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其他 > 水浒开局在阳谷县当都头 > 第181章 两浙路制置使谭相公到!

水浒开局在阳谷县当都头 第181章 两浙路制置使谭相公到!

簡繁轉換
作者:祝家大爷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3-27 11:14:33 来源:源1

一秒记住【笔趣阁】xbiquge365,更新快,无弹窗!

苏武慢慢打马走在这杭州城的大街之上……

这杭州城,二十万户,只看这街道之宽敞,鳞次栉比之店铺楼宇,那白墙黛瓦飞檐翘角……

可见其昔日繁华之景象,更也可见昔日里这里的人生活的场景……

却是眼前,一片萧瑟,街面冷清到了极致,商业活动全部停止,街上除了贼人的尸首,不见旁人……

这百万之贼,给这座二十万户人丁的繁华大城带来的打击,已然不可想象!

但苏武也知道,这里毕竟是两浙之中心,乃至江南中心之一,只待贼祸一过,要不得几年,这里就会恢复往日繁华之景象……

杭州城为何如此繁华,只因为这里,水路也通,陆路更通,更还通海路。

北宋一朝,海贸极其发达,这不仅是说东亚的海贸,更也说南亚、西亚,乃至地中海,欧洲……

北宋海贸之发达,能到得什么地步?

福建泉州之地,能有好几万的外国人常住,那里各种教派的教堂林立,什么祆教、婆罗门教、景教、清真……

那里更还有久居的外国人在当地成为大族,其中蒲姓为最,甚至有泉州蒲半城之名。

也是这蒲姓大族,在南宋灭亡之际,在当地倒戈不说,还割据城池,成为蒙古人的帮凶,帮着追杀南宋皇族……

这个蒲姓人家,也在后来朱元璋复国的年代,被屠戮全族……

苏武想起这些,不免也是知道这杭州城里,其实也有不少高鼻深目的外国人。

不免还想,此时大宋之天下,六个市舶司,也就是六个“海关”衙门,分别是广州、杭州、明州、泉州、温州,最后一个便是京东密州,密州算是其中凑数的,也是唯一一个北方市舶司。

六个市舶司,其中三个,就在两浙,杭州是中心之地,杭州海湾里,若是无有这场乱事,那也是海船林立,远比山东之地多得多。

至于明州,其实就是宁波,温州就不必多言了,这两个地方,还都在杭州附近不远,明州更与杭州在一个海湾之中。

这两浙之地之富庶,不仅因为江南鱼米之乡也,也还因为海贸之发达。

这个时代海贸能带来多大的财富呢?

往前推几十年,庆历年间的数据,六个市舶司,一年海关税收就有一千九百七十五万贯,这仅仅是海关税收,还有给商人带来的贸易利润,乃至城池里的商税,那更是天文数字……

别的不说,就这份海关收入,哪怕一个女真人头价值四百贯,也够买下所有女真的人头了。

苏武打马在杭州的大街上,想着这些,他在想什么?

想的自然是钱,当然,也不是想着海贸之事,海贸自有人去做,苏武一时半刻还真插手不到这些生意上来。

但就看眼前这萧条的杭州城……

苏武想的是……买买买!

这城中,越是大户,此时越是人丁不多,死伤惨重,所有商业上的关系网,上下游,其实都被破坏……

买什么?

自是买房屋,买地皮,此时来买,价格必然低到不可想象,几乎就是白菜价。

不是苏武有意要发这战争财,而是苏武需要大量的经济来源,江南两浙去京东两路,水路也行,海路更便,虽然看似相隔千里,其实就是沿海“毗邻而居”。

发展之道,便也不必局限一地,这杭州也好,越州(绍兴)也罢,都在贼寇肆虐之下,正是抄底的时机,与其让别人来抄底,不如让苏武来抄底。

再加上如今苏武在江南之名望,乃至苏湖之地豪富人家的人情。

这事,越发可做。

但苏武自己,没有那个时间空间来做,自就要寻人来做,留大批人手在此,杜兴先干起来。

至于这件事到底交给谁?

