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其他 > 重生2011,二本捡漏985 > 第537章 建厂狂魔,激进式发展!

重生2011,二本捡漏985 第537章 建厂狂魔,激进式发展!

簡繁轉換
作者:无醉春秋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3-27 23:15:48 来源:源1

一秒记住【笔趣阁】xbiquge365,更新快,无弹窗!

第537章建厂狂魔,激进式发展!

整个半导体产业链,分为晶片设计,晶片生产,晶片封测三部分。

其中最难丶最重要的就是晶片生产!

晶片生产又细分为大矽片制造,晶圆制造,晶片制造三部分!

晶圆制造,就是把大矽片经过一系列工艺,做成晶圆。

晶圆再经过一系列工艺,最后切割封装成数百枚晶片!

值得一提的事,晶圆制造和晶片制造,一般统称为晶圆代工,FAB,都是一家企业完成。

像是台积电丶中芯国际,都是这一类企业。

原本晶圆厂生产完之后,会交给日月光等专业的第三方封测厂,进行切割封装测试。

但这几年,晶圆代工进入2.0时代,把封测也纳入其中。

像是台积电,一家企业,直接实现了晶圆制造,晶片制造,封装测试,全部环节,气的日月光都想骂娘!

而星逸半导体更是直接实现了晶片设计,晶圆制造,晶片制造,封装测试全产业链!

实现了从大矽片到晶片的整个产业链。

但可惜,大矽片还是从第三方企业采购。

尤其是12英寸的大矽片,都是购买的欧米日韩企业。

没办法,内地企业目前只能生产8英寸的大矽片,造不了12英寸的大矽片,王逸也只能进口。

同样,台积电丶中芯国际等半导体巨头,也不生产大矽片,也是采购第三方企业的大矽片。

或者自己投资入股的矽片厂。

虽然欧米日韩等多方都有大矽片供应,即便一方出现断供,其他几方也会趁机抢订单,一般不会集体断供。

但王逸也不得不防。

万一对方联合起来,切断12英寸的大矽片供应,星逸半导体研发出晶片,有晶圆厂,有先进的晶片生产工艺,没有12英寸大矽片这个基材,也造不出晶片!

至于等着内地其他企业突破,还要2017年左右,太慢了。

未来不知道会发生什麽。

因此王逸打算布局自己的矽片厂,实现12英寸大矽片的自研自产。

如此一来,便可以保证全产业链战略安全。

早在去年,王逸就和胡老商量了这事。

胡老还推荐了几个相关人才,如今已经加入星逸半导体。

王逸更是提供了一系列资金支持,进行12英寸的大矽片研发。

只是可惜,12英寸的大矽片没那麽容易搞定,过去半年多了,也没什麽成果。

对此,王逸也不着急,继续砸钱,继续挖人,继续研发就是。

这事急不来。

哪怕用一年半,甚至两年时间,研发出12英寸大矽片都值得!

但即便有了大矽片生产技术,还需要矽片工厂!

原本王逸就打算投建矽片工厂,如今魔都和帝都开口要送大礼,那这不巧了?

王逸笑说:「实不相瞒,还真需要支持。」

「王董,但说无妨!」赵老笑说。

「没错,尽管说,我们绝对支持!」周老也笑道。

「是这样的,星逸半导体实现了晶片研发设计,晶片生产,晶片封装测试全产业链。但是最初的基材大矽片,我们还造不了。」

王逸语重心长道:「尤其是28纳米晶片需要的12英寸大矽片,全国都造不了,还是技术空白,只能依靠进口。」

闻言,几人都皱起眉头。

秦主任更是忍不住道:「王董,您的意思是,一旦外国企业对我们封锁限制大矽片出口,我们就造不了高端晶片了?」

王逸点点头:「是的,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这大矽片就是半导体行业的米!」

赵老面色大变:「那这大矽片,必须尽快研发,全面突破了!」

「是的,实不相瞒,从去年,我们就招募了一些人才,研发12英寸大矽片,但难度很大,只能说前路多艰。不过再难,我们都会全力以赴。」

王逸语重心长道:「我们没有退路,科技战爆发之前,必须突破,必须实现12英寸大矽片自产,保证基材安全,否则麻烦大了!」

「王董言之有理,你们的研发需要资金和技术支持,尽管开口!」周老爽快道。

王逸摆了摆手:「研发的钱,我有。但还缺工厂,即便咱们技术突破,能够造的出12英寸的大矽片,还需要工厂来生产!」

闻言,二老都明白了王逸的意思。

赵老率先道:「我这就安排人,给你在帝都建一个500亩的矽片厂!」

「我在魔都给你建一个800亩的!」周老笑说。

「……」赵老嘴角抽搐:「姓周的,你是一点亏不吃啊!」

周老摆了摆手:「晶圆厂产能你们帝都领先不少,矽片产能我们魔都必须领先!」

「行,让你一次!」赵老也懒得多说。

明年年中,帝都B2晶圆厂全部投产后,帝都星逸晶圆厂总月产能高达17.5万片晶圆。

而魔都M2晶圆厂明年年中全面投产后,魔都星逸晶圆厂总月产能也达到12.5万片晶圆。

虽然不少了,但比起帝都还是差了一大截!

