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记住【笔趣阁】xbiquge365,更新快,无弹窗!
进士们东华唱名,榜下捉婿者不甚其多,然而锦娘的生意也来了,锦绣阁的掌柜托人来她家说有人拿了料子请她做一件嫁衣,当然,分到她手里的工钱是十三贯。
一分钱一分货,这个价钱恐怕是很难做出繁复精美的婚服,锦娘拿到新娘的地址,专门上门去量了一下。
新娘是大理寺一位小官家的女儿,家中却十分寒素,锦娘心中已经有数,社会风俗就是不顾门户,直求资财。宋朝买婚卖婚的现象很严重,她听说新科进士被富商选为女婿,新娘子仅仅嫁妆就五千贯,还不算上其他的钱。
就连宗室女都利用金枝玉叶的身份和富商联姻,以换取巨额的财力,开封富商“帽子田家”就炫耀自家买了十个县主,五千贯就能娶一个县主。
而像这位新娘这般,父亲只是小官,嫁资不丰,嫁的便是落榜的寒生,聘礼锦娘也不小心看到了单子,也非常单薄。
但见新娘面带羞怯,锦娘决定也帮她在钱少的情况下设计出一款好看的来,抛去了传统的大袖衫,此次喜服的款式做褙子式样,新娘拿过来的料子倒是不错,绯红色牡丹暗纹的,因此能下功夫的便是领抹之处了。
领?她设计成十二月花,边上用金线勾成,牙子上用合欢花纹缝制。
因为白日她还要在文绣院忙,所以婚服都是晚上赶制的,好容易旬休也都在家中待着做,连最爱的泡香汤都没办法去了。
等这套衣裳做的差不多的时候,已经到了清明节了,爹娘上午做完生意,下午就喊她出去踏青。
罗玉娥还道:“再赚钱也不能完全没有自己的事儿重要啊。”
“什么重要的事儿?”锦娘还有点不解。
罗玉娥笑道:“清明时,男男女女都要出外踏青去,便是你去去也无妨啊。虽说娘也不逼迫你,但你马上就十七了,即便不是为了亲事,也能多认识一些人啊。”
锦娘还不知她娘的心思,因此立马道:“您肯定是看中了谁?快些说来,要不然女儿可就不去了。”
只听罗玉娥道:“我们铺子对面有个卖花的人家,她寡妇人家带大了儿子,人性格一点儿都不计较,很是疏朗。她家正在大兴门附近有三间房,一共花了七百贯,现下还剩两百贯没还清,其子在开封府的望火楼做巡查兵。”
巡查兵就类似于现代的消防员,京城中的街坊里巷,每间隔三百步左右,设有一所供军巡铺使用的房屋,房内一般安排五名巡查兵,用于夜间巡逻警戒,拘捕犯人。【1】
锦娘暗自点头,这桩亲事倒是不错,正好她这个月做针线做累了,也就答应了,罗玉娥见女儿应下,让锦娘着意打扮一下。
她正好去年春天给自己做了一身橘黄色的褙子,还没怎么上过身,因此就选了栀子黄的一片式抹胸,正好配一条百褶裙,腰间系着卷草结。只是,她还真的虎背熊腰,锦娘梳着垂挂髻,把两边的肉肉遮掩一下,头发上别着芍药绢花。
唇上点了些唇脂,面上敷粉,再起身时,连罗玉娥都有些惊艳:“锦娘,你平日就是不怎么打扮,只要一打扮还是很好看的。”
“娘,您这是看自家女儿,所以觉得哪儿都好。女儿现在胖的是五官都不清楚了,胖的跟藤球似的。”锦娘倒是很清楚自己什么样。
荆楚人多淡颜,很少有五官十分深邃的,还这么一胖,五官几乎都模糊了。
打扮好了,罗玉娥带着锦娘坐驴车出去,到了一处母女二人过去,锦娘还是那次跟着周家出来。一大群人都在一起走着,罗玉娥悄悄指着一位高大的青年道:“你看,那就是。”
锦娘看了过去,见那青年相貌周正,人亦很精神,心中倒是首肯了三分。
再见他母亲娘子,虽然守寡之人,却完全没有郁气,看起来还很年轻,说话也很周到,此时她正和罗玉娥道:“这是你家女儿吧?生的多有福气。”
锦娘看到这位娘子明显见到自己有些货不对板的样子,毕竟她娘罗玉娥的确生的非常有南方人的细致白皙秀丽,而自己却是这般。
