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其他 > 大明王朝1566之高翰文 > 第一千七十一章:隆庆银元

大明王朝1566之高翰文 第一千七十一章:隆庆银元

簡繁轉換
作者:雪泥鸿爪ad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3-27 23:15:38 来源:源1

一秒记住【笔趣阁】xbiquge365,更新快,无弹窗!

李春芳转出去,紧接着就是高拱了。

相比于李春芳手里那虽厚但也仅一份奏疏不同,高拱自己双手捧着好厚一叠就算了,身边还有两个翰林那胸前也是老大一叠了。

翰林自然没机会进去了,在门口。滕详亲自出来指挥两个太监,才接过这么多奏疏。就这阵仗,不知道的还以为高拱才是首辅呢。

隆庆,本来还沉浸在李春芳带来的一丝有闲当中,看到气喘吁吁,满头大汗的高老师进来,隆庆赶紧站起来走上前搀扶高拱入座。

先易后难,高拱还是很明白事理的。前面都是些小事。不至于一开场就把隆庆给整疲惫了。

比如封赏一些朝廷急需却又不通科举的人才,就是之前的传奉官。

如果说嘉靖在鳌山灯会后一口气封十来个算是不务正业,那隆庆帝现在看着高拱拟定的名单,足足三百多人,也觉得有些多了。

原本隆庆自己想敕封个一百来人的,但高拱知道了,干脆二一添作五,又增加了一百来个名额。

当然,高拱也不是那什么乱来的,推荐的人基本都是在开发辽东过程中有大贡献的匠人,商户、以及一些戴罪之人。

朝廷没办法给出正经赏赐,只能这样了。

隆庆想了想今年内帑还挺充裕的。这传奉官虽然都是内帑出钱,但问题也不大。隆庆咬咬牙,直接把第一份奏疏放到一边,算是通过了,一会儿就等滕详抱去司礼监那边披红用印了。

又看了看接下来的三件,算了隆庆都没打开,直接就放到旁边,高老师的奏疏,隆庆还是很放心的。

一口气扔旁边十几份,终于来到此次论证的正菜——隆庆银元与宝钞改制。

先前就有嘉靖银元的试制,这会儿奏疏里就有两枚嘉靖银元的样例呢。除此之外,一份仿造杭州西湖银行存单支票的崭新宝钞也夹在其中。

“皇上,这银元,九成银一成铜锡,一块银元整重半两。宝钞那边西湖银行的支票至今无人可仿制,面额分五两银子,十两银子,百两银子。可以极大方便民间交易。制作成本却也低廉,一张支票仅50文钱左右。一来一去,也为国朝节省巨大开支。只是为了推广,少不得得允许宝钞交税。只是臣想来,有个宝钞可交六成税赋,朝廷还是能承受的。”

隆庆打开奏疏看着。虽然格式也是司礼监整理的新式格式,但右侧的动机、原理、套利等愣是没怎么批注。

“高老师辛苦了,这银元之事可先行办理,内宫宝钞司与工部户部合办,厂卫负责驻守如何?”

隆庆也是见过新学的样子的。这种只说优点,不说缺点的,推行下去,怕是多半要遭反噬。只是这是高阁老的提议,隆庆也不好意思一来就说什么不好。

“皇上圣名”高拱正想问宝钞的事,却见隆庆继续发问。

“至于宝钞,还是再看看那西湖银行具体怎么运作的吧?百两银子面额的宝钞,如果几十文钱就能制作,其中巨利,怕不是引出祸患。”

隆庆按照新学套利思维寻找漏洞。随即说了出来。

“这”这时高拱才发现,自己高兴太早了。虽然想说西湖银行就是这样的面额,压根没出问题。但有了天子的提示也明白,这其中肯定还有其他操作细节才是。绝不是表面这么简单。照搬西湖银行,很可能出现画虎不成反类犬。高拱瞬间看向隆庆,发行自己这个老师有些跟不上学生的节奏一般。隆庆去一趟杭州,表现出来的成熟相当惊人。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