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都市 > 重生1979:发家从采药开始 > 第165章 铁了心要打猎

重生1979:发家从采药开始 第165章 铁了心要打猎

簡繁轉換
作者:中郎将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3-25 23:09:33 来源:源1

一秒记住【笔趣阁】xbiquge365,更新快,无弹窗!

宋阳今天来镇上,还有一件重要的事要办,就是买月饼。

今天是中秋佳节。

在这个物资相对匮乏的年代,月饼称得上是奢侈品,只有到了中秋节,供销社才会供应月饼。由于物资供应不够充足,月饼的数量十分有限,往往得费一番周折,用上粮票才能买到。

而且在此之前,还需要凭专门的糕点票或者饼干票才能购买。

如今市场上的月饼种类屈指可数,主要有自来红、自来白、提浆等。提浆月饼制作相对简单,仅用面粉、糖浆、麻油等调和而成。

宋阳也记不清如今供销社里月饼的具体种类。

他手头还算宽裕,冯晓萱收购野味时,常有猎人想用野味换粮油布票,他近水楼台,打个招呼就能换到。

两人吃完抄手,宋阳陪着冯晓萱来到镇外路边,等待运送青杠木炭的马车。

在这个年代,人们还不兴排队购物,每次供销社开门,大家就一窝蜂地往里挤,谁先挤到柜台前谁就先买,全看售货员的心情决定先卖给谁,现场总是乱哄哄的。只有当吵闹声实在让人烦躁时,售货员才会大喊一声:“排队!”

所以,宋阳此刻并不着急,距离供销社开门还有一段时间,完全可以先把东西交接好再去抢购。

虽说月饼供应量有限,但也不至于一下子就卖光,毕竟不是所有人都消费得起。还有不少人选择在家自己做些蒸糕,或者做一顿稍丰盛的饭菜来过节。

这次宋阳打算买的月饼、糖果等东西不少。

他准备给师傅李乘风送一些,再给上辈子教他竹篾编织的篾匠师傅也送点,王岳家自然也不能落下,当然,宁家父子三人的那份也必不可少。

送木炭的人来得比较晚,冯晓萱把收到的野味交给他后,也不急着回去,兴致勃勃地跟着宋阳往镇上的供销社跑去。等他们赶到时,门口已经聚集了三四十人,还有不少人正从镇里的各个方向赶来。

正好赶上供销社开门,宋阳和冯晓萱把背篓往旁边一放,立刻跟着人群往里挤。

拥挤中,宋阳突然感觉自己手里被塞进一只柔软的小手,低头一看,正是冯晓萱的。

他心里一暖,赶紧紧紧握住,带着她一起往前挤。

这场景就像在公交车上被挤得双脚离地,喧闹嘈杂,宋阳甚至开始怀疑,难道现在大家都这么有钱了吗?

