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都市 > 重生八一渔猎西北 > 第322章 地广人稀的优势:可惜懂的人不

重生八一渔猎西北 第322章 地广人稀的优势:可惜懂的人不

簡繁轉換
作者:羁中马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4-12-15 21:45:46 来源:源1

一秒记住【笔趣阁】xbiquge365,更新快,无弹窗!

下午,天色阴沉起来,没过多久,空中就飘起了雪花。

南方没怎麽见过雪的朋友对于大雪可能会非常好奇,也非常喜欢。

但北方人,大多数对雪的感觉是无感,有些时候是会讨厌雪的,特别是大雪。

虽然说瑞雪兆丰年,但扫雪是一件非常麻烦的事情,有时候一场雪下下来,可能会扫一两天甚至两三天才能清完。

现在是泥巴房顶,所以还会需要清除屋顶的雪,不然雪稍微一化,就有可能让屋子里漏水,那些年久的屋子还有可能被大雪压榻。

在这大海子里面,可能只有李龙一个人会因为这场雪而高兴,其他人都不喜欢。

雪下下来,让原本就湿滑的地面更加难走,而且这雪把那些还没搜寻过的水洼给盖住了,想要找鱼就会更加的麻烦。

报怨归报怨,但大家还是会继续找鱼。现在已经是农闲期,没有其他事情去做,过来逮鱼既算是收获,也算是消遣了。

李龙开心是因为下雪了,那这些鱼就可以藏在雪里好好保存了。

李龙他们收鱼的名气在扩散,后面甚至有人专门跑过来主动要给他们卖鱼。

这些人找到李龙,卖的鱼都不算多,几公斤十几公斤那种。李龙基本上是来者不拒。现在只要能收到鱼,那就是收获,每一公斤鱼在将来都有可能产生三五毛钱的利润,这都是钱啊。

不时能碰到同村的人,他们碰到李龙也都会打个招呼,无论故意还是无意,至少这个消息是从李家透露出来的,大家会念这个人情。

几乎所有的人身上都糊上了泥巴丶结了冰,外套上湿呼呼的,但没有一个人在意,偶尔会往手上呵一下,哪怕手脸冻的通红,也不怎麽在意,这时候心里惟一在意的就是那些鱼了。

晚上回去的时候,雪已经下的很大,原本预计今天能收个四吨鱼,下午有雪的原因,鱼收的少了一些,但主动来卖鱼的也不少,因为李龙这边开始成堆收,而县里来收鱼的都是挑大个的匀称的,所以不少人都喜欢把鱼卖给李龙他们,这一天收了有近五吨。

马号两个屋子里都堆上了鱼,外面还放了一些,好在雪比较大,直接装袋子里之后,用雪一压,一晚上就冻上了。

回到马号,老罗叔把饭已经做好了,苞谷面发糕,大米粥,野猪肉炒咸菜,洋芋片。菜都是用盆装的,这让累了一天的几个人急忙去洗了手,衣服也顾不上换,就在那里狼吞虎咽的吃了起来。

「我看队里有一家都出来弄鱼了。」杨永强边吃边说,「这回去咋吃饭啊?」

「那不得现做?」陶大强笑着说,「要不是老罗叔,咱两家不也得回去自己做着吃?」

「哈哈哈哈。」杨永强摆手,「俺家里有人做哩。」

陶大强有些不服气:

「再过几天,俺家也有人做了。」

这时候大家才想起来,再过段时间,陶大强就要结婚了。话题立刻就转移到了陶大强身上。李俊峰他们和陶大强也熟悉了,开着他的玩笑,问他和对象亲嘴了没有,睡了没有,这让陶大强脸一下子就红了。

「别胡闹了,大人都还在哩。」李龙笑着帮陶大强解围,「俊峰,要不要讲讲你结婚前的事?」

「那还是算了。」李俊峰立刻住嘴,「对了,小龙叔,明天还去不?」

他这话题转换的比较好,其他人都看向了李龙。

「去啊,明天鱼没今天多,但也不会少。那水槽子里一直有水往下流,没流干哩。闸门子下面那麽长的渠里鱼肯定也不少,有人逮,咱们就收。」李龙说道,「争取再收个几吨鱼出来,咱们明年一年的钱就差不多出来了。」

李龙最后一句话把大家勾得顿时就兴奋起来。

吃过饭,李龙又预估着给各人发了钱。

这第二天发钱虽然没有第一天那麽震撼,但还是让不少人心里都有些别样心思。

陈兴邦这时候就特别佩服李龙,这麽多钱一下子发出去,眉头是一点都不皱。要是自己,咋也得心疼一下子。而且他看出来了,李龙是估算着发的,基本上每个人都是多发了一两块丶三五块。

这要是自己,咋可能哩?自己的钱也不是白来的啊,小龙这也太大方了吧?

