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北宋小丫鬟 > 36、第 36 章

北宋小丫鬟 36、第 36 章

簡繁轉換
作者:春未绿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3-27 23:35:18 来源:源1

一秒记住【笔趣阁】xbiquge365,更新快,无弹窗!

锦娘终于在忙碌之余把经书抄完了,她亲自送去二房,也许是她救过吴氏的孩子,所以每次她过来,吴氏都会见她一面。

今日也并不例外,只不过吴氏靠在榻上,看起来这一胎怀的很辛苦。

“奴婢给二夫人请安,这一卷经文已经是抄完了。”她双手举过头顶。

吴氏让身边女接过,又笑道:“近前来说话。”

锦娘上前,见吴氏这般,不由得道:“二夫人身子如何?怎么看起来有些虚弱。”

“也没什么,是昨儿勤哥儿发烧有些咳嗽,我照看了半宿。”吴氏也三十好几的人了,身子有些吃不消。

锦娘劝道:“二夫人如今正有身孕,也要保重为上。四少爷不知怎么样了?”

吴氏笑道:“寻常小病而已。”

锦娘又多问了一句,又见到有位老妇人进来说勤哥儿的事情,她说的话都仿佛是一心为勤哥儿打算,但锦娘识得她,她就是那个和苗小娘曾经在假山后面说话的婆子。

嫣红的孩子,就是死于这内宅之中,若不然,分明她怀相不错,怎么最后会那般?恐怕和苗小娘脱不了干系。

锦娘等那婆子离开,思忖一息还是准备说出来:“二夫人,奴婢看这册经文对消除病痛业障,可否让奴婢私下给您念一册,否则再过些时日,奴婢出府了,再要念给您听,恐怕就不能了。”

以吴氏对锦娘的判断,这是个非常有分寸的丫头,从来不会仗着救过哥儿就拿大,此时仿佛是要说些什么,难道是家计艰难想求财?这也难免,她这个年纪的丫头,家中贫困,也实属正常。

故而,吴氏遣退了下人。

锦娘用手沾着茶水在桌上写了一个“苗”字,然后道:“我曾经在大少爷死之前,有一日送东西,看到方才那个嬷嬷和这个在一起偷偷说话。”

吴氏大惊。

“夫人,我开始念经了。”锦娘拿起经文,抹去水渍,真的开始念起来了。

这让吴氏想多问几句,也问不了,但她明白锦娘的为难,毕竟她是大房的奴婢。苗小娘若是知道她说什么了,对付她可就不好了。

念完经文,锦娘笑道:“奴婢针线房那里忙,就先回去了。”

“你等会儿。”吴氏也并不多问,要拿银铤赏她,被锦娘拒绝了。

“我抄写了一卷,您给我一吊钱就够了,我爹娘来了东京,将来若是不便之处,还想请夫人能帮忙,我就感激不尽了。”锦娘说出此事,并非为了讨赏钱,而是为了自己的良心。

吴氏莞尔:“你这孩子分的怪清楚的。”

但她没有依锦娘的,虽然没有给银?,但是拿了两根金银给她:“汴京居住大不易,你们日后出去,柴米油盐酱醋茶样样都要花钱,行头也很重要。”

见推辞不过,锦娘方才收下。

等回去针线房后,饭还未曾吃几口,就听说她娘在西角门等她,锦娘匆匆扒了几口出去,才知晓不过月余,娘竟然办了这么大的事儿。

“您真的典了一处房?”

“那还有假,今日来是问你,喜欢什么样家什,是要顶柜还是闷户柜?还有书桌你是要买翘头案还是方桌带书橱的那种?”罗玉娥想自己若是有钱,肯定给女儿准备一间更好的闺房。

锦娘立马道:“我要带书橱的那种。可是你们银钱还够吗?”

