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北宋小丫鬟 > 44、第 44 章

北宋小丫鬟 44、第 44 章

簡繁轉換
作者:春未绿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3-27 23:35:18 来源:源1

一秒记住【笔趣阁】xbiquge365,更新快,无弹窗!

进士们东华唱名,榜下捉婿者不甚其多,然而锦娘的生意也来了,锦绣阁的掌柜托人来她家说有人拿了料子请她做一件嫁衣,当然,分到她手里的工钱是十三贯。

一分钱一分货,这个价钱恐怕是很难做出繁复精美的婚服,锦娘拿到新娘的地址,专门上门去量了一下。

新娘是大理寺一位小官家的女儿,家中却十分寒素,锦娘心中已经有数,社会风俗就是不顾门户,直求资财。宋朝买婚卖婚的现象很严重,她听说新科进士被富商选为女婿,新娘子仅仅嫁妆就五千贯,还不算上其他的钱。

就连宗室女都利用金枝玉叶的身份和富商联姻,以换取巨额的财力,开封富商“帽子田家”就炫耀自家买了十个县主,五千贯就能娶一个县主。

而像这位新娘这般,父亲只是小官,嫁资不丰,嫁的便是落榜的寒生,聘礼锦娘也不小心看到了单子,也非常单薄。

但见新娘面带羞怯,锦娘决定也帮她在钱少的情况下设计出一款好看的来,抛去了传统的大袖衫,此次喜服的款式做褙子式样,新娘拿过来的料子倒是不错,绯红色牡丹暗纹的,因此能下功夫的便是领抹之处了。

领?她设计成十二月花,边上用金线勾成,牙子上用合欢花纹缝制。

因为白日她还要在文绣院忙,所以婚服都是晚上赶制的,好容易旬休也都在家中待着做,连最爱的泡香汤都没办法去了。

等这套衣裳做的差不多的时候,已经到了清明节了,爹娘上午做完生意,下午就喊她出去踏青。

罗玉娥还道:“再赚钱也不能完全没有自己的事儿重要啊。”

“什么重要的事儿?”锦娘还有点不解。

罗玉娥笑道:“清明时,男男女女都要出外踏青去,便是你去去也无妨啊。虽说娘也不逼迫你,但你马上就十七了,即便不是为了亲事,也能多认识一些人啊。”

锦娘还不知她娘的心思,因此立马道:“您肯定是看中了谁?快些说来,要不然女儿可就不去了。”

只听罗玉娥道:“我们铺子对面有个卖花的人家,她寡妇人家带大了儿子,人性格一点儿都不计较,很是疏朗。她家正在大兴门附近有三间房,一共花了七百贯,现下还剩两百贯没还清,其子在开封府的望火楼做巡查兵。”

巡查兵就类似于现代的消防员,京城中的街坊里巷,每间隔三百步左右,设有一所供军巡铺使用的房屋,房内一般安排五名巡查兵,用于夜间巡逻警戒,拘捕犯人。【1】

锦娘暗自点头,这桩亲事倒是不错,正好她这个月做针线做累了,也就答应了,罗玉娥见女儿应下,让锦娘着意打扮一下。

她正好去年春天给自己做了一身橘黄色的褙子,还没怎么上过身,因此就选了栀子黄的一片式抹胸,正好配一条百褶裙,腰间系着卷草结。只是,她还真的虎背熊腰,锦娘梳着垂挂髻,把两边的肉肉遮掩一下,头发上别着芍药绢花。

唇上点了些唇脂,面上敷粉,再起身时,连罗玉娥都有些惊艳:“锦娘,你平日就是不怎么打扮,只要一打扮还是很好看的。”

“娘,您这是看自家女儿,所以觉得哪儿都好。女儿现在胖的是五官都不清楚了,胖的跟藤球似的。”锦娘倒是很清楚自己什么样。

荆楚人多淡颜,很少有五官十分深邃的,还这么一胖,五官几乎都模糊了。

打扮好了,罗玉娥带着锦娘坐驴车出去,到了一处母女二人过去,锦娘还是那次跟着周家出来。一大群人都在一起走着,罗玉娥悄悄指着一位高大的青年道:“你看,那就是。”

