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我和她们穿越到北宋 > 第411章 毒计

我和她们穿越到北宋 第411章 毒计

簡繁轉換
作者:任鸟飞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11-14 05:31:16 来源:源1

第411章毒计

张纯和李琳都认为不能纵虎归山,应该趁金人病要金人命,省得他们将来成为大宋的心腹大患,让赵俣眉头紧锁,垂首沉吟良久。

张纯有一句话特别打动赵俣,那就是「彼时,官家已然垂垂老矣,或已传位新君,新君可有陛下这等文韬武略,可能再败女真?」

赵误知道,张纯这话实际上说得已经很客气了,她真正想说的其实是,等自己死了,自己的那些子孙能打得过这些生长在东北的「野人」吗?

赵误是能培养自己的接班人,也多半能将自己的接班人也培养成一个优秀的皇帝。

可问题是,在那之后呢?

难保那时的金人遇到的不是一个生于深宫之中丶长于妇人之手的皇帝,那他怎麽可能打得过这些来自北方的虎狼之师?

说实话,与蒙古人相比,东北这里的金人丶满清更具有威胁,因为他们很擅长学习。

史料记载,后金天聪五年,皇太极就已经命人仿制西洋红衣大炮,成功造出「天佑助威大将军」炮,随后开始组建专门的火器部队。

天聪七年,明朝登莱巡抚孔有德丶耿仲明率部投降后金,带来了大量火器和技术人员,后金火器部队实力大幅提升,逐渐形成了以火炮为核心的火器部队,称为「乌真超哈」(满语「重军」之意),这是清军火器部队的正式编制。

也就是说,在清军入关之前,清军就已经装备上了以红衣大炮为主,还包括佛郎机炮丶鸟统等火器。

这些火器主要用于攻城丶野战中的火力压制,例如在松锦大战中,清军的火器部队就发挥了重要作用,使其击败了明朝军队。

而且,清军将火器与八旗骑兵丶步兵进行了完美融合,形成「火器 骑兵」的作战模式,既保留了传统骑兵的机动性,又通过火器增强了攻坚和远距离打击能力。

虽然明朝火器发展更早丶种类更全,但后金(清军)通过仿制丶收编明朝降军等方式快速追赶,尤其是在重型火炮方面逐渐形成优势,为后来入关作战奠定了基础。

根据这个历史发展趋势,如果赵俣不能一举消灭金国,以完颜阿骨打的眼界和大局观,以女真人丶满人强大的学习能力,说不准,都不用等几十年,甚至是几年之后,他们就会掌握火器。

真要是到了那时候,大宋再想灭掉金国,或者能不能灭掉金国,可就不好说了。

案上烛火摇曳,映得赵俣的面色阴晴不定。张纯所说的耶律阿保机没有消灭女真人导致辽朝覆辙,也如警钟在耳,字字千钧。

赵俣不想因自己一念之误,留下东北这个后患,最终致国破家亡。

当晚,张纯和李琳又一左一右没少给赵俣吹枕边风,让赵俣的心向着一举消灭金国方向倾斜。

翌日早朝,赵俣端坐在属于完颜阿骨打的龙椅上,目光扫过阶下群臣,沉声道:「朕昨夜细想了一下,若此时与女真议和,恐怕祸患无穷——」

接下来,赵俣就将张纯和李琳的意思说给了一众大臣。

大家都是千年的狐狸,谁能猜不到,肯定是有人跟赵俣说了,现在大宋是不好受,可金国更不好受,大宋只要再坚持一下,把金国给灭了,就一切都好了,而不是纵虎归山,后患无穷。

赵俣一说完,今天被赵俣叫来的大宋的一众年轻将领各个热血沸腾。

岳飞更是第一个站出来,一拜在地,声如洪钟地说:「陛下圣明,所言真乃洞见肺腑丶切中时弊!女真一族,自崛起于白山黑水此等苦寒之地,坚韧狡诈贪婪,常怀狼子野心,待其恢复国力,必凯觎我大宋锦绣河山。

今幸赖陛下洪福与将士用命,我军于疆场之上新获大捷,女真望风披靡,溃不成军。此时三军将士,个个摩拳擦掌,人人奋勇争先,士气之盛,如日中天,正是破敌灭寇之绝佳时机。

若能乘此雷霆之势,挥师北进,掩杀残敌,直捣其黄龙巢穴,必能犁庭扫穴,永绝后患,使女真之患不复存在,奠我大宋万年基业。

倘若今日姑息养奸,纵虎归山,教女真残部得以喘息之机,重整旗鼓,他日待其恢复元气,必定卷土重来,再次挥师南下,侵扰我边境,更有甚者,践踏我中原。

届时兵祸再起,生灵涂炭,我大宋必将陷入水深火热之中,悔之晚矣!

