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北宋小丫鬟 > 62、第 62 章

北宋小丫鬟 62、第 62 章

簡繁轉換
作者:春未绿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3-27 23:35:18 来源:源1

一秒记住【笔趣阁】xbiquge365,更新快,无弹窗!

第三日,?氏见这位弟妹又换了一身衣裳,银红缎子的抹胸露出一片白皙来,白纱裙上还?着大红蛱蝶,薄?衫子更显人高贵,她还在领口别了一只雍容的蛱蝶,衣裳穿的好看,人也是满面春色。

今日?氏要带她去见一下蒋家族中长辈,去认认门,因此她们从?六夫人那里请过安,就径直离开。

出了角门之后,?氏正介绍道:“从这条甬道出去,就是大伯家的宅邸,大伯家是宗房,平日少不得和她们打交道。”

?娘点点头。

?氏也一路在观察她,见她去各房见人,落落大方毫不扭捏,却又不抢话,不多言语,只想难怪婆母选了她的。

“我这才知晓婆母放着那么些官家女不选,反而选了你,真的,之前有知州的女儿、通判的女儿,还有大珠商的女儿,婆母都看不上。”

这话可不是夸人的,不过是居高临下的姿态,?娘也问过蒋羡关于许氏的家世。许氏的父?死于滁州主簿的任上,那时她才十岁,家中兄弟六个,也是与她母?常年绩麻纺布?花养家,家计艰难,几人挤在陋巷生活。

好在她还有一位伯父,亦是进士出身,当时任遂宁知州,回京述职之际,见侄女?事没着落。又想起?六老爷曾经和他亡弟关系极好,还见了蒋晏,看他一表人才,便?意将侄女嫁进来,还道侄女家贫,嫁资都由他出。

那个时候,蒋六夫人家中还算宽绰,见许氏端庄朴素,无一点骄矜之气,一笔字写的很好,许家又双双进士,她几位兄弟也有口皆碑,遂同意这桩亲事了。

去岁,许氏的伯父也过世了。

官场可不比别的地方,人一走茶就凉了,况且她伯父做的是外官,伯父自己的子女未必都能受到余荫,更何况是她。

这也不是?娘势利眼,而是对什么人用什么法子,就像对经常白嫖衣服的娘子,不必客气直接赶出去,对付周二姑娘,就只能以弱凌人。

同样,现在对待许氏这样的人,说是官家女,其实也就是破落户,却在她面前讽刺,?娘当然不会放过她,故而她故作不知道:“嫂嫂的夸奖倒是真的让我无地自容了,我看嫂嫂倒是有大气派之人,与我们不一样。不知嫂嫂的爹如今在哪里任

官?”

当下,许氏听了这话,眼睛一黯,心下不喜:“家父也去了十多年了。”

锦娘连声道歉:“是我的不是了,提起大嫂的伤心事。”

可是回到园子里,她又有哪点真的抱歉的意思,心情倒是很好。阿盈倒是有些担心:“许娘子如今管着家,她若是给您小鞋穿,可怎生是好?“

“也不必怕,她当着我说那番话,也不曾尊重我,我又何必给她脸。”

许氏回房也是生了好一场气,又对葛??道:“那魏氏倒是舌尖嘴利,对嫂嫂也是不尊重。”

葛??劝道:“您何必与她置气,到时候家中交际,您故意疏远她几回,她孤立无援的,日后就知道这家里谁做主了。”

这些事儿锦娘当然不知道,今日魏家还送三朝礼,橘香已经来说过了,说家里送了首饰、彩缎、油蜜、蒸饼、鹅蛋过来,她和蒋羡还要回娘家去。

三朝回门,锦娘也给家里的人??了礼物,给了?玉娥两匹彩?,两方汗巾子,一根金包银的簪子,一对一把莲的耳坠子。

?玉娥还问道:“这是从哪儿来的?”

