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其他 > 水浒开局在阳谷县当都头 > 第169章 苏将军真妙人也

水浒开局在阳谷县当都头 第169章 苏将军真妙人也

簡繁轉換
作者:祝家大爷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3-27 11:14:33 来源:源1

一秒记住【笔趣阁】xbiquge365,更新快,无弹窗!

无战事,但许多事,继续招兵,头前,十万大贼在湖州人的见证下,被苏将军一万人打得丢盔弃甲。

接着,又是那反王方貌,二十万大军而来,还是被苏将军一万人打得全军大溃,连那反王方貌都被抓到湖州城里来游街示众。

再听那楼宇里的说书人,在说那阵前斗将,那是六战六胜,一说史文恭,又说王荀,三说呼延灼,四说杨志,五说孙立……

那说书人是神采飞扬,便也是军中如今有不少湖州人,那故事传出来,只管来加工,如何添油加醋也不为过。

阵前五大将,那自也是名望大起!

但凡茶楼茶摊瓦子楼宇之处,只要说书人醒木一拍,必是这般故事,定也是盆满钵满的赚。

这也直接让招兵之事更多了几分热闹。

甚至苏武还派人到邻近州府去招兵,常州苏州秀州等地……

也还让王禀派人回婺州去联系,联系王禀昔日的一些麾下之人,也联系那些被贼兵肆虐过的良家子弟……

苏武的空闲时间还有二十天左右,苏武连胜三十万军的消息早已如风一般四处传扬。

只待过得五七天去,甚至连杭州那边都有人过来投军,这般的人,苏武真的要,只管看那满脸的仇恨与泪水,身体健康的青壮,苏武已然是来者不拒。

倒也来的不少年老投军之人,其实也是悲惨之事,在军营外又是磕头又是乞求,只说要报仇雪恨之乐,奈何军中就是不收……

便是五七天后,这般事情,越来越多。

苏武喜也是喜,仇恨这种东西,对于军心而言,其实挺好,忧也是忧,便是军营之外,聚得越来越多的人,这些人奔来湖州之地,就是为了拿刀报仇,连饭都没得吃,却是军中又不要他,但每天的饭也还要照顾。

这事,自也要邢岳来处理,流民难民的群体,是越来越大,这些人本是四处去逃,多是往北远走。

如今都知道湖州城这边安全,有那连续打败三十万贼军的朝廷先锋大将,只待消息散得越来越广,这些流民难民,那是拖家带口而来。

管是一定要管的,按照朝廷正规流程,那更是要管,甚至就是直接竖起招刺的旗帜,只管把其中只要是壮年的男人,都招到厢军里养着。

但这事,苏武只做了一半,他只要自己想要的,剩下的一半,邢岳来做,乃至也只是邢岳代为,只待童贯来了,童贯得与朝廷商议,来负责此事。

苏武也开始往苏州去再要钱粮,苏州那边也还有苏武的营寨,还留了一些辅兵看守,营寨都不拆,只待童贯来了,也能省一些事。

如今苏武要钱,那自是好要,苏湖两州相距很近,此时不给苏武钱,来日若是贼军再来,不往湖州了,直接往苏州去,便问苏州还要不要苏武去援?

若是有那水贼直接在苏州上岸,那水贼可凶,连朱勔都在大庭广众之下被刺杀,却也问苏州怕是不怕?