李安国也替李龙心疼,自己的这个小弟这一天发这麽多钱,那些鱼能卖出来吗?前些日子那麽辛苦揽来的活,卖苇把子挣的钱都扔这里了啊。

倒是陶大强和杨永强感受不深,因为李龙这麽做不是一次两次了。每一次李龙这麽洒钱的时候,说明他接下来能挣更多的钱。

队里人为什麽愿意跟着他干,哪怕他给出来的条件那麽严,先前比胡老二的条件严的多,那可不仅仅是因为他给的价格高,是因为他只要答应了,那钱当时就发。

一句承诺和一沓说完就兑现的钞票,哪个更有说服力,一目了然。

李龙的诚信和招牌就是这麽一次次直接付钱的过程中竖立起来的。可以说现在李龙在村子里喊一声,说他要收大家的鱼,价钱多少,哪怕不付钱,大家也愿意把鱼送过来,因为他们相信李龙会付钱,不会坑他们。

李建国丶陶建设和杨华不说话,但他们都明白,也都不明白。这年头年轻人和他们那个时代是不一样了。有人凭的是个人魅力,有人凭的就是一次次的兑现承诺。

李龙自己却没想那麽多,把人送走,最后送李建国,他本来还要掏钱的,李建国急忙摆手:

「小龙啊,我知道你能挣钱,但钱不是这麽花的。咱们兄弟两个,你就别再掏钱了。留下钱用在关键的地方。你给大强丶永强他们钱是该的。给你二哥丶姐夫他们钱也是该的,都出了力的。咱们就别扯那些了,我回去了,这些鱼回去还要埋起来……」

马车上依然是有一袋鱼,多了李建国也不要。这一年来鱼虽然没说吃的够够的,但偶尔吃一顿不错,天天吃是受不了的。

李家人,不缺油水,不缺荤腥。

「行行行,那过年再说。」李龙笑着朝大哥挥了挥手,看马车在雪地里压出两道车辙,等车子远去后,检查了一下院子外面堆的那些鱼,把露出来袋子角也用雪压好,边上的雪用脚踏实,这才进了屋子。

外面是有老鼠的,不过雪踩实之后,老鼠一般不会往里钻。它们就是找食,通常也是会去狍鹿子圈里找吃剩下的饲料。

因为李龙这边经济情况比较好,所以无论是野猪还是狍鹿子,和那头小鹿,吃的东西都比较不错。

李龙以前听说过不少次关于鹿不好养的事,所以对于养鹿本身就抱着试验的态度。只是没想到,无论是那只受了伤的狍鹿子还是后面弄来的这头小鹿,活的都好好的。虽然天很冷,但它们都很欢快。晚上听到动静也不进里面的暖圈,而跑到敞圈门口好奇的看着外面。

