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都市 > 重生1979:发家从采药开始 > 第167章 打糍粑

重生1979:发家从采药开始 第167章 打糍粑

簡繁轉換
作者:中郎将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3-25 23:09:33 来源:源1

一秒记住【笔趣阁】xbiquge365,更新快,无弹窗!

李乘风率先走进屋顶被烧出个洞的茅草屋,重新在火塘里生火,他往铁鼎罐里煮得半生不熟的米饭中添了些水,用筷子搅拌均匀后,挂在火头上继续煮。

宋阳把锦鸡的皮剥下来,用刀简单割去一些筋皮,拿到隔壁房间晾晒。他瞧见屋子墙壁上挂着七八张锦鸡皮,还有几张野兔、野猫的皮毛。

这些估计也就值百来块钱,东西比以前少了很多。

这大半年,李乘风四处奔波,花销不少,之前存的值钱皮张大多都卖光了。

再隔壁的房间,宋阳知道放的是从山上采挖回来的各种草药,不过不清楚还剩下多少。

经济方面,宋阳倒不太担心。即便上了年纪,李乘风想赚钱还是有不少办法的,就看他愿不愿意。

随后,宋阳关上门,把锦鸡肉端到河沟里用石头和河沙围成的小水塘清洗干净,再端进屋子。

地上散落着不少茅草燃烧后掉落的灰烬,宋阳见饭还在煮,便把收拾好的锦鸡肉端到外面,提了些水洒在泥地上,找来棕树叶编织缝制的扫把简单清扫。

下午还要帮忙往屋顶铺茅草,到时候又会弄得乱糟糟的。

之后,他把锦鸡肉端回来,问李乘风:“师傅,这锦鸡肉您想煮着吃还是炸着吃?”

“当然是炸着吃,炸出来香!”李乘风肯定地说。

宋阳点头,找来砧板,把肉剁成小块备用。

等饭煮熟,他把铁鼎罐取下来放在火塘边,挂上炒菜的小铁锅,从被李乘风搬到外面的油罐里舀了些熊油放进锅里。简单用葱姜蒜爆香后,放入锦鸡肉开始翻炒油炸。

宋阳让李乘风看着锅里,自己到外面许久未打理、大半已被野草占据的菜地里,摘了些长得有些老的蔬菜,打算煮个菜汤。

又到河沟边挖了些野生折耳根,洗净掐段,简单腌制了一份。

这顿饭就三个菜,其他两个很快做好,炸锦鸡肉花的时间最长,用了大半个小时。

吃饭时,李乘风给宋阳倒了二两酒,两人边喝边聊,大多时候是宋阳询问李乘风外出的见闻。

李乘风一直留意帮宋阳找猎狗,外出时碰到过东川犬和下司犬,只是没遇到合适的,所以没带回来。

喝酒时,话题又回到陈家兴来访这件事上。

“陈家兴这人,我认识三四十年了。打猎的时候,我们合作过两次,一次打黑熊,一次打野猪,他为人直爽,很好相处。

他家那个孙女我也见过,这方圆几十里,也就这么一个跟着打猎的姑娘。论本事、相貌,那都是百里挑一。这姑娘勤快,饭菜做得也好吃,是个会过日子的人……人家姑娘心里有你,你自己是怎么想的?”

李乘风喝了几口酒,饱经沧桑如刀刻般的脸颊泛起红晕:“你都二十岁了,也该考虑成家的事了。那个女知青,走了就走了,别想太多。”

宋阳笑了笑:“我本来也没多想,就像您说的,她走了就走了,我也不在乎,至于晓萱,事情已经说清楚了,我心里特别喜欢她,我也亲口问过她,她也愿意,今天早上我们还一起去买了月饼。”

“既然你们相互喜欢,那就早点把日子定下来!”李乘风笑着说。

宋阳点头:“我也在考虑这事……师傅,要不这样,等我准备准备,过两天请您帮我做个媒,跟我去趟岩房坪。”

李乘风和陈家兴熟络,没有比他更合适的媒人了。

李乘风听后,爽快地点头:“行,这段时间我就不去远地方了,在周边转转。你什么时候要去,前一天晚上来这儿找我。”

“好嘞!”

宋阳得先跟家里人说一声,还要筹备些东西,另外也得跟冯学文把这事说清楚,毕竟是他的女儿,说不定还得专门去趟县城。

说实话,听陈家兴和冯晓萱说过冯学文现任妻子对冯晓萱的态度,宋阳打心底不想去县城登他们家的门。要是能在山里把事情定下来,既省事又舒心。

“师傅,今天过节,您一个人在这儿也冷清,要不晚上去我家坐坐,一起吃顿饭?”