“两匹缎子是公婆赏新妇的,首饰是今日蒋家长辈赏的,也不是什么好物件儿。”锦娘笑道。

又想起荣娘那日替她守房,锦娘也送了她一匹彩缎,两盒茶果,两只烧鹅。

荣娘笑道:“何必这般客气。”

锦娘却道:“越是家人,越不能理所当然,大姐姐?我守了一晚,我不谢你又谢谁。”

这番倒是把莹娘气了个半死。

冯胜这次送了不少成药来,看起来很热心,就连罗玉娥都道:“你冯姐夫现在倒是和之前不同了,今日很早就过来帮忙。”

“若是这样,倒是很好。”她不?意往最坏处揣测,只希望荣娘能自立自强,冯胜若是和荣娘夫妇和睦,那是极好,若将来不能,荣娘也能鞒独当一面。

回到家中也不过吃了些茶饭,就得回婆家了,罗玉娥还叮嘱道:“别总惦记着家里。”

她总是希望女儿能够过正常的女子该有的生活。

三日回门之后,蒋羡平日便在家中读书,他告诉自己他有时候会去黄学士家中。锦娘正在做她们夫妇的情侣衫,二人都是烟青色莲纹罗上衫,领??并蒂莲,只不过锦娘绣粉,给蒋羡用的是螺青色。

还是习秋告诉她道:“宗房的彭娘子请人过去捶丸,许娘子都去了,不知怎么没叫娘子去。”

“若是喊我去,我也不会啊。”锦娘说的是真话。

她在周家时,见过那些小官夫人受人捉弄,便是连子弟们出身不显赫都被人欺负,就像前世她爸妈拼命送她去所谓的贵族私立学校积攒人脉,可是你不和人家在同一个阶层,没有利益交换,人家谁会真的平等对待你?

打铁还需自身硬,蒋羡若是一辈子科举无望,还不如抛却许多名利场上的浮华,踏踏实实的赚自己该得的钱,若是蒋羡将来能出仕,日后再结交也来得及。

回门之后的七天内,锦娘把她和蒋羡的衣裳都做好了,等蒋羡回房,穿上衣裳很是?喜。

“你知道我绣铺只接女客,不怎么接男人的,所以我若做的哪里不好,你可要告诉我。”锦娘笑着?他把衣裳拉平整。

虽然才娶妻十日,可羡已然是体会到娶妻的好处了,桌上每日都会有一道自己?吃的菜,衣裳会提前熨烫好,还会薰香,每日晚上自不必提,二人如鱼得水。

妻子还会关心他的心情,帮他做衣裳,时常关心他娘的病情。

他在家看书,妻子就会烹茶作画。

蒋羡当然也是投桃报李,让厨上给锦娘熬了鸡汤,又笑着指着自己的衣裳道:“再没有比这更服帖的了。”

锦娘就很?喜,她不喜?性格很别扭的男人或者女人,就像她娘就是有些如此,如若是自己送她的东西,她都不用,很难称赞一个好字,但若是她自个儿的东西,就非要别人用,不会大大方方的接受好意再夸一句别人。

这也是她宁愿送些缎子给家里人,让爹娘找裁缝去做的原因。

“你喜欢就好。”锦娘笑道。

蒋羡又说起下午要去韩家,让锦娘不必等他用饭。

锦娘道:“韩家是周家老太太的娘家么?”

“嗯,是一家子。韩子能如今娶的是昭文相公的侄孙女,之前外任推官,如今值集贤院,我和哥哥一起上门庆贺一番。”蒋羡道。

锦娘点头:“原来如此,你刚新婚,恐怕有人打趣你,那你打赏起来别小气了。对了,要不要带些什么东西上门?总不能空手去吧。”

蒋羡是男子,倒没有留心这些,平日都是他娘??,故而他道:“那我送些什么呢?”

“我认识一位黄太太,她家专卖时鲜货,我让小郎替咱们买些过来。”锦娘道。

一个时辰后,陈小郎就花了二百钱从黄家买了一串太原葡萄并几颗金银水蜜桃,用梅红盒子装着,锦娘先把葡萄上快软烂的摘了下来,还剪了一方帕子,垫在底下。

不时,蒋羡和兄长蒋晏一起出门,兄弟二人站在一起,对比十分强烈。

蒋着一身青袍直裰,看着整齐,但其实浆洗好几次了,颜色不够鲜亮,不似蒋羡着的新衣,光鲜极了,手上还提着礼盒。

蒋笑道:“你嫂嫂还让我给你准?了一盒点心,咱们到时候一起带过去,不曾想你亦是备下了,不会是弟妹备下的吧?”

