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其他 > 古代种田,老婆孩子热炕头 > 第175章 最受宠的公主

古代种田,老婆孩子热炕头 第175章 最受宠的公主

簡繁轉換
作者:皮皮的小猪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3-24 11:05:20 来源:源1

一秒记住【笔趣阁】xbiquge365,更新快,无弹窗!

卢清婉换上雍容华贵的宫装。

这身行头让她皱了皱眉。

虽为女子,自幼跟随父兄在边关鲜少回京都,舞枪弄剑在行,挣银子在行。

可女子会的她几乎都不会。

卢家男人都是粗人,不在意这些繁文缛节,如今身份不同,礼仪必须学起来。

卢清婉并不愿回京都做公主,然後听从安排成亲生子。

当今圣上明德帝一身戎马,五十出头天降大喜,皇位落到头上。

他做梦也没想到自己竟然有做皇帝的命,他的女人儿女也都鸡犬升天。

在边关待了几十年,一向节俭,纵使是登基后第一个除夕家宴,仍然以节俭为主。

既然做了皇帝,他想为天下黎民百姓做些实事,至於吃穿享乐他并不在意。

席间,卢清婉不动声色地扫视她父皇的几位脸上带着矜持笑容妃子。

这些女人原本只是妾室和通房,因为她爹当了皇帝,所有人的身份全都水涨船高。

四名生了子嗣的妾室封为皇后之下的夫人,两名一直在边关伺候她爹的通房封为美人。

可惜她娘福薄没等到这一天,没能坐上皇后之位,追封为後又有什麽意义。

她爹年事已高,不知会封哪个哥哥或弟弟为太子。

母凭子贵,谁能当皇后就看她爹中意谁的儿子做太子。

四位兄长和一位弟弟,有的在边关驻守,有的在外平叛。

家宴上除了父皇和几位后妃,就只有她和两弟一妹,以及几位哥哥的家眷。

卢清婉垂下眼睫,端起酒杯放到唇边轻抿一口。

明德帝看着女儿脸上带着慈祥的笑容:“过了今日清婉便是二十四了。”

众多儿女,唯有嫡女的生辰丶喜好他记的清清楚楚。

不仅仅是因为这个女儿是他最爱的原配夫人所生,更是因为这个女儿文韬武略,比男儿更强。

他重病亦是她为他寻到良药。

卢清婉起身:“谢父皇记挂女儿的生辰。”

明德帝抬手示意她坐下:“你我父女无须多礼,像以前一般就好,怪爹爹这些年耽误了你的亲事,清婉有没有相中的儿郎?”

卢清婉:“并无。”

“那为父替你选如何?”

卢清婉抱拳:“父皇,女儿暂且无意婚事,还请父皇准许女儿去边关或中原,待战事平定后女儿再招驸马。”

比起儿女情长,她更想上阵杀敌,天下早一日太平,百姓才能早一日安居乐业。

想让自己娘家侄子做驸马邢夫人眼神闪了闪,仗着自己的儿子年纪最大,战功比其他皇子多,她这个做娘的腰杆子比较硬。

笑盈盈地说:“公主,打仗都是男人的事儿,咱们女人还是得相夫教子。”

卢清婉没看她,也没说话,只看着明德帝。

她爹娘成婚多年膝下无儿无女,她娘才将陪嫁丫鬟邢氏开了脸抬了姨娘,为她爹开枝散叶。

接连生了两个儿子邢氏便得意忘形看不清自己的身份,母亲又接连给她爹抬了三房妾室,病逝前挑了两个美婢去边关伺候她爹。

她爹得知邢氏居然敢对她娘不敬,二十多年没进过她的院子。

如今封她为妃不过看在她生了两个儿子的份上。

不过是个跳梁小丑,胆敢管到她的头上。

明德帝目光威严地看着邢夫人:“放肆。”

邢夫人心头一惊,连忙起身走到明德帝前方跪下:“是妾逾矩了,请陛下公主恕罪。”