显然罗玉娥也知晓,她只好抬高女儿的身价,这个时候可不是谦虚的时候:“是啊,不仅是生的有福气,没她我们还不能来汴京了。如今她在文绣院里做事,专门替贵人们裁制衣裳,有这样的好手艺,不管在哪里都饿不死的。”
她这么一说,娄娘子更有六七分愿意了,她家条件不差,还有不少小吏的女儿想嫁给她儿子呢。
只是她听罗玉娥屡次提起女儿时,称她能干知书达理,自古娶妻娶贤,娘子当然也有七八分愿意了。
甚至两家还有乡谊,家是京西南路襄阳府的人,魏家是荆湖北路江陵府的人,三国时,襄阳还是荆州府的治所,荆襄之地往来也很平凡。
在古代就别奢望什么爱情了,爹娘跟家娘子接触也有大半年了,人品没什么问题,男方也有差事,相貌还算周正。
然而这桩亲事没有了下人,娘子没有继续这个话了,应该是人家没有相中她。罗玉娥倒也不怪女儿,只道:“她们家挑剔的很,男方说亲好几年了都没下文呢。”
“娘,别这么说人家,咱们挑剔别人,别人也挑剔你女儿啊。您就别放在心上了,好事多磨,女儿还是去画花样子得了。”锦娘反过来安慰她娘。
罗玉娥暗自下决心,定然要发动一切的力量替女儿说一门好亲事。
清明过完之后,邹月娥满面春风,她这次也出去踏青了,她和锦娘说起这次也是家里人帮忙说亲了。
“怎么样呢?”锦娘问起。
邹月娥笑着摇头:“我也不知道。”
锦娘掩嘴一笑:“那看来好事近了。”
在邹月娥身上,锦娘也看到了宋朝大龄女青年的困境,若说有一部分男子故意大龄未婚,那是为了显贵再结亲,而似邹月娥这般没有太多嫁资的,只能碰运气了。
现在邹月娥算是遇到合适的对象了,锦娘也为她高兴。
只是没想到她们刚认识三日,次月就要定亲了,锦娘都不可思议:“这么快来得及定亲吗?”
她在周家的时候,看大姑娘和二少爷定亲都酝酿许久,便是普通人家不如官宦人家那般繁琐,也不可能这么快啊。
邹月娥神情却是难得的松快:“我家子女三人,还有爹娘一起五口人,我弟弟在别的地方做学徒,若他回来,得用两张条凳拼在一起在爹娘房里睡。我若能早些出去,虽然也是赁房子住,但不会这样了。”
“这可太好了。”锦娘很为她开心。
邹月娥又道:“我们的婚期定在冬至前几日,到时候你们若是有空就来啊。”
“一定的。”锦娘应着。
又听文淑惠道:“锦娘,你莫总是恭贺别人,你自个儿的事儿也得放心上。”
锦娘失笑道:“遇良人先成家,遇贵人先立业,我啊,一切随缘。”
如今在家中,父母甚至都开始看她的眼色过活,弟弟也慢慢的读书有了成效,这次课考还头一次考了第一名。有父母之爱,手足之爱,她事业比起别人来说更顺利,所以,她其实除了还未说亲之外没什么太大的烦恼。
文绣院的绣娘们之间更没有太大的争权夺利,比周家的环境好太多了,大家也都开玩笑。许三姐正问邹月娥:“定亲虽然仓促,但三金是一定要的,否则,将来你嫁过去,人家说你是白白过去的。尤其是做婆婆的,你不要聘礼分明是为了她家
好,反而她还怪你是没人要。”
宋朝也有“三金”,但是这“三金”和现代的不同,是指金钏、金镯、金帔坠。
这世上有这一等人就是这般,你深明大义,她们反而觉得你是软弱可欺。
邹月娥只是摇头:“那是富贵人家的玩意儿,我们哪里有啊。
许三姐笑道:“我听说最近倒是有一种什么炼金术,用小钱能换金呢。”
锦娘听了一箩筐的家长里短,熬到下工时,才觉得所谓婆媳、妯娌真是剪不断理还乱,若这些人为难她,她是定然要整她们一场。
回家之际,却见三叔母过来了,以往她是不修边幅,今日倒是手上耳朵上戴的金光闪闪,还说的眉飞色舞的:“他们如今是真的能点石成金,我随意的石头过去,竟然变了金子出来。我本让他再变,他却要修炼才行,这可不,得让我们拿钱出
来置办一处炼金的地方,还要弄些药来才可以。这么好的事儿,我们可不就想着你们了吗?”