臣身为大宋臣子,食君之禄,忠君之事,岂能坐视彼辈做大,成为我大宋心腹大患?故冒死进言,恳请陛下当机立断,下旨即刻组织决战,不可拖延,教女真得了天时之利,宜授将帅以便宜行事之权,臣等誓必踏平金国,生擒贼首,以慰列祖列宗在天之灵,以安天下百姓之心!

臣虽不才,愿为前驱,肝脑涂地,在所不辞!」

刚刚到前线的刘錡,也出列道:「臣闻兵法有云:「兵贵神速,乘胜逐北。」今女真新败,元气大伤,其众溃散,其势孤危,此乃天亡之时也!若释此不击,纵其喘息,待其收合馀烬,修甲砺兵,他日卷土重来,必为我大宋心腹之患。

昔者匈奴困汉,高祖不乘胜追击,终致白登之围;突厥扰唐,太宗不及时荡平,遂有渭水之盟。前车之鉴,历历在目。今陛下圣明,洞察利,欲除后患,实乃社稷之福!

臣虽不才,新至前线,然观我军士气高昂,将士用命,若能乘此锐气,挥师北进,直捣黄龙,必能犁庭扫穴,永绝边患。若今日姑息,使女真复振,他日纵有良将,亦难挽狂澜。

恳请陛下当机立断,下旨决战,授将帅以全权,许臣等相机行事。臣愿与岳将军同心协力,身先士卒,虽肝脑涂地,亦所不辞!惟愿陛下圣裁,以安天下!」

同样作为陈遘丶种师中部先锋官刚到战场的张俊,也出列请战道:「臣闻「一日纵敌,数世之患也!」今女真虽败,其根未除,若容其退据巢穴,休养生息,异日必复为边尘之扰。

彼辈素善剽掠,且知错能改,今若释之,无异于养痈遗患。我大宋将士浴血奋战,岂容此寇再逞凶狂?

臣愿领兵前驱,直捣其老巢,尽歼丑类,以绝后患。恳请陛下准臣所请,早定决战之策,勿使战机稍纵!」

作为刘法部先头部队的统兵大将吴玠,同样请战道:「臣观女真,性如野犬,虽困而不驯。今其势弱,非力竭也,乃避我锋芒耳。若纵之北归,一旦据险而守,缮甲治兵,更学我中原之术,他日必成心腹之患。

臣生于边陲,深知边患之苦。今我军新胜,士气正锐,必能战而胜之。若今日迟疑,使彼缓过气来,他日再兴兵戈,我大宋又将陷入战乱,百姓流离失所。

臣亦愿领本部兵马,为陛下前驱,直捣女真老巢,必灭此寇,以绝后患。恳请陛下恩准!」

带着耶律马五部契丹义军前来决战的韩世忠,更是请战道:「陛下,女真此獠,反覆无常,与禽兽无异!昔年来契丹,屠戮百姓,焚毁城池,掠夺契丹人口奴役之,丧尽天良之事做绝,天必厌之。

今我军大胜,又有契丹义军及众草原部族助战,彼辈如丧家之犬,正应乘胜追击,斩草除根!

若放其归去,他日卷土重来,我大宋将士之血岂不前功尽弃?若教他东山再起,何止我大宋之大不幸,更为天下之大不幸也!

臣深受皇恩,誓与女真不两立!愿率步骑及契丹义军,直捣黄龙。必擒完颜氏,献于阙下,以定天下,以安民心!陛下若下旨,臣即刻引兵出击,虽死无憾!」

刘法派过来的另一员大将刘光世,更是会唱高调,他侃侃而谈:「陛下,臣闻「圣人之虑,在未萌之先;王者之师,在除根之害」。

今我军虽胜,然女真之患未除,犹若心腹之疾。彼若北归,收合馀众,联合草原诸部,凭其胡悍,再加数年休养,必复南侵。

届时战火重燃,生灵再遭涂炭,我大宋数十年积聚之力,恐毁于一旦!