但实际上,他心里十分享受这种感觉,尤其是身后的冯晓萱紧紧贴在自己背上,每一次不经意的肢体触碰,都让他心潮澎湃。

好不容易挤到柜台前,宋阳一看,发现今年的月饼种类竟然比以往丰富。

在他的记忆里,前两年的月饼大多是瓜子仁、青红丝和芝麻等馅料。

那时,能吃上一块在未来并不太受欢迎的“五仁月饼”,就能让周围的人羡慕不已。

如今,柜台上摆放的月饼仍以青红丝馅料居多。

青红丝,从名字就能看出,是青色和红色的丝状食材,叫“红绿丝”或许更为贴切。

它其实就是将橘子皮洗净后切成细条,再放入澄清的石灰水中浸泡,让橘子皮变得更硬、更有嚼劲,直到清洗后尝不出苦涩味,然后一部分染成红色,另一部分染成绿色。

在食用色素还不发达的年代,通常用红曲米和菠菜汁来染色。

最后加糖腌制、晒干,就成了糕点中常见的青红丝。

在那个物资匮乏的年代,很多糕点里都有青红丝的身影,比如芙蓉糕、麻花、千层油糕,甚至连元宵都曾有过青红丝馅的。

单看制作过程,青红丝算不上什么珍馐美味,不过是糖腌的橘子皮,再难吃也差不到哪儿去。

在人们很少能吃到甜食的岁月里,它依然是许多孩子的心头好,毕竟还有很多人连这个都吃不上。

但在后来,青红丝却成了不少人童年的“噩梦”。

原因只有一个,很多时候吃到的青红丝根本不是橘子皮做的。

橘子皮虽不是什么名贵东西,但橘子并非一年四季都有,工厂总不能因为没橘子就停工。

于是人们发现,除了橘子皮,西瓜皮、萝卜皮、冬瓜皮、芥菜等许多原料染色后都能做成青红丝,制作工艺大同小异。

尤其是在物资没那么充裕的年头,五仁月饼里的坚果没多少,青红丝却必不可少,很多人的童年“噩梦”就此诞生——“配色艳俗”“一股塑料味”“永远都咬不动”,这是在物资充裕、手头有钱之后,人们对青红丝的评价。

大概唯一的好处就是,青红丝、冬瓜条加上大块冰糖,月饼馅料特别足,质地又硬,一块月饼能啃上半天。

让宋阳惊喜的是,今年除了五仁月饼,居然还有莲蓉、豆沙这样的“高档货”。

他也不含糊,一下子花了十三块钱和相应粮票,把五仁、莲蓉和豆沙等比较好的月饼都买了一些。

当然,那种小盆大小的豆沙馅荞麦月饼也没落下。

一家人围坐桌前,这样的大月饼才最有过节的氛围。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家里有几口人,就把这个圆圆的大荞麦月饼均匀分成几块,一人一块,完美诠释了一家人团团圆圆的美好寓意。

好不容易买到月饼,宋阳一转身,就看到冯晓萱俏生生地昂着头,精致的小脸上满是汗珠,这一番拥挤让她别有一番韵味。

挤进来买东西已经费尽周折,想要出去更是难上加难。

尤其是冯晓萱,丝毫没有转身往外走的意思,只是笑意盈盈地看着宋阳,紧紧抓着他的手。

里面的人出不去,外面的人进不来,吵闹声越来越大,销售员终于忍不住大声吼道:“全都给我出去,排队!”

宋阳等的就是这句话。

外面的人不情愿地往后退,里面的人也在推推搡搡中,在两个销售员面前排成两队。

这下轻松多了,冯晓萱这才轻轻挣脱,把手从宋阳掌心抽了出来。

宋阳忍不住笑了笑,带着她走向别的柜台。

“还要买什么呀?”冯晓萱小声问道。

“我想给你买套衣服,还有头绳、发卡之类的小玩意儿。”宋阳可没忘记要给她准备礼物。

“买这些干嘛呀,我都有,还是把钱存起来吧。”冯晓萱摇了摇头。

宋阳认真地说:“我知道你不缺这些,在这小镇的供销社,也不一定能买到多好的东西,但这是我的一点心意。”

“那好吧,就买套便宜点的,太好的衣服在村子里也穿不出去。”冯晓萱想了想,欣然同意了。

于是,两人来到柜台前挑挑选选,最后都看中了一套碎花棉布衣服。

起初宋阳想买的确良材质的,但仔细一想,的确良只是在这个年代颜色更鲜艳、看起来更时髦,而棉布衣服才是最实在的,穿着更温暖透气,也更舒适。

不像的确良,一出汗就紧紧贴在身上,冬天穿的话,晚上脱下来,第二天再穿时,那股冰冷劲儿让人需要鼓起很大的勇气。

这套衣服没花多少钱,加上布票,一套衣服,还有几个发卡和几根红头绳,一共才十二块钱。

就这么点东西,却让冯晓萱满心欢喜。她接过衣物,小心翼翼地折叠好,放在背篓底部,宋阳又把让她带回去的月饼也都放进了她的背篓。

两人这才离开桃源小镇,一起往回走。

“那群蜜蜂还在吗?”宋阳随口问起养在宁家庆家里的那群蜜蜂。

“肯定在呀,我昨天回去还在蜂窝边看了好久呢。那些蜜蜂昨天早上乱了一个多小时,到下午的时候,我就看到有的蜜蜂后腿上带着两团金黄的花粉回来了,进进出出可勤快了!”

