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其他 > 灵魂摆渡:我师傅是九叔 > 第三百七十九章 传道

灵魂摆渡:我师傅是九叔 第三百七十九章 传道

簡繁轉換
作者:跑跑停停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3-21 10:59:15 来源:源1

一秒记住【笔趣阁】xbiquge365,更新快,无弹窗!

柳暗花明又一村。

翻过一座山坡,山下溪流蜿蜒,有开辟出的耕地。再望过去,炊烟袅袅,一山庄出现在眼前。

肩扛两头猛虎,丝毫不影响刘伯钦的步伐,健步如飞,指着下方山庄咧嘴道:“安道长、三藏法师,那就是我家。”

安言定眼看去,发现这山庄还不小,不是一般的小户人家。

想来也是,刘伯钦人送外号镇山太保,有武功在身,连两头猛虎都随便拿捏,肯定要比一般的猎人富裕许多。

再次见到人烟,唐三藏连同四个随从脸上都是多了几分喜色,心情步伐都不由轻快了许多。

不过安言还发现了一个怪事,好奇问道:“刘兄,这只你一户人家吗?”

唐三藏闻言才醒觉,他们一路西行,出了河州卫后,虽还在大唐境内,却罕有人烟。

这刘施主确是出现得有些突兀。

都说这荒山野岭,山精鬼怪潜藏其中,莫不是.

遇过一次妖怪的唐三藏,脸上喜色一僵。

安言斜眼注意到唐三藏的神情,不禁有些哑然失笑,这是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吗?

他真的只是单纯一问。

而且刘伯钦也是真的有血有肉的活生生的人,不是什么妖怪。

这点眼力他还是有的。

在前面带路的刘伯钦没有注意到唐三藏的表情,不然估计就没有这么好笑容了,他回道:“安道长有所不知,祖上逃难到此,到现在已有数十年光景。”

“我自幼跟随父亲打猎,练就一身好本领,也只有这一身本领。离了大山,只怕要饿死街头。”

安言理解地点了点头。

确实,大山里的生活虽然乏味不少,但赋税徭役都没有,自给自足,怡然自乐。

听着安言与刘伯钦的交谈,唐三藏脸上又多了几分尴尬。

下了山坡,过了木桥耕田,来到山庄门口。

刘伯钦打开木门,朝里大喊,“小的们,快快出来迎客。”

山庄意外的大,除了生活在刘伯钦一家,还有买回的家仆,让山庄多了不少人气。

怪不得呆得下去,原来是地主之家。

很快,有四个长得五大三粗的下人小跑了出来。

刘伯钦将弓叉装备递给其中一人,大手挥道:“将这两头老虎拿去处理,吩咐后厨取山珍野味准备晚饭。还有带道长法师的随从下去安置好。”

“安道长,三藏法师,请随我来。”

装备一摘,刘伯钦哪里还像一个猎户?

“刘兄先请!”

客随主便的道理安言还是知道的。

虽然有着下人服侍,但山庄房屋依然是茅草木屋,就地取材。

来到大堂。

便见到一老妇人带着一年轻少妇正在处理兽皮,见到刘伯钦回来,放下手中活计站了起来。

刘伯钦介绍道:“这是家母和内人。娘亲,云娘,安道长和三藏法师是自大唐国都而来的得到高人,快快去准备茶水。”

见刘伯钦如此客气,唐三藏合十道:“刘施主不必如此客气,有一口凉水已是感激不尽。”

“诶,三藏法师此言差矣。”

“要不是多亏安道长,我想猎杀那两头猛虎还须花不少力气,这是应该。”刘伯钦为人心直口快,拍胸口道。

安言一听,也是笑道:“三藏法师,我们就悉听尊便,让刘兄去安排吧。”

很快,茶水端上。

坐在主位上的刘母,看着安言和唐三藏两人,一杏黄道袍仪表堂堂威风凛凛,一个佛门袈裟神态虔诚礼敬,看上一眼便知道是有本领之人。

于是,她看向自家儿子,儿子虽孝顺,不过总归是一家之主,她还是要先询问一下儿子的意见。

“我儿,娘亲想请安道长和三藏法师为你死去的父亲做上一场法事,念上几卷经文可好?”