昔春秋之时,齐桓伐楚,必责包茅之贡;晋文退楚,终取城濮之胜,皆为除恶务尽,以安诸侯。

今我大宋中兴之机,全系于此一举。若纵敌北归,实乃养虎为患,他日悔之晚矣!

臣恳请陛下以社稷为重,以百姓为念,准诸将之请,乘胜追击,直捣黄龙,尽灭女真,永绝边患。如此,则祖宗之灵可安,我大宋之基可固,天下苍生可免于刀兵之苦!臣泣血以请,惟陛下圣裁!」

不仅岳飞丶刘丶张俊丶吴玠丶韩世忠丶刘光世等大宋年轻的将领纷纷出列请战,还有吴丶

杨沂中丶王德等等几十员大宋年轻的将领也纷纷请战,他们都想在这次的决战中歼灭金国,立下战功,精忠报国,出人头地。

看到这些青壮派将领的战意如此盎然,想要就此跟金军决战,赵俣意识到,军心可用,大宋绝对可以跟金国决战。

关键,赵俣想到,自己现在有岳飞他们这些猛将,又有李琳炮丶李琳统等领先这个时代的武器,这时候不跟金国决战,什麽时候跟金国决战?

一时之间,赵俣心中不禁涌起一股豪情壮志。

当然,赵俣也清楚,宋江丶宗泽等人所主张的,也不是没有道理。他们也是老成持重,想要先一步锁定胜局,再徐徐而图之。关键,哪怕宋金议和了,如果大宋准备得好丶恢复得快,还可以明年开春就撕毁和约,继续干金。他们只是不想急于一时,因为着急灭掉金国,而功亏一篑。

公平地说,在这件事上,不存在秦桧卖国那种情况,而是双方都有道理,都是在为大宋考虑,只是在策略与时机的把握上存在分歧而已。

而往往这个时候最考验最高领导人。

作为皇帝,赵俣深知自己的一念之间,便足以牵动大宋的国运沉浮。岳飞他们这些年轻将领眼中的灼灼战意,是大宋的锋芒与锐气,若能善用,便是破金的利刃;而宋江丶宗泽等人的沉稳持重,亦是岁月沉淀的清醒,是守护大宋根基的磐石。锋芒过露易折,过于求稳则可能错失战机,如何在这两者之间寻得平衡,如何在「速战速决」的豪情与「步步为营」的审慎中做出抉择,便是对他帝王心术与战略眼光的终极考验。

赵俣此时无比清醒,自己不能被将领们的热血冲昏头脑,须知战场之上,一次轻率的决策便可能让无数将士埋骨沙场,让此前积累的国力付诸东流;亦不能因循守旧,被「稳妥」束缚住手脚,毕竟金国的威胁如悬顶之剑,拖延下去,谁又能保证不会再生变数?

领先时代的武器固然是优势,但如何将其与将士的勇毅丶战场的形势完美结合,如何制定出既能发挥武器威力丶又能规避潜在风险的作战计划,才是决胜的关键——

我需要做的,是倾听不同的声音,不被任何一种声音裹挟;是看见眼前的战机,更要预见战机背后的隐患。每一个决策,都必须立足于大宋的实际国力,既要点燃将士们的斗志,又要守住国家的根本。'

这便是我这个大宋帝王的责任—一在众说纷纭中定夺方向,在风云变幻中稳住阵脚,用清醒的判断与坚定的意志,为大宋铺就一条通往胜利的道路。

权衡过后,赵俣下定决心:

打一场,赢了,就赶尽杀绝;输了,再徐徐而图之。

要动手,就得尽快,绝不能把这场决战拖到冬天。'

不然,就暂时转攻击为防守,以金上京城为前线布置防线,等明年开春再进行决战。

下定决心了之后,赵俣直截了当地表明心迹:「朕欲决战,又不想教阿骨打将此战拖延下去,诸位爱卿,有谁可教朕?」

众人对赵误这种既要又要,其实也有点无语,金人明显是想将此战拖到冬季,怎麽可能轻易跟他们决战?所以,赵误提出这样过分的要求,属实是有些强人所难。

见没人说话,吴用出列,说道:「臣有一条毒计,或可逼女真决战——」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