“算了,我晚点打算去黑潭子村看看……”

听到这话,宋阳大概猜到李乘风的想法,他的根终究还是在黑潭子村,也就不再勉强。

能回去看看,也挺好。

吃完饭,两人带着背篓和镰刀,到附近山坡割茅草,装满一背篓。随后宋阳爬上房顶,把屋顶烧出的洞重新补上。

此时才下午三点左右,宋阳不打算再耽搁,还得去给王岳家送月饼。

临走时,他看着背篓里的东西,想起之前李乘风吃月饼的样子,估计他挺喜欢吃,就把原本打算送给篾匠师傅的月饼拿出来,又给李乘风送去。

宋阳打心底感激上辈子帮过自己的人。

但他仔细想想,自己活过两辈子,可别人没有。没经历过上辈子的事,莫名其妙给老篾匠送月饼,太唐突了,没必要。

倒不如顺其自然,正常相处,以后遇到需要帮忙的事再出手,没必要这么刻意。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毕竟,那些事对他们来说,从未发生过。

于是,他打消了这个念头。

背着背篓,带着四条猎狗顺着山路回到大路上,宋阳经过麻柳坡时,见王岳家盖房子的地方因为过节停工了。

回到石河子村,远远就看到大村子皂角树的场子上火烟升腾。

原来是在场子上架起土灶,用大锅熬煮羊肉。等晚点煮熟了,剔骨切碎,把所有羊肉、羊杂混在一起,再分给各家各户,让大伙在中秋能吃顿好的。

四条猎狗率先顺着山坡土路朝老房子跑去,宋阳也快步跟上。

进了屋,看到王静雅在和面做汤圆,李佳怡在屋里清洗蔬菜,火塘上挂着的铁鼎罐里咕噜作响,宋阳一闻就知道煮的是鸡,便笑着说:“妈,怎么舍得杀鸡了?平时连个鸡蛋都藏着掖着的。”

“好歹是过中秋,总得吃好点。哎……我怎么听你这话这么别扭?我有那么小气吗?就好像平时舍不得给你们吃给你们喝似的,有什么好东西不都是先紧着你们,现在你这么说我……你个白眼狼,白养你这么大了。”

王静雅听了这话,狠狠地瞪了宋阳一眼。

宋阳笑了笑:“不是说您小气,是说您节俭!”

“还不是一个意思……你这小子今天是不是皮痒了!”王静雅嗔怪道。

宋阳可不想这时候挨巴掌,笑着岔开话题。

他放下背篓,把买回来的月饼放在桌上。

“又乱花钱买这些东西!”

王静雅看着桌上的月饼说:“你爸前几天就和村里人商量,弄了些糯米,准备打糍粑,有糍粑还买月饼干嘛,贵得很,又不见得有多好吃……对了,早上出去,怎么到现在才回来,你干什么去了?”

“本来回来得早,给我师傅送了点月饼过去,正好看到他茅草房着火,就在那儿帮忙灭火,中午饭也在那儿吃,下午又帮忙铺茅草,就弄到现在了。”宋阳简单解释道。

王静雅吓了一跳,李佳怡也起身看过来。

王静雅问:“人没受伤吧?”

“这倒没有……”

“那就好……你有没有叫你师傅过来吃饭,他一个人在山里,怪孤单的。”

“叫了,他不肯来,说要去黑潭子村。”

王静雅轻轻叹了口气,没再多说。

宋阳拿出一网兜月饼:“我去大村子给王岳家送点月饼……嫂子,两个小家伙呢?”

“今天大村子热闹,早就跟着他爸去大村子玩了!”李佳怡回答道。

宋阳笑了笑:“我也过去看看他们打糍粑!”

说完,他提着月饼出门了。

家里的饭菜有王静雅和李佳怡操持,再加上晚上的羊肉和糍粑,其实不用准备太多,也不需要他帮忙。

八月十五,中秋节,是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仅次于春节。

在这一天,全家人团聚在一起,赏月、品酒、吃月饼,共享天伦之乐。

不过,在蜀地人看来,看月亮吃月饼并非中秋必备。

聚众打糍粑,才是必不可少的最隆重的庆祝方式。

糍粑圆圆的、团团的,象征着团圆、团聚、团结。

蒸糯米的蒸笼是圆的,打糍粑的石臼也是圆的,所以吃糍粑寓意着团团圆圆、吉祥如意。

每年八月十五前几天,大家就开始筹备打糍粑。

提前泡上新糯米,提前把石臼洗干净,把藏着的木槌、簸箕洗净晾干。

这几年,村里各种事情多,粮食也紧张,主事的人也不上心,一直没组织打过糍粑。

宋建国当了队长后,一心想让大家过个好节,就操持起这件事。

宋阳赶到皂角树场子时,看到大部分村民都在,吵吵嚷嚷的,一个比一个声音大,十分热闹。

四口大铁锅里煮着羊肉,是王宏康和甄应全两人负责翻搅和添柴,热气腾腾。

场子中心放着六个洗干净的大石臼,四五个壮年围着一个,提着木槌等候,他们是“打手”,站在石臼边一边抽烟一边闲聊。

大方桌已经从附近村民家里抬出来,摆在石臼旁边,干净的竹簸箕也早已备好。

宋阳来得正是时候,等糯米蒸熟,就可以开始打糍粑了。

他转了一圈,找到和宋军蹲在一起聊天的王岳,把提着的月饼递给他。

“给我月饼干嘛?”王岳有些疑惑地看着宋阳。

“不知道今天过节啊,你说给你月饼干嘛?”

宋阳笑着说:“一年难得吃一次,赶紧拿回家,给叔叔、阿姨尝尝。”

“我发现你越来越客气了,我都没想到这些!”

话虽这么说,他还是爽快地接过,然后往家里走去。

喜欢重生1979:发家从采药开始()重生1979:发家从采药开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