善于经营的扑天雕李应,再合适不过。

这种事,还是得父老子弟来行,父老子弟有根,有家族亲眷,更好掌控。

再想这杭州之地,将来也要来个知府相公,这位知府相公也很重要,如今是童贯打下了杭州城……

自不用说,童贯当操弄其中,此人必也是蔡京王黼朱勔等人的对立面。

苏武想来想去,只要这些事都妥当了,这杭州越州等地的抄底大计,必会给苏武带来不可想象的利益……

什么造肥皂烧玻璃,与这种事比起来,那真是不可相提并论……

马上就得干,明日开始就得让杜兴带人着实来干,先去杭州府衙,府衙里有存档资料,也要控制在手,土地与宅邸地契之类,在官府里都有存档,只需要“按图索骥”,事半功倍。

只要愿卖,那就愿买,价格只看怎么谈,眼前之杭州,至少已是十死其五,人心早无,怎么都好谈……

哪里来的钱?苏武此时手中还有不少,后续的……

苏武也不急,先把童相公迎到杭州府衙里来,府衙已然改成了皇宫,先让军汉们把那些僭越之物都收拾一下。

大事之前,先开小会。

苏武与童贯两个人的临时小会议。

童贯之喜,就在脸上,便是进了府衙,还当真好好把这“皇宫”参观了一番,边走边说:“沐猴而冠也……”

苏武也笑:“小贼之辈,野心甚大,不免贻笑大方……”

童贯双手背后,笑着来看苏武:“你说……此番报捷,该如何与官家去说?”

苏武只道:“实事求是去说即可……”

童贯点着头:“实事求是也是应该,其中门道,你也当学,晚间啊,我亲自执笔来拟,你呢,在旁看着……好好学一学其中门道……”

“多谢枢相……”苏武点头答着,兴许也真要学,说话是门学问,实事求是也是门学问。

童贯已然就来问:“子卿啊,这城内约莫有多少钱粮之物?”

苏武还真“约莫”了一下,也就是各处存放钱粮的地方,都去看了看,便也来答:“钱财之物,那些金银布帛之类,全加在一起,约莫有一千万贯上下,粮食一时算不清楚,但三五十万人吃一年,当是不在话下……”

童贯眉头一皱:“怎的只有一千万贯左右?”

苏武其实也颇有些失望,就这么全城去抢,这杭州城,也不可能只抢得出一千万贯之数,翻上几倍才是正常……

苏武想了想,答道:“许是那方腊临走之前,带去许多,只管再追到方腊之所在,兴许还有一笔巨款……”

二人之间的小会,便是话语直白得紧。

童贯点着头:“粮食带不走太多,毕竟这满城之人也要养活,还有周遭州府也要赈济,不能真把百姓都饿死了……但这钱财……”

童贯说到这里,脚步微微一停,便也来看苏武。

这是考验吗?显然不是,这是商议。

苏武只管来说:“各部出了力气的,抚恤赏功之类,自当先给,当是大手笔。至于如何分一分,倒也不必太多……”

苏武此时,已然是谋大事的层面了,大手大脚的念想不适合此时与童贯之间的商议。

童贯只问一语:“你拢得住他们吗?”

这个问题,显然很有深意。

拢不拢得住,就是各部之人,服不服他苏武,能不能按照他苏武的想法来办事。

财帛动人心,按理来说,这般打破杭州城,那城内之兵,应该到处在抢,此时此刻,却是被苏武提前之军令,只把这些钱粮之处都一一控制。

这已然就算是拢住了……

接着要做的,那就是赏功与抚恤,升迁之类的,在童贯在苏武,钱财也一样。

怎么让各部都不生嫌隙,都安然接受,这也是门大学问。

苏武点了头:“当是拢得住。”

童贯一脸欣慰:“那再好不过。”

说完此语,童贯接着迈步去走,又开口:“剩下来的钱呢?你准备如何处置?”

苏武等的就是这话,只答:“运往汴京,那是万万不可……”

那当然不可,这个时代的巨量钱财,可以藏在家乡家族里,但童贯可没有家乡家族可言。

但一定不可以运到京城童贯的宅邸去,为何?