锦娘看了过去,见那青年相貌周正,人亦很精神,心中倒是首肯了三分。

再见他母亲娘子,虽然守寡之人,却完全没有郁气,看起来还很年轻,说话也很周到,此时她正和罗玉娥道:“这是你家女儿吧?生的多有福气。”

锦娘看到这位娘子明显见到自己有些货不对板的样子,毕竟她娘罗玉娥的确生的非常有南方人的细致白皙秀丽,而自己却是这般。

显然罗玉娥也知晓,她只好抬高女儿的身价,这个时候可不是谦虚的时候:“是啊,不仅是生的有福气,没她我们还不能来汴京了。如今她在文绣院里做事,专门替贵人们裁制衣裳,有这样的好手艺,不管在哪里都饿不死的。”

她这么一说,娄娘子更有六七分愿意了,她家条件不差,还有不少小吏的女儿想嫁给她儿子呢。

只是她听罗玉娥屡次提起女儿时,称她能干知书达理,自古娶妻娶贤,娘子当然也有七八分愿意了。

甚至两家还有乡谊,家是京西南路襄阳府的人,魏家是荆湖北路江陵府的人,三国时,襄阳还是荆州府的治所,荆襄之地往来也很平凡。

在古代就别奢望什么爱情了,爹娘跟家娘子接触也有大半年了,人品没什么问题,男方也有差事,相貌还算周正。

然而这桩亲事没有了下人,娘子没有继续这个话了,应该是人家没有相中她。罗玉娥倒也不怪女儿,只道:“她们家挑剔的很,男方说亲好几年了都没下文呢。”

“娘,别这么说人家,咱们挑剔别人,别人也挑剔你女儿啊。您就别放在心上了,好事多磨,女儿还是去画花样子得了。”锦娘反过来安慰她娘。

罗玉娥暗自下决心,定然要发动一切的力量替女儿说一门好亲事。

清明过完之后,邹月娥满面春风,她这次也出去踏青了,她和锦娘说起这次也是家里人帮忙说亲了。

“怎么样呢?”锦娘问起。

邹月娥笑着摇头:“我也不知道。”

锦娘掩嘴一笑:“那看来好事近了。”

在邹月娥身上,锦娘也看到了宋朝大龄女青年的困境,若说有一部分男子故意大龄未婚,那是为了显贵再结亲,而似邹月娥这般没有太多嫁资的,只能碰运气了。

现在邹月娥算是遇到合适的对象了,锦娘也为她高兴。

只是没想到她们刚认识三日,次月就要定亲了,锦娘都不可思议:“这么快来得及定亲吗?”

她在周家的时候,看大姑娘和二少爷定亲都酝酿许久,便是普通人家不如官宦人家那般繁琐,也不可能这么快啊。

邹月娥神情却是难得的松快:“我家子女三人,还有爹娘一起五口人,我弟弟在别的地方做学徒,若他回来,得用两张条凳拼在一起在爹娘房里睡。我若能早些出去,虽然也是赁房子住,但不会这样了。”

“这可太好了。”锦娘很为她开心。

邹月娥又道:“我们的婚期定在冬至前几日,到时候你们若是有空就来啊。”

“一定的。”锦娘应着。

又听文淑惠道:“锦娘,你莫总是恭贺别人,你自个儿的事儿也得放心上。”

锦娘失笑道:“遇良人先成家,遇贵人先立业,我啊,一切随缘。”

如今在家中,父母甚至都开始看她的眼色过活,弟弟也慢慢的读书有了成效,这次课考还头一次考了第一名。有父母之爱,手足之爱,她事业比起别人来说更顺利,所以,她其实除了还未说亲之外没什么太大的烦恼。

