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其他 > 世子先别死,夫人有喜了 > 第527章 姜御史辞官,姜璃求见

世子先别死,夫人有喜了 第527章 姜御史辞官,姜璃求见

簡繁轉換
作者:沙拉薯条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3-22 11:00:55 来源:源1

一秒记住【笔趣阁】xbiquge365,更新快,无弹窗!

不同的地段,价值也不同,反正按照最后折算成钱的价值来分,比较公平。

最抢手的是五进的大宅子,只有两座,二房分去了地段好的那座,剩下的地段稍偏的那座将来八成是留给裴彻的。

没办法,裴彻辈分小,还没轮到他选的时候。

二房的家具由二房带走,库房里的字画古董珍藏则按照礼尚往来的单子分,比如是外人送给宁国公父子的礼,自然是留给大房,所以二房几乎没得分,只能带走二房夫妻成婚时收来的礼物。

段姨娘在房外听见这些分法,只有暗自叹息,五进的好宅子叫二房分了去,将来留给彻儿的选择就不多了,只是自己作为亲娘,无法像许氏和虞氏那样替子女争。

她叹的并非是裴彻,而是叹自己无能,不能为儿子做些什么、留下什么。

在裴叔公的拍板下,裴氏分家尘埃落定,许氏对这个结果还算满意,因为当看见分家后核算完的账册,她才知道一共是多少资产。

二房单独拥有了这些财产,往后再不需看大房鼻息度日,吃穿用度都能凭着自己的心意来了。

反观虞氏,谈不上满意,也谈不上不满。

这边分家是分完了,但也不至于立马开始搬迁,总还要留下一起吃顿饭的,包括裴叔公等几个旁支,行至膳厅用餐。

“表哥。”虞绵绵见众人没注意自己,走到裴如衍身边扯扯衣角。

裴如衍朝表妹看去,“怎么?”

虞绵绵抬手半捂嘴,小声地问,“你和表嫂感情还好吧?”

闻言,裴如衍便知她从外头听了风言风语,语气无奈又平淡道:“很好。”

虞绵绵蹙紧的眉头舒缓,放心地点了点头。

她这副做贼似得跟裴如衍说小话的模样,落入了虞绍的眼中,蹙眉的成了虞绍。

虞绍不语,埋头吃着饭,心事刚平又起了新的心事。

宁国公与裴通热情招待着裴叔公等人,裴叔公忽想一人,“诶,吃饭怎么不将四丫头喊来?”

虞氏脸上还维持着笑,点头让人去喊,不一会儿裴宝珠就来了,小步子迈到许氏身边坐下,小嘴嘟着闷闷不乐,倒是没整什么幺蛾子。

席间长辈都不着痕迹地打量着这个晚辈,先前二房一家子都随着裴通在颍川上任,鲜少回来,难得回来一次也未必见得到旁支亲戚,这次见着了自然是要好好看看。

毕竟是可以定亲的年纪了,长辈心里有个数,万一哪天碰到个品行端正的青年才俊,也能方便拉媒说亲不是?

“宝珠,快见过长辈。”裴通和蔼道。

裴宝珠点点头,“叔公们好。”

……

四位旁支长辈皆一愣,甚至没反应过来是在唤自己,一时间面上少了慈祥之色,无语极了。

裴宝珠还不知自己是唤错了,她不尴尬,尴尬的是她爹娘。

裴通乐呵呵地笑得尴尬,找补道:“宝珠这丫头向来是记性不好,几年没见叔公、堂叔了,还望叔公勿怪,”然后转头瞪女儿一眼,介绍道,“这位是你亲叔公,这位是你堂伯公,还有两位是堂叔。”

裴宝珠大抿着嘴,上下两片唇瓣都不见了,连忙点头,后开口逐一重新唤一遍。

几个长辈随和地笑了笑,倒不生气,只是心里有了新的衡量,若是早些见这四丫头,只怕二房还得再少分些。

不认识长辈算不上错,常年在外地,眼生了是人之常情,有多种可化解的办法。

比如自己笑着调侃地说出这种“困境”,也比直接上来喊错要好,即便已经喊错,也有别的办法能找补,在笑谈几句说些热络讨喜的话,长辈自然也不能抓着你不放。

可惜裴宝珠都没有,只是中规中矩地跟着裴通喊了一遍,半点解决问题的智慧与手腕也无。

一看,就知道父母在待人接物上没有多加教导。

二房夫妇也有问题,既然平时教导的少,方才就该主动介绍,避免了女儿喊错人的尴尬。

长辈们心思各异,裴叔公蓦地想到另一人,“诶,宝莺自嫁去康定后有多久没回了?”

