优,遇到病人,还是亲力亲为的好,不妨多动动手,不要做甩手掌柜。”

许大夫抖抖肥胖的身躯,含含糊糊的应了一声。

他是薛乙首徒,薛乙曾在他身上花了很多心血、寄予厚望。可惜出师之后,渐渐追名逐利,这些年开了多家药房,娶了二房小妾,产业是越做越大,医术倒没有什么进步。薛乙曾多次提醒,收效不大。

薛乙暗暗叹了口气,道:“言归正传。这次喊你来是问一件事”,他手一指陈家旺,道:“这少年你可还有印象?去年你曾经诊治过。”

许大夫看看陈家旺,道:“去年胡管家是请我来过,不过时过境迁,对这少年的病没有印象了。”

薛乙道:“当初开的方子带过来没有?”

许大夫支支吾吾的道:“没…没有,找不到了。”

这一下薛乙大为生气,怒道:“当初是怎么教你的?‘先议病后用药’,每诊治一名病患,都要详细记录下时间、气候,神、色、味、形、态等病症表象,倾听病患及家人的描述,用心去听脉,察其病因、究其病理,然后才能开方抓药。凡我门下,开出的方子要留存一份,妥善保管,以便日后印证。你是如何做的?”

许大夫道:“遵师父教导,是保存了一部分方子。不过这个小兄弟的方子,实在是找不到了。”

薛乙冷笑道:“不是找不到,是达官贵人找你治病,你才保存下方子吧?”他一针见血,说话毫不留情。

许大夫医术倒也不差,不过为人格局小了、有些势利,达官贵人治病的方子保存的整齐完整,至于普罗大众则没有这个待遇了。

他被薛乙说破,脸上一阵红、一阵白,尴尬不已,低头不语。彼时世人极为看重师徒的名分,上至庙堂、下至民间,尊师崇教的礼节丝毫不敢有差,薛乙便是说话再重,做为弟子都不敢回嘴。

喻昌赶紧圆场,道:“师兄这两年救了不少人,师门的医术也得以惠及众生,功劳不算小。”

薛乙冷冷哼了一声,并不开口。

喻昌见师父余怒未消,回过头道:“许师兄是出名的博闻强记,即便方子找不到了,也多半能记得住大概情况。家旺师兄去年曾请师兄诊治过,当时的病症是发高热。请许师兄想想看,当时开的是什么方子?”

这许大夫人虽然是个胖子貌不惊人,心思却细腻。他今天被薛乙一通好训,起因便是为了这少年,虽然不知道他和薛乙是什么关系,但明显不能再马马虎虎了,得小心从事。

他仔细回忆,慢慢想了起来,对陈家旺道:“你当时是不是才从乡下上来,因为暴食后喝了冷水,以致受凉发热,连带体内骨头都似起火发烧,还曾经一度昏厥过去?”

陈家旺道:“不错,确实如此,许大夫果然好记性。”

许大夫暗暗叫声惭愧。当初霹雳堂重金请自己救治一个乡下穷小子,自己对此感到奇怪,因此才留了些印象。

薛乙道:“好了,你当初给开的什么方子?”

许大夫仔细想了想,但时过境迁,得的病症虽然还有印象,开的方子却委实记不起来。他不敢撒谎,道:“禀师尊,原方确实是想不起来了。”

薛乙哼了一声,道:“方子记不得了,那你总记得大概开的是哪几味药吧?”

许大夫道:“他既然是发烧,开出的不外乎是清热泻火的药物。”

“那为何之前的大夫诊治了不见疗效?”

许大夫一时语塞。如果只是一个普通受凉发热的症候,那么谁都知道要用清热泻火的方子,为何之前的大夫们不见疗效?

薛乙道:“知夫莫如妻,知徒莫如师,别人赞你是名医,其实只知其一不知其二。你用药一贯喜欢剑走偏锋,量大、剂狠,效果虽然立竿见影,却难免伤了津液、消耗元气。古名医是有一剂见效的手段,但也要区分实际情况、辩证施治,切不可剂剂下猛药。依我看来,你当时一定是重用了苦寒泄热的药物。”

许大夫道:“他当时骨热如蒸、高烧不退,我这样做也无不妥,而且事后他也很快痊愈了。”

薛乙见他还有争辩之意,更加生气,不过当着外人的面,也不便老是驳斥训诫。当下强捺心气,道:“话是不错,但首先要诊治得法、明了病因。家旺当真仅仅是受凉发热吗?你可知道,他生病之前父亲刚刚遭了毒手,几天不哭不泣,身心遭受重创?按说此时已埋下了气机失调、肝气郁结的根子,又恰逢积食后受凉,那么用药时应当几方面一并考虑,不能仅仅单纯清热去火。前面几个大夫疗效不佳,恐怕原因就在于此。赶上你一来便重用苦寒猛药,虽然达到了降热的效果,却是治标不治本。肝木横逆而克脾土,如此一来相火不位,使脉络受损、气血不畅,气结而致血瘀不疏,脉络失和而致阻塞不通。”

许大夫道:“可是当时他昏迷过去,无法告诉我致病的详情,弟子无法知道他父亲刚刚去世这些情况。”

薛乙闻言,再也按捺不住心头怒火,猛一拍桌子,陡然站起身来,斥道:“你长本事了,还敢分辨!”

