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我和她们穿越到北宋 > 第313章 拉偏架,不服就战

我和她们穿越到北宋 第313章 拉偏架,不服就战

簡繁轉換
作者:任鸟飞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8-19 15:38:24 来源:源1

第313章拉偏架,不服就战

辽金乌兰布统之战,以辽军失败告终。

更令人悲痛的是,由于战前耶律淳等人只想到了胜利而没想到失败,因此一旦战败,他们便不知所措,不知道怎麽收拾残局才好。

由此导致了辽军的战线全面崩溃。

好在,金军在此战中,也是死伤惨重,他们边抓辽军补充自己的兵力,边舔舐伤口。

耶律余睹遵完颜阿骨打的命令,竖起大旗,招降纳叛,收容了很多辽国溃兵。

金国收纳了这些辽国溃兵后,兵力不减反增。

当然,这只是表面现象。

实际上,此战死伤了一两万女真人,这可不是补充更多的其他人口就可以弥补的。

顺便说一句,经历了此战,让不少原本想要为辽国复国而战的辽人意识到了战争的残酷性,同时,他们也意识到了辽国想要复国好像不太可能了。于是,不少辽人后悔了之前的冲动,觉得还是在大宋老老实实当个良民更好。

对于这部分辽人,赵俣也没有彻底关上拒绝之门。毕竟,赵俣要的从始至终都是消耗草原上的人口,让他们死掉和吸收掉他们让他们彻底汉化没差。

当然,这次这些辽人再想加入大宋当「汉人」肯定没有之前那麽容易了。他们得先给大宋当一年的民夫,证明他们真的想安定下来了,才能让他们回到大宋当汉人。

——这一年,大宋不仅会管他们饭,还会支付他们工钱。

总之,由于辽军的防线尽失,原本还在辽国控制下的城池接连失去,辽军只能退向松亭关外休整。

萧干丶耶律大石丶张觉丶郭药师等人边往南退,边四下派人联络,找到了许多茫然不知所归的部队。

这些部队得知,辽军退回到松亭关外,都克服种种困难,陆续撤到了松亭关沿边地区。

耶律淳清点人数,结果惊喜地发现,退到松亭关外的部队竟还有二十几万人马!!!

这个数字使耶律淳振奋了精神,他深入部队,到处哀死问伤,作自我检讨,选拔优秀军官担任要职,逐渐安定了人心。

因此,辽军稳定了局面,军势复振。

同一时间,耶律淳派人入关去奏请辽廷,希望辽廷去跟大宋要点粮食,稳定军心。

这事自然落到了萧普贤女和萧瑟瑟这两位辽国的太后身上。

在萧普贤女和萧瑟瑟跟赵俣沟通后,大宋又给辽国提供了十万石粮食,以及不少帐篷丶生活必须品。

就这样,二十几万辽军,就在松亭关外暂住了下来。

与此同时,宋辽两国开始商量后续事宜。

原本,耶律敖卢斡君臣写好的剧本是,辽军北上收复失地,至少收复部分失地,再给赵俣点好处,比如,赵俣不是喜欢美人嘛,就送赵俣一些美人,然后就提出辽国跟大宋分道扬镳,耶律敖卢斡和辽国朝廷离开燕京,去辽国自己的地盘另起炉灶,耶律敖卢斡当一个真正的辽国皇帝,辽国上下一心复国……

谁想,这前前后后都没到两个月,辽军就遭到了金军的重创,全线溃败,一点战略空间都没有了。

耶律敖卢斡的雄心壮志,如那骤然被狂风折断的旌旗,瞬间失去了往昔的昂扬与挺拔。他望向松亭关方向,那里虽然还有二十几万辽军,可他的心却好似沉入了谷底,满是不甘与无奈。

『六七十万大军都打不过女真,剩下二十几万残兵败将,又有何用?』

曾经,耶律敖卢斡真的以为,他能在这乱世中为辽国开辟出一片生机,重振大辽往日的辉煌。他与自己的臣子精心策划着名北上收复失地的计划,幻想着在成功之后,他也能成为那受万民敬仰丶名垂青史的真正皇帝。

他甚至想过,等辽国强大了,再回过头来,好好跟赵俣算总帐。

可现实却如同一记沉重的耳光,无情地打碎了耶律敖卢斡所有的美梦。他深知,以目前辽军的状况,想要北上收复失地,无异于痴人说梦。可他又不甘心就此放弃,不甘心看着辽国就这样在他的手中走向灭亡。

赵俣将萧普贤女丶萧瑟瑟丶耶律敖卢斡丶耶律淳丶耶律胡卢瓦丶李处温丶萧奉先丶刘彦宗丶萧干丶耶律大石等人叫来商量辽国的未来。

看得出来,耶律敖卢斡和耶律淳很失落,没有说话的意思。

倒是萧干和耶律大石对此满不在乎,他们一个嚷嚷,只要给他们点时间,让他们好好休整一下,就能再战;另一个则表示,辽军虽历经败绩,但士气未绝,回头只要有机会,他们一定能反败为胜。

这可能就是,假英雄和真英雄的区别吧?