广德、宜州、秀州,反正这一线,苏武都派人去要钱,只管给个承诺,只要贼军来了,苏武定然马军快骑,三两日就赶到。

便是此时此刻的苏武,有这一份保证,就能从这一线州县要来钱粮,当真“面子”极大。

那西边四百里外,与歙州接壤的池州,竟是还主动派人送钱粮过来,虽然不多,只有二十来万贯,但这份诚心,自也换回了苏武的一个保证,只要池州有军情,苏武一定派人去救。

再是常州润州,他们虽然在后方,但多多少少也主动送钱来,只怕境内也有人响应方腊起事,交一点保护费,求个心安,倒也不是太多。

每日是钱也来,人也来,流民难民也来,许多流民难民,就把遮风挡雨的窝棚搭在苏武军营之外,便是如此,夜里睡觉都不做噩梦。

苏武还出营去打马巡视了一下,难民群体,那是越来越广……

吃的还好说,就是这冬日难熬……

苏武有一种无力感,他没有办法解决这些问题,只能看着每日都有那冻馁之人抬出去埋。

亲眼看着,却又无能为力,哪怕苏武时不时把军中的柴火分出去一些,其实也是杯水车薪,于事无补。

苏武第一次真正看到,乱世人命不如狗……

湖州城里,自是恢复了往日的平静生活,城中时不时有休沐的军汉来去,只要有这军汉出现,只管是众星捧月,问的也是那战场传奇的故事。

军汉们也打开话匣子来说,军汉说来,自又是另外一种感受,他们亲自在场,亲自冲杀,谁得了人头,谁得了赏钱,不免也有几分得意洋洋的吹嘘。

春香楼里,又是那个受伤的军汉范云,再一次入城养伤,还是养在那小枝娘的照顾之中。

当真赎了身,拿了身契,到衙门里去除了贱籍,小枝娘正儿八经有了良家身份。

若是有同袍休沐,也会过来看看,故意来看看,就看看小枝娘到底怎么美,都说美,不看看,就是心下难受得紧,看了几眼,倒也就心中舒坦了……

范云也真大方,同袍要看,他也真不拒绝,更不来气,只管是让兄弟们都见见,值不值得一条去搏?

兄弟们也把他的钱都给运过来了,只管都交给小枝娘来保管。

都头今日也来了,还带了一票弟兄来,说了一些事,说着与鲁指挥使商量了,也去见了将军,把这事说过,便看怎么把小枝娘带回东平府去。

便也都是这些杂事闲事。

只管众人都走了,范云头上都是包扎的纱布,一条腿上也绑了夹板。

但范云就是不在床上好好躺着,还能一会儿蹦跶到这里,一会儿蹦跶到那里,便是小枝娘给他倒水喝,他也要自己蹦去迎一下。

小枝娘自是埋怨着:“你这般,如何好得快去?”

范云傻呵呵笑着:“没事没事,就是骨头裂开了一些,不是断了,郎中说了,无碍。”

“无碍也不得这般来来去去……”小枝娘鼓着脸,却也在忙,刚才那都头带人来,留了许多水杯要收拾。

便也是麻利人,勤快非常,刚才也是里里外外忙来忙去。

范云只傻呵呵看着笑着,便是小枝娘走到这里,他目光跟着到这里,走到那里,目光跟着就去那里,只待小娘子出门去洗杯子,他等得片刻也就起身了,又到门口去看……

门口看得片刻,又往外蹦跶,到那栏杆处去往下看……

只待忙来忙去落了夜,没什么忙的了,吃也吃了,洗漱也洗了……

两人桌前对坐,便是含情脉脉互相看着。

范云来说话:“都头今日说了,将军也知道你我之事,将军也高兴……”

“苏将军吗?”小娘子来问。

“自是苏将军,我们军中,只有一个将军,不过,都说此番战事定了,就会有好多将军了!”范云很高兴。

“嗯,朝廷自是会封赏……”便是两人闲聊。

“说是朝廷封赏,那还不是我家将军封赏?我家将军如今在枢密院里也当官,只看他如何来封赏就是,也说我呢,都头说我兴许是振威校尉,但看将军怎么安置,许也是还多一级,昭武副尉,不是从六品,就是正六品,将军是从五品起,说不得来日,我也给你挣个将军回来,说不定往后,你可是将军夫人。”

范云,许是也在吹嘘,更也是对未来生活的美好向往。

这一声将军夫人,只把小娘子说得脸通红,只道她是含羞,却又见她抬头来,眼也在红,还有话语:“校尉就足够了,校尉也挺好……”

“这是哪里话?随着将军出生入死,便就是为了建功立业,我当将军你还不喜呢……”范云不能理解,却也在逗趣。

小娘子幽幽拽了一句诗来:“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

“什么诗词?”范云不太懂,但他喜欢听,喜欢听小枝娘说,更喜欢听小枝娘唱。

小枝娘自小在这楼宇里,自是学得多,所以赎身才那么贵,她却把那红眼收了收,只道:“只是想你不要再那般犯险了……”

“嘿嘿……你说这些啊?”范云指了指自己的腿,又道:“无妨无妨,我家将军也是悍勇非常,我就是与将军学的,不算事,兄弟们可都佩服我,将军也夸了我,这算什么?你放心,我一定给你挣个将军回来!”

