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其他 > 世子先别死,夫人有喜了 > 第287章 世子接下赈灾任务

世子先别死,夫人有喜了 第287章 世子接下赈灾任务

簡繁轉換
作者:沙拉薯条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3-22 11:00:55 来源:源1

一秒记住【笔趣阁】xbiquge365,更新快,无弹窗!

谢玄看着还没睡醒,双眼一点戾气都没有,不论谁对上他的眼睛,仿佛都能被他的睡意感染。

脚步还没站稳,迎面飞来一本奏折直接拍在脸上。

“还没睡醒就滚回去!”

晋元帝的怒声如重锤,谢玄一下就清醒了。

“父皇恕罪,儿臣醒了。”

谢玄惶恐地悄悄往上首瞧一眼,弯腰去捡奏折,小心翼翼地上前两步递回去,奈何晋元帝不接,他硬着头皮将奏折放在御案上,然后退回去,站在舅舅李丞相身边。

众臣噤声,被宣召的大臣们多是紫色官袍,按大晋的官员服制,正三品及三品以上为紫袍,三品下,五品上为红袍,五品下七品上为绿袍,七品下,如下县县令为蓝袍。

正一品文官为紫袍加玉,正一品武官为紫袍加金。

御书房内,只有李丞相和镇国公为紫玉紫金,只有裴如衍和工部左右侍郎还是红袍。

晋元帝懒得再看谢玄,反而朝站在最后头的姜御史望去。

姜御史双眸无神,黑紫的唇色没有半点生机与活力,面庞都是哀戚沉重。

晋元帝看了眼他那要死不活的样子,到了嘴边的话,又收了回去,转而望向户部尚书,“国库还有多少银子。”

“陛下,这些年来为减少各地流民,花销不少,虽无大战,但边境诸国屡屡试探,一日不可放下戒备,几十万战士驻守边境,每年所需军饷就是一笔极大的开支,何况自您登基以来,兴建书院商街,又取消了夜市,还将税率减半,国库能攒下来的银钱实在不多啊!”户部尚书拱起双手,和往常一样的开场词。

这段话,在场众人在朝会上都不知听过几遍了。

晋元帝只问,“你又说没钱,那朕问你,扬州百姓要怎么办?”

户部尚书低垂着头,面如菜色,“陛下,扬州修堤筑桥的三十万两官银,当初已经拨给姜老太爷了,如今横遭此灾,姜家该全权负责。”

姜御史抬了头,张嘴想说什么,但李丞相没给这个机会,抢先一步道——

“官银交到了姜家手里,姜太爷这差事却没办好,辜负了陛下的信任,此事是该由姜家负责,总不能让国库白白损失了那么大一笔吧。”

期间,谢玄拧了拧眉,小幅度地伸手扯扯李丞相紫色的手肘,但对方仿佛毫无察觉,还是一副要姜家负责到底的态度。

晋元帝忽然笑了下,“哦?”一个字的反问,透着权威与压迫,“爱卿要姜家如何负责?”

李丞相继续道:“一场雨就让桥堤尽毁,可见姜太爷在其中贪了不少,自然是要姜家交出贪墨的官银,再让姜家人继续修桥。”

贪墨两字,压得姜御史喘不过气来,朝前走两步,悲愤道:“李丞相,你莫要含血喷人!我父亲和女儿生死未卜,你一句贪墨,连证据都不用吗?!”

李丞相半扭头,朝后看,“姜大人,你激动什么,现在是在就事论事,这官银确确实实交到了姜太爷的手上,不管姜太爷是贪墨还是能力不行,导致的扬州水灾,都是不可否认的事实,难道你姜家不该负责吗?”

“我——”姜御史向来是弹劾别人,生平少有词穷之际,这会儿被气得涨红脸。

李丞相透出不易察觉的一抹冷笑,正要回头,忽听另一道年轻有力的男声响起——

“李丞相莫要急于给姜太爷扣下贪墨的帽子,此事还未调整清楚。”

突然开口的,是裴如衍。

他站于两个紫袍中间,忽视了两边投来的目光。

李丞相的冷笑收了起来,反驳道:“这帽子还需要扣吗?就算姜家没有贪墨,也是失察渎职!扬州百姓的苦难是姜家造成的,难道裴侍郎觉得姜家无罪吗?”