因为这需要大量的车驾人手来运,这是瞒不住人的,若是这么多东西往童贯的宅邸去运,那真是东京城里最大的热闹了,只怕整个东京城都要来看热闹,天子都要来看看热闹……

那童贯命就活到头了。

“自是不可往东京去运,你继续说说就是……”童贯也在皱眉。

这钱有时候也是麻烦事,当然,也万万不可能把这钱直接交给苏武……

苏武便答:“枢相,如今,这杭州之地,土地屋舍贱得了最低,既然钱动不得,不若就买东西,都花出去……”

苏武也不打算与童贯藏着掖着,这事,还得靠童贯来办,有时候,道理很简单。

这钱,童贯不可能直接都给了苏武,童贯也不是那品格高尚之辈,把钱都上交朝廷,那这钱自然就要有去处……

那自然都是以童枢密的名义来运作,只要运作,童枢密自然也要人手来帮他运作。

至于这钱,最后到底属于谁……

其实不重要,钱数大了一定地步,必然不会属于某一个人,只会属于一方势力,或者一方组织。

谁代表了这方势力或者这方组织,这钱自然就属于谁,确切来说,是属于谁来管理运作。

现在,童枢密来代表,那就是童枢密的名义来运作,将来,童枢密失势了,或者去了……

反正,苏武深刻明白其中道理,这笔钱,好说……

还有一个道理,这钱生出来的利益,属于谁并不重要,给谁用才最重要,这钱,还能给谁用呢?

别人兴许也能用上一些,但其中大头,不给他苏武用,还能给谁用?

此时,苏武也不可能瞒着所有人,把这些钱搂到自己口袋里,但,搂不搂,其实区别不大,真去搂了,反而得不偿失。

童贯脚步慢慢在走,脑袋里也在想,却是一语来:“买下这么多产业,便要大量人手来经营……更要信得过的人手来经营,否则,那也是面饼打狗去……”

童贯历经世事,那也一眼就看透其中,这朝廷也好,私产也罢,一旦不在自己亲手握着,看不住,都是白搭。

上位者,有上位者的视角。

苏武只管来言:“下官愿承此事……”

“你?”童贯脚步又停,来看苏武。

苏武也不慌乱,只道:“若是理不顺,下官赔出来就是!”

苏武直接给个兜底方案。

童贯眉头一松:“那倒是也可,子卿啊,你本也知道,朝廷正是缺钱之时,枢密院里更是捉襟见肘,来日要起大战,这钱缺得紧呢,你说要买土地房舍,这倒不是不可,毕竟钱花出去再生钱,最好不过。但你也要知道,到时候要用,当也就要有才行……”

“下官知晓,那这事,下官就承下来,来日起大战,下官自也在阵前,无钱岂不是用命去说笑……其中利害,下官铭记在心。”

苏武直白非常,就是要把这事争到手来,可不止是眼前杭州城内的,还有方腊带走的,不止是杭州的钱财,还有州县五六十个……

这笔巨款,就是一个巨大的基金,这差事可不简单,承接在手,其中利益,更不必多说……

童贯终于认真点了头:“好,既然你这么说了,那此事,就允了你,你可办好,万万不要办砸了。”

“遵命!”苏武点头。

如今,局势大不同,就看历史,往后之战,刘延庆能临阵而逃,而种师中却因为赏赐不继战死。

两人本都是战功而起的西北悍将,头前也都是生死战场上奠定的名望,为何陡然区别那么大?

苏武不免再想,刘延庆其人,与麾下之兵,何以打完方腊,陡然就不善战了?乃至靖康之后,刘延庆之子刘光世,依旧大军在手,却也是表现得一塌糊涂,屡战屡败,却又能次次都成建制逃脱,也混了个中兴四将之名……

而种师中身边,哪怕最后战死,依旧还有亲卫之人跟随不散共同赴死?

兴许问题就出在这方腊之战,刘延庆带兵到江南两浙之地来打过方腊,而种师中没来。

乃至也想……按理说,童贯在这一战之中,其实并没拢住巨量的财富。

换句话说,许也是刘延庆剿方腊,历史上是居首功的,刘延庆本该是军中老大,就当是此时此刻苏武这个角色,刘延庆当是纵兵发了巨量之财富,兵荒马乱之中,都是奋勇敢死之辈,满城乱贼在剿,童贯也无奈何,说不出什么来……

而如今不同了,苏武才是首功,更也是军中老大,他苏武不纵兵,刘延庆也没资格纵这个兵了。

就好比刚才,童贯问一语苏武,城中多少钱粮,苏武是实话实说,其实也能不实话实说,就说五百万贯,四百万贯,有何不可?

童贯又怎么可能一一去数呢?