小枝娘默默低头去。

范云只管说得兴起:“到时候,我也练个千军万马在麾下,再随将军上阵,那时候,中军大帐里议事,我也当去,我与将军坐在一处议事,嘿嘿……还有,我得多认字,你教我,你那句诗,也教我再念一遍,什么杨柳?”

“忽见陌头杨柳色……”小娘子轻轻说着。

“对对对,陌头杨柳色,到时候我说与将军去听,将军肯定夸我,想当将军就要多识字多读书,不能到时候连个军令都看不明白,那可就教人笑话了,我家将军就能写诗作词。遇了你可真好,你教我就是……哈哈……”

范云只管一通说去。

小娘子听着听着,又笑……

一笑,就是两个梨涡在脸,又俊又俏……

范云自是看着,发呆发愣,便是怎么看都不够,又说:“还要生八个儿子,刚才随都头来的那个豚头,豚头说你会不愿,我说你肯定愿的,生得八个儿子,每天多吃多动多长,只管养得十五六岁去,到时候,将军肯定还招兵,都来……到时候,你说不定又是将军的母亲,哈哈……”

这日子,只管在范云口中说来,那是真好,越来越好,越说越来劲,还要说:“他们跟我就不一样了,他们有你这个母亲,那定是自小就识字了,就会读书了,读了兵法兵书,说不定直接就当虞侯,都虞侯……”

小娘子也是满脸笑,只管是范云说的话语,听来就是可乐。

“范郎……”

“嗯?”

“你家将军,真的好……”

“那是!谁都说将军好,哪个不喜将军?哪个不说将军好?”

“范郎……”

“你可把钱都收好了,到时候带回去,咱买宅子,办喜事……”

“范郎……”

“嗯,我听着呢……你你……你怎么又落泪了?”

“无妨……奴家教郎君写字。”

“嗯,好好好,好得紧……你可别哭了,你一哭来,我心里疼……”

夜在深,江南好。

正是要过年,湖州城里,热闹非常,百姓家张灯结彩,街面上人流如织,手艺人生意正好,家家户户,不论贫富,也多几个菜肴来庆祝。

湖州城里文人士子也多,江南才子地,正也是结社在庆,席面上曲水流觞,诗词来去,乐音在奏……

好似丝毫不觉二百里外有那百万之贼烧杀抢掠。

倒是这诗词里,每场都唱,唱一曲苏将军的“醉里挑灯看剑”,见过战阵的士子,倒也还真有些不一样,真能唱出其中几分豪迈,也能感受其中几分滋味。

府衙也会支持新春诗会,便是湖州头面人物,都会出帖去请,地点还就在春香楼。

也去请了苏将军,苏将军倒是婉拒了,只说是贼寇在外,不敢懈怠,军汉当护着百姓安居欢庆……

这话传到诗会里,自也不知多少人在动容。

州学的士子,县学的士子,新中的举人,教习教授,文坛宿老,官宦人家,头面人物,济济一堂。

范云带着小枝娘,也趴在二楼栏杆处看那楼里的雅苑。

邢相公没有请来苏将军,却也有话语:“将军人不至,那是为国为民在守,但将军也送来了一首词,要与诸君共勉!”

只待这话一出,众人难是翘首以盼。

只看邢相公抬手一招,乐班就来,十好几个,琴瑟琵琶,笛萧胡笳……

在唱:“驿路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着风和雨。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短短一曲《卜算子》,那花魁唱得动听非常,众人皆抬头来,莫不动容。

那邢相公笑着更言:“本府代将军与诸君同饮!”

便是一时间气氛就起,众人皆是举杯,便是有人大声喝彩:“好!”

“苏将军才华绝顶!”

“已是知晓将军有诗词之才,未想竟是高明到这般地步,同饮!”

“只可惜了,将军今日不曾亲至,否则定要与苏将军以此词佐酒,同饮三百杯去!”

“苏将军这一曲,在这冬日里,胜却人间无数!”

“今夜,得此一曲,足矣!”

那二楼栏杆处看热闹的范云,只看众人都在夸,便也跟着大呼一声:“好!”

倒是喊完这一语,范云也转头来问:“娘子,将军这词好在何处?”

