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我和她们穿越到北宋 > 第364章 赵俣的女婿

我和她们穿越到北宋 第364章 赵俣的女婿

簡繁轉換
作者:任鸟飞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9-27 04:31:00 来源:源1

第364章赵俣的女婿

在金国打到高丽开京,将高丽睿宗王俣捉到金国之前,大宋跟高丽一直都有频繁的海上贸易。大宋的海上贸易的东北亚航线,主要贸易对象就是高丽和日本。

这并不是赵俣开发出来的海上贸易航线,而是中国自古以来就有的海上贸易航线。大宋跟高丽和日本进行海上贸易,早有惯例。

这事要是认真追究起来,甚至可以追溯到周武王灭纣,封箕子到半岛时期,那时,中原人就从山东半岛,辽东半岛的渤海湾海港出发,到达半岛教其民田蚕织作。

——中国的养蚕丶缫丝丶织绸技术由此最早传到了半岛地区。

所以,高丽人在很早以前就知道中国的强盛。

也正是因为如此,对于高丽籍将士所描述的大宋的繁荣富强先进,那些高丽平民和高丽奴婢深信不疑,就像**十年代的国人觉得漂亮国是人间天堂差不多。

再看到郑忠宋等高丽平民和高丽奴婢的风光,有了榜样的力量。

以及有高丽籍监军的政治教育。

从礼成港来的高丽平民和高丽奴婢心中不禁浮现起了『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豪情壮志。

闲言少赘。

经过急行军,刘錡所率领的宋军先锋部,很快就到了礼成城下。

虽说宋军的行军速度已经很快了,但他们到达礼成城时,礼成城中的高丽守军还是已经完成了关闭城门固守待援的准备。

礼成城是一座典型的高丽小城,规制不大却处处透着「小而坚」的防御巧思,所有设施皆为抵御骑兵突袭与长期围困而设。其城整体呈不规则矩形,东西长约四百五十步,南北宽约三百八十步,周长不足两公里。因建在缓坡台地上,北城垣依坡而筑,比南城垣高出近两米,形成天然的高低落差防御。

其墙基以青石板垒砌,厚达五米;墙体用「版筑夯土」工艺筑成,中间夹一层碎陶片加固,顶宽三米五,可容四名士兵并排行走;城墙平均高度六米,南城垣因地势较低,额外加高至七米,墙顶外侧筑有一米二高的女儿墙,女儿墙上每隔一米五开一个箭窗,箭窗下宽上窄,便于守军俯身射击。

城池外围绕一周护城河,河宽八米,深三米,引附近山泉活水注入,河水常年清澈却深不见底。河内侧岸边筑有一米高的羊马墙,墙顶设尖刺,可阻挡敌军靠近城墙。护城河正对南丶北两座城门的位置,各架一座木质吊桥,桥长九米丶宽两米五,桥面铺厚木板,底部用铁链与城楼上的绞车相连,战时可迅速拉起,断绝通路。

全城仅开南丶北两座城门,均为「双重门」设计,内层是夯土筑的「瓮城门」,两门之间形成长十五米丶宽八米的「瓮城」——若敌军攻破外门,进入瓮城后,城墙上的守军可从四周箭窗丶垛口向下投射弓箭丶滚木,形成「瓮中捉鳖」的夹击之势。城门上方的城楼上,还设有「射击孔」,可向下投掷石块或泼洒热油。

见礼成城的防御工事如此完善丶如此坚固,才十九岁的刘錡,表现出来了属于大将的沉稳,他虽然渴望战功,却没有冒然攻城,而是稳妥地先指挥全军在城南三里处的开阔地扎营,按建制划分营地区域,搭建营帐丶挖掘排水沟渠,同时派出斥候小队沿营地外围布防,警惕礼成城守军可能的突袭。

宋军轮流休整,或擦拭兵器甲胄,或饮用热汤丶吃炊饼和罐头恢复体力,营地内秩序井然,疲惫感在有序的休整中逐渐消解。

与此同时,刘錡派高丽籍的将士去附近村庄捉高丽人充当民夫,配合军匠就近取材打造工程器械。

刘錡还在第一时间命人书写军情文书,详细说明礼成城的防御规模丶守军布防情况,以及当前部队的休整进度与攻城器械制备现状,明确请求后方尽快押送李琳炮丶大型攻城器械前来支援。

