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其他 > 世子先别死,夫人有喜了 > 第290章 陛下想念儿子

世子先别死,夫人有喜了 第290章 陛下想念儿子

簡繁轉換
作者:沙拉薯条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3-22 11:00:55 来源:源1

一秒记住【笔趣阁】xbiquge365,更新快,无弹窗!

“你先起来!”虞氏双手用劲,也扶不起一个姜夫人。

姜夫人哭着摇头,“你不答应我,我不能起来,我死不足惜,我的阿璃得活着啊。”

虞氏无奈地叹道:“你就是不求我,我也不会袖手旁观,如今宫里还没消息出来,你且稍放宽心,如若真是最坏的结果,我会想法子私下寻找你的女儿,我的话撂在这,你可以起来了吗?”

姜夫人哭的声更响了,“阿锦……”

沈桑宁和虞氏合力,将姜夫人扶着坐下,姜夫人憋住眼泪开始诉说,哀愁得像是交代遗言。

“夫人,公爷和世子回来了。”邹嬷嬷在门外道。

厅堂中三人齐刷刷地起身,最激动和紧张莫过于姜夫人。

门一开,穿着紫袍和红袍的父子俩先后跨进厅内。

宁国公走在前头,布满岁月痕迹的老脸上透着沉重的忧虑,挡住了身后的人。

沈桑宁偏了偏头,去看他身后的裴如衍。

最先开口的是姜夫人,“我家老爷也回家了吗?”想着,她往前迈了两步,“阿锦,我得回去了,你莫要忘了答应我的事。”

虞氏拉住姜夫人,问宁国公,“老爷,姜大人如何了?”

宁国公绷着脸道:“暂时还没定罪,不过姜大人差点撞柱,被停职了。”

此刻对姜夫人来说,停职算什么,“撞柱?!”姜夫人大惊失色。

宁国公点头细说,话茬突然被裴如衍接了过去——

“姜夫人早些回去看着姜大人吧,让他别再冲动,姜家还有转机。”

姜夫人忙点头,是啊,本来抱着今天就会抄家的想法,跑过来托孤的,然而下了朝还没有定罪,说明陛下还并不想治罪,这就是最大的转机。

姜夫人拍拍虞氏的手,“阿锦,那我就先回去了,多谢你了。”

语罢,就急吼吼地朝外赶,虞氏担心她腿软,跟了两步,但又急于问详情,并未亲自将人送出府外,而是让侯在门外的邹嬷嬷代为相送。

随后转身回来,朝儿子走去,“衍儿,陛下没给你指派什么任务吧?”

裴如衍张嘴,这次却被宁国公抢了话头——

“怎么没有,筹款和赈灾,都被他承担去了。”

言语中,透着宁国公的焦躁和不满。

“什么?”这回轮到虞氏站不稳了,被沈桑宁扶着坐下,又站起来,“这可不是什么好差事啊,扬州现在指不定乱成什么样,去赈灾,会不会有危险?筹款又是个得罪人的差事,到时候里外不是人。”

裴如衍没有虞氏的焦虑,平淡地安抚道:“母亲,我有分寸。”

“不,你没有,”虞氏很少会觉得他没分寸,这算是一回,“你要是有分寸,不会去接这种吃力不讨好的事,就算陛下要将这事交给你,你也是有机会拒绝的,你难不成是为了姜家?”

裴如衍摇头,“不是。”

宁国公重重呼出一口气,端起下人递上来的茶水,一口饮尽,重重放下,“生命危险倒不至于,陛下会派亲卫保护,只是得罪人是真的,陛下要二皇子出一百万,还得衍儿去讨。”

虞氏心里更慌了,啪地一下坐到椅子上。

宁国公夫妇俩各有各的愁,反观儿子儿媳就平静得多了。

沈桑宁得知姜家没有定罪,悬着的心放下了,转身走到门外与紫灵吩咐两句话,才走回来。

彼时,虞氏已经接受了筹款的事实,问道:“要筹多少银子?”