小枝娘微微笑言:“将军这词,说的是冬日之梅,说梅花品性之高洁,不惧寂寞,不怕牺牲,但行品格贵重之事,不问前程结果,一说君子之德,努力进取,一说君子之行,在于脚下。似是勉励人心,也似言说志向,许也说军汉为国效死的那份甘愿……”

范云听来,只管点头:“好好好,今夜,我就学这个,就写这个,背下写下!”

“嗯……”小枝娘认真点着头。

城内在热闹,城外军中,少了几分喜气,多了几分忧思,军汉们吃得自是比平常好,也能饮一些酒,但也不免思乡。

苏将军一部一部去走,与所有人都见一面,与所有人都饮一杯,说上几句话语闲谈,勉励几句。

只管让将士们奋进,回乡去,该是衣锦。

军汉们思乡换成了激动,将军说,该是衣锦,自不会是假话,出来搏命,就为了这份衣锦还乡。

回到中军大帐里,将军自也饮了些酒,自也在思乡。

乡关何处是?

也不知程相公可好……

不知程小娘怎么过这年节,不知大舅哥是不是在来江南的路上了。

孟玉楼,也该是在思念自己吧?

也不知孟玉楼的怀了孕的肚子多大了,一走数月去,是不是回去的时候,孩子就该生了?

赶不赶得上?

苏武却是不知,东平府衙里,也有宴席,京东两路制置使程万里端坐在首,新任知东平府事宗泽陪坐在旁。

这是家宴,程小娘自也在席,却是苏武万万想不到,这府衙里的家宴,会多一个人来,正是那孟玉楼。

孟玉楼一脸紧张,坐在一旁,低头不敢多看,也不敢多言,她便是在如何经过世面,又何曾见过程万里这般的朝廷封疆大吏?

只管是府衙里派人来请,孟玉楼又如何敢拒绝不去?

见了人落了座,那程相公便是频频打量,甚至也看她的孕肚。

那程小娘呢,还与她轻声说话:“莫怕……”

孟玉楼只管点头:“嗯……”

她实在有些怕,心中忐忑自不用说。

却听那程相公开口来:“我本不该逾越如此,只是子卿啊,父母早去,也无旁亲,此时他一人正在江南苦战,说不得什么了,我若不为他操持这些,便也觉心中有愧,既然事情已是这般了,来日啊……终究是一家人,要走动,你呢,只当是那苏家的席面就是,不久,程家也好,苏家也罢,终是一家,孟娘子,你啊,稍安,也问老宗相公,你说,是不是这个理?”

宗泽最近,虽然工作上依旧勤勉,但心情极差,不为其他,就为了故乡正在遭受战火之苦难,不仅如此,他儿子宗颖此时就在家乡婺州义乌,此时也不知道是什么情况了,消息全无……

不是他不愿意带着儿子外出当官,实在是他这几十年来,都当那芝麻绿豆大的小官,今年辗转在这里,明年便就辗转在那里……

家中自也有人,有一些小小的产业,旁支也有,总是需要一个顶事的,这儿子也就留在家中顶事了,更也是年想着儿子在家乡读书进考,只能在籍贯之地来考,也想着儿子能考到东京城里去放榜。

谁知道,竟是这郎朗大宋朝,会起百万贼。

程万里请他赴家宴,便也头前也说过,苏武在江南,定是会帮着问,更也会努力去庇护。

苏武自也真做了这件事,让王禀回婺州去联系人来投军,宗泽一家,就在其中之列。

宗泽听着程万里的话语,便也知道程万里是故意来问他,打破他这些思绪,便是来答:“自是这个理,子卿无亲,程苏自是一家,孟娘子不必想得太多,程相公,也是积善之人,这程家,当也是积善之家。”

孟玉楼自是起身来福:“多谢程相公,多谢宗相公!”

却又看了看程小娘,自是再福:“多谢程娘子……”

程小娘端坐正直,竖脖正头,微微颔首一笑,自已有了几分大妇主母的模样,再来说:“坐就是……”

孟玉楼再坐,好似真放松了几分,却也依旧拘谨,便是不知这京城里的大户人家,是个什么章程与规矩,也怕露怯失礼。

倒也没什么章程规矩,程万里左右一抬手,便动了筷子,还与宗泽说话:“我这家啊,怪也怪了,女婿儿子,都上阵打仗去了,留得老父与女眷,还有个未出生的孩子,头前啊,我也还心中暗自来怪,怪子卿怎的这般行事,此时此刻,倒也怪不出来了,你说这军汉上阵,有今日没明日,岂能不快快留个后人?”

