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其他 > 古代种田,老婆孩子热炕头 > 第46章 陈丽娘

古代种田,老婆孩子热炕头 第46章 陈丽娘

簡繁轉換
作者:皮皮的小猪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3-24 11:05:20 来源:源1

一秒记住【笔趣阁】xbiquge365,更新快,无弹窗!

周信近来表现的太好,甚至不用周铁锁和许氏开口就主动提出要去服役,周铁锁夫妻对他的孝心很是感动。

压根没料到他会玩这一手。

还带走了新嫁娘。

许氏和周秀都暗暗高兴李杏娘代替陈芸娘做牛做马,天光大亮还赖在炕上不起。

累死累活大半年,粮食收回来了,干活儿的人来了谁还想动。

许氏比周秀觉浅,外面侧耳听了一阵,鸡鸭都在叫,猪也在拱猪圈。

唯独没有听到灶房有声响。

许氏越听越不对劲儿,纳闷的穿好衣服出去。

灶房的门上着锁,没有一点烟火气,院子里没人。

瞅眼周信的屋子,门还关着。

许氏的眉头皱成疙瘩。

想到周信马上就要走了,忍了又忍才没破口大骂。

忍着怒气将周秀喊起来干活。

心里琢磨着周信走後看她怎麽给李杏娘立规矩。

“姑娘家嫁到夫家第二天要做饭,怎麽这麽没规矩。”

周秀怨念冲天,故意对着周信的屋子说的很大声。

这两个多月她吃足了苦头,越发怀念陈芸娘在家的日子。

许氏瞪她:“少说两句。”

往周信屋子努了努嘴,压低声音道:“等你二哥走了,想怎麽收拾她还不是随我们。”

周秀撇了撇嘴。

许氏和周秀把猪和鸡鸭喂好,做好朝食。

周信的屋里还是没有动静,这回许氏忍不了了。

她一个做婆婆的还要伺候儿媳,没这个理儿。

许氏低声咒骂了几句,使唤周秀去喊人。

周秀不情不愿的喊了几句没人应答,轻轻一推,虚掩的门开了。

“娘,屋里没人。”

正在穿衣的周铁锁心里一个咯噔,不由想到半夜时听到的声响。

许氏听到周秀的话急忙跑过去,炕上没有一点热乎气,周信和李杏娘的冬日的衣服都没了。

许氏愣了好一会儿,蓦地拍着大腿哭嚎:“天杀的没良心啊!”

周秀脸色发黄,只觉得天都塌了。

周诚分家不管他们,周勤放着大好的婚事不珍惜,娶了个老寡妇跑到县城去住。

周信和李氏跑了,她爹必然要去军营,家里就只有她跟她娘,那她的婚事还能继续吗?谁给她操持?

叶家会不会来退亲。

周秀不管别人过的如何,她只关心自己过的好不好。

周铁锁面无血色的站在院子里,双眼直勾勾的盯着周信的屋子。

强烈的恐惧笼罩着他。

他怕死,比谁都怕,想到自己要去战场面对没长眼睛的刀箭,周铁锁白眼一翻倒在地上。

“当家的。”许氏惊呼一声。

周铁锁醒来第一件事就是凑银两:“快,看看家里有多少银钱?”

许氏舍不得男人上战场,又心疼钱,钱给出去了她儿子科举怎麽办。

总不能一直靠和氏,万一和氏也没钱了呢。

儿子考不了科举,她怎麽当老封君。

她对周勤一直迷之自信,总认为他早晚有一天会成为朝廷命官,那她就是官老爷的娘。

周秀同样纠结万分,钱没了,她的嫁妆怎麽办。

周铁锁见许氏犹豫,蒲扇般的巴掌落在许氏脸上,黑着脸怒喝:“还不快去。”

哪怕倾家荡产,他也绝不会上战场。

周勤考不了科举就考不了。

他让周勤考科举一方面是改换门庭,最重要的一点还是为了自己的後半生。

许氏没事就数家里有多少银子,不用去看就知道有多少,哭着说道:“只有五十六两,和氏给三郎的五十两他带走了,这会儿去找他也来不及了。”

周铁锁绝望的盯着天,突然眼睛一亮:“去找周诚,他肯定有银子。”

许氏恨死周诚,不愿意求他,便使唤周秀去。

周秀看到周诚即将竣工的砖瓦房,嫉妒的眼眶都快瞪出来。

这麽好的房子绝对不是的几两银子就能盖好的。

难怪爹说他有钱。

周秀这次见到周诚和陈芸娘,姿态放的很低,跟以往盛气凌人蛮横不讲理完全不同,温温柔柔的受气小媳妇儿模样。

周诚听完她的话,心里那叫一个爽快,跟跑了十公里一口气喝下一瓶冰镇功能饮料一样。

周铁锁去战场好啊,他的美食策略对周信起效了。

一贯会装的周信终於露出真面目来了。

周诚手指点点新房,似笑非笑道:“我这房子还差着大笔钱没给,你让我去哪里拿钱?”

