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记住【笔趣阁】xbiquge365,更新快,无弹窗!
冯胜自觉他找的男方,地位比之女方高,所以只让男方相看女方,对女方却先不说,等宴席散了之后再与魏雄罗玉娥提及此事。
在他看来,魏雄此人唯唯诺诺,并无主见,罗玉娥虽然有些脾气,但实则见识短浅,平日都还颇听他的话,至于锦娘那里他压根没考虑,他做这件事情又不要谢媒钱,纯粹是真心考虑。
锦娘和她娘都不知晓这些,她们女人们都在后面小院吃饭,桌上的饭菜的确很丰厚,三叔母筷子就没停过,她娘斯文许多,因为家中现在不缺油水。
桌上有一道炸丸子,外酥里嫩,且不油乎,锦娘道:“这道炸丸子不错,还好也没有下糊,上回吃到一道丸子,上面全部勾芡的。”
荣娘笑道:“你喜欢吃就好,喏,这里还有一份甜的八宝饭,你再尝尝。
说完作势还要替锦娘盛菜,锦娘连忙道:“还是我来,我来就好。”
荣娘还在桌上夸起锦娘:“二叔母,我看锦娘现下皮肤白净好多啊,眼圈也没之前那么黑了。”
“那还不是。”虽然罗玉娥觉得女儿的确要瘦些才好,但天下母亲谁不愿意别人夸自己的女儿。
桌上大家都吃的挺开心的,只是酒席散了之后,冯胜夫妇?魏雄罗玉娥进去说话时,锦娘才发觉有些蹊跷。
等罗玉娥夫妇出来,罗玉娥上了车就和锦娘说了此事。
锦娘气道:“什么东西也敢来主宰我的亲事?鳏夫也敢说亲与我,是不是你们让他替我说亲的?我可把话放在这里,若是谁敢强迫我,那大家就一拍两散,我好不了,我也不会让他好。他以为我报复不了他吗?”
她可不是好惹的,平日只是甚少来往,如今倒是想做她的主起来了。
罗玉娥见女儿仿佛宝剑出鞘,完全锋芒毕露,火力全开:“我也觉得不妥,你姐夫又说平日此人家中下人四五个,将来不必你辛劳??”
“那也不成,我见此人年纪比我大了一轮多了不说,相貌普通,还带着个孩子,我虽然不才,但今生今世不嫁鳏夫,不做妾侍。”锦娘冷哼一声。
罗玉娥安慰女儿:“我们并没有让你姐夫替你寻良人,他突然这般对我们说,实在是让我一时也没反应过来。”
锦娘则道:“日后他家我是不会再去了,他自个儿在自家作主我就不管了,还想越俎代庖管我?那男的有什么了不起,他又有什么了不起,假以时日,我也未必比他们男人差。”
此番锦娘发好大的火,罗玉娥也和荣娘说了:“锦娘气的已经是不成,与我说她并没有得罪姐夫,何苦让她嫁给这般人?还道与我家并没有提前说,就让人相看,她觉得冒犯的很。”
荣娘语塞:“二叔母,我们真的是为了锦娘好,人家苦大夫一年好几百贯呢,并非是作践她……………”
“反正日后我女儿的婚事,就不必你们操心了。”罗玉娥也有点生气。
罗玉娥气呼呼的走了,荣娘扶着肚子坐下,又与冯胜道:“说亲还真是说出来了。二叔母以为自家女儿是九天玄女下凡吗?”
在她看来锦娘相貌一般,又不会做饭,性情孤拐,唯一能拿的出手的就是十六岁的年纪,但她们偏偏不抓住这个良机。
冯胜听闻,只挑眉冷笑:“我倒是要看看她日后嫁得何等如意郎君。”
女儿亲事不谐,罗玉娥她们生意也不好,正欲再寻铺面,汴京进了六月却开始下雨,起初只随意下些,后来倾盆大雨,索性文绣院直接放她们在家。
汴京城中内涝严重的很,锦娘她家米粮倒是不缺,这次发的口粮,她没拿去粮油店卖,而是放到家中。
只是,锦娘在锦绣阁的外快泡汤了。
本来她打算今年挣一百贯的,没想到中道崩殂了,真是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
也好,既然如此,她正好反思一下自己在刺绣上的不足之处。文绣院中的确有大佬,有的擅长异色双面绣,有的甚至还擅长三面绣,就像顾绣头,就是从小师从名绣,人家家中是专门做酒楼和成衣生意的,尤其是在平江府、临安府有十二家大
铺面,其父占股三成以上。
她们这群人选进去,是不怎么教手艺的,锦娘曾经还花钱请那位擅长双面绣的女工吃饭,但人家表面指点,实际却是什么都不教导。
至于顾绣头等人,自不必说,从小就开始学最复杂的绣技。
锦娘已经看清楚了,她要学人家的手艺,人家是不会教的。终其一生,恐怕也只能做个中等的绣娘了。
DE......