不,姜家一定有罪,只是罪大和罪小的区别。

若此时裴如衍回答无罪,那就是偏袒姜家,若回答有罪,就落了下乘。

李丞相看他面色凝重,以为他进退两难,自以为占了口风上乘,却听他根本不接茬,反而语气古怪地问——

“李丞相为何急于给姜家定罪?您口口声声是扬州百姓的苦难,难道您不知百姓正在水深火热中?姜家有无罪,是该查明,但当务之急,是为扬州解困,就算今日丞相与御史争论半宿,扬州之难能因此解决吗?”

李丞相一时答不上来,以至于落了下乘,他面色一僵,左手不自觉地摩挲着玉带钩,眼底是克制的不满。

是他疏漏了,自以为给对方下了个语言圈套,于是步步紧逼,殊不知落入了对方设下的陷阱里。

对方言之凿凿地将百姓当做挡箭牌,诉说着天下大义,几句话就将话题从姜家转到了扬州百姓身上。

可是姜家的罪,就不定了吗?

不,要定,但不是现在了,现在若再提,真显得李丞相格局小了。

所以即便不满,李丞相也不能说裴如衍不对,只能皮笑肉不笑地扯扯嘴角。

晋元帝默不作声,坐在上首,扣着玉扳指,视线扫过底下一众人。

底下的臣子并不是按照官品大小站位的。

就这一刻,两个派别的人物泾渭分明,比如裴如衍和荣信侯挨得很近,但荣信侯和李丞相就隔得较远,仿佛站一起互相会嫌弃。

李丞相说不过裴如衍,当下的一瞬间,人的表情不会骗人,荣信侯、吏部尚书、镇国公甚至辅国公主的脸上都或多或少的,浮现出小幅度的嗤笑、冷笑、嘲讽。

这些臣子们自以为掩饰得很好,是因为从没站下皇帝的角度向下看过。

晋元帝收敛眸中深意,看向样貌气质出挑,连说话都顺心意的裴如衍,“裴爱卿觉得,扬州之难要如何解?”

裴如衍拱手,沉稳有力地回道:“以微臣之见,眼下的重中之重,是筹款。”

“筹款?”晋元帝面色稍霁,因为裴如衍说到了他的心上。

裴如衍继续道:“安抚百姓、重建扬州城,所需银两不是修筑河道的三十万两所能解决的,国库空虚,唯有筹款能解燃眉之急。”

户部尚书听得皱眉,但筹款至少不是由国库出钱,因此没说话。

但紧接着,就见点着头的晋元帝将目光投到自己身上,户部尚书心里紧张极了,只听晋元帝问——

“你算算,要花多少钱?”

户部尚书稍微松了口气,至少不是让自己去筹款,心里的小算盘拨了拨,“回陛下,扬州被淹了半座城,不算修河堤的三十万,光是建造宅屋商街,安置百姓,花销至少在一百五十万两以上,若还要完美恢复原本的经济水平,那还是不够的,至少三百万两。”

修建扬州城,要三百万两白银。

众人倒吸一口凉气,户部尚书还没吸气,就听晋元帝平静地问——

“哦,那你筹得到吗?”

筹得到吗?谁筹?

户部尚书一抬头,发现晋元帝看着自己,吓得差点要跪了,“陛下!微臣,微臣无能啊!微臣这张嘴,是出了名的不会说话,只懂算学的!”

晋元帝皱起眉,“你是户部尚书,此事不由你出面,由谁?”

户部尚书心里苦,病急乱投医,朝冷着脸的裴如衍望去,“裴侍郎提的筹款,当然是由裴侍郎自己出面最好了!他讲话好听,去筹款最合适了!”

裴如衍讲话好听?这种屁话都能说得出来,也真是病急乱投医了!李丞相苦涩地想。

晋元帝再朝裴如衍望去,“裴爱卿觉得呢?”

裴如衍再次拱手,欲作答,一旁的荣信侯偏着头挤眉弄眼,想让他拒绝。

筹款可不是个好差事啊!吃力不讨好!

还不等裴如衍开口,晋元帝就被荣信侯露了褶子的脸吸引过去——

“虞卿,是生怕朕看不着你吗?”

荣信侯立马端正,“陛下恕罪,臣眼睛痒。”

晋元帝面色愠怒,“虞卿以为今日是来看戏的吗?你掌管着京机卫,遇事理应积极,为何前阵子京城疑案还没有破?朝廷官员相继遇刺,光是听风茶馆就先后死了两人,你若破不了,这差事就交给刑部!”