虽说魏雄和罗玉娥见识未必多高,但是她们在投钱的方面非常谨慎,魏雄摆手:“天下哪里有这么多好事儿啊,就是有好事也落不到我的头上来啊。”
“若不是真的,你看这是什么?”三叔母摊手道。
她娘也赶紧道:“这事儿我们也就别参与了,我们哪有钱做这个啊,我们要是有钱,也不会让她三叔借钱啊。”
三叔母悻悻的走了,锦娘对爹娘竖起大拇指:“爹娘,我真怕你们去弄什么劳什子的炼金术了,一听就是假的。”
“等会儿我还去劝劝你三叔,一看就不靠谱。”魏雄立马站起来。
锦娘却道:“三叔怕是难劝的紧。”
三叔一家不置产,舍不得吃喝,手里全部是现钱,还总想轻易赚钱,觉得起早贪黑太累了,锦娘也叹了口气,不太看好魏雄能劝好。
后来果然如此,魏雄回来就道:“你三叔这样斜着眼睛看我,还说什么已经上船了,上当就上当了。”
“得,您和娘把那二十贯还是先忙想着还给他了,若他赚了钱,咱们送过去也算锦上添花,若他亏了,这些钱给他做日用。”锦娘道。
古代的骗术也是防不胜防,什么油里掺杂鱼膏,猪肉注水,用蒿草代替菊花贩卖,河豚鱼用假蛤蜊替代。
她娘每次买菜都骂,卖猪肉的没一家是好东西。
回到房中,锦娘开始做起针线来,今年以来,除了开年做了绣衣挣了钱,之后却是平平。到如今快八月了,也不过挣了五十贯,远不如去年。
她很清楚她的事业遇到了瓶颈,在周家她是创造力灵感最丰富的时候,在文绣院绣技增长规矩越学越多,反而越拘束自己,且自己开始找时兴样式做,丢了最初的兴趣。
她得平衡二者之间的关系,锦娘如是想着,她出去找了娘和她作伴,在傍晚时分一起到了潘楼附近的一条街,这里的商贩卖的是仿制的头饰、帽子、梳子、领抹这些,母女俩边吃些小食边逛。
突然听有小贩道:“我这领抹和鬼市上的一模一样的。”
鬼市?
锦娘忙凑上去问道:“这位大伯,鬼市子是什么意思?”