萧干和耶律大石很希望在大宋和金国的夹缝之中,打拼出一个属于辽国的世界。这是他们的梦想,也是他们追求的目标。即使最终失败,他们也绝不后悔,更不会退缩。

赵俣心想,『难怪历史上他们一个建立了大奚帝国,一个建立了西辽,而耶律淳和耶律敖卢斡却是一事无成。』

赵俣看着萧干和耶律大石说:「既然大辽愿战,朕便再给大辽个机会。」

听赵俣这麽说,一众辽人纷纷向赵俣谢恩。

就在这时,平州的宋江忽然传来报告说,完颜阿骨打差遣使副乌歇和高庆裔来访问。

赵俣估计,完颜阿骨打也该派使臣来看看自己到底是个什麽态度了。

赵俣任命赵良嗣和马扩担任馆伴负责接待,将乌歇和高庆裔接到燕京来。

乌歇是个女真人,高大魁梧,浓眉大眼,性格豪爽,他一见到赵俣,就下意识地弯腰憨笑。

不过,赵俣不会因此就小看乌歇,觉得他只是个粗莽无谋之辈。相反,赵俣深知,在这风云变幻的乱世,能被完颜阿骨打委以使臣重任,乌歇定有其过人之处。

高庆裔是渤海人,他对大宋文化很熟悉,头脑也很精明,与赵良嗣算是老相识,前年春天,赵良嗣与完颜阿骨打在辽国上京谈判时,他在身边担任翻译。

赵俣知道,这个高庆裔是一个很难缠的角色,历史上,他充当完颜宗翰的幕僚,没少给完颜宗翰出谋划策。

乌歇和高庆裔来到燕京后,将完颜阿骨打的信交给赵俣,他在信中说:

「大金皇帝致书大宋皇帝:

契丹无道,其政则赋役繁重,民不聊生;其军则军纪荡然,边戍废弛。我大金起于白山黑水,本为契丹之属部,然契丹待我,如奴如仆,索贡无度,欺辱屡加。

我忍无可忍,举义兵以伐之,非为私怨,实乃替天行道,解万民倒悬。

今我大金,连克契丹地,辽祚已如风中残烛,不日便会教我大金剪灭。

至此最后时刻,却闻大宋助契丹换主,又欲助契丹收复失地。

此大缪也。

契丹之亡,乃天命所归,非人力可挽。大宋若执意助契丹,恐将引火烧身,陷自身于不义之境。愿大宋皇帝明察秋毫,审时度势,与我大金共分契丹地,共享太平,岂不美哉?

谨此致意,盼覆。

大金皇帝完颜阿骨打顿首

赵俣看过完颜阿骨打的亲笔信,看向乌歇和高庆裔,淡淡地问:「完颜阿骨打是何意,威胁朕?」

乌歇忙说:「我大金皇帝陛下绝无此意,只是不想陛下一错再错。」

乌歇此言一出,蔡卞顿时就厉声说道:「村夫!尔敢辱我家皇帝陛下!」

霎那间,满朝文武皆面露愠色,目光如炬般射向乌歇,一时间,朝堂之上气氛紧张得仿佛能听见众人急促的呼吸声。

高庆裔见状,连忙行礼,恭敬而又不失沉稳地说道:「乌歇孛堇性情直爽,言语或有不当之处,还望陛下海涵。我大金皇帝之意,实乃出于对大宋关切。今契丹气数已尽,大宋若强行介入,不仅徒劳无功,还会消耗自身国力,于大宋无益。而与我大金携手,共分契丹地,既能避免无谓损耗,又能为大宋带来利益,这无疑是一明智之举。」

赵俣说:「昔汉唐盛时,皆以和辑四夷为务。辽金唇齿,若相攻伐,必两败俱伤,且非独两邦之患,亦中原之虞也。愿辽金息干戈,存旧好,共保生民,勿使丘墟。我大宋愿居中调停,不知你大金意下如何?」

见赵俣要拉偏架,乌歇忙劝:「陛下此言差矣。辽金之间,非唇齿相依,实乃仇雠难解。契丹暴虐,视我女真如草芥,欺压日久,此恨不共戴天。我大金起兵,实乃为自保,为族人求一线生机。今契丹气数已尽,正是天意使然,若大宋强加干预,岂非逆天而行?」

赵俣不悦:「大宋与大辽早有盟约,两国已息兵多年,生民安堵,此盟之利,金亦尝沾其泽。今大金若执意灭大辽,恐边徼无宁,烽烟再起,非独辽之祸,大金亦未必无弊。朕闻困兽犹斗,大辽虽衰,尚有甲兵二十万,若拼死相搏,大金亦难免折损。

若大金愿退一步,将中京以南还给大辽,我三国并立,互市通好,共享太平,岂不美哉?