只要苏武能与各军之人媾和清楚,雨露均沾,大家满意,事情就到此为止了。

但苏武不这么做,自有不这么做的道理。

苏武其实只有一念,他还想赢,赢那宋辽之战,再赢那宋金之战。

苏武也知道,来日战阵之上,他其实就是历史上童贯的角色,哪怕童贯还在。

当然,苏武必不可能是童贯的官职,只是那个角色而已。

童贯与苏武的小会还在继续,便是童贯接着又问:“北边之军,你准备如何打发?”

如何打发?

苏武牙关一咬,直白说道:“城中粮食多,自是不能让他们饿着……”

“嗯?”童贯显然意外,就问:“当真一钱不给?”

“他们不是有朝廷的俸禄吗?他们既然不曾立功,岂能受赏?当然,枢密院衙门,那也是不差的,死伤抚恤,自不能少!”

苏武答得认真。

“你真也不怕彻底把人得罪死了,那可不是谭稹一人,那是京畿各军,还有一个辛兴宗……”童贯兴许觉得苏武这么干,多少还是有些不妥。

也是童贯枢密院使当久了,从来不会这么行事,天下各路,禁军八十万余,厢军四五十万,每一张嘴,那都要照顾到,生怕出乱事。

苏武却答:“枢相,早就得罪死了,难道我多给他们一些钱财,他们就会念我的好?并不会,那又何必给呢?亦或是他们心中不忿怀恨,还敢在此时哗变不成?他们要是有这般胆气,那就让他们变一变看看……”

苏武如今说话,当真不同以往。

童贯看着苏武,也是稍稍一怔,想得一想,道理也对……

苏武继续来说:“只待战事鼎定,殿前司下各军,是拉拢是打压,枢相心中当也有定计……”

童贯便是慢慢来答:“若是以往,兴许还有拉拢之可能,而今,那殿前司下各军,是万万不会到你我之手的……”

童贯说出了一个道理,帝王之术也,赵佶再怎么不会当皇帝,这点基本的心思与手段还是有的……

帝王之术,平衡之道。枢密院已然要成一家之枢密院了,童贯的枢密院,且童贯其人,还无人能替,但凡不是这多事之秋,童贯也当不了这么久的枢密使。

既然是这无奈之局,天子也好,相公也罢,便是万万不可能让京畿之禁军还落童贯之手,这便是一个小学生都能明白的道理。

这甚至与信任与否没有关系,他就是帝心人心,乃至就是隐性的制度。

苏武只管来答:“那就更不必给钱了,粮食可以多给,只管教他们吃饱就是!”

童贯笑了笑:“你这厮啊……器量小得紧。”

苏武也笑:“只管下官是那枢密院里最坏的人!枢相不需与他们多言,只管我来言,他们要恨,便只管恨我一个!”

苏武主动背锅,给童贯背锅,哪怕童贯也不一定要苏武来背锅。

但童贯听来,笑意更浓:“你啊,长进得真快,到得天子驾前,我也当少些担忧……那此事,我就不多管了,你当是军中一应之事,皆在你手,只当让他们觉得我是老了……”

苏武立马来说:“枢相身强体健,便是百岁也不难……”

“哈哈……”童贯摆着手,再迈步,那一步跨度也大,只道:“那谭稹想来也当入城来了,到时候啊,你自去见他,就说……我病了!”

苏武明白,童贯此时心中也爽快,两浙路制置使,头前多大的威势?颐指气使,耀武扬威,不把人放在眼里。

而今倒好,也就只配与五品的军将苏武说话了。

“枢相放心,我自当让枢相心中再爽快一二……”苏武知道自己该做什么,有些人头前露的那些脸,那就要痛痛快快打回去。

枢相心中,不免也有一种昔日谢安那“小儿辈大破贼”的装逼之感。

人,怎么能不喜欢装逼呢?

只是年纪大了,见识多了,要装的是高端逼。

怎么才显得更高端?童贯摆摆手:“诶……两浙路制置使,封疆大吏也,不可慢待。”

这脉搏,苏武是摸得一清二楚,只管愣头愣脑说道:“他自不把枢相放在眼中,我又岂能把他放在眼中?”

