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其他 > 大明王朝1566之高翰文 > 第两百七十九章:投资移民进大明

大明王朝1566之高翰文 第两百七十九章:投资移民进大明

簡繁轉換
作者:雪泥鸿爪ad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3-27 23:15:38 来源:源1

一秒记住【笔趣阁】xbiquge365,更新快,无弹窗!

正所谓雪中送炭难,锦上添花易。从赵真善过来,郑何二人的生意算是打开局面了。

于是同时,之前培训班不是还有好几个军户的同学。

这三人基本是享受了高翰文的免费培训,所以这次郑何二人有高翰文的背书,三人还是很信任的。

军户与普通百姓不同,因为明初太祖建有卫所兵的卫学,并且一直是鼓励军户考科举的。当天条件是家里得留足一个正兵的名额。

因此,军户家庭总体文化水平还是挺高的,哪怕是军户家的女儿女人基本都是知道自己名字的,好些还都能写名字。

另外,军户家由于要运送均需的关系,家里得女人可没有什么缠足的习惯。

因而,仿佛是过往军队中的良家子,这些军户女子正是纺织工业的主力军。

读书人相公的话,谁还能不信呢,因此三人协力,一口气就给郑何二人预定了两百多人的名额。

----------

在郑何二人东拼西凑打算东山再起时,重新规划的新区终于全面开工了。

从千户所那边传出来的洗煤与火砖技术,极大地加快了建造进度。

这种砖木混合建筑结构,极大地节约了建房的木材消耗。虽然相比于传统结构抗震性能那是肉眼可见的下降,但是杭州应该还好吧。

本着大干快上与功能分区的原则,中间是商业区,四角是工业区,其余是居住区。为的就是兼顾上班通勤与商业交流。

别看才16世纪,事实上,前几个月杭州老城已经堵得不成样子了。拓宽路面自然是应有之义,但功能分区,减少不必要的通勤则显得更为必要。

在交通的另一方面,轨道交通也被高翰文建议着引入进来。反正千户所造的钢铁有剩余,就设计打造一条环新区,连接四角工业区与四周居住区的马拉列车。连接新区与老城之间也有一列马拉列车。

商业区里面,除了商业区,各类体育场、体育馆、剧院、舞台则是最为核心的设计了。一个城市要想赚钱,光靠生产是没有用的。因为生产的钱大多进工厂主了。必须要依托各种类型的消费把工厂赚主的钱再反馈回社会。

这样,才能形成财富的正循环,也在这个循环过程中,城市财富才能越做越大。光做生产,特别是初级产品生产,只会加大贫富差距,一来地区发展后劲不足,二来,那些老儒生挑刺的能力还是有的,不被弹劾都难。

当然,上面是理想情况。如果消费升级失败,高翰文也就只能把一切包装成大家都在艰苦朴素,自力更生的样子,然后默许划一些私人区域,狗与穷人勿进,让上流社会隔开,避免刺激到这帮老儒生的脆弱神经了。这样让消费在上流社会之间内循环,慢慢地等待工商业扩展后质变的那一天了。

至于整个新区远超老城的土地,基本是织造局,招揽杭州所有的有名士绅与钱庄还有泰西坊里的四个商团一起出钱买下来整体规划的。

这里面,钱与权基本是不对等的,织造局出银10万两,其中各类设备折银5万两,股权占比30%。四大泰西商团出银20万两,分五期实缴25万两,股权占比20%,其中织造局出面给四大泰西商团总共争取250人的入籍名额。当然还得有个额外条件就是儒学得过童子试。

为了此生能做大明人,也是拼了,就当是投资移民了。

其后才是本地跟随这次织造局开埠发展起来的工商户,当然也包括福建的海商、安徽的徽商,总计出银20万两,分五期实缴20万两,股权占比20%。

再有10%的股份直接划归了大明中央朝廷。

再然后是对浙江省与杭州市各招股2.5%的份额,但各实际出资一万两。资金来源主要还是这一年新收的商税。

最后的最后,给了高翰文个人的代表大会一票否决权,作为众多股东团结与信任的枢纽。

这些东西张逊肤是看在眼里,急在心里。

因为大明基本不干涉民间业务,怎么设计都没问题。高翰文拿到那一票否决权也只是一票否决,跟股权收益没任何关系。

但问题时,这东西本来可以提交中央形成改革方案然后自上而下运行的。搞不懂高翰文为什么倔着就要在下面行之有效后再上奏,让上面追认。

看着嘉靖皇帝也不是喜欢受人裹挟的样子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