提及此,裴通的笑淡了些,“劳叔父记挂,宝莺那丫头自打出嫁就没有回来过。”

“有多少年了?”

“四年。”

“四年竟一日不曾登门?”

“是。”

对话后,膳厅内就是一片沉寂。

见裴叔公神色沉重,许氏打圆场道:“三丫头嫁的远,哪里这么容易就能回来呢,还不是要看婆家脸色,她定有她的原因。”

话是这样说,可在场的谁不明白,都是官宦人家,又不是穷苦到雇不起车马的地步,怎至于回不了娘家了?

“这些年,可有寄信回来?”叔公又问。

裴通点点头,“偶有几封,倒是不常寄。”

另一堂伯公开口,“康定郑氏大小也是个世家,宝莺的公爹就在康定做官,隔几年就要回京述职的,也不带着儿子儿媳一道回来?总不至拘着宝莺不让回娘家探亲吧?我若是那郑氏,借着这姻亲之故,但凡有机会,我都要往这亲家跑,多多巩固关系,他们倒好,一步都不踏来啊。”

此时,宁国公纠正,“也并非一步不来,宝莺那个公爹回京述职时,倒来过一次。”

裴通纠结道:“我也时常记挂宝莺,不知她现在过得好不好,下次见到又会是什么时候了。”

此言,让低着头未语的裴如衍夹菜的动作微顿。

裴如衍记得夫人的手册里写过,三妹妹下次回来是什么时候——

哦,他死的时候。

回来吊唁了。

不过这次他很不该死了,三妹妹应该是不会回来了。

如果非要他死的时候,二叔才能见着三妹妹的话,那他情愿二叔见不着三妹妹了。

他正这般想着,恰在此时听二叔裴通发出感慨,“我也想早日早点见她。”

裴如衍捏着筷子的手收了回来,朝着裴通的方向,正色道:“不如二叔得空时亲自去一趟郑家,探望三妹妹。”

裴通点点头,觉得可行,却听裴叔公反驳道——

“我裴家是何等显贵的人家,还要捧着一个区区郑氏不成?且不论这个,哪有岳父亲自去探望女婿的。”

裴通:“叔父,都是一家人哪有什么显贵不显贵的。”

裴叔公也放下了筷子,蹙起眉来,“我看就是这丫头自己不愿回来,也是怪了,我记得宝莺年幼时还是很懂事的,怎么跟你去颍川几年就这么……”

“不孝”二字到底还是不能轻易宣之于口。

哪怕心里这样想,也不能给裴氏女冠上这样的名声,还不如蠢笨呢。

裴叔公这话,简直就是往裴通心窝窝上戳,暗指他教女无方。

此时,虞氏在心中冷笑,心想着,若是当初老二待三丫头好些,给三丫头找个近的婆家,也不至于骨肉分离,现在又在这里想念了有何用?

对宝莺的婚事,虞氏有意见很久了,眼下忍不住道:“叔公有所不知,当初宝莺刚及笄不久,人虽然在颍川,但我也想着给她寻个京城门户相当的婆家,这边还与官媒问询着呢,岂料颍川那头说定下就定下了,到底是父母之命,我这个做伯母的也不好说什么,只能给她添些妆了,倒是二弟,将宝莺远嫁的时候,就该想到会有今日。”

“我……”裴通被说得脸红,语塞地讲不出一二三来。

许氏却要替丈夫说句公道话,“大嫂,你根本不知情,宝莺的婚事,是宝莺自个儿非要嫁。”

虞氏难以相信,总觉得里头还有什么无法为外人道的,“宝莺那丫头又不像宝珠弄不清的,她嫁人那时候,公爹还在世,她的亲祖父乃朝中重臣又是宁国公,什么人家嫁不得,要远嫁到外头去?纵使郑家往前再有底蕴,如今也不过偏安一隅。”