“你这厮……你这厮……诶呀,不通人情,还当多学。”童贯回头来,抬手点了又点。

“若是谭稹之事,那我不学!”苏武一语铿锵。

“唉……不可教也!”童贯迈步去,好似还真生气了一般。

苏武只管后头跟着,再晚一些,各部军将都汇聚而来,还有大会要开,还有得忙碌……

许多工作要安排,最眼前的,那就是个杭州百姓发粮,大军围困好些日子,不知已然饿死了多少,又还有多少人就在饿死的边缘,早发一颗粮食到手,多救几个活命。

城内,贼军大量投降之事,也要安置,苏武船只也多,只管一船一船抓紧时间往家中运,乃至还可以租用民间船只,海船也行。

只是杭州湾里没多少海船了,都往广州泉州之地去躲避战乱,还要等上一些日子,才会回来……

大会在开,各种差事议定之后,就要先来论功行赏,升官加爵之事,那还得之后来说,此时此刻,只管先发钱。

只听苏武来问:“城中各处钱粮之地,当是不能生出乱事来……”

刘延庆只管笑着来答:“苏将军放心就是,有将军之令,岂敢乱来。”

韩世忠也笑道:“将军放心,都看管得严严实实,我那里点数也点好了,只等将军调拨就是!”

如今,军头苏武,在这军中当真有人心,众人信任自不必说,便是人人都知道,苏将军,定是不会有什么厚此薄彼之事,义薄云天之名,那是说笑?

苏武不乱来,那便是谁也不乱来。

苏武笑着点头来说:“好,那全军上下,自当一视同仁,死伤抚恤,皆按照我军中规矩来,想来诸位早早也知道了,不作更改。赏功之事,也是一样,披甲之贼头,一颗三十贯,未披甲之贼头,一颗十贯。至于其他大贼,按照大小,百十贯到一千贯,先登诸部,诸位拟个名单,军功大小你们自议,只管拟来了,一百贯到五百贯不等……足额发放,另外,但凡列阵参战之战兵,一人再赏二十贯,辅兵十贯。”

此时此刻,众多军将当面,苏武要做的,那就是雨露均沾,谁都有,谁都一样。

跟着苏将军上阵就能发财,这件事,要整个大宋都知晓。

刘延庆已然就笑:“苏将军果然高义也!”

那姚平仲都笑起来了:“如此,儿郎们当是喜笑颜开,我代儿郎们拜谢苏将军!”

韩世忠哈哈笑来:“嘿嘿……我就知道,将军最是疼惜兵将!”

倒是武松鲁达等人,笑是笑,并不多说,便是习惯了,知道胜了,那钱就哗哗的来。

苏武还来继续说:“待得这些钱都发下去之后,各部,再来与会,到时候……”

说到这里,苏武故意停了停,一脸笑容看了看众人。

刘延庆便是来问:“苏将军,到时候如何?”

苏武先环看一圈,看的是众人希冀的目光,感受过之后,伸手出去,左右划过,再来开口:“到时候啊,诸部,诸位,哈哈……”

不说明,但其实就是说了。

众人个个喜笑颜开,互相对视,这还用说破吗?这还能不懂吗?苏将军何许人也?

“多谢苏将军!”刘延庆知道,在场众人,都要发财了。

便是这江南来得好,开战之前,苏将军就让众人发了一笔,打完之后,显然又要发一笔、

“拜谢苏将军!”王渊都起身来拜了。

且看众人,一一起身来,关胜也是激动不已:“拜谢苏将军!”

姚平仲倒是不起身,也不说什么拜谢,只是嘿嘿笑着,他就是这个脾气。

韩世忠只管一语来:“哥哥,我就不说什么了,只管等着与你痛饮一场!”

那刘光世也起身来:“哥哥,同饮同饮……”

苏武抬手一挥:“好了好了,不是挣这一遭,还有一遭呢,接下来,当要追击那贼首方腊,他身边,必也还有豪富身家,那些各地贼寇,想来身家也是不菲,只待彻底肃清贼寇……诸位,哈哈……”

“愿为先锋!”韩世忠最先开口。

刘光世便也来说:“次次都是你为先锋,此番,该我当一回先锋!”

这是什么?这是争功劳吗?不全是,这是“抢钱”。

便是都知,此后之战,可不比今日,此后之贼,更都是惊弓之鸟。

苏武摆手笑道:“还早还早,先锋之事再说再说……至于加官进爵,只待枢密院慢慢来定,诸位放心就是,只管是我在枢密院里,谁的功劳也埋没不得,我都一一看在眼中,到时候,我自与诸位据理力争!”