若大金必欲相攻大辽,我大宋必不会袖手旁观,坐视大辽覆灭,惟恐兵连祸结,终无宁日也。」

赵俣这话说得已经很清楚了,辽国他保了,金国若是愿意按照大宋所说的方式与辽国议和,三国相安无事,不然,大宋可就要出兵帮辽国打金国了。

乌歇和高庆裔听完,大惊失色!他们万万没想到,赵俣竟然如此袒护辽国,甚至不惜与他们金国一战。

乌歇和高庆裔想劝赵俣慎重,可赵俣却手一挥,说道:「你二人去跟你家皇帝说朕意已决。」

乌歇和高庆裔没办法,只能回去将赵俣的态度告诉完颜阿骨打。

有道是,锦上添花,不如雪中送炭。

得知赵俣在金使面前如此维护辽国,甚至愿意出兵助辽国跟金国交战,那些原本只是迫于形势丶迫于压力才留在燕平地区当「汉人」的辽人,心里舒服不少。

是。

赵俣趁火打劫收复了燕平地区,多少有点趁人之危。

但赵俣也真没白要辽国的燕平地区,有事是真上啊。

这辽国刚刚经历了一场大败,要不是有大宋这麽护着辽国,金国非一举消灭辽国不可。

就冲这,辽国将燕平地区割让给大宋,就稳赚不赔,尤其是在辽国根本就没有能力保住燕平地区的情况下。

可以说,只这一件事,赵俣在辽人心中的形象,立即就发生了大逆转,他们已经尽量不再去提赵俣囚禁了他们的皇帝,睡了他们的皇后丶元妃和大量辽国女人的事。

话说,百姓有时候就是这麽淳朴,只要给他们切实的保障与希望,过往的恩怨纠葛,便能在一定程度上被淡化。

也可以说,赵俣此举,恰似一场及时雨,滋润了那些在战火与动荡中惶惶不安的辽人之心。

很快,乌歇和高庆裔就回到了辽中京,见到了完颜阿骨打等人,他们在第一时间将赵俣的态度转告给了完颜阿骨打等人。

一众正因为彻底击败了辽军而骄傲自满的金人,听说赵俣要让他们将吃下去的辽中京以及辽中京以南地区吐出来还给辽人,无不大怒,他们纷纷嚷嚷道:

「宋主欲为调人,我大金不受!铁骑已踏契丹土,岂容半途而废?」

「兵戈既兴,断无收锋之理!契丹垂亡,我军势如破竹,此天授之机也。宋主若阻,便是与我大金为敌,我愿率前锋,先破宋师,再灭契丹!」

「多说无益!大宋若插手,一并荡平之!今日请战,非为口舌,只为刀兵分晓!」

「……」

不说一众金国的骄兵悍将接受不了赵俣的拉偏架,就是城府极深的完颜阿骨打,都觉得赵俣有些不识抬举了。

完颜阿骨打心想,『莫非他有所倚仗,方敢如此有恃无恐?』

也真不怪完颜阿骨打觉得赵俣飘了,实在是,他自起兵到现在,几乎没有败绩,打得辽国节节败退,都快抢走了辽国的一切,要不是有赵俣护着,他都灭了辽国。

至于大宋也收复了燕平地区,在完颜阿骨打看来,这全都是借着他们大金的势。要不是,他们把辽国打到了这种地步,你看辽国会不会老老实实地将燕平地区还给大宋?

可到头来,赵俣不感激他们大金就算了,竟然恩将仇报要跟辽国联合跟他们大金一战。

完颜阿骨打很想问赵俣:是谁给你的勇气?!

完颜阿骨打不会在愤怒的时候做决定,尤其是这麽大的事。

等冷静下来,完颜阿骨打觉得,大宋就算强大,也未必会强得过现在的大金。

关键,赵俣的战书都下了,他完颜阿骨打要是不敢迎战,那麽,周围的一众小国丶小部落,谁会怕他们大金国,乖乖听他们大金国的统治?

『击其一拳,以却百拳;破其一锋,以安九域。』

『唯战耳!!!』

……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