她站了起来,却又笑了,这顶尖的绣样也并非是每个人都能消受的起的。终究还是普通人居多,而她的衣裳也是卖给普通官宦人家大户人家居多,她做不了顶尖的绣娘,但是可以试着求一个中等偏上的绣娘啊。
就像中进士的五等人,一甲十名也只有十人,可天子要州牧百姓,靠的也不仅仅是这十人啊?
人得找准自己的定位,印金、描金之法,她已然是学会,但说实话这些还得自己买金箔来,价钱贵不说,买的人也未必多。
自己真的是着相了。
现在最紧要的不是做这些奢侈之物,而是画出属于自己风格的花样子,从临摹到自创,这才是她现在应该做的。
再有,她本就擅长花鸟绣,就应该专攻此门,而非听说如今时兴什么就做什么。
经典才是永远都不会过时的。
数日之后,大雨退却,太阳出来,狼藉和阴霾消散。
锦娘家中的瓦片也被吹翻了几片,他爹请了瓦匠过来修补了一番,京中物价涨了不少,三叔家中本来凭的最差的两间屋子住的,如今他们前面的树倒塌下来,把房子压倒了半边。
三叔母又想把儿女送来她家,被娘直接拒绝了,说她们自家的瓦片都漏水,一家四口都挤着睡的,哪里还管的着别人。
莹娘见状,不由得想自己拼死命的买宅子果然也是好事,至少不必像现在这般住处都受制于人,她本来一直觉得背负那样的借款喘不过气来,但是现在觉得的确应该如此。
七月天气开始炎热,文绣院开始只上工半天,锦娘她们早上点个卯,中午直接回来吃饭,她把窗户撑起来,开始在房内作画。
以前都是模仿别人的作品,如今却是开始自创,夏天一般是抹胸背心单衣配上合裆裤,锦娘酷爱粉色,故而衣裳多为粉嫩之色。抹胸做一片揉粉式,外面一件藕荷色普通纱的背心,再一件同色绉纱背心。
她在单衣上绣了不少小团的紫藤花,自觉清雅脱俗,然而这个月不过卖了三贯多。
然而,她没有气馁,本以为素净秀雅为美,可太曲高活寡,竟然无人买。
连掌柜都十分委婉。
如此锦娘在中秋之前赶制了一套衣裳,这次她把住脉了,在领抹处绣了石榴、橘子、葡萄图,颜色清雅俏皮可爱,当然这般绣也是有个好意头,就叫吉祥多子图。
因为如此意头,这一套成衣分了十九贯给她。
真是让锦娘自己都有些哭笑不得。
中秋之际,爹娘又在一蒙学附近找了一处铺面,这次只交了三个月的月钱,锦娘则在州桥附近的笼饼店买了几样别家的过去拿给她们。
“我总觉得咱们做吃食的,应该尝尝人家生意好的笼饼怎么做的,如此才能够改善自家的口味。”锦娘也佩服从外乡来汴京讨生活的人,汴京的角落都有人卖吃食的,路上都有着篮子卖小食的,要站稳脚跟不容易。
罗玉娥非常赞成:“锦娘说的是,我掰开看看。”
其实这家非常火的笼饼店的肉馅儿还没有她家放的肉扎实,但是汁水绵密又多却又不油腻的过分,且人家做的能透出油来。
等爹娘早上生意做完,锦娘旋即带着大家一起去了相国寺的烧朱院吃烤肉。
现代吃烤肉不奇怪,各种各样的烧烤店刺激着大家的味蕾,然而宋朝的烧朱院也是不差。
“你是说炙猪肉的是一位僧人?”罗玉娥有些不可置信。
锦娘笑着点头:“是啊,是一个叫惠明的僧人。”说罢,见人群攒动,她又忙道:“等会子,咱们进去之后先抢位置。”
她们坐下之后,对周遭都觉得十分新鲜,有波们在附近兜售干果酒水下酒菜的,锦娘要了一份腌制的梅子,旋李,又要了一碟果子,一小壶酒和三杯饮子。
炙猪肉姗姗来迟,她要的就是五花肉,完全是脆皮五花肉的味道,用紫苏叶子包着吃,简直叫一个爽快。
连最挑食的扬哥儿吃的那叫一个汁水四溢,恨不得手脚并用了。
正在她们用饭时,听到身后有两人在交谈,一男子道:“此番我进京赶考,若是再不考中,实在是无颜面见爹娘妻儿。”
“沈兄,你出自吴兴沈家,进士于你如探囊取物啊。”另一男子笑道。
沈姓男子道:“林兄,你我一见如故,不知你可有儿女,若是此番中了,我们不如结个亲家,如何?”