周秀无功而返。

村里每家每户只要有成年男子都得被抓丁,即便家里只有一个男人也得去。

不去也行,一个人头八十两,拿银子来。

大营子沟拿的出几十两银子的人家,为数不多。

族长家都要凑钱给儿孙免了兵役,整个村子穷的叮当响,家家都有相同的难题。

别说借二十多两,就是一个铜板都借不到。

无论周铁锁如何害怕,都得面对现实。

吴大爷儿孙多,一下子去了三个壮劳力。

周童生也得去,他不怕死,就怕自己这一走老妻和小孙子活不下去,几经挣扎,咬牙拿出所有的积蓄,又跟周诚借了二十五两银子。

周铜锁也被抓走,兄弟俩都走了,关氏和许氏嚎了几里地。

大营子沟的男人走了大半,有十来户就只剩下老弱病残。

今年粮食大丰收,交了赋税,被官府低价强行收购走大部分粮食。

大家都怕吃不到明年开春。

城里的粮铺粮食的价格一天一个价,用卖粮的银钱再去买粮食,一成都买不到。

也有那聪明人早早藏了一部分粮食,但毕竟是少数。

村里愁云惨雾。

周信和李杏娘在山里躲了三天回来。

果然如他所料,木已成舟,许氏除了骂几句外就不敢再对他怎麽样。

他眼馋许氏手里的银钱,但这时候他万不能跟许氏提分家的事,不然脊梁骨都让人戳断了。

只能徐徐图之,等待周铁锁阵亡的消息回来再做打算。

村民们过的苦逼兮兮,周诚不得不改变计划,将山药丶葛根和山里能食用的野菜野果菌菇都告诉大家。

并提醒大家今年的气候异常,说不定冬天会很冷,一定要多储存柴火。

一时间大家伙儿也不顾上伤悲,一窝蜂的往山里跑,早出晚归,一趟趟的往家里搬运食物和柴火。

并告诉所有的亲朋好友,一传十十传百,连镇上和照西县城的人都往山里跑,恨不得把能吃的都搬回家。

周诚也顾不上大家伙儿会不会把山药葛根挖绝种的事。

整个照西县面积比他前世的一个省还大,人口却不到十万。

又怎麽可能把大山薅秃噜皮。

只希望两年後去南方逃荒的人少一些。

只是陈家葛根粉的生意做不成了。

粮食涨价前,周诚在粮铺陆陆续续囤积了五千多斤粮食放到空间里,虽是陈粮,味道和口感比新下的粮食差很多,但有总比没有强。

关键时候能救命。

迎客来的卤肉暂时断了,周诚跟村里人买了二十头猪做腊肠丶腊肉丶腊排骨。

做腊味卖去酒楼更省事,不用隔天就跑镇上,赚的更多。

就是辛苦了陈芸娘,白天忙,晚上还被他当煎饼,翻来覆去。

他现在的身体瘦归瘦,自从跟陈芸娘跨界后,就像打开了某种开关,就对那事格外热衷。

有时看陈芸娘太辛苦强忍着不折腾她,半夜就会流鼻血,真是血气方刚。

村里有好些个对他抛媚眼的大姑娘小媳妇,只是他没有给人戴绿帽的兴趣。

也没有瞧得上眼的姑娘,只能辛苦陈芸娘。

“柴火够烧两年,一千斤粮食配着其他吃食也够咱们吃两年。”

陈芸娘算着账,絮絮叨叨的说着,眉眼舒展。

周诚给她带来了全新的生活,有钱有粮住新房,带给她和女儿满满的安全感,对周诚她除了爱意,更多的是感激。

也就对周诚越发温柔小意。

只是,不能给周诚生儿子成了她的心病。

周诚对她和妞妞越好,她心里就越是不安,有时半夜醒来都觉得对不起周诚。

周诚双手枕在脑後,闭着眼睛说:“嗯,粮食和肉丶菜都有了,明日我们去芦苇荡里瞧瞧,看看有没有鱼虾和野鸭蛋。”

“好。”

陈家兄弟有周诚相助逃过一劫,又学会了做葛根粉的手艺,兄弟俩和妯娌俩齐心协力,即便是繁忙的秋收也靠卖葛根粉挣了六多两银子。

陈父陈母去县城看过郎中,换了药方,配上针灸,近来家里有进账,伙食好了,精气神也好了许多。

日子有了奔头,全家人都喜气洋洋。

即便如今周诚将葛根粉的做法告诉所有人,葛根粉再也买不起价格,但多了能填饱肚子的吃食,也没人怨恨周诚。

包括殷氏和陶氏两妯娌。

陈芸娘的妹妹陈丽娘的丈夫被抓走,陈丽娘在婆家受尽磋磨,实在受不了了就跑回娘家。

她性格不讨喜,自私自利,眼里只有自己没有爹娘和兄弟姐妹。

但始终是自己的亲妹子,陈满仓兄弟也没法将大着肚子的陈丽娘拦在门外。

陈丽娘出嫁快两年,只是三朝回门回过娘家,後来听说她爹出事她娘身体不好,怕娘家哥嫂找她打秋风,就一直没回过娘家。

这回回来一看,也没有别人传的那麽差。

至少能吃饱,甚至比她在婆家吃的还好。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