“大哥说的是,娘子她备下的。”蒋羡道。

蒋晏拍了拍弟弟的肩膀:“成了家就好生过日子。”

弟兄二人又在马车里讨论了一下学问,等到了韩家,韩效的小厮见着蒋羡又一阵恭喜,“十六郎君新婚大喜,小的恭贺您了。”

蒋羡抛了两尾银鱼给他:“赏你小子的。”

小厮见这鱼儿栩栩如生,捧在手里千恩万谢。

一起来的朋友们有的拎着时楼的碧光酒,有的带着一道佳肴,因为这只是朋友聚会,并非送礼,大家也都不会太隆重。

倒是蒋羡的鲜果得了头彩,桌上有位衙内道:“这一大串葡萄圆润挺括,尝起来甘美多汁,难为你从哪里寻来。”

众人知晓韩效平日胃口不好,今日尝了几颗葡萄后,仿佛开了胃,又多吃了一盏茶饭。

蒋羡有些得意的笑道:“哪里是我寻来的,是内子准备的。”

衙内们不免起哄说要见见新妇,蒋羡推脱不过也答应下来,酒过三巡,蒋家兄弟告辞。有那起子见蒋羡出了风头的,不免道:“蒋十六那新妇听说是商贾出身,也不知怎么攀上的。”

可也有人笑道:“新娘三千贯的嫁妆,寻常人家哪有啊。”

衙内们说说倒也罢了,蒋的小厮把今日筵席蒋羡出风头的场景都说给许氏听了,许氏暗骂了一句“商家女”。

葛婆子则道:“也不是什么大商贾,就那么几间破门面,别人表面捧着,指不定心里怎么议论呢。”

许氏道:“小声点,别让八郎听到了。”

唯独蒋六夫人听蒋羡说完很欢喜:“看来,你媳妇儿是个用心的,对你也是万事上心。”

蒋羡笑着应是:“儿子也这么想的。”

回去之后,他又和锦娘说起他几位朋友想上门拜访,锦娘则道:“不如这样,咱们自个儿出钱让厨上做些拿手菜,我再让人去买了州桥的煎鹌子做添头,家里还有时楼的碧光酒。你看如何?”

“一切但凭娘子安排。”蒋羡完全信服锦娘。

锦娘拉着他的手坐下:“如今你在读书,我白日也无甚事情做,所以想再过几日就去铺子里做些绣活,你放心,下午我就回来了。如此,咱们夫妻好歹也有个进项。”

蒋羡当然知道锦娘定亲前就说过她要一直做生意的,母亲当初也是同意了的,故而,他没什么意见。

“只是你要这般奔波了。也是我不争气,让娘子抛头露面。”蒋羡自觉惭愧。

锦娘却道:“靠自己双手挣钱,哪里算奔波了。嫂嫂不也是前几日出去巡查田亩呢,都是一样的。”

但是蒋羡却有点舍不得她,夫妇二人自从成婚来就很少分离。

锦娘笑道:“你有时候去黄学士那里,中午若是不愿意回来,就去甜水巷用饭也可,你知道那里新开了好些南北分铺。

蒋羡眼睛一亮。

不过,锦娘道:“可是这事儿,我不好主动和娘提起。”

蒋羡闻弦歌知雅意,知晓锦娘是不好意思去说,他立马道:“我跟娘说去,定然能够帮你把事情办好。

“那小女子就拭目以待了。”锦娘作怪的还福了一身。

她这般娇娇的模样,让蒋羡一下就搂着她不撒手,趴在她耳边说了些浑不正经的话,锦娘推也推不开。想起他在床上对自己做低伏下,更是脸上如热浪袭来。

蒋羡在次日一早就跟蒋六夫人说了:“儿子白日都在读书,新妇在家也是闲着无聊,不如让她白日去绣铺去,如此她也有打发闲情的功夫,儿子也安安心心的读书。”