在前面的锦娘闻言一笑,宋朝就是如此,中了进士之后,从此境遇很不同了,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
又听林姓男子道:“小弟尚未娶妻,家中母亲让弟未中进士之前莫娶妻。”
显然沈姓男子也是拜服道:“伯母真是望子成龙。”
二人随后又吃了几杯水酒便走了,锦娘看爹娘都疑惑不已,遂笑道:“如今有男子大龄未婚的,多半是等中了进士之后,一朝就发达了,可以娶官家女儿,得厚妆奁,如此飞黄腾达。若是本身就是寒门,娶妻亦是小户女子,将来官场上的扶持就
少了。”
“所以人在微末时,须蓄力,等自己能力足够时,再择一良配,如此双方都皆大欢喜。若是随意结亲,将来各人发达了,难免差距过大,生出嫌隙来。
大家都是普通人,真的去扶贫又有何好处?就连爹都说,当年他若娶了军官的女儿,如今不会混成这般,这般老实的人都会有这等怨言,幸而是娘这个人脾气来的快去的快,从不把事情放在心上。
罗玉娥递了帕子给扬哥儿擦嘴,又坦诚道:“是啊,娘总怕你误了花信之年。如今早早把女儿嫁人,将来若是不如意,那就是一辈子的事情。”
“您看我们家里,您和我爹做些小本生意,也不过是勉强糊口而已,但家中有女儿支持,我们一家一日三顿白米饭,三不五时沾些荤腥,时常还能下些馆子,这样的日子本来都算不得好日子,可到底舒心自在。”锦娘如是道。
其实爹娘也是固有思维,她们接触的人少,便只知道世上只有一样的人,一样的活法,出来见识多了形形色色的人之后,就未必都是同一个想法了。
就像锦娘,此时虽然还是一文绣院女工,但她蓄力已久,将来未必不会有些造化。
从烧朱院出去,锦娘又照常逛了大相国寺,此时已经是下午了,没早上热闹,但依旧一如往昔。
罗玉娥见前面有卖画册的,忙对女儿道:“锦娘,你可要买画册?”
“不买了。”锦娘现下做衣服也是总结出经验来了,这衣裳什么款式什么图案好卖,不必成日要与众不同,老老实实做几套类似的卖。就跟前世写剧本似的,擅长哪个赛道就写哪个赛道,别天天改。
“既然不买画,咱们买些糖炒栗子回去。”罗玉娥砸巴了一下嘴。
锦娘不由笑道:“您又来了,这糖炒栗子还没吃好啊,好吧好吧,女儿陪您一起去。”
其实罗玉娥也舍不得女儿出嫁,她之所以觉得邵升平不错,也是想让女婿直接上门来,日后自家人一起过日子,所以这也是她决定把手中全部的钱拿出来典房的缘故。
九月荣娘临盆,罗玉娥和魏雄都推说生意忙碌,没空前去,等日后请客再送礼过去,这也是一等表示共进退的意思。
一家人就是要共进退,否则女儿反感,做爹娘的还当无事人似的,岂不是令女儿也让人看不起?