文绣院的绣娘们之间更没有太大的争权夺利,比周家的环境好太多了,大家也都开玩笑。许三姐正问邹月娥:“定亲虽然仓促,但三金是一定要的,否则,将来你嫁过去,人家说你是白白过去的。尤其是做婆婆的,你不要聘礼分明是为了她家

好,反而她还怪你是没人要。”

宋朝也有“三金”,但是这“三金”和现代的不同,是指金钏、金镯、金帔坠。

这世上有这一等人就是这般,你深明大义,她们反而觉得你是软弱可欺。

邹月娥只是摇头:“那是富贵人家的玩意儿,我们哪里有啊。

许三姐笑道:“我听说最近倒是有一种什么炼金术,用小钱能换金呢。”

锦娘听了一箩筐的家长里短,熬到下工时,才觉得所谓婆媳、妯娌真是剪不断理还乱,若这些人为难她,她是定然要整她们一场。

回家之际,却见三叔母过来了,以往她是不修边幅,今日倒是手上耳朵上戴的金光闪闪,还说的眉飞色舞的:“他们如今是真的能点石成金,我随意的石头过去,竟然变了金子出来。我本让他再变,他却要修炼才行,这可不,得让我们拿钱出

来置办一处炼金的地方,还要弄些药来才可以。这么好的事儿,我们可不就想着你们了吗?”

虽说魏雄和罗玉娥见识未必多高,但是她们在投钱的方面非常谨慎,魏雄摆手:“天下哪里有这么多好事儿啊,就是有好事也落不到我的头上来啊。”

“若不是真的,你看这是什么?”三叔母摊手道。

她娘也赶紧道:“这事儿我们也就别参与了,我们哪有钱做这个啊,我们要是有钱,也不会让她三叔借钱啊。”

三叔母悻悻的走了,锦娘对爹娘竖起大拇指:“爹娘,我真怕你们去弄什么劳什子的炼金术了,一听就是假的。”

“等会儿我还去劝劝你三叔,一看就不靠谱。”魏雄立马站起来。

锦娘却道:“三叔怕是难劝的紧。”

三叔一家不置产,舍不得吃喝,手里全部是现钱,还总想轻易赚钱,觉得起早贪黑太累了,锦娘也叹了口气,不太看好魏雄能劝好。

后来果然如此,魏雄回来就道:“你三叔这样斜着眼睛看我,还说什么已经上船了,上当就上当了。”

“得,您和娘把那二十贯还是先忙想着还给他了,若他赚了钱,咱们送过去也算锦上添花,若他亏了,这些钱给他做日用。”锦娘道。

古代的骗术也是防不胜防,什么油里掺杂鱼膏,猪肉注水,用蒿草代替菊花贩卖,河豚鱼用假蛤蜊替代。

她娘每次买菜都骂,卖猪肉的没一家是好东西。

回到房中,锦娘开始做起针线来,今年以来,除了开年做了绣衣挣了钱,之后却是平平。到如今快八月了,也不过挣了五十贯,远不如去年。

她很清楚她的事业遇到了瓶颈,在周家她是创造力灵感最丰富的时候,在文绣院绣技增长规矩越学越多,反而越拘束自己,且自己开始找时兴样式做,丢了最初的兴趣。

她得平衡二者之间的关系,锦娘如是想着,她出去找了娘和她作伴,在傍晚时分一起到了潘楼附近的一条街,这里的商贩卖的是仿制的头饰、帽子、梳子、领抹这些,母女俩边吃些小食边逛。

突然听有小贩道:“我这领抹和鬼市上的一模一样的。”

鬼市?

锦娘忙凑上去问道:“这位大伯,鬼市子是什么意思?”