“近些日子来,你父亲总是托梦给我,说在下面过得不好。”

“娘,你怎么不早点和我说?”回想起这几天自己老娘总是茶饭不思,他还寻思是不是病了,要不要去看大夫。

“娘这不是怕你担心。”

见状,刘伯钦也是个孝顺的人,略显不好意思看向安言和唐三藏两人道:“安道长,三藏法师,能否请你们多逗留一天,为我父亲做上一场法事?”

“请道长、法师放心,酬劳肯定不会少的。”

害怕被拒绝,刘伯钦又补充一句,他也没打算要白嫖。

“刘兄你肯收留我们过夜,诵经超度之事谈何报酬?不过一日光景而已,西游漫漫,不差一天。”安言摇头道。

唐三藏也是跟着道:“分内之事,无须报酬。”

刘伯钦一家闻言,喜出望外。

晚餐时。

许久没大口吃肉大碗喝酒的安言,放开了肚皮吃,吃得满嘴是油。

听说明天要暂留一日的随从们,更是喝得伶仃大醉,好好放纵一番。

唐三藏吃着青菜豆腐、粗茶淡饭,坚决不沾一点荤腥。

一夜无话。

翌日。

后院祠堂里,香烛燃上,纸钱冥币烧上,一场简单法事便开启了。

主题是诵经超度上。

安言与唐三藏各坐一方。

平日里,唐三藏不喜与人争名夺利,但在诵经一事上,他自问不比任何人差。

安言也是不愿在这上面落唐三藏一头,不然这西游传经还怎么开展?

朋友都没面子给!

很快,诵经声响起,两种不同的声音混杂一起,却丝毫没有让人感觉嘈杂,让人听闻后下意识心生敬畏尊敬。

“救一切罪,度一切厄,渺渺超仙源,荡荡自然清。”

“皆承大道力,以伏诸魔精。空中何灼灼,名曰泥丸仙”

“归命太上尊,能消一切罪。”

“诸佛及菩萨,十方常住世,具大慈大悲,前知及圣眼。”

“怜愍众有情,不舍大悲愿,请降临纳受,实陈意献供。”

安言所诵的是《太上救苦拔罪妙经》,是道家的超度亡魂经文。

而唐三藏诵的则是《度亡经》。

法事一直持续到晚上,期间只是在午饭时休息片刻,主要是唐三藏一个普通人受不住。

哪怕唐三藏是金蝉子转世,没有修行过的他也只是肉眼凡胎,至于西游路上不知何时传开的唐僧肉说法,更是无稽之谈。

你说唐三藏灵魂有诸多妙处,这倒还有些说法。

“愿太上洞玄灵宝天尊接引,太乙救苦天尊接引,永离三涂苦,早登东极府,永脱生死轮回之苦,往生东方长生极乐净土.”

一语道尽,这便算是结束了今日法事。

为了犒劳安言和唐三藏,刘伯钦早早就让下人去准备饭食,丰盛的酒肉以及款式多样的斋饭。

劳累了一日的唐三藏,也是胃口大开,就着各样素菜一连下了三碗大米饭。

渺渺冥冥,入了鬼门关,再无回头路。

阴曹地府。

话说那刘父,生前因是猎户缘故,杀生过多,平日又不注意行善积德,死后被打入刀山地狱,不得超生。

今天,对于刘父而言,是个幸运日子。

他被鬼差带离了刀山地狱,说是可以投胎转世。

现在,要带他去见阎罗王。

森罗宝殿。

十殿阎罗再次聚在了一起。

平日里十殿阎罗都是驻守在自己的宫殿里,只有发生大事的时候才会聚在一起。

“诸位,是时候做出选择了。”

秦广王手指沾水轻写下道佛二字。

今日,他们都听到了诵经声,在超度同一个人。

如果没有安言插手的话,十殿阎罗便肯定是根据佛门指示行事了。

可如今安言的出现,给了他们不一样的选择。

“这还用选吗?佛门对我们是呼之则来,挥之则去。”

“当年说好配合那猴子大闹地府,会分润一部分功德给我们,结果到头来还不够我们十人塞牙缝,搞得我们里外不是人。”

阎罗王怨声道。

“再说了,我们与安言怎么说也是兄弟一场,又是同属天庭,对方背后是太上老君。”

“哪怕我们白干一场,但只要能够搭上这条线,便已经是赚了。”

听着阎罗王的一阵优缺点分析,其他阎君都是点了点头。

说到底,他们还是觉得佛门底蕴较浅,要不是当年封神一战,只怕现在的佛门还是籍籍无名。

有了主意后,十殿阎罗达成一致。

好兄弟,在心中。

刘父进了森罗殿,只见阎罗王端坐高堂之上,一旁侯着判官崔钰。

“刘坚,得高人为诵经洗脱罪孽,现在你可以投胎转世了,可托生到东土富地善者人家。”

刘父一愣,惊喜之余又有些茫然:“有高人为我诵经?斗胆请问阎王爷,是何人?”

