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都市 > 重生1979:发家从采药开始 > 第217章 丰盛的酒席

重生1979:发家从采药开始 第217章 丰盛的酒席

簡繁轉換
作者:中郎将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3-25 23:09:33 来源:源1

一秒记住【笔趣阁】xbiquge365,更新快,无弹窗!

在那个动荡不安的年代,有些事情确实难以言说。

宋阳默默听着,没有插嘴。这种事,一边是冯晓萱,一边是冯学文,夹在中间,实在不好表态。

他心里只有一个念头,这终究不是自家的事,能不沾染就不沾染。

冯晓萱对冯学文的冷淡,或许源于冯学文出狱后没有第一时间来找她,后来把她接到县城,也没能好好保护她。

如今又出了这档子事,想要改善关系,只会更加困难。

“早知道是这样,我今天就该亲自把她赶出去,甚至……”冯晓萱听了冯安讲述的往事,语气变得冰冷。

冯安长叹一口气:“都过去十多年了,事情无法挽回。你现在有了自己的家,看在我和你那不争气的父亲的份上,放下吧!”

“放下是不可能的,我妈终究是因她而死……他这个当父亲的,又何曾为我着想过?我不会主动去县城找她,但她要是再出现在我面前,就别怪我不客气。”冯晓萱咬牙切齿地说完,转身进了屋。

宋阳也叹了口气,看向冯安:“外公,时间不早了,您早点休息吧!”他心里有些恼火,这老人怎么偏偏在这个时候说这些事,难道是来添乱的?

冯安点点头,站起身,拍了拍宋阳的肩膀:“多劝劝她,这孩子性子倔,别让她再惹出什么麻烦。安安稳稳过日子,就像她说的,不想和他们有什么关系也挺好,没了牵挂,日子才能过得舒心。我这把年纪了,这个家经历了太多波折,一直不得安宁,都是那几个配方惹的祸。”

宋阳没有回应,只是说:“这事儿还得看晓萱的想法。虽说不是那个女人亲手害死了阿姨,但终究是因为她的举报,这仇怨可不小……不管怎样,我肯定站在晓萱这边,也不想让那样的人干扰我们的生活。”

冯安听后,只能摇头叹气,没再多说,回屋休息了。

宋阳关好门窗,也上了楼,先去了冯晓萱的房间,见她站在窗边望着外面,便走过去将她搂在怀里:“别再想这些事了,过好我们自己的日子。”

“我没有乱想。说实话,我都快记不清妈妈的样子了,也从没指望过爸爸那边。我已经习惯了,甚至想把他们当作陌生人,眼不见心不烦……阳哥,你说我是不是太冷漠了?”冯晓萱依偎在宋阳怀里,轻声问道。

她从小寄养在山里,和父母相处的时间不多,虽有血缘关系,但感情淡薄也在所难免。

“你冷不冷漠我还不清楚吗?我知道,这些事不知道还好,知道了心里肯定不好受。但你可别做傻事!”