裴如衍坐在左下首,“三百万,除掉二皇子的一百万,公主的二十万,国库的五十万,还差一百三十万。”

即便虞氏心有准备,还是被吓到了,“这么多?”于是神色愈发凝重。

宁国公让邹嬷嬷去把账房唤来,想问家中还能拿多少钱。

账房还没来,虞氏眉头就拧紧了,“难不成还要自家填补窟窿?哪有这样的事。”

宁国公道:“实在不行,也没别的办法,这次陛下让全臣捐款,大不了我们多出些。”

虞氏瞥他一眼,“你倒大方,你以为咱家有多少钱,还多出些?府里上上下下,哪样不花钱。”

府里有多少钱,宁国公或许不太清楚,唯有虞氏和沈桑宁是门清的。

宁国公府上下开支庞大,府中光是小厮奴婢就养了上百人,若还要算上外头的铺子庄子,那更是不得了。

下人的开支都还算省的,最烧钱的,是主子们的吃穿用度和世家间人情往来,日常开销的银子与收租赚进来的银子几乎维持收支平衡,剩下的不多。

今年田庄的农产还不景气,几十亩地成了池塘了,所以全靠店铺的收租,所幸国公府的铺子多。

在保留日常开销的情况下,能拿出来的现银寥寥。

而裴如衍为何能省下十几万私房钱,那完全是虞氏的爱子之心,从他出生以来,不论是满月酒还是生辰宴、状元宴,甚至是婚宴,所收进来的礼钱,全部单独存放留给他自己。

在他入仕后,宁国公夫妇将小部分铺子划到他名下,让他单独有了租金收入,唯恐他在与同僚交际时,因囊中羞涩而丢脸。

但实则,平时国公府宴请宾客,或者礼尚往来,都是公中出钱。

如此裴如衍只收入不支出,私房钱不多才怪,比国公府的闲钱都多多了。

这也是为何沈桑宁之前想说开源节流的原因,其实国公府的钱真的攒不下来。

宁国公夫妇一直在交流钱的问题,裴如衍几次想打断,“家中无需筹款,我——”

“衍儿,你先别说话,你父亲总是觉得我管家很容易。”虞氏道。

宁国公反驳,“我哪有这样认为?”

账房先生跟着邹嬷嬷进门,在虞氏的示意下,将公府状况道来,细细盘算下,每月竟只能结余下两千两银子。

宁国公不可置信地问,“钱去哪儿了?每月店铺租金都有上万两了,还有我和衍儿的俸禄,再不济田庄还卖菜呢。”

“俸禄?”虞氏反问,唯剩下一声冷笑,“呵,你一月的俸禄一百二十两,衍儿每月的俸禄六十五两,他还是自己收着的,你们父子俩,每月做新衣都得数百两,吃食用物哪样不精贵?衍儿还好,他自己不乱花钱,你瞧彻儿呢,我若不给多些,就怕他在外头染恶习,给多些钱,他至少只会花钱,好在是现在去军营没什么机会花钱了,再不说这些,就说府中一个月的火烛钱,都够普通百姓吃一年的了。”

宁国公被说得哑口无言,偏头在茶柜上撑着下巴,不看虞氏。

沈桑宁坐在裴如衍身边,装聋作哑,忽听虞氏问,“阿宁也是知道的,前阵子她管家,也想减少开支,你瞧你减得下来吗?衍儿可以配合她,你这个做公公的能配合吗?她敢减少你的用度吗?你给人送礼送上千两的东西,她能不让账房给你支钱吗?”

这几句话,说得宁国公接不上话,听得沈桑宁也觉得尴尬。

裴如衍再次想打断,“母亲,不用家里支银子。”

他一开口,虞氏便望了过去,语气带着责备,“你说得轻松,你作为筹款的官员,你自己也是要捐款的,你若捐少了,别人怎么看你?还有一百三十万,不是小数目,那些官员们顶多出几个月的俸禄,能起什么作用,剩下的怎么办?筹不到,你说怎么办?”

语罢,虞氏眉宇间更添了几分忧虑。

一直没出声的沈桑宁忽道:“母亲,方才您劝姜夫人平静等待结果呢,筹款这事,我相信阿衍有办法,至于捐款,我那里还能拿出些,扬州事急,银子日后都能赚到。”

她相信,他自己有办法。

虞氏瞧瞧儿子儿媳淡然的模样,没好气地移开眼,“你且惯着他吧,父子两个,没一个体谅我,倒显得我小气了。”

宁国公辩驳,“我哪有?”

