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其他 > 大明王朝1566之高翰文 > 第七百八十九章:严绍庭归乡

大明王朝1566之高翰文 第七百八十九章:严绍庭归乡

簡繁轉換
作者:雪泥鸿爪ad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3-27 23:15:38 来源:源1

一秒记住【笔趣阁】xbiquge365,更新快,无弹窗!

另一头,裕王在魏国公前来汇报的下一刻就同意了徐阁老家提出的企划。只是条件是无论干什么,宫里要占两成。当然不直接持股,分散在好几个勋贵里代持就行。

魏国公前脚刚跟徐琨商量好细节,后脚严绍庭的征倭大军就正式进了南京城了。

虽然没有完全占领石见所在藩国土地,但终究是实打实打赢了两场仗的。而且先前还迎回了卢将军的骸骨。还带回了一只归属卢将军的倭国义军。这些也都是实打实的功劳。

裕王在紫禁城斋戒祭天,告祖后还是隆重地欢迎了回来的军士。

赏赐从内帑出,嘉靖这次倒是没抠门。当然,既然是赏赐,自然没有计划中的去倭国抢掠来得多。但胜在没风险,好些人还是乐意的。

比较窝火的是随军的辅军,没多少军工,基本不能转正。又没奖励,属于纯白跑一趟。但辅军没火枪的,更没什么战力,只能认了,就当见世面了。以后去南洋碰碰运气。

只是听说吕宋的金矿好像也不咋的,大明与西班牙几次拉锯最终还是丢了,而且可靠消息表明就没多少金子。这样一排除,想要靠双手勤劳暴富翻身的路子并不多了。要么去安南杨都司麾下当地主,抓大明流民去种地,要么只有去狮城当海贼劫商船了。

据说在大地的南边,有个郡王还建立了澳明在吸引人口,但那玩意还是太远了,没谁真愿意过去,除非被忽悠了。

严绍庭官拜上海水军总兵,其哥哥严鸿退而转任广东总兵官刘显的参将。在水军领域,基本确立了一个新严党的兴起。不过严鸿性子比较暗弱,刘显作为广东总兵,要想把严鸿的知识掏出来,打造一个刘系广东水师问题应该不大。

--------

“严将军辛苦了,封赏过后回江西分宜吗?”裕王在大封赏过后招严绍庭来专门询问。

该有的手段还是要有的。趁着严绍庭正式履职之前,才好提前安排一些武将进去。

“上海卫才起步,前面因为征倭很多事都耽误了,还有诸多事情要忙碌,末将可以不回分宜的”严绍庭倒没想这么多。年轻人这会儿正一心想着干活儿,替朝廷分忧呢。

“还是回去看看吧,听说严阁老近来诸事艰难,你回去一趟,也算是光耀宗族了”裕王还是很贴心的,严嵩回分宜就差被宗族除名了,整个人被安排去守祠堂。虽然不是多艰苦,但却是足够萧瑟。祠堂这东西,如果不是逢年过节,可看不到谁来祭拜。更不用说过去的宾客盈门了。听说严嵩为了挣钱,七十来岁的人了,竟然还在操持商贾之事。堂堂大明首辅,竟然操持贱业,想来也是唏嘘。

裕王这一句话,算是把人情拿捏住了。

一听真的可以回老家看看,严绍庭哪里有不同意的道理。之前只是严嵩严世番干的事实在是不好与之牵连。

“还差点忘了,和你哥哥一起回去吧,寡人让郭尚书给你们兄弟准六个月的假。爱卿顺便去京城把婚事办了。让陆姑娘耽误太久也不好。去吧,走之前做好交接。”

整体而言,由于幼军的筹备,裕王虽然不懂军事,对如何评价将领的忠心还是有了一定的把握。至少这严家两兄弟是真的靠得住的。

接下来就是定国公徐延德举报的杭州新学残害百姓一事了。裕王也想着把这事按下去后,留个风平浪静的江南再返回北京。否则要是一出走就闹事,岂不是打脸。终究是要挣个全功才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