那卖货的小贩嘲笑道:“你们这都不知道啊,鬼市每日五更起点灯交易,天一亮就散了,那鬼市上卖衣裳、图画、花环、领抹什么都有。”
锦娘很是向往,她始终觉得一个道理就是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河的人,无论如何都必须多看别人的,自己才能更进步。
只是她半夜一个人去鬼市子,她也实在是不敢。
倒是罗玉娥笑道:“等过几日我们歇一日摊,全家人一起去不就好了。”
“娘……………”锦娘可是知道上次爹的腰那么疼,都挣扎起来做生意。
没办法,要在汴京立足,可谓十分不容易,她们俩学的手艺有限,还必须得离弟弟的学堂近一些,这样好照料弟弟,一日不过卖三四百文,能赚二百文左右,一个月五六贯还得付凭钱和弟弟书本纸张还有家中生活,也剩下不到多少了。
罗玉娥阻止道:“一家人提这个做什么,我们家的店也慢慢走上正道,一年能赚个几十贯我就满足了。”
“好,那我就多谢爹娘了,过几日女儿请你们去会仙酒楼去。”锦娘很是欢喜。
罗玉娥忙道:“去那么贵的酒肆做什么,咱们去分茶店就成。”
“那就去潘楼街那边的徐家瓠羹店,吃完就去附近的瓦子里玩。”锦娘提议。
这事儿就这般说定了,锦娘和她娘在这里看完了新鲜玩意之后便回去了,另一边,冯胜也是让荣娘出去玩儿。
“马上就中秋了,现下街上都热闹起来了,要不咱们带着孩子出去玩儿吧?”
荣娘想起上次的事情还心有余悸,她立马摇头:“还是安生些在家中吧。”
冯胜不解:“你这是怎么了?”
想了半天他才叹了一口气:“可又是为了上次的事情,上回也是没办法,你二叔他们附近还有人被抢了金银财宝还差点伤人了呢。如今我又多买了两个家丁,以后此事不会发生了。”
荣娘则看着他道:“现在咱们俩的日子已经很不错了,你何苦这般拼命?”
“不拼命怎么行,随便一处好点的宅子就得两千多两,而咱们家两个儿子,至少一人一个院子吧,下人如今也有七八个了,还有马车,至少得买三进大小,还要带个小园子的,你是最爱侍弄花草的。”冯胜笑道。
荣娘则更看傻子的目光看着他:“你疯啦?你如今虽然一年也有几百贯,可咱们平日开销也不小的,三进的宅子至少要五千两,那得不吃不喝至少十年啊。”
她觉得压力实在是太大了。
冯胜却有另一等畅快之意,“如此我们方扬眉吐气了。”
“你也真的是......”“荣娘瞬间觉得压力很大。
锦娘由爹娘陪着去了鬼市一趟,自然也有颇多收获,因而在九月正推出她以菊花为名的一套衣裳。
天水碧的正罗褙子,领抹则用青绿作底,绣上菊花,这次做的是宽袖褙子,因此袖口也绣了菊花,底下配着洒金的裙子,裙边做了一层菊纹的花边。她这菊花是文绣院最近常常绣的,非外面所能比拟,但是她又结合了锦绣阁的细节见真章,把
腰间系的绳结也做成菊花纹样。
如此重阳节时,这套衣裳头一次分成了二十贯。
重阳节之后,邹月娥提前嫁了过去,每日红光满面的,还暗自对锦娘道:“成亲真的也挺好的。”
锦娘看她那一脸春色,还都有些不好意思。
见邹月娥如此,孟丽娘也是春心萌动,还未到月底,就要从文绣院回家备嫁。锦娘劝道:“你在这里一个月所得的银钱不少呢,干嘛不去做啊?”