他激动之下,顿觉头目森森,胸口难受之极。喻昌见师父身体摇晃、不大站得稳,连忙上前扶住他,道:“师父,你怎么样,没事吧?”许大夫愣了愣,连忙上前帮忙,扶住薛乙坐了下来。

无念和陈家旺都吃惊不小,赶紧上前察看情况,薛乙紧闭双眼,摆摆手,示意先静一静。

过了一会,薛乙睁开眼,缓缓道:“老了,不中用了”。他看到许大夫,气不打一处来,伸出手指颤巍巍的指指点点,道:“你…还敢狡辩!你有了本事了,做事就随意了,对平头百姓不关心体贴,不详察细问…!老夫问你,家旺当时是晕过去了,但你能不能多问问他身边的人?问都不问,就妄言不掌握情况,医者仁心,你心思在哪里?前面的医家无功折返,你就应该警惕了,要扪心自问,是不是有遗漏之处,要好好考虑周详。所谓名医,无他尔,永远比别人多沉住一份气、多想上一想。从你做徒弟的第一天起,老夫就是一直这样教导的,难道出了师、成了名便忘了不成?”

喻昌见师父情绪激动,胸口起伏不停,忙替他拍拍后背,低声劝道:“师父,您别生气。”

薛乙仍然气呼呼的,道:“还有,即便家旺昏迷了,问其他人也问不出情况,但如果你仔细搭脉,用心去‘听脉’,凭你的水平,也一样能探明病因。怕就怕敷衍了事,不求甚解,要知道医者乃生死所系,责任重大,怎能草率行事、轻忽怠慢?”

许大夫被他训的一句话也说不出来,僵在那里,尴尬无比。

薛乙还想继续说下去,门一推,秦敬泉、翟敬承、王敬得、周心勤、金管事等人全来了。

原来金管事见薛乙、无念全聚在陈家旺的房间里,还把许大夫也喊来了,虽然不知道什么情况,但估计事情不小。

他不敢怠慢,连忙跑去禀报了掌门。秦敬泉等几个人正在一起商量事情,闻言也觉得甚是奇怪,便一起过来瞧个究竟。

这么多人一来,薛乙只好忍住了气,闭口不言。许大夫也是金陵城中出名的大夫,大家都互相熟悉,彼此见礼。

秦敬泉一问,才知道他们都是为了治疗陈家旺的怪病而来。他了解了前因后果后,心中又是忧虑又是感动,连声向无念、薛乙和许大夫称谢。

其时天色已经不早,秦敬泉欲设席宴请他们几人。无念每晚吃斋念佛,谢绝了邀请。薛乙医痴成癖,每遇怪疾,便茶饭不思,非得钻研出解决之道不可,如今没有想出良策,他也没有心情赴宴。

薛乙谢绝了秦敬泉好意,倒过来反客为主,让众人先行回避,他要趁热打铁,师徒几人留下来会诊商量。秦敬泉等人只好告辞而出。

许大夫大致知道了病情的来龙去脉,便急于在师父面前找回面子,略一思索道:“此子先是七情伤感,后来又妄动了真气,由此伤病互为表里,致发怪症。时至今日,脉络不利,就是说肝气仍有阻涩。肝主藏血,水中生木,涩而无力是精气两亏,涩而有力多是血虚有滞”,他边说边给陈家旺诊脉,道:“此脉脉象三五不调,如轻刀刮竹、雨沾沙,主涩脉脉象。”

这人毕竟师出薛乙,为人虽然慕名逐利,医术倒也不是浪得虚名。

薛乙并不满意,道:“查明病症不算难,难就难在如何治疗上。”

许大夫想了想道:“经穴损伤以祛淤为主。如果要用猛药去疴,可以配行气清肝的川楝子、开胸解郁的乌药…,不过这几位药都有些毒性。三棱、莪术药性强烈,如果觉得不妥的话,也可用桃仁、大黄、桔枝、灸甘草,再配上香附、三七,亦可一试。”

他口风松动、话并不说死,耍了个滑头。反正不管如何用药,轻也好重也好、急也好徐也好,谅来不会脱出上面的范围。

薛乙叹了口气,颇感失望。他本来是想借助这个徒弟行医多年的经验,共同参谋推敲的,谁知这个徒弟医术不见如何长进,倒耍起了小聪明。

他一侧身,看到喻昌两眼有神,神色间似乎别有见解,遂鼓励道:“喻昌,你也说说看。”

喻昌见师父点到了自己,略一思索,道:“师兄阅人无数,见解肯定是高明无误的。不过弟子萌生了一些浅末见识,也不知道对与不对。”

“家旺师兄确是经脉损伤,当以祛淤通络为主。不过弟子以为他身体太过虚弱、元气不足,这在脉象中已有显现,且前几日他常梦涉险境,醒来便心悸盗汗、神疲无力,在这种情况下可先用怀山药、生地黄、白附、桔枝、麻黄、川芎、人参、白芍、杏仁、防风、黄芪、甘草、天花粉这几味药以固本培基、温经复元。然后循序渐进,用白芍、当归、川芎、生地、红花、牛膝、丹皮、杜仲几味药以活血行气、止痛营筋。再后以桃仁、大黄、桔枝、灸甘草、当归、三七、香附、三棱、莪术、生鸡内金等几味药祛瘀通络。弟子妄言,也不知道对是不对,请师尊裁示。”

薛乙大加赞赏,道:“难得你小小年纪,敢于不盲从他人,更难得的是心思缜密,确有自己的真知灼见。”

见师父只表扬了师弟而没有褒奖自己,许大夫低下头,心里颇不是滋味。

薛乙其实心里也颇为犹豫,难以决断。无念行功运气用力颇重,但瘀滞只是略微有所松动,看来如果要用药,剂量药性非得数倍不可。但就像喻昌所言,陈家旺的身体首先须固本培元,否则将承受不住。不过淤塞粘滞的部分和正常的机体长在了一起,如果温润滋补的话,担心瘀滞连通经络,也将随之增长蔓延。

一时间也没有什么好办法,薛乙越想越烦躁,陡然头目森森、心中十分难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