宗泽点着头:“是这般道理,只是这年节时分,不该说这些。”

程万里摆摆手:“不说不说……嗯,说点其他吧,子卿走的时候说了个事,我差点还给忘记了,说是把那阳谷的知县,调到莱州去主政……这事,年后得办,老宗相公,你记一下,免得年后我又忘记了……”

“好……”宗泽点着头,他虽然已是东平知府了,却还当真程万里的助理,他也是干得起劲。

程万里陡然又想来一事:“那赵明诚,青州来人报,年前一病不起,郁郁而终了,当也派人去吊唁一番,嗯,当派两拨人去,一拨是制置使衙门去的,他与子卿有旧,另外一拨,就当是子卿派人去的……”

赵家毕竟是京东高门,前一辈还当过宰相,后一辈为官也多,合该派人去一下。

“这事好说。”宗泽再点头记下。

“吃酒……”程万里心情其实也不好,就如他言,女婿儿子,都在战场,这年过得其实没味道。

宗泽提杯,两个老汉共饮,两个女眷自是不参与。

只待两个老汉饮得几杯来,程万里又问:“孟娘子,那子卿的宅子准备得怎么样了?”

苏武在置宅,置了宅子自就需要修缮,乃至装修,置办诸般器具。

本是苏武吩咐孟玉楼的事,但如今就不同了,那当是苏武娶亲的宅子,程万里过问一二,也是应当,乃至帮着操持,他也觉得是分内之事,便是苏武无亲,不当外人了。

“回相公话语,宅子置下来了,正是修缮,也不知……”孟玉楼顿了顿,又看程小娘,再说:“便是过了年,还请程娘子去看看才好,挑个喜好,如此才是正理。”

程万里闻言点头,只管一挥手:“嗯,你们啊,一起把这事操持下来,只管子卿回来的时候,便不必他来操心了。”

孟玉楼点着头,但不说话,只看程小娘。

程小娘与孟玉楼对视一眼,便也来点头:“父亲,我知晓了。”

程万里忽然像是想起了什么来,看了看宗泽,又道:“哪怕是子卿回来了,大战又要起,所以啊,要快,什么事都要快。”

程万里说的是北方,苏武就是这个命了,连带着程家,也就是这个命了。

岂能不快?置宅也罢,成婚也好,都要快,若是慢了,只怕到时候不知要拖到什么时候去。

也想,那不成器的儿子程浩,合该也再说门亲事了,最好也要快,如今随了恩相去,与苏武也是一样了。

说谁家呢?

程万里想不来,如今,昔日那些同僚之辈,他看不上了,他看得上的那些,与他也不熟,乃至与他这个阉宦门生也难来往。

也是麻烦……

不免还是想到恩相,让恩相来操持,许是好事,西北几家,种家、折家、刘家,其实都可以。

这般去想,更也有政治上的考量,既然走了这条路,来日不免就在枢密院了,与这般家族联姻,将来好多事,便利。

“吃酒吃酒……”程万里边想着,边招呼宗泽。

宗泽点着头,只管吃酒,今日月还明,故乡更思念,若是酒醉人,飞渡江湖去。

那两个女眷,似也在说私语。

说些呢,听不清,便也不必去听,只看那孟玉楼,越发少了拘谨。

扈三娘,今日自是回家去了,五十里外独龙岗,也在热闹,却是不知多少子弟在奋战,热闹里,多了几分忧愁。

大宋开封汴京城里,天子也在过年,只待初一日,要祭天地,祭拜祖先,在宗庙里要与祖先去说当今天子之功绩……

说西北如何安定,说百姓如何安居乐业,说与金结盟,欲取燕云,以承祖先之志,如此种种。

却也告罪,说山东起大贼,江南起大贼。

天子赵佶,其实还是个老实人。

只从宗庙而出,却看那宰相王黼飞快奔来,送来几封奏疏,其实这奏疏来了有几天了,王黼非要这个时候呈上来,为何?

当然王黼也知道,不必去瞒,瞒是瞒不住的,拖这几天,只为一事,就是要选这个最合适的机会,让皇帝情绪上最喜悦。

自是江南捷报,有枢密院那边来的,童贯不在,枢密院那边来的也到了中书门下,也有苏州湖州之地来的,便是一大摞。

王黼只管大喊:“官家,陛下,大喜大喜,先祖先皇庇佑,天子恩德,江南大捷!”