别人说这话,那兴许是场面话,苏武说这话,那自不会假。

众人又是起身来谢,连那姚平仲都起身来谢一语:“苏将军若是在枢密院里把这件事办得公平公正,我自记在心中就是!”

其实这话,也并不妥帖。但姚平仲能说出来,那就已经不容易了,他这辈子,就是不会说话,乃至赏功之事,他频频吃亏倒霉,吃谁的亏?就是吃童贯的亏,童贯是真的不喜欢他。

这人,倒也让人喜欢不起来。

苏武听得这话,也愣了愣,他倒也不计较,只管来笑:“姚将军此番,稳固中军,死战不退,再怎么说,当也至少升个从四品!”

姚平仲听得一愣,看了看苏武,却道:“苏将军可莫说大话。”

什么鬼?

苏武又愣了愣,还是刘延庆去拉了拉姚平仲,埋怨一语:“诶,老姚,你这厮……苏将军什么时候说过大话?莫要胡说八道。”

姚平仲也反应过来了,连忙又道:“我不是那个意思,我是说,若是当真遇到难处,便也不必如此,苏将军尽力就是,从四品与否,我也不那么在意……”

苏武脸上好看多了,这老将军也是……难怪不招人喜欢,但……苏武喜欢,只管又说:“只待来日看着就是!”

“多谢苏将军!”姚平仲终于说了句好听的。

苏武左右一瞧,便道:“那城中差事,就先拜托诸位了。”

刘延庆大手一挥:“好说好说……”

会开到这里,大概就要散了,只待之后再来开会,苏武已然起身……

却是门口忽然听得呼喊:“两浙路制置使谭相公到!”

谭稹,身后带着军将三四十人,呼啦啦鱼贯而入,架势倒是威武不凡。

那谭稹头前第一个,进门来,更是眼神看天花板,龙行虎步而入,便先开口:“何事笑声连连?论功行赏呢?怎的不等本使同来商议?”

在场众人,转头去看,只看那谭稹脚步往前来,直往中间去,那中间之处,本有龙椅,当然,此时龙椅被清出去了,便无座位。

谭稹走过去,站定当场最前正中,左右一扫,又问:“童枢相呢?论功行赏,怎的童枢相不来主持?”

苏武本是坐在左手第一,此时自也就是坐在谭稹身侧,便是来答:“童枢相身体略有不适,歇息去了。”

只听得此语,谭稹面色稍稍一喜,左右再看:“唉……童枢相啊,为国操劳数十年,年岁如此大了,还在为国奔走,着实教人敬佩。年岁大了,花甲早过,六十有六,本也不该再让他奔走这千里之地,皆是我等不堪,不得天子看重信任,不能让朝廷放心,所以无奈,唯有让童枢相如此操劳,果真,操劳出病来了,岂不教人痛心?不免也是那一句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古往今来,人臣之楷模也……”

夸得实在是好。

说得也实在是清楚明白,说得苏武面色也变,刘延庆心中也紧。

死而后已,一个死字,此时在许多人心中,在刘延庆心中,那就是千钧之重……

苏武横眉看着谭稹,这张脸,得打!

却听谭稹又说:“既然童枢相不能主持此论功行赏之事,那便由我代劳吧,且说说,此番破城,得钱粮多少?如此也好赏赐军功,也好赈济百姓……”

为什么谭稹来晚了?因为头前没人通知他来参与这个会议。

为什么他又能赶到?因为他派人盯着看着,岂能错过?这城池之中,钱粮无数,岂能不争?再不争,麾下八万多军,哪里还有军心人心可言?

这一语,只听得刘延庆王渊姚平仲等人,面色一沉,这苏将军都已经分好了,却又要横生枝节……

这上官又万万惹不起,两浙路制置使,哪怕拿刘延庆来比,官职之差距,那也是十万八千里。

莫不是……头前苏将军所言,都要不作数了?

如之奈何?

那就是又来八万多人来分……

只问,那北路八万之军,做了什么?是先登了?还是退了援贼?

众人岂能不知,南边已然攻城,北边还动都不动,这么点小心思,满场谁看不懂这点心眼子?谁能不气愤?

唉……

众人皆是无奈,心中也紧,话语自也不敢来说,这可怎么办?总不能真就没点公平公正可言吧?

众人目光,自觉不自觉,都往苏武看去。

众人却也担忧,童枢相不在,苏武真说起来,也不过是个从五品武夫罢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