孟丽娘笑道:“他说等我嫁去他家,他家另找一份活计给我,还没这里这般辛苦呢。况且婚事也要筹备,我已经与顾绣头说了,她也同意了。”
既然顾绣头都同意了,锦娘倒也不多说了,只道:“那日后就祝你平安顺遂,一切都好。”
换了好几个地方干活,锦娘也觉得自己除了家人之外,情感淡泊了许多,还真是人在不同的阶段有不同的朋友。
孟丽娘离开之后,邹月娥因为成婚了,与其余成婚的妇人们说话,倒是和锦娘往来比之前少了。
锦娘在刺绣上却是越发沉的下心来,以前觉得特别繁复的花纹,她都开始拆解上手,整个花鸟房竟然都没有绣的比她又快又好的。
回到家中,却见门口挂着锁,她开了锁进去,把门拴上,不明所以,怎么今日爹娘都不在家,好在厨房还有两张胡饼,锦娘拿起来吃了充饥,一直到傍晚,爹娘才带着扬哥儿回来,锦娘迎了上去。
“怎么了?是发生什么事情了么?”锦娘问起。
爹一脸丧气的道:“你三叔父和你三叔母生意也不做了,徒留你阿奶和你堂弟堂妹在家中,我和你娘过去看了一趟,我看你三叔父肯定被骗了,她们偏不信我的话,你姑母家还专程从江陵过来,也一道去做什么劳什子炼金术了。”
锦娘也觉得是骗局,但她不解道:“三叔父怎么不去游说大姐夫啊?”
只听娘冷笑:“你三姐夫人家精着呢,哪里会信他们这个,我看你三叔父是知道这个炼金术有问题了,但是想拿回自己的钱,所以拉别人入伙呢。”
冯胜的确精明,他一眼就知道这是骗术,但是他不会像魏雄那般去劝。在他看来,这是因为魏老三自己贪婪,和别人有什么干系,况且这等事情劝也是劝不来的。
他这般认为的,同时对荣娘也是直言不讳,荣娘却是越听越心惊。她是个从来都很看重亲情的人,举凡是从老家来的亲戚,她都是这般招待,从来不嫌弃别人。
可是丈夫却不是这样的人,他除了自己,其实谁都不爱。
想到这里,荣娘想出去,但去哪里呢?她没有娘家,二叔家和她都不怎么来往了,三叔母那是个糊涂的,她只能憋在家中了。
在她憋着的时候,锦娘却是在文绣院颇受好评,她虽然不会异色双面绣,但是针法极好,每次的衣裳都是做的最快的。
就拿九月她甚至都被顾绣头调到专门给官家做袍服的上等班中,每个月的月钱比一起进来的其余人多三百文。
顾绣头还勉励她道:“若是做的好,到时候说不定官家还有赏赐呢。”
“其实我的手艺也算不得很好,只是绣头一直提拔我罢了。”锦娘还真的是这么觉得的。
顾绣头摆手:“话不能这么说,你虽然并非名绣教导,却悟性很高,原本你擅长蜀绣,如今把湘绣苏绣都学会了,假以时日,定然有出头之日,旁人做一百件的功夫,你能做三百件,我还得仰仗你呢。上回你虽然拒绝了我,但是我对你愈发佩
服。”
锦娘不解:“可是我什么都没做啊?“
顾绣头苦笑着:“其实连你都看出来我的希望渺茫,我家里人却总以这个捆住我了,我还自欺欺人。”
她给别人画大饼,别人也给她画大饼,以至于耽误了青春。
锦娘见她如此,与聪明人不必打机锋,方说了实话:“一入宫门深似海,绣头你青春正好,绣技出众,为人处事公平公正,若是出去大有可为,何必要水中花镜中月的东西呢。”
顾绣头抿唇一笑,“我也这么想,所以我已经准备回去重学家业了,不能让我那些弟弟妹妹们趁我不在,侵吞蚕食。”
“如此这般,那就太好了。”锦娘衷心的祝愿。
顾绣头看了她一眼:“我这一走,绣头的位置就空了出来,我打算让你暂代。只是都绣头觉得你太年轻了,所以这几日你可以晚些走。”
见锦娘还有些迟疑,她道:“你不愿意?”
锦娘立马正色道:“绣头说哪里话,我太愿意了!”
绣头的月钱一个月六贯到八贯,锦娘本来想着今日她娘说有男方上门相看,让她早些回去,但是现在,锦娘咬咬牙,还是先留一会儿吧。
女人嘛!当以事业为重,儿女私情到底是小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