阎罗王板正道:“你生了一个好儿子,请得自大唐国都而来的道长为你诵太上救苦拔罪妙经,合该好好谢谢人家。”

“是伯钦!”

刘父又喜又惊。

喜的是自家儿子能够请到如此高人救他脱离苦海,惊的是怕自家儿子像他一样多造杀戮却不知行善积德。

于是他磕头道:“恳请阎王爷让我托梦,交代后人要好好报答道长恩情。”

“准!”

就等这一刻的阎罗王,爽快批准了。

一点魂灵入梦来,诉说阴间诡异事。

太阳再次爬起,一夜过去。

房间里,刘伯钦的娘子从梦中惊醒,一同惊醒的还有刘伯钦。

妇人道:“伯钦,我昨夜梦见公公来家,说他在阴间受苦不得超生,幸亏安道长念了经文,消了罪孽,阎王爷才让公公转世投胎到富人之家上。”

“还说要让我们好好感谢安道长,供长生牌位日夜香火不断。”

“娘子,你也梦到了?!”刘伯钦大吃一惊,连忙道:“我也是,还特意嘱咐我要多做善事积累功德。”

“说完后,就径直出了门,我叫他也不应,醒来还以为是梦一场呢!”

“那娘她会不会也收到了公公的托梦?”

“对对,我们去找娘亲问问。”

两口子匆匆穿上衣物,收拾了一下便去找刘母。

谁知刚出房门,便看见找来的娘亲。

刘母欢喜道:“我的好大儿,昨晚你父亲托梦来说”

不等刘母说完,刘伯钦激动道:“我的娘嘞,我和你儿媳昨晚都梦到了。正想去找你老人家说嘞,没曾想你老人家就过来了。”

闻言刘母将梦里说的话两相一对,刚好对得上,大喜过望,“那我们可要好好感谢感谢人家安道长,若非安道长,你父亲还在那阴曹地府受罪受难呢。”

刘伯钦也是这样想的,当即叫起一家大小。

安言与唐三藏本不想打扰刘伯钦一家,准备和随从悄悄而走,没想到还没出门口就看到刘伯钦一大家子人迎了上来。

刘伯钦更是拜谢道:“多谢安道长超度我亡父脱离苦海,感激不尽,愿为安道长立长生牌位日夜香火不断。”

刘母更是上前准备下跪,被安言眼疾手快一把扶着,“老人家,使不得,快请起。”

这般表现,更是让刘母坚定了心中想法,道:“老身愿为道门信徒,还望安道长接纳。”

她的愿望很简单,那便是成为道门信徒后,可以为儿孙祈福添寿。

安言明了,肯定是刘父托梦了。

看来他与十殿阎罗的塑料兄弟情还是有点用处,再加上他背后代表的道门,简直就是绝杀。

一旁的唐三藏见状,也是不由一愣,陷入了沉思。

刘母紧紧抓住安言的手道:“安道长,你看我可有这个福分?”

“无量天尊,只要老夫人一心向道,那便是我道门信徒。”

“既然老夫人有此诚心,那这本太上感应篇我便赠予老夫人你。”

安言佯装往衣袖一掏,将储物戒里的太上感应篇取了出来,交与老夫人。

至于为什么不给道德经,因为一般人看这书,还真不容易入门。

太上感应篇则是简单明了许多,开篇两句话便点名主旨,导人向善,少做恶事。

而且,这经书可是太上老君给他的,不敢说有多么牛掰,但凡人常常诵读,延年益寿不在话下,更是能够福泽子孙后代。

刘母如获至宝,双手接过经书。

随后,刘母更是让自家儿子亲送安言到两界山方能返回,以示自己的感激之情。

有在刘伯钦在前开路,安言和唐三藏一行人一路畅通无阻,舒舒服服。

可天上的珈蓝护法们却是炸开了锅,慌忙跑去南海珞珈山紫竹林请观音菩萨。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