“她照做生意我当时也是答应了的,就由她去吧。”蒋六夫人道。

锦娘听说蒋六夫人答应了,先让橘香日后就住魏家,每日早中饭都在那边吃,橘香得知之后不知道多欢喜。在蒋家,人家厨房都是有专门的人,她无聊的紧。

陈小郎和阿盈还是和她一起进出,一个赶车,另一个在身边伺候。

至于悯芝和习秋两人受蒋羡吩咐,也是专门伺候锦娘,锦娘则让她二人浆洗洒扫守着屋子就成。

“娘子,那咱们别的活计都不用做了吗?”她们还有些不习惯。

锦娘笑道:“自然是,你们若做的好,年底我都有赏钱。我不在的时候,不能随意让陌生人进出我的屋子,也不许让人进来翻东西。”

二人心里知道锦娘还不够信任她们,但人家是主子,她们只得应是。

倒是蒋六夫人觉得悯芝和习秋年纪小,又让蒋羡的养娘罗妈妈过来帮忙看着屋子,锦娘千恩万谢。有个年纪大的人坐镇,锦娘也不担心了,还赏了一匹彩绢给罗妈妈。

这做乳母的多半跟自己奶大的孩子亲,罗妈妈也是如此,见锦娘人品模样出众,没有不?的。

锦娘又去谢过蒋六夫人:“儿媳年轻不知事儿,多亏婆母派了罗妈妈过去。”

蒋六夫人笑道:“你不嫌弃我多事就好。”

“您说哪里话,您这般也是对我的关怀。”锦娘一点儿也不介怀。

蒋六夫人含笑点头。

还有三日就要开门,锦娘先去东华门进了各式各样的五毒纹的布匹,偶然进了一间卖绢人的店,绢人最便宜的都四贯一个,这些绢人们穿的衣裳亦是光鲜亮丽,精致无比。

阿盈悄悄的道:“这绢人比咱们绣铺挣钱多了。”

“是啊。”锦娘也买过绢人,但她是找货郎买的,都是那些便宜货,真正的绢人价值不菲。

但她更看重的是绢人身上的衣裳,若是自己可以承包,那可是一笔新的收入了。想到这里,锦娘连忙回去马车里,把自己平日画衣裳的册子拿过来,自我推荐道:“掌柜的,我是魏家绣铺的东家,我想问一下,你们绢人的小衣裳需不需要定做?

若是做的话,可否考虑一下我。”“

说罢,又把自己的画册递上去。

那掌柜一边翻着画册,一边道:“这些绢人的衣裳,都是老师傅们在做绢人的时候自个儿做的,要根据绢人的形态把衣裳做出来。”

如此,锦娘听了有些失望,她笑道:“那是我冒昧了,对不住。”

只听掌柜道:“不过,娘子,你这册子上的图能不能卖给店里。”

啊?峰回路转。

锦娘立马点头:“自然好。’

原来卖设计稿也可以赚钱,锦娘没想到这个画册,只有短短二十几张,掌柜的愿意出二十二贯买下。

“您说的是真的吗?没有骗我。”锦娘这种劳心苦力赚钱的人,偶然有一天钱赚的轻松了,生活容易了,都会觉得不真实。

掌柜的捏着山羊须,忍俊不禁道:“娘子,我们开这么大的店,岂会骗人?还有翰林院的相公卖画册给我们,卖了两百贯呢。”

这意思就是您这个还不算什么,我家财大气粗。

也是,他家的绢人最便宜的四贯,十贯是中等价,有的是钱。

当场交割之后,阿盈欢喜坏了,锦娘则在东华门前面的酒楼花八十文打了一角羊羔酒,还买了好些时令鲜果,十二文一斤的四川荔枝,她买了三斤,上等太湖柑橘十五文一斤,她买了两斤,还有一小碟?桃八十文,配?桃吃的糖蒸酥酪二十

文。

如此回家之后,先往蒋六老爷和蒋六夫人那里送了一壶羊羔酒,再把柑橘和荔枝用小竹篮装了一些,又用高脚描金的瓷盘把樱桃放上去,都送了过去。

同样往蒋夫妇那里送了一壶酒和荔枝柑橘。

剩下的荔枝和柑橘则送了一碟去书房给蒋羡。

阿盈正在蒋六夫人那里回话:“我们娘子今日原本在东华门的绸缎庄选了些料子,不巧被旁边的掌柜认出来,说她画册画的极好,非要买下。娘子就说钱虽然不多,但总是件喜事,故而打了些水酒,又知道夫人爱吃樱桃,特地买了些过来送给您

吃。”

蒋六老爷最爱喝羊羔酒,早已按捺不住了,等阿盈走了,蒋六夫人见状便道:“你也悠着些,上了年纪少吃酒。”

“羊羔酒可是滋补名酒,我喝一点又怎么了?”

