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其他 > 大明王朝1566之高翰文 > 第两百二十章:立flag

大明王朝1566之高翰文 第两百二十章:立flag

簡繁轉換
作者:雪泥鸿爪ad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3-27 23:15:38 来源:源1

一秒记住【笔趣阁】xbiquge365,更新快,无弹窗!

谢完座师,剩下没几天也就殿试了。虽然是殿试,但却不需要像之前那样辛苦准备推敲文笔。殿试都是当场发挥,以策论为主,无论问理论还是实务,其实主要还是依据当前的朝局形式来回答的。谁要是真的傻傻答儒家经义,反而要落下风的。所以,当前朝局形式是怎么样呢?作为涉世未深的读书人,光靠自己闭门造车,盲人摸象是不成的。按惯例,得有几次聚会,拜访朝中重臣,等等。不会来事,还怎么押题参加殿试呢。当然,也不是每个人都积极于殿试,特别是三甲里面那一堆躺平的。殿试又不罢黜人,所以,只需要躺平即可,且看他起高楼就是了。这也是士子们拉拢同年抱团的好时候。基本是大多数有点政治理想的,还是很乐意相互聚在一起谈天说地的。宋应昌原本是不想出来凑热闹的,因为自从李春芳那里自己发飙后,大家都有点躲着他了。因为,全场都害怕宋应昌再说出个经典方法出来,然后不仅把大家羞得脸上无光,而且事后再提这类事,自己就毫无发言权了。这让人怎么受得了。能看颜色的宋应昌也知道自己现在已经迅速滑向人憎狗嫌的境地。只是王锡爵,申时行,高允升,余有丁等人一再过来搅扰,只好硬着头皮一起去参会。“不知宋兄,有何志向呢?”很显然,不服气的士子们在大家一轮慷慨陈述后,马上又拱火宋应昌。前面有说什么为大明生,为大明死,为大明奋斗一辈子,生完小孩继续为大明奋斗一家子的。其余的话其实都差不多。虽然横渠四句“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已经把读书人的志向推到极致。但事实上,当代的年轻人总是能整出点接地气的新花样来表明立场。“李阁老前日赐字“不忘初心”,不如这样,我等借此机会,将各自志向写下来,刊印成册,人手一份。以后为官也好实施鞭策砥砺自己,十年后,二十年后,三十年后,四十年后我们再聚会校对,看看各自有没有实现今日之志向可否?当然写志向最好也写下志向的评价条件,这样方便同年们相互监督。君子慎独,也只有这样,才是圣人之道”宋应昌这番吃饭砸锅的做法,实属是把人坑得不清。好在人宋应昌说完就自己提笔写字了“但行仁义,不论前程。评价标准,所任职地方,仁义指数均能翻番。”仁义指数,虽然前面还是小众学问,但经过那日李春芳的推介,已经在士子中出圈了。相关定义,计算方式大家都明确了。只是还没有地方率先公布罢了。虽然没有公布,但士子们也还没有完全脱离生活,大多都是住旅舍的,基本问一问也能知道当前京师长短工一天工资能买多少主粮。对比下自己零花钱与长短工工资的差距基本就知道义的扭曲了。这仁义指数翻番,着实让大家倒吸一口凉气。开头的起调门这门高,难道要承认要不起吗?很明显只能捏着鼻子跟上了。紧接着,王锡爵写下:“关河宁定,天下太平,评价标准,鞑靼不再犯边,各地匪寇禁绝”申时行写下“周虽旧邦,其命维新。评价标准,财货充裕,国用日足”高允升写下:“学无止境,有教无类。评价标准,恢复太祖下设各地官学”有了这几个前几名跟帖,其余人等只能硬着头皮上了。不管以后分属何党,今日之初心是没有分别的,只看将来都如何兑现了。------题外话------多谢多谢两位大佬的打赏,后台有显示打赏,但不知道怎么的没显示名字等具体信息,坑,无法直接感谢,望谅解。多谢多谢书友阳巷、熊熊熊熊熊老师的推荐票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