帝都在晶片产能遥遥领先,魔都只能在矽片厂扳回一局。

最终双方谈妥,帝都建个500亩的矽片厂,魔都建个800亩的矽片厂!

对此,王逸双手欢迎。

如此一来,帝都的矽片厂供应帝都两大晶圆厂,没有任何压力。

而魔都的矽片厂,供应魔都两大晶圆厂,还会绰绰有馀,剩下不少。

不过,这不碍事,未来深市可以继续投建新的晶圆厂!

魔都多馀的矽片产能,直接供应深市晶圆厂就是!

「王董,你之前说的科技战观点,我很感兴趣,聊一聊。」周老笑说。

他从赵老口中听得科技战理论,就来了兴致,想听王逸再说一下。

「对,我也很感兴趣。」赵老也开口道。

王逸却是叹了口气:「科技战问题,我还在准备,等科技部大会的时候,详细和领导汇报。不过科技战估计是三四年后的事情。但眼下还有一个迫在眉睫的问题。」

「哦?什麽问题?」二人都郑重起来。

能让王逸说迫在眉睫,那肯定不是小事。

「产业链外移问题!」王逸娓娓道来:

「当下是智慧型手机时代,未来智慧型手机占得比重也会越来越重要。我们除了打造国产产业链之外,还要防止产业链外移。」

「防止产业链外移?详细说说。」周老皱了皱眉。

王逸娓娓道来:「以无界手机为例,80%的元器件都是国产元器件,整合了一整套的产业链。带动了很多地区的产业升级,以及GDP发展。」

「尤其是济州,已经成为国内顶尖的智慧型手机产业集群!」

赵老点点头:「你们在济州做了两个超级手机工厂,年产智慧型手机1.5亿台。还有两个超级平板工厂,年产平板9000万台!的确实现了产业升级!」

王逸笑说:「不止如此,还有五六家下游产业链企业,都在济州投建了工厂。以及十几家产业链企业,正在布局,即将投建新厂!」

周老眼睛一亮:「那济州不就建立起来整个智慧型手机产业链?而且全国产化,直接走到了全国第一?」

王逸点点头:「正是如此,这就是产业集群效应。一个企业在哪里建厂,上下游产业链企业就会跟着去建厂,就会带去整个智慧型手机产业链和生产技术。」

赵老开口:「这是好事,智慧型手机制造,若是都落在一线城市,资源难免紧张。落在三四五线城市,反而有点供不起来。济州这种二线城市,人口大省,那就很合适。」

王逸却是话锋一转:「那如果我们去阿三国建厂呢?」

周老面色大变:「一旦你们去阿三国建厂,那就会将整个产业链都搬到阿三国,给他们创造GDP,帮他们打造起完善的智慧型手机产业链,给他们带去智慧型手机生产技术!」

「阿三国的智慧型手机行业就会崛起,就会抢我们的市场,赚我们该赚的钱!那对我们国产智慧型手机行业,都是巨大冲击!」

赵老也眉头微皱:「这可不是什麽好事,王董,你不会想这样吧?」

王逸笑说:「我当然不会帮助对方升级产业,但其他国产企业会不会,就难说了。」

点到为止。

二老却是听懂了王逸的言外之意。

赵老面色大变:「尤其是现在很多国产手机品牌,都去阿三国发展,一旦他们去阿三国建厂,那就会……」

王逸点点头:「未来竞争会越来越激烈,一旦智慧型手机产业链转移到阿三国,或者菲国,我们就会失去很多就业机会,就会失去很多GDP,就会失去很多财富。我建议,这种行为得限制。」

「也不说不能海外建厂,但是不能全产业链转移。」

「像是星逸智能电视在墨西和波兰都有工厂,但没有产业链转移。都是国内生产完成90%,打包发过去,进行最后的打螺丝和包装。」

「这样可以减税,免税,也不会出现产业链转移和技术外移。」

「对,这才是好策略。」二老喜上眉梢,彻底明白了王逸的意思。

蛋糕就那麽大,我们制造业崛起了,欧米就制造业空心。

阿三菲宾崛起了,我们的订单和利润就少了,就业机会也少了。

「感谢王董提醒,这事我们高度重视。」

二老感慨万千,又和王逸聊了很多科技战的事情,这才离去。

王逸彻底松了口气,这下,其他智能机品牌阿三国建厂的事,产业链转移的事,应该黄了吧?