马号这里面的圈也都是一明一暗连在一起,里面的暖圈铺上了厚厚的麦草,门口有棉门帘挡风挡雪挡寒气,鹿不至于受冻。

李龙过去拍了一把,把鹿赶了进去,这才回到屋子。

隔壁的四个人还没睡觉,能听到李俊峰还在那里畅想着等回到老家,会怎麽怎麽花钱,买什麽什麽样的东西等等。

李龙听着笑了。现在还不是睡觉的时候,他又摸出那本《故都侠女》看了起来。

第二天早上起来出门,李龙看到雪停了,院子里的雪有三四十厘米厚,算是大雪了。

他搓搓手,回屋拿了双手套,戴上帽子,开始铲雪。

李龙这一动,旁边屋子里的人也都醒了过来,没一会儿都出来,各自拿着工具一起清雪。

老马号的院子够大,大清早清雪也不是那麽规范,从住人的屋子门口把雪往里铲,都铲到菜园子里去。这玩意儿等春天化雪的时候,刚好可以把地润一润。

老罗叔出来了一趟,看大家在扫雪,又进厨房去了。

「俊山,你去帮老罗叔做饭。」李龙吩咐着。李俊山应了一声,放下手头的铁杴进了厨房。

其实这时候已经有木制的推雪板了,自己找块板子,削平,下面加工一下,搞个斜坡,然后北后凿出个槽,钉好把子,推雪是很合适的。

只是现在的地面不平,大都是泥地,没打过地平,所以推起雪来要小心,不能太用劲也不能太「欢畅」,得留着点劲儿,不然碰到一个突起,雪板子卡在那里,那手里拿着的把儿要把杵到肚子,要麽就杵到要害,那滋味,那个酸爽啊……

现在李俊峰正酸爽呢。他没扫过雪,看着这推雪就来了劲,开心的一板到底推了下去,第一板第二板还行,第三板就直接卡到了半中间。

经常推雪的人都知道,这样推虽然看着爽,实际上效果并不怎麽样。毕竟你一板推过去,最后推到头,虽然开出一条路来,但雪大都漏掉了,最后也只推了一板子的雪。

所以有经验的清雪的人都是平均前进,一板板把面前一大片的雪一起往前推着走。

院子里的雪很快清乾净,李龙感叹了一句:

「要不是得抓紧弄鱼,就这天,现在去东面逮兔子,至少能追十来个。」

「真哩?」李俊峰一下子就来了兴趣,「小龙叔,那东面有这麽些兔子?」

「多啊,那边戈壁滩丶红柳滩兔子洞可不少。平时看不到,这下了大雪,兔子不好找吃的,都跑出来。这雪厚,它跑不动啊,那人都能把兔子追到……」

李龙没说瞎话,过几年,又下过几场类似的大雪,那时候几乎算是全村出动,撵兔子最多的一家,弄到四十多只兔子,剥皮后冻着不少,还有一些活的就乾脆放到猪圈里养着,不过大都是没养活,毕竟野兔这玩意儿气性还是挺大的。

「那……唉,后面吧。」李俊峰原本是想着看是不是真就去弄些兔子,不过想想今天还有活,就没再往下说。

清完雪,洗漱吃早饭,然后李建国就来了。

李俊峰就找李建国考证。

「建国叔,小龙叔说这大的雪,去东面哪个滩里,能撵着兔子,是真的不?」

「是啊。」李建国笑着说,「我过来的时候,咱队上有人已经去了,那兔子又没刺,他们撵着后,这大冬天能放,有的能一直吃到过年哩。」

李安国他们听着都羡慕。

「这北疆看着人少,县里也不咋好,这野地里的东西可真多!」陈兴邦感叹着,「好像随便搞搞都能吃饱吃好哩。」

「是这话。」李龙点头,「只要勤快,吃饱吃好是没问题的。再有点头脑,那也就有钱花了。」

这是实话,不过村子里的人,直到二三十年后,才想明白。

实在是因为思想太容易被禁锢住了。

跟着马车,继续往大海子去。前面能看到路上有脚印,但并不多。看来今天去大海子的本村人没几个。

马车在厚厚的雪上压出两道印子来,等到了大海子边上,七十六号身上也出了汗。

整个地面一片雪白,大海子里也不例外,除了几个水槽看过去是黑色的,其他都是白白的一片。

「今天鱼估计不多,能收多少是多少吧。」李龙说道,「我去闸门那边看看,看有没有人在渠里逮鱼。有的话从那边收也行。」

从最开始看到满地的鱼的兴奋,到现在已经变成了机械式的一项工作,现在水槽子里那些小鲫鱼,已经引不起陈兴邦他们的兴奋和激动了,有的只是想着今天能收到多少鱼,最后能拿到多少钱。

最终,收鱼的工作因下午上游莫合渠里来的水而收工——闸门也降了下去。

李龙知道,从现在开始,大海子又要蓄水,今年最大的一次收购活动,结束了。

而接下来的,就是休整,等着合适的时机,把鱼卖出去,换钱,完成一个闭环。

而这个过程,注定是非常漫长的。(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