罗玉娥挠挠头:“还幸亏我拦着,你爹比我想用的还多。”

“娘,我给十贯的交子给你们俩这些日子的嚼用,还有布匹蜡烛铁汤瓶这些我去拿来。”她心里很清楚,其实典房把手里的银钱用光很不明智,但她的父母就是这样,她们未必是多么英明神武的人,甚至缺点一大堆,有时候还重男轻女,可终

究,她们也很爱她。

无论是她要读书,还是当绣娘,甚至是考文绣院,让她们过来汴京,举凡她要做的,她们都满足她。

罗玉娥见她拿了东西出来,又问东问西,锦娘解释道:“这铁汤瓶是装热水的,可以保温,避免浪费柴火,还有这几根蜡烛给家里用,还有一份文房四宝给弟弟用。另外,娘,弟弟读书要紧,我的那些家具什么的靠后,反正我如今也还有几个月

才回去呢。

男儿欲遂平生志,六经勤向窗前读。

若她是男子,肯定会读书的。

“他的事儿容易办,家具可得提前去打,你的钱你自个儿留着,等这几日忙过了,我和你爹就去找活儿去。”罗玉娥早就想好了法子。

锦娘摇头:“娘,之前您还说和我爹去寻铺子做生意呢,这十贯交子你们去钱铺取出来用,若是不够,到时候再找我拿些用。你们这把年纪去做大伯和?糟,还得受气,哦,对了,我这里还有一块五两的银?。”

“太多了,我不要。”罗玉娥赶紧摆手。

还是锦娘硬塞给她的,罗玉娥才收下,她又说起冯胜不赞成:“你这位姐夫好一顿说我们,好似挺瞧不起咱们似的。不过呢,他嘴上这般说,还是让你大姐姐过来一趟,比你二叔一家强。”

冯胜是何等性格,锦娘也不是头一日知晓,眼睛往上的人,用现代的话说精致利己主义,极度厌蠢,喜欢爹味指教。

要说多坏也不至于。

锦娘只道:“我在汴京也少与她们往来,每次去都不空手,巴巴的叫我去,对我也没什么特殊对待。娘,别想着亲戚们多就觉得互相扶持,咱们一家子还是靠自己吧。人外有人,天外有天,他瞧不起咱们,可有人也瞧不起他。”

也不知怎么回事,旁人说的话罗玉娥未必听的进去,但只要锦娘说的,她就觉得很有道理。回去后和魏雄道:“锦娘给了我十五两,这可是她一年的月钱,咱们俩明儿把女儿要求的样式让木匠打出来,再给儿子找蒙学去。”

魏雄乐呵呵的:“哎呀,这可太好了,本来还说钱不够用,铺子还没找到呢。”

“铺子咱们过些时日再说,去岁做了一年生意,前年帮我弟弟帮了一年的忙,人都要累垮了,还舟车劳顿的过来汴京。”罗玉娥瘦弱,身体肠胃一直都不是很好。

家里魏雄平日看起来很勤快,但是不动脑,罗玉娥聪明一点,可是她身体不是很好,而且她现在满脑子就想让女儿回来,帮女儿好好调养身子,旁的日后再说。

想到这里,她又拿出铁汤瓶:“女儿说用这个可以把热茶装起来,两三日都是热的,这般可以省多少柴啊。你赶紧把柴劈了,我们现下就试试。

魏雄想装死,被罗玉娥一脚一踹,立马起身去新厨房烧水。

罗玉娥哈哈大笑,又对扬哥儿道:“你姐姐要你快些去读书呢…….……”

扬哥儿看了看外面:“娘,外面下雨,儿子想在家里玩儿。”

“你呀......”她对儿女总是没有脾气。

那边冯胜还怕人借钱,不曾想荣娘回来道:“二叔母说锦娘拿了十几贯给她们,我去的时候,她们正带着扬哥儿去蒙学呢。

冯胜撇嘴:“你妹妹原本就生的一般,挣的也不多,偏还把钱拿到家里用......”