两个时辰后,杨沂中率领增援部队赶来。

见刘錡并没有一举夺下礼成城,杨沂中有点失望。

但面对礼成城中的守军反应这麽快的情况,换成他,也会做出相同的选择。

杨沂中也马上安营扎寨,命令手下军队进行休整,并将他军中的军匠派去,跟刘錡军中的军匠一块制作攻城器械。

次日下午,岳飞才率领三千人马押着上万高丽人护送十门李琳炮丶以及一众工程器械赶到了礼成城下。

因为带着沉重的李琳炮和攻城器械,这点路程,岳飞他们竟然走了一天一夜。

加上岳飞带来的攻城器械,宋军的攻城器械也差不多了。

刘錡丶杨沂中丶岳飞一商量,决定次日攻城。

辰时刚过,宋军阵前的号角声划破天际,攻城战正式打响。刘錡坐镇南城,杨沂中领兵东城,岳飞扼守西城,唯独留下北城不设主攻,践行「围三缺一」之策。

攻城战开始。

随着刘錡一声令下,三面阵前的数百架投石车同时启动。

宋军的士兵和民夫合力推动投石车到适合的攻城地点,绳索绷紧的咯吱声与号角的馀音交织。每架投石车的长臂末端,都捆着裹着粗布丶填足火药的炸药包,引线已提前点燃,火星顺着布绳缓缓蔓延。

「放!」

随着各阵指挥官的手势落下,投石车长臂猛地回弹,炸药包带着尖啸飞向空中,划过弧线,径直砸向礼成城的东丶南丶西三面城墙与城头。

有的炸药包砸在城头女儿墙处,女儿墙被直接炸塌数米,不少高丽守军连人带器械被抛向空中,落地时已没了声息,身上不见伤口,唯有口鼻涌出的鲜血染红了夯土。

有的炸药包砸中城墙根的羊马墙——羊马墙本就只有一米高,炸药包落地后,气浪直接将矮墙炸得粉碎,尖刺与石块四处迸射。躲在羊马墙后准备投掷滚木的高丽守军,被震波推着撞向城墙,胸腔凹陷,七孔流血而亡。

更有一枚炸药包落在城头的了望孔旁,爆炸瞬间将了望孔炸成大洞,孔内的守军被冲击波挤压,身体软软地滑出洞口,落地时已无生命迹象。

短短半柱香时间,宋军的炸药包雨接连爆炸,礼成城的三面城墙与城头已是一片狼藉:女墙塌了大半,羊马墙化为碎石,瓮城门被炸得只剩残垣,城头上的守军死伤惨重,幸存者蜷缩在城墙死角,望着阵前不断装填炸药包的宋军投石车,眼中只剩绝望。

那些被震死的守军,尸体横七竖八地躺在城头与城下,身上不见任何伤口,唯有凝固的鲜血证明着炸药包冲击波的恐怖威力。

与此同时,高丽民夫在高丽籍将士的逼迫下,推着填河土囊冲向护城河。

城头上的高丽守军尽管被炸得七荤八素,被黑火药散发出来的浓烟呛得咳嗽,但他们仍旧挣扎着向下投掷滚木雷石,土囊被砸塌数堆,民夫惨叫着坠入河中。

见此,刘錡命令宋军的神臂弓手和李琳铳手在盾牌兵的保护下,冲到护城河边,向着城上射击。

箭雨弹丸密集射向城头,压得高丽守军不敢轻易冒头。

借着这个机会,高丽民夫继续填充护城河。

也就两个多时辰,高丽民夫就在护城河上填出来了十数条可供宋军人马冲过护城河的土道。

刘錡没有分散使用这十门李琳炮,而是将它们集中起来,炮口对准南城垣。

这里是刘錡选定的突破口,墙体虽经夯土加固,却远抵不住重炮轰击。

李琳炮的优势在于高膛压丶远射程丶大弹重,其发射的实心炮弹依靠巨大的动能冲击,对传统夯土丶砖石城墙具备显着的破坏力。

面对高丽礼成城这类夯土为主丶石基较薄的城墙,李琳炮,尤其是这种大海船上使用的中型李琳炮,甚至是重型李琳炮,在二百到三百步的有效射程内,连续轰击同一位置,可逐步砸塌夯土丶扩大缺口,最终形成可供士兵冲锋的突破口。