邢夫人的儿媳和孙辈们都被发怒的明德帝吓得低下头。

明德帝的脸色这才好看了些,没让邢夫人起来,看向卢清婉时眼神又变得慈爱:“既然婉婉想去爹爹便准了。”

他的女儿,战功赫赫,配享太庙,即便终身不嫁又何妨。

在他看来,这世上就没有能配得上他女儿的男子。

家宴上另外三位不足十五岁皇子公主都羡慕地看着卢清婉。

父皇可从未用这般温和地跟他们讲过话。

“谢父皇。”

邢夫人跪在地上一张老脸白了青青了白。

她的两个儿子都不在京都,没有人为她求情。

另三位夫人在心里嘲讽邢夫人不自量力,居然敢管起公主的婚事来。

陛下六子三女,唯有这个嫡女最受宠,其他儿女加在一起也比不上一个卢清婉。

皇帝年纪大了,不再好女色,只想将所有的精力用在造福百姓,将来在青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登基后既不宠幸後宫妃子,也不纳新人。

家宴结束,明德帝与卢清婉在御书房谈话。

仗着儿子有些得意忘形的邢夫人在家宴上被皇帝训斥,在儿媳儿孙面前丢尽了脸面。

又被尹夫人丶黎夫人和郭夫人耻笑,回到自己的寝宫气得砸了一地瓷器。

年初一,明德帝为最宠爱的公主卢清婉庆生,皇宫里张灯结彩。

而邢夫人成了邢美人。

接到圣旨,邢美人一口气没上来厥了过去。

......

杜武穿着裴氏做的裤头丶织的温暖牌毛衣毛裤,看过裴氏做的各种纸丶香皂丶肥皂丶洗发水丶双面綉......

杜武震惊,他媳妇怎麽这麽厉害。

不对,是他二弟好厉害。

第二日周诚告诉他,有了火药和纸就可以做鞭炮。

节日放鞭炮更显喜庆热闹,还能驱邪。

五大三粗的杜武像个大孩子,已经开始期待。

镇上房子几年不住已显破败,周家好吃的太多,杜武不想回家,周诚留人他就顺理成章的留下来。

等天气暖和了再回镇上将老房子拆了盖新房。

刚到二月,雨淅淅沥沥的下个不停。

照西县的冬日没有雨,三月还会飘雪,风调雨顺的年月,四月初才会下雨。

里正背着手望着雨幕唏嘘:“真叫大郎说中了啊,今年雨水太多,庄稼怕是要歉收了,哎。”

两年旱一年涝,老天爷还给不给人活了。

里正媳妇老神在在地纳鞋底:“不是说大郎要去青州拉莲藕种子么,有大郎在怕什麽。”

不知不觉间,里正的位置在里正媳妇心里已经是排在周诚后。

里正愁眉苦脸道:“此去到青州超千里路,大郎又能带回多少。”

“你着急有什麽用,不如看着大郎怎麽安排。”

“只能如此。”

“幸好咱们几个镇的人都听大郎的劝,将河道沟渠挖深挖宽筑起了堤坝,不怕河水蔓延上来淹了屋子。”

老两口正说着话,周诚冒雨来了。

要种莲藕和茨菇,带六子去京都寻找郎中,去见吕素禾丶收虫草......

周诚只觉得自己快要分身乏术。

光他和隋玉瞻去肯定不行,得找些人跟他们一起去,学学如何种藕和茨菇,并尽量多带些回来。

周诚说明来意,里正没有不同意的道理。

立马召集人手,每个村出三五个劳动力,跟周诚去青州。

剩下的人在半个月後将地整理出来。

卫家村规模不大,无法供应几个村子的莲藕和茨菇。

青州地界平原上的百姓都种这两种作物,每到一个村子周诚就会去村里问问。

有村民愿意卖就买下来,凑够一车就让人先拉回村里。

银钱周诚垫付。

李有贵等人回青州时打听到有两个山匪窝,顺手将山匪一网打尽。

路上很安全,连个逃荒的灾民都没有,更没有流民。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