荣娘这回又生了个儿子,当然双喜临门,只不过二叔一家未至,她和冯胜都想,多半是因为锦娘之故。
然而这些已经影响不了锦娘了,因为她们现在开始学三种针法,以前只是略懂皮毛,如今却要真正开始深学,倒不是那些手艺人愿意教她们,而是她们马上就要给官员绣袍服,如滚针绣是用来绣水纹、云彩、柳条;散套绣针脚参差不齐,但色
阶自然过渡,是用来绣花鸟、动物等;纳点绣则是绣写意花卉。
之前,她们闷头绣只做绣匠,现在为了也业务需要,总算还教点东西。
锦娘算不得十分聪明的人,所以她会先把每一种针法都记在笔记上,甚至还会自己重新试验一遍。
正常人的智商加上勤勉还有点天赋,咱离中上等目标的绣娘更进了一步。
顾绣头教了针法之后,又道:“贵妃娘娘正要制一件褙子,轻罗上要绣一百只蝴蝶,都绣头已经把图画出来了,你们五人一起绣。”
任务交给大家了,五人遂分了一分,锦娘则道:“那我就先把我要画的二十只蝴蝶画了我径直绣去。”
众人都无异议,要知道锦娘进来这么久,绣技未必是最好的,但是一定是完成任务最快,最没有差错的。
这次的蝴蝶全部都画的灵秀无比,锦娘本想自己创作画,罢了,还是老老实实的多画了一份带回家中。古代不似现代资讯发达,阶级还固化,日后要找这样专业的花样子都恐怕没有。
这条裙子整整绣了快一个月,因为每一只蝴蝶都不一样,还涉及到绣娘们互相配合的问题。
只不过听闻这条耗费了无数心血的裙子,那贵妃吃石榴的时候染上石榴汁了,她就丢了,顾绣头倒是很想的开,还与锦娘她们道:“官家虽然节俭,但嫔妃们份例如此,丢弃一条裙子也算不得什么,咱们把咱们自个儿的事情做好,就比什么都
强。”
“是,绣头。”锦娘等人乖乖应是。
文绣院的同事们和周家的不同,她们上工时都各自在各自的绣架上,下工就都回家了,因此关系亲近的也就那么几位。
现下正是清闲的时候,都在吃茶吃点心,点心是许三姐拿过来的,她正道:“这是别人送与我家的,我倒是觉得不错,带给你们尝尝。”
她家官人是小吏,平日孝敬还不少,锦娘尝了一口:“还不错啊,和我上次在州桥夜市吃过的从食味道差不多。”
大家彼此都是拿死工资的人,所以也没有谁为难谁的意思,锦娘也掏出山楂糕分给大家:“给你们开开胃,昨儿回去在黄婆婆家买的,好些人排队在买,我也买了一份。”
就在此时,只见外面有几位内冲进来,拉走一名绣娘,锦娘等人都吓了一跳,皆屏气凝神。还是等人离开之后,顾绣头才道:“此人违制绣裙,僭越了规矩,自然要按照宫规处置。”
原来是此绣女私下收纳某妃之财物,后宫之中只有皇后和皇太后的服饰上,花朵的数量才能绣二十四株,皇妃的服饰则减至十八株。
锦娘原本以为这是个很轻松的地方,到现在开始,却有性命之忧了。
但顾绣头私下把锦娘叫过去的时候,锦娘还有些惊讶,如今整个文绣院一共三百人,花鸟科共七十多人,这群人中还有十人吃空饷,也就是有女官的头衔,但是并不真的上衙,却拿俸禄,锦娘她们就属于补这十人的空缺。她们是没有编制的,
也不会被编入匠籍,甚至只有三年契约,三年之后有可能继续留下,但也有可能就不续了。
而这个时候顾绣头叫她是为何呢?
她小心的进来,喊了一声:“顾绣头。”
“坐下吧,我听说你识字?”顾绣头笑道。
锦娘点头:“其实认识的字也不多,只是少许几个罢了。”
“你不必紧张,我是想问你可知晓本朝女官制度?”顾绣头突然问起。
锦娘摇摇头:“小人乡野村女,平日只埋头做苦力,不知女官之制。”
见顾绣头笑的很平易近人:“本朝女官两种渠道,一是通过科举考试选拔出来的才女,这样的女子多半出自于望族之家,而第二种便是由宫廷内部的宫女中选拔。前者人少,后者人多。我见你针线活好,为人勤勉,又识文断字,故而想推举你去
参加女官选拔,直接跳过从第二种从宫女开始的。”
她没想过做女官一事,只是觉得疑惑:“女官是做什么的?绣头为何推荐于我?这文绣院中比我厉害的人多多了。”
“那倒也未必,女官的品级分为八品,由高到低依次是御前侍讲、御前宣讲、御前讲官、御前讲政、宣徽院使、内谏院使、内拣俊女、内进士第。最低等品级的内拣俊女和内进士第都只侍奉皇后和太后,且也只是参加宴会而已,若是稍微高一些
的宣徽院使和内谏院使能负责管理皇帝的文书和信函,甚至还能向皇上提供建议。在宫中的女官一般要待八年,若你深受官家或者皇后太后信任,多待些年数也无妨。”顾绣头笑。
有品级还能参政,听起来十分美好,但锦娘笑道:“只是这样的好事,绣头为何不推荐您家中之人,却推荐我?”
甚至这顾绣头本人也是女官出身。
顾绣头倒是坦白:“我本出自江南顾氏,家族之中对我期望颇深,然而被人阻挠,以至于一直无法得到提携。官家重寒门,就似状元多半都为寒门子弟似的,你看似无根基,更容易受到提携,自然,我也不要你帮我做什么违心之事,只让你能在
官家或者皇太后和太后传递只言片语,我有了青云梯,他日必定重酬。”
“没关系,你可以多想想!三日之后给我答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