天子刚在宗庙里告了罪,也祈了福,竟是捷报就来!

自是捷报在手,天子在看,岂能不喜?

只管大手一挥:“随朕再入宗庙,再请太常焚香祷祝!”

就看天子几步回头就奔,入得宗庙,便是激动不已,亲自来念捷报与先祖先皇来听。

苏武苏武是苏武!

虽然中书门下也知道都是苏武,但皇帝总是要看的……

都是苏武也无妨,一介武夫,怎么都无妨,武夫再如何起势,也不过几十年前狄青那般而已,前人如何处置,后人学着做就是。

那狄青之辈,只说他家中长灵芝,养的狗也能长角,说他家中藏黄袍,岂不就是个惶恐郁郁而终?

苏武又如何?

只看皇帝惊喜万分,也在夸赞:“好苏武,好苏武啊,百万军中生死不惧,报国效死悍勇无当!当赏,当重重封赏。”

更也说:“列祖列宗在上,拜谢列祖列宗之庇佑,大宋出此悍勇之将,正是天命所归也!乱臣贼子,不日就灭,逆反天命之贼,当不得好死!先祖同鉴!”

天子在磕头,众人跟着也在磕头。

这个年节,过得极好,只待众人随着天子出了宗庙,天子喜不自禁,只管左右去说:“都有封赏,都有都有!”

王黼来言:“只要官家开怀,正是臣等之大幸事,官家实不必破费。”

梁师成便也来说:“官家大喜,如此开年,今年必多是喜上加喜!”

吉利话只管说,天子只管笑:“入席,今日痛饮!”

汴京好,东京之风华,国破家亡也还有人会梦到……

转过年来,就是正月,江南的正月,能看到枯黄里已然发出了嫩芽,天气已然就在转温热。

大宋朝,宣和三年正月。

四路宣抚使童贯、两浙制置使谭稹,率京畿、西北、河东共十五万大军下江南!

陆上千军万马来,水中船舶望不到边。

本也当在苏州附近为集结,却是如今换了位置,大军直扑湖州而来。

湖州城外,不知来得多少百姓看热闹,便是这辈子,如何见过这般场景?

比那十万贼都多,比那十万贼更是雄壮威武,朝廷大军来了,百万之贼,覆灭已是顷刻之间。

湖州百姓,比任何人都要乐观,没有丝毫战争的肃杀,只有看热闹的好心情。

这二十来天,苏武早早提前就在扩建营寨,湖州城内,也是出人出力出物,帮着忙碌非常。

只待大军到了,入营就住。

中军大帐更是扩建了几番,诸多官员将军,济济一堂,后续之军,还有许多,也在快速而来,带来的钱粮物资,更是堆了又堆,放了又放……

这大宋朝,还是有钱!

童枢相端坐正中,满脸和善在笑,左右去看,再把眼神定在苏武身上,上下打量几番,先说:“不见瘦!”

苏武摆着手:“回枢相,江南不比边关,倒也不苦。”

童贯哈哈笑着,再看众人,抬手往苏武身上一比:“都认一认,这位就是苏武苏子卿。”

众人其实已然都知道了,个个目光都聚在苏武身上。

苏武拱手左右去礼,只管口中来说:“见过诸位同僚,见过诸位相公。”

自还要转头来:“再拜枢相,再拜谭制使!”

童贯只是摆手示意苏武落座,那谭稹是把苏武打量了又打量,这一路来,时不时就接到苏武的奏报,不仅仅是捷报,诸般事宜,各种奏报。

到得这湖州来,连十几万大军的营寨都扎好了。

怎么说呢?有一种无奈之感,此人岂能不是大才?却也起了觊觎,这般大才,这般年轻,将来活得可还久着呢,这要是招入麾下,岂不好用?

来日,还有什么可担忧?

谭稹起了笑脸:“苏将军,快坐快坐!”

这话听得苏武一愣,这死太监,好像人还挺好?

却是苏武也去看童贯,童贯也是笑脸:“坐就是……”

苏武才落座,也扫视了一番人群,谁刘延庆,倒是好分辨,谁又是刘光世,谁是韩世忠,谁又是关胜?