“行吧,随便你了。”蒋六夫人原先活泼,在家待不住,如今却是成日在家养病,难得有她爱吃的,樱桃配糖蒸酥酪正好了。

他们夫妇倒是感念锦娘的孝心,许氏却觉得锦娘奢侈:“这样的东西价钱贱,偏要我们承情,总这般这家我都没法管了。”

蒋没说话。

到了次日,又听说蒋六夫人有轻微腹泻,许氏算是抓到话头了:“这样凉性的东西,就不能随便让婆母入口。弟妹,我知道你是好心,但是有些东西不能乱吃。”

锦娘还未开口,就听蒋六夫人道:“我以前就常吃樱桃,一点事儿没有,昨日是吃了冷酒,今儿好了许多了。”

许氏就不敢多说了,心道难怪都说婆母偏心的,如今越发是爱屋及乌了。

既然婆婆都帮她出头了,锦娘也就不多说什么了,还道今日蒋羡有朋友过来,她得下去准备了。

蒋羡今日来的两位朋友,一位是张九郎,这位是张氏嫡亲的弟弟,还有一位则是彭三郎。桌上先上了几碟时兴的果子,石榴、柑橘、鹅梨、荔枝,又上了几样干果,桂圆、梨肉、枣圈儿、莲子肉、林檎旋、大蒸枣。

再有两盏下酒菜,煎鹌子、羊舌签。

再有炒菜羹汤就不再赘述。

张九郎吃了一口煎鹌子:“咦,这道菜倒是好吃。不知怎么做的?”

“这不是家里做的,在一深巷里买的,内子知道你们过来,特地让人提前订了。”蒋羡说起来还很骄傲。

张九郎又道:“你看你这才成婚没多久,就成了裙下之臣了。

“是啊,十六郎,你还不如让我们也都见见弟妹。”彭三郎笑道。

蒋羡又有些不愿意锦娘见人,无他,妻子生的太美,又太蕙质兰心,众人见他迟疑,又催促起来。如此,锦娘才过来见人。

她倒没有刻意打扮,头上都只簪了两样珠花,但天生气质我见犹怜,说话又落落大方,张、彭两位各自赠了礼物,她方才离开。张九郎遂掏心窝子的跟蒋羡道:“他们在外嚼舌根,殊不知那是嫉妒你。你就说我吧,岳父倒是枢密使,因为政见

不同被贬,去年过世了。我不仅没沾上半点光,还怕被政敌报复,如今还没办法出仕,只能在家做闲人。

彭三郎道:“是啊,当初我家让我与表妹结亲,表妹妆奁稀薄,又不擅长理家。分家分了三千贯两百亩田,买了一处宅子就什么都没有了,一到过节我就发愁啊。”

彭三郎自从上次因为张九郎帮他出头之后,二人关系很好,他还是家中嫡出,到现在分家也不过两三年,却还要维持之前的生活交际,也难怪逐渐开始艰难了。

“来,兄弟们,畅饮一杯。”蒋羡知晓这就是为何娘看上妻子的缘故。

锦娘正在看张九郎和彭三郎准备的礼物,张九郎送的是一对上等的花鸟玉佩,彭七郎则送的一对龙凤呈祥的插梳。

真好看,她收了起来。

又想明日就要重新开门了,成婚后半个月重回正常轨道了。

正想着的时候,被人从后面抱住,看他的手也不安分起来,锦娘皱了皱鼻子:“一身酒气,也不去梳洗一番。”

“先抱一会儿再去。”蒋羡看着她耳垂变粉,忍不住用手轻捻起来。

锦娘浑身发颤:“你别......”

见她声音变了,蒋羡才有些得意道:“我这就去浴房,你等我。”

但临走之前,他又拿过锦娘方才喝的杯子也啜了一口水,看着锦娘意味深长一笑,锦娘恨不得捂脸,昨日他就是这般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