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其他 > 大明王朝1566之高翰文 > 第七百七十二章:密旨内容

大明王朝1566之高翰文 第七百七十二章:密旨内容

簡繁轉換
作者:雪泥鸿爪ad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3-27 23:15:38 来源:源1

一秒记住【笔趣阁】xbiquge365,更新快,无弹窗!

“另着南直隶镇守大太监吕芳立刻调查南洋流入大明福寿膏牵涉朝廷大员情况,朕听闻福寿膏久食上瘾,遗祸无穷。凡有朝臣牵涉其中,即刻奏请监国清查福寿膏效果,便宜行事定夺。”

不打倭国了?福寿膏?这都哪儿跟哪儿的事情啊?完全不挨着。

鉴于上喻这般东一榔头西一锤子,裕王在等待示意后锦衣卫还是没有特别的提示,屏退了三人。原本就惆怅的四人,这会儿更惆怅了。

说嘉靖皇帝尊祖制,这话就连裕王这个嘉靖儿子都不会信。只是天子不愿说实情,那自然就只能在执行的过程中猜着理解了。

对于裕王来说,从倭国撤军是前些日子就有的消息了,如今算是宫里给自己提个醒免得没有提前预备。福寿膏这东西裕王也不陌生,因为太医院是拿来当高级镇痛药的,至于就是久食上瘾就能遗祸无穷,裕王只是觉得是不是谁拿这东西惹着嘉靖了,才如此小题大做。

这样一来,定国公跟新学那档子事反而给冲淡了。也不知道嘉靖到底是不是决心挺新学。如果挺为什么要抹掉新学弟子严绍庭这一次极有可能是大明成祖后最大的一次征服战功呢?如果不挺,一次安排这么多事,谁还有心情去琢磨新学的那些破事。

就算是事实俱在又如何?朝廷总要分个轻重缓急吧。何况已经派人去调查了。

经过心理建设,谭纶与郭宗皋基本都揣着心事回去干活了。

这个心事自然就是嘉靖对新学对石见银矿什么的到底是个什么态度。很明显,扯祖制,他嘉靖都把太宗皇帝变成祖皇帝了,还能说什么遵守祖制吗?嘉靖说遵守祖制,纯属找不到理由硬扯了。

按祖制,大明官员得死绝了。

等想到这一层大家也就明白,祖制只能嘉靖拿来当遮羞布,决不能由下面的官员说。真来祖制,没谁能幸免。

这一点,对新学太有利了。等明白这个关节,也就知道嘉靖到底支不支持新学,到底支持到什么程度了。

等到大臣散去,吕芳才提醒裕王,商税优免限制该动真格了。因为朝廷放弃了石见银矿,现在银毒肆虐,白银已经越来越不值钱,很明显,朝廷刚刚改善一年的财政后面支出压力又上来了。

南直隶坐拥两省之地,上缴商税还不到浙江一半,就这还是有监国坐镇。如果离了监国,可以想象,朝廷的税赋大头全都得依赖浙江,长久而言,这是真不行。

“那这事就先交给吕公公谋划吧”裕王轻飘飘的一句话,也把吕芳打发出去了。这很显然与裕王一直以来的勤政人设不符啊。很明显是那封密旨有东西,但裕王没有说出来。

密旨的东西,裕王当然不敢说出来。说出来那就真的是天家父子相疑了。何况按照里面的说法,对裕王将来也是有好处的,没理由过于反对啊。

密旨的内容不是其他,就是嘉靖已经派锦衣卫与东厂联合倭国国王接管了石见银矿。在严绍庭到倭国两战见功威慑倭国后,立刻就把大明的多余军民都撵了出来。

真正上演了一幕臣民还欲征战,君王已经媾和了。这180度大调头简直是让人瞠目结舌。

目的其实很简单,石见银矿的事不能让天下人知道,更不能让天下人参与其中。只有利用倭国本土奴隶才能低成本开采银矿。当然也只有这样才能把银子直接收归内帑而不是被户部国库抢了去。

为了这个,嘉靖早早地在年初就派戚继光移驻辽东永宁卫,以一镇之兵,名为防范辽东土蛮汗女真,实为监视护卫石见银矿,并为银矿运回大明提供中转。

对于这些,裕王能说什么呢。至少在嘉靖还活着的时候,他可没理由去反对什么。总不能在父皇还活着的时候就踩着父皇给自己挣名声吧。这么干,怕是万寿宫那位真的要跳脚了。这么干,孔圣人也不允许啊。

只是这事怪就怪在朝廷百官特别是内阁似乎也没反对的意思。南京都风声这么明显了,京城居然风平浪静就让皇帝完成了撤军的旨意。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