当然,若是面对历史上明清后期砖石包砌丶墙基深厚的重城(如北京城墙,墙基厚十八米丶墙体外侧包砖丶内侧夯土),李琳炮的单次轰击仅能砸坏表层砖石,需长时间集中火力轰击同一靶点,才可能轰开城墙,而非一击即碎。

简而言之,对中小型传统城池的夯土丶薄砖石城墙,李琳炮具备明确的轰碎能力;对大型重城的厚墙,其作用更多是轰开缺口而非整体摧毁。

只见,大宋的炮手熟练地填装火药丶推入碗口粗的实心炮弹,火绳被点燃的瞬间,火星顺着引信急速蔓延。

下一刻,震耳欲聋的炮声席卷天地。十枚炮弹带着硝烟与呼啸,同时砸向城墙,夯土墙体如被巨锤重击,表层土石瞬间飞溅,墙体直接凹陷出十个深半米的大坑;

第二轮炮击接踵而至,炮弹精准砸在同一位置,裂缝顺着凹陷处蛛网般蔓延,城头上的高丽守军被震得站立不稳,滚木雷石脱手坠落;

等到第三轮炮击落下时,一声巨响轰然炸开,南城垣中段约十米长的城墙彻底垮塌,夯土与碎石如潮水般倾泻而下,烟尘直冲天际,连数里之外的宋军营帐都能感受到地面的震颤。城墙上的高丽守兵来不及惊呼,便随着垮塌的墙体坠入城外的开阔地,幸存的士兵望着缺口处弥漫的烟尘,脸上只剩惊恐。

城墙垮塌的烟尘尚未散尽,宋军阵中已响起冲锋的号角。

早已准备多时的郑忠宋部宋军,也就是高丽籍宋军,在郑忠宋的率领下,冲过护城河,踩着碎石冲向缺口,全然不顾城头零星射来的箭矢。

哪怕有人中箭,仍旧咬着牙继续向前;有人被碎石绊倒,爬起来踉跄着跟上队伍。

这个时代,对于穷苦人来说,翻身实在是太难了,不拼命几乎就不可能,而对于高丽奴婢来说,这个难度更大。

像郑忠宋等当过人,尤其是当过人上人的高丽奴婢,就更珍惜这难得的改变命运的机会。

而且,他们不仅希望自己改变命运,也希望自己的子孙后代以及原来跟他们一样悲惨的高丽奴婢改变命运。

所以,到了高丽以后,高丽籍宋军将士的士气极为高涨,他们主动请缨,他们始终冲杀在第一线,他们勇往直前丶悍不畏死。

城头上的高丽守军虽想投掷滚木,却被后面的宋军将士用神臂弓和李琳铳狠狠压制,滚木礌石刚探出垛口便砸落在地,至于射击,那就更加不可能了。

高丽籍的宋军将士冲进礼成城后,紧接着冲向礼成城的并不是其他宋军将士,而是刚刚投降大宋的高丽平民和高丽奴婢。他们在监军的鼓舞下,往往拿根长枪,甚至是拿着根棍子就冲进了礼成城。

等高丽平民和高丽努力全都冲进礼成城后,其他宋军将士,才或是拿着神臂弓,或是拿着李琳铳,杀入城中。

守卫礼成城的这支高丽军很不错,哪怕城破了,他们竟然还想巷战。

只可惜,高丽籍宋军将士太拼了。

郑忠宋虽然已经贵为驸马,但他还是身先士卒,踩着垮塌城墙的碎石冲入缺口时,靴底沾满了高丽守军的血污与夯土,他手持一柄斩马刀,逢人便砍,见人就杀,不一会身上的棉甲就沾满了血肉,宛如地狱里杀出来的战神。

他身后的高丽籍宋军将士,也是各个奋勇上前。

一名高丽籍队正胸口被长枪刺穿,仍死死按住敌军士兵,嘶吼着让身后的战友冲过去,直至力气耗尽倒在血泊中。

缺口处的抵抗很快被粉碎。

宋军就像潮水一般,涌入礼成城。

不到一个时辰,礼成城全域被破。城头上的高丽旗帜被扔下城墙,取而代之的是大宋的旗帜。

而做这件事的,赫然就是此战首功的获得者,赵俣的女婿——郑忠宋。

他用实实在在的战功告诉所有人,他获得今天所拥有的一切,不是侥幸。

他也在告诉所有的高丽平民丶高丽奴婢:只要像我一样,敢于为大宋拼杀,你们也能改变自己的命运……

……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