“你还是离它们远点,不然容易被蜇。”

“我又没惹它们,它们才不会蜇我呢!”

不知不觉中,见四下无人,冯晓萱的小手又悄悄伸进宋阳的手心,紧紧握住。

这个大胆又有些敏感的姑娘,在她抓紧宋阳手掌的那一刻,宋阳也不自觉地用力回握,没一会儿,两人的手心都沁出了汗。

两人都出奇地安静,就这么慢慢地走着。

这种奇妙的感觉,是宋阳从未有过的,踏实又安心。

想来冯晓萱也是一样,一直紧紧握着他的手。

直到后面传来说话声,她才赶紧松开。

没走一会儿,宋阳看到后面赶来的是吴巧花和张晨轩,便干脆停下脚步等着。

吴巧花看到宋阳,也加快了脚步。一到跟前,就满怀感激地对宋阳说:“阳子,我都不知道该怎么谢你,要不是你,我家这个傻小子,昨天怕是就回不来了。”

“阿姨,您别这么说,就算是外人遇到困难,我也会帮的,何况我们还是一个村的。再说,晨轩哥和我哥关系那么好,您这么客气就见外了。”

宋阳笑了笑,回头看向后面慢悠悠走着的张晨轩。

从昨天早上到现在,已经过去二十四小时了,大概是打了针起了作用,他虽然眼睛还是肿得眯成一条缝,整个人也还是像被揍过一样,但精神明显好多了。

“晨轩哥,你感觉好点了吗?”

“好多了,昨天检查了一下,一共被葫芦蜂蜇了十四下,送到卫生所的时候,直接就昏过去了。医生说,再送晚一点,就有生命危险了……这臭小子就是不听劝,不肯去上工,就想着往山里跑,钱没赚到,工分也一分没有。

我真是倒了八辈子霉,养了这么个儿子,城里好好的工作弄丢了,回到家又游手好闲的,都晃悠快一年了。

要不是他姐姐嫁出去了,家里就他一个孩子,我真想几巴掌把这臭小子打死,一点指望不上,还净添麻烦!”

吴巧花显得十分恼火:“你帮我劝劝他,不然我真担心哪天他会死在山里。”

宋阳被逗笑了,转头看向张晨轩:“晨轩哥,你就多听听阿姨的话吧,打猎可没你想的那么简单,一不小心真的会出人命的。”

“兄弟,这次多亏你帮了我大忙,别的我也不多说了,以后看我表现。你也别劝我了,让我去上工是不可能的,我就铁了心要打猎,李乘风不收我,我自己也找了师傅,我肯定行!”

大概是觉得有些尴尬,张晨轩说完,就撇下吴巧花,快步往回走。

“这臭小子……你爸那甩手掌柜啥都不管,我一个人把你拉扯大,容易吗?别的不说,你也替我想想,整天担惊受怕的。要不是阳子,你早死两回了,还不长记性……”

吴巧花冲着张晨轩大声骂着,见他头也不回地越走越快,无奈地叹了口气。她打量了一下宋阳身边的冯晓萱,转头对宋阳说:“阳子,我先走了!”

说完,她骂骂咧咧地朝着张晨轩追去。

宋阳无奈地摇了摇头,等两人走远,他伸手牵起冯晓萱的小手,继续往回走。

“这是怎么回事呀?”冯晓萱看着两人的背影,笑着问道。

宋阳把张晨轩因为狗得到工作,又因为吃狗肉丢了工作的事,还有他和吕正虎、封良明去打黑熊被坑,以及昨天被葫芦蜂蜇的前前后后都跟冯晓萱说了一遍。

“就他这样,还得出事!”冯晓萱听完后评价道。

宋阳叹了口气:“谁说得准呢,这小子运气好得很,就是把握不住。”

喜欢重生1979:发家从采药开始()重生1979:发家从采药开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