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其他 > 大明王朝1566之高翰文 > 第一千六十一章:机智的张居正

大明王朝1566之高翰文 第一千六十一章:机智的张居正

簡繁轉換
作者:雪泥鸿爪ad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3-27 23:15:38 来源:源1

一秒记住【笔趣阁】xbiquge365,更新快,无弹窗!

特别是在公司组织结构与商业模式一书中,高翰文几乎是用新制度经济学的思维贯穿了全书的,无论何时都要回答一个问题,公司为何而存在,业务为何而存在?部门为何而存在?

在里面几乎隔山差五就在强调,公司的存在是为了降低交易成本,而不是为了创造价值,是为了公司内外的人能创造价值,是为了降低公司内外的人创造价值的成本。

公司不是一个独立的主体,没有一个人叫公司。如果公司自身能创造新的价值,那其实是窃取了公司内外人员的价值,必然是公司的控制人在借公司价值的名义套利公司的财富,必然导致对内压抑,对外必然依靠官府才能维持销售,直到最后公司存在的成本越来越高,最终分崩离析。

这里面还牵扯出风险收益,公司只追求与风险相对称的收益,而应当拒绝套利,也拒绝追求超额收益。

任何由这个套利,超额收益想法的,必然陷入弯道超车的路径依赖中,最终难以挣脱困局。

公司只是一套制度设计,这一套设计的目的,有且只有一个就是降低交易成本,提供比市场更低的交易成本的交易方法,否则公司就没有存在的价值。就不应该存在。

虽然新学很早就在讲套利、投资、投机、赌博四者的区别,但这一次套了个公司的语境,很多人果然看着顺眼多了。

好些人以前都只是觉得新学在玩弄文字概念呢。

在第一章结尾,高翰文还加了一个彩蛋,如果公司部自己主动创造价值,单纯依靠让员工、客户创造价值,公司不能从他们创造的价值分利怎么办,岂不是为他人做嫁衣?

高翰文当然没在这里写答案,要看答案,那得去经济大学堂读书,或者去听经济大学堂的高价内部演讲课了。

虽然话说得点到即止,但聪明人还是明白的。

这个公司可以是公司,可以是作坊,也可以是王朝。

皇庄、官田的存在不就是公司想自己拥有一套自己的价值创造路径吗?

但事实是,哪朝哪代没皇庄、官田,到后来,该帝国财政崩溃还是崩溃。

最核心一点就是能不能普遍地征税。如果能够做到普遍征税,朝廷压根就不应该在意是皇庄民庄,官田私田。相反,如果社会税低,皇庄官田税高,那自然有人源源不断地制造亏损把皇庄官田变为士绅民产民田。反之,亦然。

只是在这变过去变过来的过程中,掌握变不变得过去的人,才是最大的赢家。朝廷士绅,百姓都成了给这些隐藏在幕后的人的帮工了。他们赚钱简直就跟赌场抽流水一般,还不用担当恶名。朝廷甚至天子反而成了这些人的挡箭牌。

当然,能从这里看到高翰文故意说一半的潜台词的并不多。但这里面必然包含了正在里面身着便服,耷拉着脑袋的张居正。

如果允许一个税费套利机制长期存在下去,甚至人为制造一个高低地位差异来保证税费差的合理性,那么任何王朝的财政都是要走向覆灭的。跟朝廷手里名义或实际拥有多少皇庄、官田、矿场无关。甚至越拥有越失去。

张居正,早就领略了新学的厉害,但以前是厉害归厉害,但终究是太间接了,哪怕是宋应昌展示的统计学,不过是多一双看问题的眼睛罢了。但历来真正缺的不是看出问题,而是解决问题。没想到这一次,直接把这些道理隐晦地点了出来。

只是想要向全大明普遍征税,要怎么做呢?张璁之前搞过一条鞭法,现在也废弛了。而且要废除宗室士绅特别是藩王与官僚实际上的免税权,难度何其大?内廷有谁跟自己志同道合呢?

想着想着,张居正突然灵光一动。

花了两百两银子买了一套,立刻就直奔高拱的府邸去了。

这东西既然风险这么大,自然是要找个不怕死的高个先趟一趟深浅再说。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