不急,只管听得童贯来言:“此番我等大军到了,头前,贼势正起,大仗恶仗,子卿已然打过,想来诸位也知,而今贼人被子卿几番血战,打得龟缩不前,贼也凶狠,接下来,攻城拔寨之事也,非子卿一部可成,便是仰赖诸位了。”

刘延庆自是拱手:“恩相放心,自当效死!”

童贯点着头:“诸位也放心,我监军几番,从来有功必赏,而今亦然。”

“拜谢枢相!”众人只管来答,便也多是跃跃欲试,其实许久没有过如此机会了,即便是西军,虽有小争斗,但早已无大战。

没有大战,军将们又如何出头?

更是那年轻人,但凡真有本事,哪个不渴望建立功勋?

就看眼前苏武,年纪轻轻,已然一升再升,一赏再赏,此番之大功,怕是更要大赏,怎么能不羡慕。

当然,这是有本事的人去想的事。没有本事的,不免也是心有戚戚,紧张不已,真是上阵攻坚,生死之事,总归担忧。

谭稹也当说几句:“嗯,就是此理,我为两浙路制置使,正是这江南之地,诸般州府,一应好调拨,诸位有什么事来,只管当面就说,皆是无妨,我自当为你们奔走就是。”

谭稹所言,不外乎钱粮之事。

为何谭稹是这两浙路制置使,便是许多人都知道,军将之权,谭稹在童贯手上,自是难以争夺。

但只要握住了钱粮的口袋,便是握住了许多事的命脉,钱粮就在两浙,就在谭稹手上,哪个不来要?哪个不来求?

这就是谭稹的机会所在,如何拿捏,那就看手段了,其中人心之事,多多少少,可得也。

苏武听来谭稹话语,只管去看童贯。

童贯老神在在,没有任何表示。

苏武心中一想,也罢,既然是斗法,那就看各自法力高低了。

此时,倒也不是什么战前会议,只是大家碰个头,见个面而已,接着还有事忙,当先是把各军安定下来。

众人也就在散,苏武自也散去。

只待出门,本是在大帐侧边执笔记录的程浩,飞快跟了出来。

“子卿,可想煞我也!”程浩有些无状,一把搂住苏武的背膀。

苏武也笑:“此来一路,可习惯?”

“头前几日,还真不习惯,倒是走着走着,也就无妨了,你……”程浩想问点什么,却没问出口。

“我这也无妨,上阵打仗,我自不必冲锋陷阵去,安稳得紧。”苏武知道程浩要问什么。

“唉……你自这么说吧,枢密一路无事,不知与众人说了多少你的事去,只管说你是打马冲阵,身先士卒,悍勇无当。”

程浩其实是担忧,但见了人,安然无恙,也就说不出什么担忧了。

“差事都还办得好?”苏武又问。

“寻你来,就是说差事,我这随差的事,那都是小事,我自办得妥妥当当,枢相也是多有夸赞,要你说的是军中之事,我慢慢说,你细细听……”

程浩第一时间来告诉苏武这些事,便是生怕苏武不知其中,有什么处置不当的地方。

程浩慢慢来说,苏武慢慢来听,刚才猜测了一二,自是没猜错,只是不知还有这么多细节,竟是军中已然就有不少人拜过了谭稹。

这权力运行的逻辑,有时候,真就是这么简单明了,就是那一句话,新人换旧人,一朝天子一朝臣。

说完了事,两人互相叮嘱几语,苏武便再往自己部曲而回,身边都是忙碌,十几万军,营寨就如同一个城市一般热闹。

却是又走不远,一个军将上前来,众多军将皆在忙自己部曲之事,这人来寻苏武,显然就是有意而来。

只听他说:“在下辛兴宗,乃是鄜延路刘总管麾下军将,见过苏将军。”

苏武笑问:“有礼有礼,不知何事?”

“是谭置使有请,还请将军一会。”辛兴宗笑着来说。

苏武哪里还能不懂,却也意外,怎么这么快?真是毫无顾忌?这辛兴宗也是如此光明正大奔走,那更是毫无顾忌,就不怕童枢密给的小鞋来穿?

去是不去?

苏武想得一想,点头:“上官来招,岂能不去,辛将军头前请。”

“好好好,苏将军真妙人也,请!”辛兴宗差事办妥,自也高兴。

(兄弟们,马上就除夕了,祝兄弟们阖家团圆,事事顺遂,身体安康,家庭幸福!拜谢兄弟们这三个月来的支持,再拜!)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