“嗯?”裴宝珠抬头看伯母,不明白伯母为什么要骂自己。

心虽有不满,却没有贸然开口,余嬷嬷叮嘱过,有长辈的场合不会讲话就少讲话。

虞氏的字里行间尽是指责与偏见,许氏心里清楚她一直对宝莺的婚事不满,觉得是自己从中作梗。

许氏听着,恼得一张脸红白交加,多次想开口辩解,却见这么多长辈在此,硬生生咽了下去,一肚子的火无处发泄,最后只道一句,“嫂嫂对我心有成见,我不说也罢。”

虞氏:……

好好一顿饭,就因为提起了裴宝莺,妯娌俩闹了不愉快。

宁国公诚心想结果这个话题,旁支的一位堂兄弟忽出主意道:“衍儿不是与公主成婚了吗,郑家作为姻亲,也该给他们下一份请柬,来与不来,就看他们的了。”

倒是个好主意。

宁国公点了头。

席间话题又转到了裴如衍的婚事上,虞绵绵听着又来了劲儿,直到一顿饭用完,被平阳公带出了府。

上了马车,虞绍就克制不住劝道:“姐,你可万不能对表哥再有心思了。”

虞绵绵茫然,“表哥?哪个表哥?”

虞绍终于开始怀疑是自己多疑了,悻悻地住了嘴。

平阳公喜滋滋地开口,“还好当初没给你和衍儿定亲,否则太子还未必找得回来呢。”

平阳侯想过这个问题了,找回太子的关键,根本就在安阳公主的身上,所以他第一次见着太子,也是在微生家的屋顶上。

那时还不明白太子为什么要去给人当护卫,现在思路倒是清晰了。

他们离开后的不久,裴家将长辈送走,二房便开始正式搬迁,出了象征权贵的北街,搬去了东街的五进院,与其他官宦比邻而居。

另一边,姜御史穿着官袍进宫求见陛下,姜璃发觉父母眼神不同,于是悄悄跟着父亲。

到了宫门,她是进不去的,于是请求侍卫通报,想要求见公主。

守着宫门的侍卫哪能随她支配,住在宫中的皇后、公主也不是想求见就能求见的。

遂,侍卫板着脸回驳,“你递请示的小折子进宫,公主若要见你,自会有宫人去接你,哪是你临时想求见就求见的?”

姜璃着急,彼时恰好看见巡逻经过的谢昭,“郡主!”

谢昭转身,见是熟人,走了出来,“姜姑娘。”

侍卫见她们认识,就让开了道。

姜璃如见救命稻草,“公主可在宫中,我能不能见她一面?”

谢昭思索不过两瞬,点了点头,“跟我来吧。”

侍卫思索了三瞬,还是决定拦一拦,“校尉,这……不符合规矩……吧?”

谢昭一本正经道:“我妹妹说要见姜姑娘,如此就符合了。”

侍卫:……

那就不拦了,反正本来就拦不住郡主,只是为了表示自己敬业爱岗、尽忠职守的精神,拦一拦罢了。

然,谢昭带人到了东宫,发现妹妹没在东宫。

一问才知,两位小皇重孙被带去了未央宫,今儿一早起来,谢桑宁发现孩子又被“偷”走了,所以便找去了,一直没回来。

未央宫,就是前廷距离金銮殿不足百丈的宫殿,重新修葺后被陛下取了新的名字,未央宫。

原本是晋元帝用来养孙女的,现在拿来养重孙也正好。

晋元帝下了朝就去未央宫带孩子,带了半日也不闲累,直到被拉了一身,又听姜御史求见。

哪能叫政务扰了重孙的清净啊,放下孩子先去换一身衣裳,再去御书房见姜御史,还没坐上龙椅就急着问,“什么事,说。”

姜御史直接跪下,没有拖泥带水,沉重开嗓,“臣叩谢陛下保全姜氏,陛下隆恩,臣铭记于心。”

晋元帝刚坐下就被他行大礼,摆摆手,“起来吧,就这事?”

随即,就见姜御史抬手摘下官帽。

晋元帝随和的笑收敛,神情霎时变得严肃。

“臣已年迈,经历此事后只想与家人归乡,颐养天年,还请陛下允准臣告老还乡。”

“……”

晋元帝惆怅地叹息一声,并非叹朝廷少一名刚直的御史,而是——

“你父亲一把年纪也仍为社稷献力,朕年过花甲还不曾道一句年迈,你正值青春年华,要告老还乡?”

正值“青春年华”的姜御史神情微怔,“陛下,臣……”

“罢了罢了,”晋元帝懒得听他啰嗦,“留不住你的人,留住你的心也无用,走就是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