也算好事。

王逸也不想他们被三骗钱骗技术骗工厂啊!

而且当下无界手机主打低端,星逸手机主打高端,国产品牌完全可以和之前一样,主打中端,依旧可以大赚。

哪怕是无界note,也都是国产元器件,次旗舰配置,售价也不低,对国产2000左右的旗舰配置冲击不大,友商依旧有销路。

真没必要去阿三国建厂。

星逸半导体28纳米工艺突破,正式量产的事情,王逸依旧要求低调,不必大肆宣传。

在实现全产业链安全之前,还是稳着来最好。

若是太高调了,容易引起对方忌惮。

搞不好达摩克利斯之剑,就提前落下。

最起码在收购专利的事上做点手脚,王逸就难受。

收购专利的事情,经过几个月的谈判,已经到了最关键时期,还是低调行事。

这样到九月份,直接发布搭载鲲鹏902的xphone3代,官宣量产28纳米晶片,给全球一个震惊就是。

那时候专利收购的事情,也差不多结束了。

王逸可不想关键时期,出现么蛾子。

因此星逸科技量产28纳米的事情,只有个别高层知道,其他人一无所知。

而远在深市的宋老不乐意了:

「好啊,帝都和魔都真是鬼啊,之前不声不响地给星逸科技建晶圆厂,说是40纳米工艺,结果投产了,竟然是28纳米!坑坏我了!」

「是啊,40纳米晶圆厂,咱们还能少眼热一点,28纳米实在是眼热得不行啊!」

深市招商局负责人傅瀚也很无奈:

「领导,帝都的28纳米晶圆厂已经量产晶片了,魔都的28纳米晶圆厂也快投产了,咱们深市影子还没有,这哪行?咱们深市不能落伍啊!」

「对,不能落伍。这样,你立即安排人研究方案,直接规划两个大型晶圆厂……」宋老郑重道,接着话锋一转:

「算了,明天你直接带着人去星逸科技,找他们当面商量。他们需要什麽规格,咱们给什麽规格,各种待遇都给足,比魔都和帝都还要足!」

「作为招商局一把手,只要不是太过分,你都应下!」

「好的领导,明天我就直接过去,不,今晚就飞过去!」傅瀚应道。

「行,谈不妥,你就别回来了。不管是晶圆厂,还是封测厂,矽片厂,要什麽,给什麽!」宋老笑说。

其他企业投了,可能打水漂,坑了。

但星逸科技不同,人家28纳米工艺都突破了,都量产了,全球一流,内地第一,完全零风险!

这个时候不抓紧投资招商,那就傻了。

当晚,傅瀚就带着人直飞帝都。

第二天,王逸刚来到星逸科技,朱长林便迎了上来:

「董事长,深市来招商了,希望我们也去深市建晶圆厂!」

「去深市建晶圆厂!」王逸并不意外:

「40纳米工艺已突破,魔都就坐不住了,找上门来要我们去魔都建晶圆厂,并且给各种支持。」

「如今28纳米工艺已突破,深市也坐不住了!」

「而且这只是一个开始,接下来,估计还有其他城市出手,邀请我们去投建晶圆厂。」

「对,这是肯定的。」朱长林说着,却有些为难:

「不过这就尴尬了,明年年中,咱们月产30万片12英寸晶圆当量,月产1.8亿颗晶片,已经产能溢出了,根本用不了。若是再在深市,以及其他城市投建新的晶圆厂,岂不是产能更加过剩?」

「这的确是个问题,但问题不大。」王逸摆了摆手:

「当下28纳米工艺还是全球顶级工艺,全球都缺28纳米产能,星逸科技自己用不了,还可以给第三方代工啊!」

「只要价格合适,别说国内企业了,哪怕外企订单都能抢过来。」

「不管是40纳米,还是28纳米,咱们都能代工!」

原本王逸还打算将帝都B1晶圆厂一期,和魔都的M1晶圆厂的40纳米生产线,全部升级成28纳米生产线。

可现在看来,完全不用。

下半年帝都B2晶圆厂一期交付,魔都M2晶圆厂一期交付,都可以直接做成28纳米生产线。

当下28纳米晶片月产能3000万颗,届时能达到月产6000万颗,甚至9000万颗,根本用不了!

而40纳米生产线也得保留,毕竟当下所有星逸手机丶星逸平板丶星逸电视的处理器,都是40纳米晶片,都靠着这两条生产线量产!