那卖货的小贩嘲笑道:“你们这都不知道啊,鬼市每日五更起点灯交易,天一亮就散了,那鬼市上卖衣裳、图画、花环、领抹什么都有。”

锦娘很是向往,她始终觉得一个道理就是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河的人,无论如何都必须多看别人的,自己才能更进步。

只是她半夜一个人去鬼市子,她也实在是不敢。

倒是罗玉娥笑道:“等过几日我们歇一日摊,全家人一起去不就好了。”

“娘……………”锦娘可是知道上次爹的腰那么疼,都挣扎起来做生意。

没办法,要在汴京立足,可谓十分不容易,她们俩学的手艺有限,还必须得离弟弟的学堂近一些,这样好照料弟弟,一日不过卖三四百文,能赚二百文左右,一个月五六贯还得付凭钱和弟弟书本纸张还有家中生活,也剩下不到多少了。

罗玉娥阻止道:“一家人提这个做什么,我们家的店也慢慢走上正道,一年能赚个几十贯我就满足了。”

“好,那我就多谢爹娘了,过几日女儿请你们去会仙酒楼去。”锦娘很是欢喜。

罗玉娥忙道:“去那么贵的酒肆做什么,咱们去分茶店就成。”

“那就去潘楼街那边的徐家瓠羹店,吃完就去附近的瓦子里玩。”锦娘提议。

这事儿就这般说定了,锦娘和她娘在这里看完了新鲜玩意之后便回去了,另一边,冯胜也是让荣娘出去玩儿。

“马上就中秋了,现下街上都热闹起来了,要不咱们带着孩子出去玩儿吧?”

荣娘想起上次的事情还心有余悸,她立马摇头:“还是安生些在家中吧。”

冯胜不解:“你这是怎么了?”

想了半天他才叹了一口气:“可又是为了上次的事情,上回也是没办法,你二叔他们附近还有人被抢了金银财宝还差点伤人了呢。如今我又多买了两个家丁,以后此事不会发生了。”

荣娘则看着他道:“现在咱们俩的日子已经很不错了,你何苦这般拼命?”

“不拼命怎么行,随便一处好点的宅子就得两千多两,而咱们家两个儿子,至少一人一个院子吧,下人如今也有七八个了,还有马车,至少得买三进大小,还要带个小园子的,你是最爱侍弄花草的。”冯胜笑道。

荣娘则更看傻子的目光看着他:“你疯啦?你如今虽然一年也有几百贯,可咱们平日开销也不小的,三进的宅子至少要五千两,那得不吃不喝至少十年啊。”

她觉得压力实在是太大了。

冯胜却有另一等畅快之意,“如此我们方扬眉吐气了。”

“你也真的是......”“荣娘瞬间觉得压力很大。

锦娘由爹娘陪着去了鬼市一趟,自然也有颇多收获,因而在九月正推出她以菊花为名的一套衣裳。

天水碧的正罗褙子,领抹则用青绿作底,绣上菊花,这次做的是宽袖褙子,因此袖口也绣了菊花,底下配着洒金的裙子,裙边做了一层菊纹的花边。她这菊花是文绣院最近常常绣的,非外面所能比拟,但是她又结合了锦绣阁的细节见真章,把

腰间系的绳结也做成菊花纹样。

如此重阳节时,这套衣裳头一次分成了二十贯。

重阳节之后,邹月娥提前嫁了过去,每日红光满面的,还暗自对锦娘道:“成亲真的也挺好的。”

锦娘看她那一脸春色,还都有些不好意思。

见邹月娥如此,孟丽娘也是春心萌动,还未到月底,就要从文绣院回家备嫁。锦娘劝道:“你在这里一个月所得的银钱不少呢,干嘛不去做啊?”

