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灵异 > 四合院:开局秦淮如送上门 > 第650章 衷心拥护

四合院:开局秦淮如送上门 第650章 衷心拥护

簡繁轉換
作者:伟栋 分类:灵异 更新时间:2025-03-20 23:27:37 来源:源1

一秒记住【笔趣阁】xbiquge365,更新快,无弹窗!

“不论是残留在世的六国旧臣也好,又或是一贯主张三代之治的各派学说之代表,他们都视我们大秦为恶兽,自然想要将其摧毁。朝内之官员确实为我们效忠,然昔日所学之观念依然对其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

“你的话很有见地,朕确有不当之处。”

“创立大秦之时本当焕新一切,却显得过于谨慎;未凭借铁血巩固权力,难以赢得百姓的衷心拥护。”

“朕确实有几分软弱之情!”

秦长青再次恭恭敬敬地说:

“实际上父皇没有犯大错。”

“当前局面虽然激昂,但是尚未形成气候。若及时制止初始情况并安抚众人情绪,后续局面自当能稳控。”

赢政目光深沉地询问秦长青:

“照你看应当怎么处理?”

秦长青回应:“启禀父皇,儿臣有几点看法可以参考。”

面对文武百官此次大规模地联合逼迫,虽然他们要求将我从朝中排斥出去。尽管我承认自身的不当行为;但他们最大的错在于利用此机干扰政坛运作——公器私用!

“然而朝中诸公之权利皆来自于陛下的赐予。”

“只要陛下不动摇立场,则这些官绅就难以施展手脚。”

目前有关楚地事件的舆论已在各处扩散,贵族们和怀仰三代王者统治的学者,心中自然赞同改变。而下层平民与劳作之士,他们盼望早日推行新政;两边的支持势力都有一定的规模。

“可是,相对于普通人和隶臣隶妾的数量,那些贵族士人的力量实际上是较小的,只不过掌握舆论,妄图混淆是非。”

“其实大多数落后的贵族阶层以及学者并没有真正的贵族经验,不过是怀揣幻想。”

“这些人看似态度激烈但实际一旦真正要求行动起来,立刻会退避三舍;但是如果形势变化,又会立刻见风使舵投奔另一方,儿臣认为应该对他们加以控制引导。”

“他们虽然实力有限但在各地却仍有一定的影响力,不容小觑。”

目前朝堂众人的焦点均集中在儿臣身上,因此建议适当的退步,并重新确立强硬态度推动原来的农业制度。借助此次楚地田政影响必然令其他地区贵族惊恐与不安。

要知道六地的旧贵族一直游离大秦政权以外。他们并没有合法性。即便有所异议,也只会借‘地方安抚’来掩饰内心

“他们对大秦的律法了如指掌,亦深知土地法令对整个天下的深远影响。此外,这也是父皇坚定不移要推行之事,敢于直言劝谏者恐怕寥寥无几,毕竟官员们也会担心因此惹得父皇不满。”

“从而逐渐疏远他们。”

“当朝臣出现不同派系时,之前的强大联盟必然会减弱力量。而六地推行新的土地政策,无疑增加了朝臣们的负担,令他们无暇他顾、不再相互勾结、争夺权力,从而维护了朝堂的相对平稳。”

“只要有意识地引导其关注方向。”

“现在看似气势汹汹的背后,其实是虚张声势。当百官逐渐恢复冷静、审视自己所为后,自然会心生懊悔与惶恐。”

听了此番言语,嬴政未做任何评论。

他大概明白秦长青之意——就是要以冷处理的方式压制住此事,通过推广新的土地法令,使所有官员的注意力从当前问题转移到这一关乎无数人家福祉的重大议题上。这样一来,弹劾之事或许就能慢慢降温。

然而嬴政对于这种策略显然有所保留。

如秦长青所说,朝堂中不乏心怀叵测之人,这些人忌惮于皇帝威望而隐忍不敢发声,但一直暗地里捣鬼,企图颠覆现行政策恢复传统的治理模式。

这些心怀鬼胎之人,嬴政绝不容忍!

然而秦长青的分析也不无道理。

许多官员并未深思熟虑,有些人纯粹是对法律的忠实执行者。既然这次他确实违反了法规,引发了众人的强烈不满并受到不少朝官指控。但他们的行动并未超出职责范围,只是被利用罢了。

朝臣众多。

如何甄别才是难题。

冤枉忠臣会使人们心寒,并进一步疏离君臣关系。可是秦长青所谓的“注意力转换法”,嬴政却缺乏信心。

的确,推行新的土地政令看似合理,

尤其是在楚地,已有大量土地落入了权贵之手,其他地区估计也不例外。若详细调查所有豪门与地方官吏,那么最终掌握在平民手中的耕地可能只剩下不到一、二成比例。

涉及的利益实在太过庞大。

稍有不慎,很可能反而造成负面影响。那时各地恐会出现动荡、官员暗自抗命导致民不聊生。这绝不是化解冲突的方法而将是制造出更大的祸患。

念及此处。

嬴政眉头皱起。

他稍作思考便意识到其中复杂性,近期困扰于诸多矛盾冲突之中的秦长青,怎会想不到这一点呢?显然,刚才所述仅为权宜之计而非真正想法。

随即他冷声道:

“若有任何真正想法尽管道出。”

“类似那种糊弄话语休再赘言。”

“朕还没有糊涂。”

秦长青讪笑着,躬身答道:「原来父皇早已洞察一切,儿臣心中另有主意。」

「有一言道,无论别人做些什么,我们只需坚守自己立场。即便朝臣闹翻天,只要不影响基本民生秩序皆为空谈罢了,无从撼动朝廷权威。」

「关键还是在于坚定立场不动摇;纵使朝臣群起弹劾也撼动不了大秦根基;只要加强巩固我国核心支柱便已足够了。据我观察,大秦国基应包括四大方面:03

「一,军队指挥权!」

「二,御林军忠诚度!」

「三,国库财力!」

「四,舆论话语权!」

「文人之辈不足挂齿,十年难成气候。」

「以儒学为例,煽风**能力可谓无敌于世,然而无兵则终难为患。」

「当下,全军皆听命于父皇掌控之下。`

「唯保军队权责不失,不论外界议论喧嚣都不会触及到大秦根本,因我国正是凭借强悍武装统一全国、凭借铁腕实力立稳脚跟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