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其他 > 大明王朝1566之高翰文 > 第两千七十五章:三百万两银子救灾大善政

大明王朝1566之高翰文 第两千七十五章:三百万两银子救灾大善政

簡繁轉換
作者:雪泥鸿爪ad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3-27 23:15:38 来源:源1

一秒记住【笔趣阁】xbiquge365,更新快,无弹窗!

第两千七十五章:三百万两银子救灾大善政

“三百万两救灾银朝廷有发过钱吗?怎么算的。”

好家伙,这个谢恩奏疏,看得隆庆都有些不好意思起来。因为他压根就没记得自己有特别批过专项救灾银。

内阁正常审批,最多能有个一两万两银子就顶天了。正当大明朝是金蟾呢,哪掏的出这么多钱。

难道?

吓得隆庆有点不敢相信,总不至于高拱为了自己的面子背着自己私下结党串联资助了河南吧?

但户部绝对拿不出三百万两银子啊。记得每个月都有看,国库余额最多时也就九十万两。

好在很快,柳常青就贴心地列出了明细。

第一笔,朝廷蠲免河南黄河水灾三府一州当年及往年积欠春秋两季田税商税物税,折色白银累计九十六万两。

第二笔,朝廷蠲免三府一州当年及往年积欠春秋两季王府勋贵田税物税,折色白银累计六十七万两。

第三笔,朝廷蠲免三府一州当年及往年积欠徭役折银,累计四十九万两。

第四笔,朝廷同意地方官仓救灾,粮财物累计市价折银三十三万两。

第五笔,朝廷同意协调临近州府暂借三府一州衙门运营火耗折银,累计二十五万两。

第六笔,朝廷同意征发临近州府徭役一万五千人,入三府一州维护秩序,粮饷与视同帮工工钱累计折银十八万两。

第七笔,朝廷同意地方组织义民助捐,累计得银八万两。

第八笔,朝廷内阁紧急拨款救灾银,六千两。

总计296.6万两朝廷救灾银,有零有整,号称三百万两救灾银,压根就没怎么夸大。

看到柳常青这个算法,尼玛真的不是来打脸反讽的吗?

好在后附了一个说明,明细仅陈列给皇帝,交内阁与对外宣传的只有朝廷救灾总额,好让河南人永记朝廷恩德。

这,完全不按套路来的。谄媚到隆庆都有些接受不了的地步。

大明由于中央朝廷没钱,一般救灾拨款都少,主要是让地方永官仓去救济。翰林那笔往往就一句救灾就了事了。事实上多数压根就没记载。

没想到,现在六千两银子直接干出三百万两的救灾效果。

这样真的好吗?

很明显,隆庆内心是拒绝这样吹捧的。这要成为惯例,后世得闹多大笑话啊。历朝历代也不见哪个皇帝如此厚颜无耻,没有救灾愣装善人的,传统的儒家仁义道德让隆庆帝感觉脊梁骨都有些凉飕飕的,生怕将来谁来戳两下就没脸了。

但三百万啊,这个名头,隆庆现在太需要了。

有了这么一个大义仁善的名头,将来无论是征兵还是增税,朝廷都会顺利很多。因为百姓会自我安慰,虽然缴得多,但遇到大灾大难朝廷的救灾也会更多。

就在隆庆还在犹豫的时候,滕详又补了一句:“主子,现在外面已经知道朝廷三百万救灾帮助河南百姓,主子就是万家生佛、道祖临凡啊。通正门外,国子监的监生在河南监生的带领下已经搭上旗子,集体去宫门口跪谢天恩了。这是他们的联名谢恩奏疏,不过现在这些人还在宫门口,晚些主子是否去说几句,免得学子们仰慕天恩,久等不至。”

“好,好,好,去见见学子。”

隆庆还能说什么呢,本来自己还准备半推半就呢,没想到已经传得世人皆知了。虽然很想告诉世人自己这个皇帝没那么好。但现在既然木已成舟,就只有坦然接受了。

“子茂,你拟一个贡献大小名单,就按战争中预计的用途与杀伤来

只可惜隆庆早生了两百年,要不然就能开开眼界,见到如此理所当然,厚颜无耻的皇帝了。排,第一名升工部郎中衔,第二三四五名升工部主事衔,其余只要有用皆可升迁,给你二十个名额。先给衔不给职,等工部出缺再说。”

隆庆帝急忙吩咐完李如松,赶紧出发,迫不及待去当一把圣人了。

多谢多谢书友lhpdw的推荐票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