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灵异 > 四合院:开局秦淮如送上门 > 第 864章 亦不例外

四合院:开局秦淮如送上门 第 864章 亦不例外

簡繁轉換
作者:伟栋 分类:灵异 更新时间:2025-07-24 14:55:21 来源:源1

不过某些事情,我们需要从大局和长远的角度看待。”

叶轩仿佛全然没察觉朱元璋的恼怒情绪,依旧从容说道。

他心知肚明,这场风波定会引起一场大整顿,必有官吏遭殃。

然而——

那又如何?不过是小小的五品官员,与他又有多大关联?

毕竟砍脑袋的又不是他。

“放开海禁之后,我大明可更好地与各国互通交流。

若一直固守锁国政策,虽说短期内能让帝国休养生息,但从长久而言,并不符合国家的发展需求。”

叶轩接着补充道:“我曾说过,垄断海外贸易并非明智之举。

同时,海洋贸易蕴含诸多风险。”

“但如果设立进出口关税,则几乎可以规避海运的各种风险,而且利润极高,几乎是稳赚不赔。

这样一来,我大明的财政收入也将得以大幅增加。”

“如今,虽然我朝的航海技术处于领先优势,但由于世界广阔,我们闭关锁国过久,缺乏对外了解,其他文明可能迅速超越我们也未必可知。”

“这就埋下了极大的隐患。”

“并且因为长时间禁海,我大明航海技术进步迟缓。

一旦放开海禁,航海事业必定迎来飞速发展。”

“再者,长期禁海或许会让大明在外商竞争中丧失主动权。”

“与其一直处于被动境地。”

“不如积极应对。”

“通过开放海禁推动对海外贸,不但可以强化对外交往,也能带动国内商品经济繁荣,民众生活势必会更加富裕。”

说到这里,叶轩停顿了一下,观察朱元璋的反应。

此刻,朱元璋内心充满了困惑与惊讶。

竟然从未察觉禁海有如此多弊端,放开海禁的利处居然这般显著?

而进口税及出口税这一制度...

若是真的能够抵消过去皇家独自经营海贸所获得的利益....

至于倭寇问题...

显然需要深入调查。

另外张士诚和方国珍残余势力的存在,也需要特别留意和对付。

即便放宽海禁可能会伴随许多问题,但一味禁海不过是在回避问题,并未真正去解决。

想到这里,朱元璋陷入了深思之中。

而一旁的叶轩依然滔滔不绝讲述着。

许久之后,叶轩终于停止讲话,干渴之下端起茶盏饮了一口润喉。

“陛下,您的想法如何呢?”

“这事还需再多斟酌一下。”

“叶爱卿今天很辛苦了,暂时退下休息吧。”

朱元璋心里已然有所松动,但暂时未置可否。

就这么结束谈话了吗?

叶轩早有离去之意。

一听召唤,便随即跟随宦官离开皇宫。

朱元璋望着叶轩远去的背影,目光深邃。

“吱呀——”

御书房大门缓缓合上,将叶轩的身影隐没在视线之外。

“这孩子,年纪轻轻,却满腹经纶,绝非普通人能及,真是个难得的人才啊。”

朱元璋低声感叹,随后转头看向朱标,“标儿,日后你若有不懂之处,可多向叶轩请教。”

“增长些见识才是。”

朱标闻言,连忙应道:“父皇,儿臣明白了。”

朱元璋斜睨了一眼这个朴实敦厚的儿子,语重心长地问道:

“刚刚你看出什么没有?”

朱标愣了一下,摸着后脑勺憨笑起来:

“刚才叶先生说的话,儿臣听了只觉得一头雾水。

那些新鲜的词汇——进出口关税、经济、贸易、垄断、财政收入之类……勉强能懂一二,可从未在书籍中见过。

怕是这些新颖的概念,都是先生自创的吧?”

他感慨不已,“儿臣才疏学浅,竟不知世间还有这么多奇妙的知识……对了,先生确实才华横溢!”

眼见朱标一脸崇拜,朱元璋心中暗叹:儿子虽老实本分,却实在不够机敏。

他沉下脸问道:

“你刚才说的都不是重点,难道你没发现,叶轩对朕似乎缺乏足够的敬畏之心吗?”

“要知道,朕乃堂堂九五之尊。

大臣们见到朕,无不战战兢兢。

而他,却是例外。”

说到这里,朱元璋眯起眼睛:

“朕让他坐下时,你看见了吧?他直接一屁股就坐下了!要是普通的臣子,怎敢如此放肆?即便是胆大包天,也得推辞再三。”

他稍微停顿片刻,又解释道:

“当然,像徐达、汤和这样的功臣除外。

毕竟他们是与朕共同创业打下江山的手足。

比如徐达,如果听到朕让他坐,他会毫不犹豫地坐下;而汤和,则会客套几句后才遵命。”

“可叶轩呢?他区区一个五品小官,竟然也有模有样地仿效徐达的做派。

最让人惊讶的是——连作为太子的你都没坐,他就已经大咧咧地坐下。

这种表现,说明他虽然尊敬朕,但那份敬畏却并不深。”

说到这里,朱元璋意味深长地道:

“封建礼教之下,官员通常对皇帝毕恭毕敬,诚惶诚恐。

但叶轩不同,他显得随意自在。

这般态度,值得仔细琢磨。”

帝王心性往往多疑,即便如朱元璋这般雄才大略之人亦不例外。

其实,刚才那一番对话不过是一场试探罢了。

结果表明,叶轩对皇帝确有尊敬之意,但却止于表面上的形式,骨子里更像是一位胸有成竹且游刃有余的大儒。

听完朱元璋的剖析,朱标瞪圆双眼,张开嘴巴,显露出难以置信的表情。

他恍然大悟地想到:姜果然是老的辣!没想到短短一句话、一个动作之间,竟能蕴含这么复杂的心机和考量。

意识到这一点,朱标忍不住赞叹:今日真乃开了眼界!

朱元璋望着逐渐明白过来的朱标,眼中浮现出慈爱之色,语重心长地说:

“标儿,未来的天下终究要交到你的手中。

无论遇到任何事情,都应细心观察、勤勉学习,并付诸实践。

一旦遇上有能力的人,一定要谦虚讨教。”

他稍稍顿了顿,接着说道:

“就像为父我当年一样。

若非善于纳谏、广招贤才,又怎能开创这巍巍大明?”

朱标看着朱元璋,略带调皮地问:“父皇,您这是自我赞扬呢?还是真的在自我夸耀呢?”

朱元璋闻言哈哈一笑:“这小子,真是不简单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