裴如衍低着头,抿着嘴,“母亲,往后我想办法多赚些钱。”

此言一出,虞氏气消不少,但没将这话放心上,毕竟官员俸禄的上限摆在那里,就算从六十五两涨到八十两,对公府来说,也没什么区别。

裴如衍又道:“陛下让我去收一百二十七位大臣捐的款,我换身衣服就得去了。”

一百二十七户,天黑都收不完,可不得快些走。

“这浑蛋差事,怎的就交给你办了!哎!”虞氏尚不知这浑蛋差事,就是儿子提的。

沈桑宁转头,见紫灵站在门外,起身朝外而去。

虞氏夫妇的目光随之望去,以为她这么快把钱拿来了,下一瞬,就见她手中端着瓷碗重新走进来。

沈桑宁站在裴如衍面前,在他迷茫的神色下,将碗端到他面前,“你今天起得早,还没来得及吃,待会去收款,我想那些大臣也不会留你用膳,你快吃些垫垫肚子。”

裴如衍莞尔,伸手要接,勺子已经怼到嘴边,他都没注意碗里是何物,张嘴吃了下去,才接过她手里的碗。

宁国公夫妇神色各异地看着,虞氏也不知该欣慰还是无奈,只道一句,“还不是他自己接来的苦差事,你就宠着他吧!”

但对于儿子儿媳感情和睦,虞氏还是欣慰的,她起身抬步出去,想到什么又退回两步。

瞧了眼那瓷碗里装的姜汁鸡丝蘑菇粥,什么也没说,摇了摇头走了,宁国公也待不住,跟着出去。

裴如衍刚吃了第二口鸡丝,瞧着母亲离开的神色,突然吃不下去了,想起身直接去收款,被沈桑宁按坐回去。

“母亲刀子嘴豆腐心,她同父亲拌嘴才殃及到你,”沈桑宁将碗重新放他手里,“六十五两不少了。”

裴如衍抬眸,沉静的眸中仿佛在说:你认真的吗?

沈桑宁慢慢道:“这六十五两和一百二十两,是国公府的根基啊,怎能和收租的银钱相提并论?意义不同,重量自不同。”

闻言,只见他眼中云雾散去,浮现出清明的笑意,多吃了几口鸡丝粥,才出去。

正巧碰到经过门外,要去书院的齐行舟。

两人一道出了门。

沈桑宁望着一大一小两道身影离去,方才轻松的模样不再,自己只有二十万两,远不够解扬州之急。

纵使阿衍有办法筹集到银子,也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毕竟过不了几天,他就得起程扬州赈灾。

她思想许久,忽听玉翡声音传进,“夫人,官驿有东西送来了。”

沈桑宁闻声望去,只见玉翡抱着一个小盒子走近。

*

皇宫内。

大臣离去后,晋元帝独自回了御书房,明明是白天,却还是燃着几盏油灯。

在油灯下,将奏折抬起,于充足光线下端详,将两份同来自扬州的急报细细比较。

看许久,才放下,揉了揉布满血丝的眼睛。

“陛下,您今日起得这样早,得当心身子,还是休息一会儿吧。”老太监在一旁心疼道。

晋元帝摇头,累得嗓子都哑了,“沾床,也睡不好,扬州遭难,也是朕的过失。”

老太监劝道:“陛下,这怎么会是您的过失?您莫要往自己身上揽啊!”

晋元帝目露忧思,“朕老了,眼神也不好,用错了人,才会致使百姓流离失所。”

“陛下……”老太监还想安慰什么,却被晋元帝抬手阻止。

晋元帝仰了仰头,望着半空,惆怅道:“满朝文武,竟然没有几个人能做些实事,二十年了,能得朕心的,还是只有那两个。”

大太监明白,这说的就是一路跟随晋元帝的镇国公,和辅国公主,这两人地位非凡,能推动群臣朝着陛下想的方向走。

晋元帝又叹一声。

大太监为了安慰晋元帝,忽然想起一人,“陛下,依奴才看,宁国公世子也算是有勇有谋,一心为国的纯臣了,尚书大人避之不及的差事,裴世子都未曾推诿。”

“纯臣?他可不是纯臣,”晋元帝嗤笑,无奈道,“只不过心思正些。”

大太监附和,“难怪陛下愿意重用他。”

晋元帝闭了闭眼,“这阵子,朕总是频繁梦到欢儿,他的脸,原先朕是能看清楚的,可现在,好像看不清了……太久了,太久了,都说人越老胆越小,果然是这样,朕已经感到害怕了,怕忘了他的模样,怕闭眼的那天,他还是没回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