即便后续自家产品全面升级28纳米,也得留这两条四十纳米生产线,给第三方企业代工!

既然要代工,那就要种类多一点。

接下来几年,28纳米都是高端制程,40纳米也都是主流制程,都会一直存在的。

即便十年后,40纳米晶片都依旧健在。

像是台积电丶中芯国际丶三星等半导体巨头,十年后都保有40纳米生产线。

同样,星逸半导体要做晶圆代工,也要如此。

即便自己用不着,也得给客户留着,给客户代工。

即便现在升级成28纳米生产线,后续还要再投建40纳米生产线,不够折腾的。

再加上这两条40纳米生产线,月产5万片晶圆当量,约3000万颗40纳米晶片,也不算多。

正好留着继续生产老机型的晶片,以及给第三方做代工。

王逸接着道:「除了做代工,咱们自己的晶片也会越来越多。」

朱长林点点头:「也是,随着无界手机,无界平板,无界电视的上线,明年晶片需求量也会再度翻倍!」

「那是肯定的,别忘了,明年我们全球开售,手机销量还会再上一个层次!」王逸笑说。

「对,明年肯定能国际化!」朱长林恍然大悟。

一旦全面国际化,星逸手机的年销量有希望达到2.5亿台。

更便宜的无界手机呢?

一旦国际化,那只能更高,3.5亿台绝对不是问题。

星逸平板 无界平板年销1.5亿台没压力。

星逸电视 无界电视,年销2.5亿台也问题不大。

这就需要10亿颗移动晶片。

「不只是这些移动晶片,明年还有CPU,还有显卡!」王逸笑说。

自从去年收购威盛之后,王逸就投入巨资研发CPU,研发显卡,研发NPU。

一两年的研发时间,哪怕做不出媲美英特尔的高端CPU,做个中低端的CPU,没问题吧?

哪怕做不出高端显卡,做个低端显卡,有希望吧?

毕竟可是S3显卡团队来研发,曾经2D时代的显卡王者,再怎麽退步,也能做出中低端的3D显卡吧?

王逸要求可不高。

朱长林喜上眉梢:「一旦CPU丶显卡丶NPU都突破,都得量产,又能消耗掉不少产能。」

王逸点点头:「不止如此,接下来,我们还得布局存储晶片了。」

「星逸手机丶星逸平板丶星逸电视,再加上无界系列,每年消耗那麽多内存晶片,快闪记忆体晶片,完全可以研发我们自己的晶片!」

「对,是时候布局了,我这就安排人,招募人手,研发存储晶片!」朱长林笑说。

王逸点点头:「招募吧,投入巨资,加速研发!」

「一旦有产出,又能消耗很多产能,恐怕这些产能我们自己都不够用了!」

「???」朱长林吓了一跳:「不至于吧?明年下半年,星逸晶圆厂月产能晶片1.8亿颗,后年年产能21.6亿颗,怎麽会不够用?」

王逸笑了:「星逸品牌 无界品牌的手机丶平板丶电视全球开售后,全部加起来年销量就是10亿台左右。」

「一台设备需要一颗SOC处理器晶片,一颗存储晶片,一颗运行内存晶片。只要能实现存储晶片突破,十亿台设备就是30亿颗晶片!」

「嘶!」朱长林倒吸了一口凉气:「如此一来,咱们的晶圆厂产能自己用都不够,更别说给第三方代工了!」

王逸点点头:「一句话,28纳米产能,完全不够用,28纳米晶圆厂,更是多多益善。」

「深市的晶圆厂,必须投建,而且往大了建,直接投建两个月产10万片晶圆的大型晶圆厂!」

「好的,董事长。」朱长林兴奋无比。

王逸却是陷入沉思:

深市晶圆厂今年下半年开工,投产就得后年,也就是2015年了。

到时候若是胡老14纳米工艺进展顺利,深市的两个新晶圆厂完全可以直接上14纳米工艺,成为第一丶第二个14纳米晶圆厂!

那就爽歪歪了!

若是进展不顺利,就只能上线28纳米,继续做28纳米晶圆厂!

那14纳米生产线,就得交给其他晶圆厂了。

念此,王逸继续道:「后续其他城市,有想投建的,只要政策好,条件合适,给的支持够,咱们都去建厂!」

内地太缺高端Fab晶圆厂了,尤其是国产晶圆厂。

为此,王逸要做建厂狂魔,疯狂建厂,激进式发展,备战科技战!

好不容易突破了28纳米工艺,不疯狂建厂,都对不起胡老团队!

「???」朱长林吓了一跳,只觉得董事长疯了!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