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其他 > 我是乡镇公务员 > 第359章 硬刚

我是乡镇公务员 第359章 硬刚

簡繁轉換
作者:老木刀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3-20 11:15:14 来源:源1

一秒记住【笔趣阁】xbiquge365,更新快,无弹窗!

随即他拿起电话,拨通了秘书钟鹏的电话:“你通知一下市委宣传部的志军部长,问他在不在白马市,在的话下午三点来我办公室一趟。”

说完就挂断了电话。

白马市委宣传部的部长邢志军这会正在省城的家里与一家人吃午饭。

接到了钟鹏的电话后,他先是表示下午三点一定赶到秦书记的办公室。

接着他向钟鹏打听秦书记这么急着见他有什么事?

钟鹏也不知道,他这会扫墓归来,还在归来的途中,他也是一头雾水。

邢部长没打听出来什么原因,他有点不放心,于是将电话打到宣传部的值班办公室。

值班的人员告诉他这会网络舆情不是很好,主要原因是因为早上出版的白马日报刊发了一篇社论引起的。

邢志军赶紧问怎么回事,值班人员告诉了他事情的原委,并说:

网络舆情几乎一边倒的都在抨击这篇社论,说社论写的有很严重的错误,没有用发展的眼光看待事物,只是一味的片面性的解读章平的发展政策。

国家既然加大扶持力度,投入大量的资金来发展农村的经济建设,促进农民增收致富。

章平县为什么就不能响应国家号召、执行上级政策,找出符合自身的发展特色向国家申请专项资金来加快当地农村的发展呢?

难道不使用国家的专项资金才是好的吗?

总之,网络舆情将这篇社论批驳的体无完肤、一无是处。

邢部长问值班的人员,知道这篇社论是谁写的吗?

值班人员告诉邢部长,署名是“郑文”,应该是市政府的写的文章。

给读者普及一个知识点,党报的社论,可不是代表一个人的观点。

作者的名字大有深意,看名字就知道是哪个地方出来的,刚刚我写的署名“郑文”,这是最浅显的署名,意思就是“市政府写来的文章”。

若是市委写来的文章,最直白的署名是“党文”。

记住,社论或其他评论员文章,可不是谁想写就能登出来的。

当然了,每一个署名后面可能是好几个笔杆子在使用同一个署名。

还有,这些文章,领导不发话,是不能写的。

这都是知识点,划重点,要考的!

回到正题,毫无疑问,邢部长马上就知道这篇社论出自哪了,这是杨市长的手笔。

是不是杨市长本人写的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这完全表达的是杨市长的意见。

邢志军有点头大。

可白马日报作为市委的机关报,代表了市委市政府的发声,如今市政府主动发声,白马日报哪有不敢让市政府发声的道理。

再说也没那个胆量啊。

不管发声的结局怎样,该刊登还是得刊登。

至于刊登完毕后,如出现一片赞扬声,白马日报也落不了多少好,文章是人家“郑文”写的。

若是刊登完毕后,如果出现一片骂声,白马日报也影响不是很严重,文章毕竟是人家“郑文”写的。

章平县委办、县府办接到白马日报发社论批评章平后,立即向主管领导汇报,主管领导向各自的一把手主任汇报。

于是简永红书记、段国生县长很快便知道了这件事。

两人赶紧通过手机打开了白马日报的电子版找到社论的原文。

各自看后也是心生不满。

不满又能怎么样呢,社论已经刊发出来了,杨市长的批评公开化了,只是借助报纸发声而已。

二人在电话中通完了气,不能坐等了,公开挨了批评,不能沉默不语吧?得有一个态度吧?

至少也得是虚心接受白马日报的批评,我们章平县委县政府马上根据报纸上的批评做出行动,深入剖析问题,自我反省,完全按照市委市政府作出的决策部署,发展章平县的农村经济。

这就是态度。

挨了批评不表达出一个态度出来,你想咋滴?

章平县委办、县府办立刻往外拨打电话,传达县委的指示:所有县委常委今晚八点之前务必回来召开紧急会议。

张华接到通知的时候,他刚和蔡昆生喝完一瓶酒。

是程虹主任亲自打电话给他的:“张常委,县委紧急通知,各常委晚八点必须赶回来开会。”

张华问什么情况,这第一天假期刚过了半天就通知回去,还让不让愉快的玩耍了?

程虹银铃般的笑声过后,将社论的事讲了出来。

张华的脸当即就变了,杨市长这是想搞哪样啊?幸亏他手中没有摘帽子的权力,不然还不得摘掉章平几个人的帽子啊?

你说你已经批评人了,为什么还要在报纸上公开呢?这不是多此一举吗?

难道这是想要借助舆论的力量来打压章平吗?

这种做法实在让人难以理解。如果真的有问题需要解决,完全可以通过私下沟通或者正式的渠道来处理,何必把事情闹得这么大呢?

舆论,想操纵舆论,这招很拙劣,但是很有效。

打压章平的目的是什么呢?就是用了上面的资金,这也不至于吧?

反正他是市长,他想做的事情张华看不明白。

但张华也不是省油的灯,你是市长,是上级领导,我不跟你碰。

你不是借助白马日报说话吗?我不敢与你这个市长碰,我敢与白马日报碰。

你不是动用舆论吗?咱就让舆论发酵,看看你这个市级党报有多大能耐敢质疑国家的政策。

他拿出手机,在蔡昆生疑惑不解的眼神中打开白马日报的电子版,找到那篇社论,复制链接。

又打开微博,输入正文内容:“我张华就想问一问,我根据国家制定的农村发展政策,去市里、去省里申请专项政策资金、扶持资金,怎么就是没断奶的孩子了?

你一个小小的市级报纸竟然敢公开质疑国家的大政方针、公开质疑省委、省政府制定的政策,敢对一个县的党委、政府提出的决策公开提出批评,你真是弱智到家了,你的胆子也太大了吧!

什么时候县一级党委、政府做出的决策轮得到你一家市级报社指手画脚的了?你们的党性呢?原则性呢?纪律性呢?新闻工作者的职业操守呢?

如此幼稚,小儿不如!”

然后链接上那篇社论,再@白马日报。

点击发表。

接着拨打王满仓的电话,电话响好几声王满仓才接听:“县长,我在!”

“回章平,我要参加紧急会议。”

“哦……是!我现在就往竹林县城赶。”

蔡昆生问道:“怎么回事张老弟?刚见面就要走?”

张华无可奈何的摇了一下头:“没办法啊,有些时候身不由己。”

随即他笑了一下:“你好好的去县纪委工作,我现在正在过关,如果过不了这一关,我就彻底无官一身轻了。

到时候我在竹林县买一套房子,咱们兄弟就可以天天见面喝酒了。”

求好评,求用爱发电!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