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其他 > 大明王朝1566之高翰文 > 第三百五十五章:吕芳的税收经济学

大明王朝1566之高翰文 第三百五十五章:吕芳的税收经济学

簡繁轉換
作者:雪泥鸿爪ad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3-27 23:15:38 来源:源1

一秒记住【笔趣阁】xbiquge365,更新快,无弹窗!

离开那自称神课先生的押注指导算命老头,吕芳终于是有些疲惫了。

后面这一半纯娱乐的吕芳就不想去凑合了。

于是乎高翰文带着就在拐弯这一代的餐馆铺子吃了一顿饺子。

吃完后带吕芳到旁边的按摩店来了个按摩SpA,还有汗蒸,足浴。

一套齐全都到下午已经接近晚饭时分了。

可惜吕芳执意要回织造局,否则高翰文还能跟着蹭一顿好的。

这个欢乐谷是集合杭州十三家大户与织造局、锦衣卫一起打造的。当然是采用了织造局最新的复式记账技术。自己虽然享有终生免单的权利,但好歹也是大名人了,拉不下脸。

为了免于被说是来打秋风,高翰文平时可不敢这么明目张胆过来消费。

但真要自己付钱,又有点手里拮据舍不得。

就这样,陈指挥使与高翰文都各自带着遗憾回去了。

-----

吕芳回到织造局,却是马不停蹄地把这几日的想法与今日的启发记录下来。

因为早在南京,他就注意到杭州的商税剧增了,但想收商税,却不是那么简单的。

因为一亩地的产出差不多是稳定的,就算有天灾要减免那也有理有据的。总不至于人造天灾吧。

正是因为田地,人头是稳定的资产朝廷几千年来一直是人头税,田税。

要知道,从来没有朝廷主要针对风险资产收税的,哪怕这个资产再值钱。因为那样就是朝廷吸纳社会风险了,而不是让社会分担朝廷的风险。

吕芳的思路当然还没这么深度,但是却也在思考怎么收商税了。

杭州能收,那是因为一来是海瑞、王用汲搞得增值税得道普遍推行,丝绸大户通过相互采购关系,层层嵌套,自然逃不开交税。

不交税,从上家可以查下家,从下家也可以查上家。批发生产业务,一旦增值税票据不全直接没收充公。自然能保证稳定上缴。

但在杭州之外呢,一旦大多数商人主要靠转运不是生产,主要荫蔽于士绅官宦之家,而非独立经营。这要收税就难了。

都不说别人有意反对,但做生意总是时赚时亏,总不能强人所难让亏了的也交税吧。

那样恐怕只会一片混乱。乱起来哪儿还有什么商税。

今日去欢乐谷,去给了吕芳新的思路。

那就是欢乐谷的房租地价基本都是规定了,一共五档。每一档里房租是确定了的。

但在每一档里,商铺店家的店面却有大有小。

那这些店铺为什么不租大一点店面以扩充收益呢?

或者为什么不租小一点店面以减少开支呢?

很明显,投入的人工与店面物料这些成本与收益之间是有固定的关系的。

如果收益率下降,他们要么就会减少投入,要么就该转行到收益率更高的行当了。

从某种程度上讲,天下的投入产出率是既定的。

想到这里吕芳自己都觉得惊讶出来。

如果天下的投入产出率既定,这不就是稳定的税基吗?

如果天下的投入产出率既定,那么织造局只需要统计出自己的投入产出,再拿其他商铺的投入自动就能套算出盈利。这不就可以搜商税了吗?

反过来讲。商税要高,人工投入得多,要么人多,要么工资高。最好是又多又高。

商税要高,店面物料投入也得多,物料不好审核,那店面就得贵。

这样一逆向求解,还顺便把提高商税的思路给补充了。

这样一来,织造局在今年一年连续五次给手里匠户涨薪也就变得合理起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