“陛下恕罪,微臣定当尽心竭力,一定查明!”荣信侯绷着脸,这下没心思管别的了。

看着荣信侯被训,谢玄低着头,憋着笑,心情都好了些。

他这唇瓣刚弯了弯,晋元帝就仿佛右脑长眼睛了一般,伸手将刚才递回来的奏折,用力扔了回去。

晋元帝是习武之人,臂力强劲,那奏折重重拍打在谢玄脸上,他吃痛闷哼一声。

当奏折落在手里,谢玄面色笑意全无,不敢说话。

“扬州今晚浮尸遍野,你身为皇子,现在还笑得出来?”

晋元帝闭了闭眼,怒火没有减少,又拿起一本奏折砸过去,“若不是怕你成事不足,朕都想让你亲眼去扬州看看,亲自去河里捞尸,瞧一瞧,何为众生!何为疾苦!”

“罢了,你虽成事不足,也不是全无优点。”

被训斥到伤心的谢玄忽然抬头,心里稍微不那么难受了。

晋元帝平静下来,看向儿子希翼的目光,“你这样,朕也不指望你能筹款,你带头捐些吧。”

“啊?”谢玄愣住。

晋元帝眉头又皱起来,“捐个五十万两,你作为皇子难道不应该吗?”

“父皇,儿臣月俸才几个钱啊,而且儿臣刚封了王,食邑封地您都还没给,儿臣哪有钱啊!”谢玄叫苦。

晋元帝意味深长,“你底下人给你送的礼加起来,都有这个数了吧?”

这话,谢玄可不敢接。

晋元帝拍板,“这么算来,五十万两都少了,你哥哥不在,你替他的五十万两也一并出了吧,毕竟这些年想给他送礼的,都没处送,肯定也是送给你了。”

“待会早朝你也不必上了,杵那也没用,去凑银子去吧。”

谢玄真想叫一声苍天冤枉啊,还想辩驳说理,被晋元帝一个眼神瞪了回去,乖乖站好,但一直皱着眉,啥也听不进去了。

晋元帝再朝户部尚书道:“修堤坝的银子还是从国库出,另外还能再出多少?”

户部尚书生怕被喊去筹款,“国库最多再出五十万两。”

“哦,那筹款就剩一百五十万,”晋元帝问,“谁去筹款赈灾?”

目光朝下扫了一圈。

镇国公、裴如衍、姜大人齐齐站出来。

晋元帝面上的阴郁消失,心情稍微好了些,“裴爱卿,此事就交给你了,朕会派些亲卫给你,此事若办好了,官升一品。”

一品代表两级。

众人神色各异,裴如衍如今是正四品的吏部右侍郎,年仅二十二岁,之前去了金陵回来没升官就是因为太年轻。

这次,陛下不管了?

放眼朝堂,谁能二十二岁官居三品啊!

而后,晋元帝又问,“谁去修桥?”

这次,姜御史和工部尚书一起站了出来。

姜御史突然下跪,“陛下,修桥本由家父负责,他生死未卜,但微臣相信家父一生为国,绝无贪墨可能,尽管如此,筑桥失败是事实,微臣愿意前往扬州,完成家父未完成之事。”

晋元帝头疼地摸摸眉心,有点不想理他。

与之一同站出来的工部尚书忍不住说道:“姜大人,你又不会修桥,你去干什么?而且,就以目前形式,你不仅安抚不了民心,还会遭民众怨怼,群起而攻,巴不得弄死你!”

姜御史眉目一凝,唇瓣颤抖,沙哑道:“陛下,那臣更要去了,若是打死我,能平息民怨,臣甘愿一死,何况臣的女儿还在那里,她,她还年轻啊。”

一说到女儿,谢玄耳朵终于能听到声了,面色倏然沉重,“父皇,要不然儿臣也愿意去。”

“你现在就可以去凑钱了,去。”晋元帝撇开眼。

谢玄失望低头,张口欲言,憋着不满转身出去。

姜御史还跪着,晋元帝皱眉,“你姜家还得留在京中,等候发落,朕暂时不治罪,不代表你们无罪。”

最终,造桥让工部负责。

筹款与赈灾定了裴如衍,晋元帝让杜承州同行,还拨了一批珍贵药材。

但出发赈灾前,得先让二皇子拿出一百万两。

早朝之上,又一封急报递来,说是已经捞到了姜太爷尸骨,且筑桥的石料有问题,然其生前并未发现。

这无疑,让死去的姜太爷成为了众矢之的。

还沉浸在丧父的悲痛中,姜御史在朝堂上落了泪,却被众臣攻之。

那些他曾经弹劾过的人,反过来弹劾他。

“难道一死就能免罪吗?姜大人太天真了些!”

“这哪里是因公殉职,分明是畏罪自杀!”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