“我不会冲动的,至少不会傻乎乎地跑去城里找她。”冯晓萱又何尝不是左右为难,这不是冲动就能解决的问题。

第二天一早,村里请来帮忙的人带着自家的碗筷和桌凳,齐聚盘龙湾,就连王岳一家也放下盖房子的活儿赶了过来。

招呼他们吃了汤圆后,冯安和冯学文便带着大家忙碌起来。烧水、洗菜、切肉、杀鸡宰鸭……明天是正席,今天有很多准备工作要做。

山里的酒席充满了浓郁的巴蜀乡土气息,大多就地取材,讲究实惠,是传统的“三蒸九扣八大碗”。

说是八大碗,实际上会上九碗,也叫“九大碗”,主要用于红白喜事,以蒸、扣的烹饪方式为主。

这里的大碗”其实是斗碗,容量很大。每桌固定坐八个人,上九碗菜。第一碗叫头菜,必定是蒸肉丸,蜀地人叫“圆子”,头菜里的肉丸是椭球形的。

一碗通常有8个,每人一个,如果主人家经济宽裕,会放16个,称为双圆子,这样的酒席就显得更有档次。宋阳家准备的就是“双圆子”。

除了头菜,其他常见的菜还有腌菜扣肉、粉蒸肉、炖肉块、酥肉等。腌菜是山里人自家腌制晒干的青菜,泡发后用于扣肉,这道菜叫烧白。

但在立房子酒中,烧白这个名字不吉利,不能用。宋阳这是搬家和结婚一起办酒席,这道菜也被去掉了。

粉蒸肉的俗称在丧事中需要避讳,但在喜事中可以用。

这两道菜和圆子一样,都是定量的,每人一片。

炖肉块叫墩子,基本是纯肥肉块,酥肉裹了鸡蛋淀粉,看不出里面是肥是瘦,只能通过筷子夹的时候的软硬来判断。

有时候,会直接上两碗墩子和酥肉,因为它们比较肥腻,常常会有剩余,可以重复使用,能为主人家节省食材。

宋阳家还准备了鸡、鸭、鱼,甚至还有打到的麂肉,这在当时可算得上是丰盛了。

这样全是肉的酒席,放在后世可能会觉得油腻,但在那个物资匮乏的年代,山里人,甚至城里人,一个月也吃不上几次肉,偶尔吃一顿肉都算是“打牙祭”了。

所以这样的酒席反而更有吸引力,因为吃肉的机会太少了。

很多大人还会把圆子带回家给孩子吃,这也让孩子们对吃“九大碗”充满了期待。

农闲时节,很多人带着孩子来帮忙,盘龙湾热闹非凡。孩子们有的去水塘边捞鱼,有的去山洞口看寒号鸟,有的围着猪圈看猪,还有的在菜地里玩耍。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那棵独特的松柏,以及宋阳家的大房子,都成了大家谈论的焦点。

在大家眼里,这个原本山石林立的地方,竟被打理得如此舒适,实在令人惊讶。

作为新人,宋阳和冯晓萱不用亲自参与这些准备工作。

他们准备了不少糖果、烟酒,给女人和孩子发糖果,给男人发香烟。

即使不会抽烟的人,也会小心翼翼地接过,或放进袋子里,或夹在耳朵上,因为在山里人看来,这些都是高档物品。

按照传统习俗,婚礼前一天,男方要去女方家送彩礼,还要带几个壮汉帮忙搬运嫁妆,以及两个姑娘作为“接亲客”去迎接新娘。

女方家当晚要宴请亲戚,亲戚们送的礼物会作为女方第二天出嫁的陪嫁。

但宋阳和冯晓萱的情况特殊,这些步骤都省略了。

冬月初八,祭祖上香是必不可少的环节,由宋建国主持。

随后,在早早赶来的李乘风的主持下,在陈家兴、冯安等众人的见证下,宋阳和冯晓萱拜天地、拜高堂、夫妻对拜,然后被送入布置得喜气洋洋的新房。这只是走个形式。

早上九点左右,村里吃酒席的人陆续来到盘龙湾,不仅有本村的村民,公社的社长、书记,还有宋建国当队长后结识的附近几个生产队的人也都来了。

原本宋阳估计能摆十五桌酒席,结果开了两巡,整整摆了三十桌。

三十桌的宾客,在这样的小山村,在那个年代,已经算是规模很大的了。

冯晓萱很大方,李嘉怡在新房里陪了她一会儿后,她就出来陪着宋阳,在宋建国和王静雅的引领下,认识家里的长辈、亲戚以及村里村外的人,算是正式向大家介绍了自己,也接受着大家的祝福。

从这天起,她就是石河子村的一员了。

酒席一直热闹到晚上十点多,王岳带着几个年轻人,借着闹洞房的由头,好好地折腾了宋阳一番才罢休。

至于听墙角,因为宋阳的新房在二楼,下面根本没法听。

忙碌了一天,大家都早早地休息了。

宋阳和冯晓萱关好门窗,一起走进新房。冯晓萱没有想象中的慌乱,只是静静地坐在床上,看着宋阳,眼神中透着包容。

宋阳等这一天已经很久了,尤其是冯晓萱住进这个家,就住在隔壁。以前的冲动总带着一丝罪恶感,而现在,有了这场婚礼,一切都变得理所当然。

上辈子没有经历过结婚,总觉得人生有缺憾,这辈子终于补上了。

在昏黄的油灯下,宋阳轻轻抚摸着冯晓萱的脸颊,滑过她的嘴唇,然后落在她的肩膀上,慢慢解开她衣服上的纽扣。

冯晓萱红着脸,有些紧张,但更多的是顺从,她静静地躺在宋阳怀里,将自己完全交给他……

喜欢重生1979:发家从采药开始()重生1979:发家从采药开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