孟丽娘笑道:“他说等我嫁去他家,他家另找一份活计给我,还没这里这般辛苦呢。况且婚事也要筹备,我已经与顾绣头说了,她也同意了。”

既然顾绣头都同意了,锦娘倒也不多说了,只道:“那日后就祝你平安顺遂,一切都好。”

换了好几个地方干活,锦娘也觉得自己除了家人之外,情感淡泊了许多,还真是人在不同的阶段有不同的朋友。

孟丽娘离开之后,邹月娥因为成婚了,与其余成婚的妇人们说话,倒是和锦娘往来比之前少了。

锦娘在刺绣上却是越发沉的下心来,以前觉得特别繁复的花纹,她都开始拆解上手,整个花鸟房竟然都没有绣的比她又快又好的。

回到家中,却见门口挂着锁,她开了锁进去,把门拴上,不明所以,怎么今日爹娘都不在家,好在厨房还有两张胡饼,锦娘拿起来吃了充饥,一直到傍晚,爹娘才带着扬哥儿回来,锦娘迎了上去。

“怎么了?是发生什么事情了么?”锦娘问起。

爹一脸丧气的道:“你三叔父和你三叔母生意也不做了,徒留你阿奶和你堂弟堂妹在家中,我和你娘过去看了一趟,我看你三叔父肯定被骗了,她们偏不信我的话,你姑母家还专程从江陵过来,也一道去做什么劳什子炼金术了。”

锦娘也觉得是骗局,但她不解道:“三叔父怎么不去游说大姐夫啊?”

只听娘冷笑:“你三姐夫人家精着呢,哪里会信他们这个,我看你三叔父是知道这个炼金术有问题了,但是想拿回自己的钱,所以拉别人入伙呢。”

冯胜的确精明,他一眼就知道这是骗术,但是他不会像魏雄那般去劝。在他看来,这是因为魏老三自己贪婪,和别人有什么干系,况且这等事情劝也是劝不来的。

他这般认为的,同时对荣娘也是直言不讳,荣娘却是越听越心惊。她是个从来都很看重亲情的人,举凡是从老家来的亲戚,她都是这般招待,从来不嫌弃别人。

可是丈夫却不是这样的人,他除了自己,其实谁都不爱。

想到这里,荣娘想出去,但去哪里呢?她没有娘家,二叔家和她都不怎么来往了,三叔母那是个糊涂的,她只能憋在家中了。

在她憋着的时候,锦娘却是在文绣院颇受好评,她虽然不会异色双面绣,但是针法极好,每次的衣裳都是做的最快的。

就拿九月她甚至都被顾绣头调到专门给官家做袍服的上等班中,每个月的月钱比一起进来的其余人多三百文。

顾绣头还勉励她道:“若是做的好,到时候说不定官家还有赏赐呢。”

“其实我的手艺也算不得很好,只是绣头一直提拔我罢了。”锦娘还真的是这么觉得的。

顾绣头摆手:“话不能这么说,你虽然并非名绣教导,却悟性很高,原本你擅长蜀绣,如今把湘绣苏绣都学会了,假以时日,定然有出头之日,旁人做一百件的功夫,你能做三百件,我还得仰仗你呢。上回你虽然拒绝了我,但是我对你愈发佩

服。”

锦娘不解:“可是我什么都没做啊?“

顾绣头苦笑着:“其实连你都看出来我的希望渺茫,我家里人却总以这个捆住我了,我还自欺欺人。”

她给别人画大饼,别人也给她画大饼,以至于耽误了青春。

锦娘见她如此,与聪明人不必打机锋,方说了实话:“一入宫门深似海,绣头你青春正好,绣技出众,为人处事公平公正,若是出去大有可为,何必要水中花镜中月的东西呢。”

顾绣头抿唇一笑,“我也这么想,所以我已经准备回去重学家业了,不能让我那些弟弟妹妹们趁我不在,侵吞蚕食。”

“如此这般,那就太好了。”锦娘衷心的祝愿。

顾绣头看了她一眼:“我这一走,绣头的位置就空了出来,我打算让你暂代。只是都绣头觉得你太年轻了,所以这几日你可以晚些走。”

见锦娘还有些迟疑,她道:“你不愿意?”

锦娘立马正色道:“绣头说哪里话,我太愿意了!”

绣头的月钱一个月六贯到八贯,锦娘本来想着今日她娘说有男方上门相看,让她早些回去,但是现在,锦娘咬咬牙,还是先留一会儿吧。

女人嘛!当以事业为重,儿女私情到底是小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