荣娘暗道,不管怎么样,锦娘妹妹还是很幸福的,二叔夫妻纵使有千般万般不好,但是对儿女不错。

锦娘也是这般想的,她爹娘在身边,心理上给了她很强的后盾,所以她状态也好了许多。

而陈娘子和她们也都提前把手里的活计完成了,蒋氏一人赏了一吊钱,锦娘她们睡了几天几夜才恢复过来。

这个时候离大姑娘出阁已经只有一个月了,秦霜儿提前去了三房,她对针线房没有任何留恋,就那么离开了,只是陈娘子喊了过去,帮助她把活契改成了死契。

就连方巧莲都觉得她不划算:“若是死契,她日后都不能拿这么些钱了。”

“那有什么法子的,这是她自己愿意的。”锦娘就是劝别人,也得别人愿意听啊。

方巧莲又看向锦娘:“还是你好,你爹娘都来汴京了,将来你们都是汴京人了。”

也许只有最后一个月了,大家都不必再藏头缩尾了,锦娘也笑道:“巧莲,你日后还去蜀绣坊吗?”

方巧莲摇头:“我在来京之前,家中已经为我说了一门亲事,我的未婚夫在江陵府衙做押司。”若非是确定锦娘不会回江陵,她也不会把这些说出来。

押司是衙门里的书吏,他们虽然被士大夫阶层看不起,但也属于官吏阶层,他们也享有免役的特权。穿长衫(虽然只能是黑色),和秀才一样可以结一根长长的儒缘衣带,脚蹬靴子书吏同时掌握着一定的权力,甚至书吏在供职一定年限后,经过

考核,证实在职内没有过错,就可以得到升级为官的提拔。

押司可谓是在地方上非常有势力的,锦娘连忙恭喜道:“真是恭喜你喜得良缘。”

在这里她已经很清楚了,方巧莲帮何夫人做内应,就比如何三公子为何能甩开梅盼儿,打听二姑娘的喜好,看周家是否真殷实,二姑娘可否有隐疾………………

但做这些的回报,便是能嫁得押司人家,她又有绣花的手艺,和周家人熟悉,有何家人做后盾,将来日子不知道多滋润。

方巧莲笑道:“还不是大人们安排的,我有什么,之前他也只是衙门一个小吏呢。”

“多的话我也不会说了,反正就祝你日后平平安安,夫妻美满,嗯,早生贵子。”锦娘呵呵直笑。

方巧莲要上前呵她痒,锦娘连忙躲,笑的眼泪都快出来了。

二人正闹着,见一眼生的婢女进来道:“陈娘子可在?二奶奶有事唤她过去。”

锦娘忙正色:“陈娘子在前面庑房。”

那婢女又出去了。

锦娘对方巧莲道:“该不会让咱们最后一个月还做衣裳吧?”

“我现在听说做针线都发昏。”方巧莲敬谢不敏。

锦娘摊手:“这也没办法,也许等咱们俩出去了,就不会这样总受制于人了。”

做人最重要的不就是自由吗?

没有自由,即便权势富贵又如何,成日说违心的话,做违心的事情,那又有什么好?

果然,二奶奶找陈娘子是让他给周存之做衣裳,据说本来她们在外面找裁缝做了,但是周存之嫌弃太俗气,裁缝手艺差,之前知晓她们在赶制新娘子的衣裳就没有找她们,如今嫁妆既然已经绣完,就让家里帮忙做了。

陈娘子推说自己病倒了,她虽然年纪不大,但是压力过大,本来腰就有问题,这次做完,直接躺在床上起不来了。

这活计就落到锦娘身上,毕竟锦娘是唯二曾经替周存之做过衣裳的人。

其实经过两天的休整,锦娘已经是精神抖擞了,上回她已经去过尺寸了,倒是不必再去。二爷和二奶奶既然都没发话做什么样子,锦娘就自由发挥了,她心目中周存之这样张扬的性格最适合穿红袍,缎子做圆领袄儿,缎子在胸前,两肩绣团

花,袍子两边开岔,愈发能显示出他身材高大。

方巧莲见锦娘略加思忖之后,就开始拿模子开始印上去,似乎马上就有了主意,她忍不住道:“你又可以开始了?”

“是啊。”锦娘觉得自己没什么创作瓶颈,只要是她想要去做的事情,立马就有兴趣。

方巧莲道:“我真是佩服你,真的厉害紧了。

锦娘摇头:“和真正的大家差的远了。”

甚至她还在想若是周存之穿这身会怎么想?是时候该做一件属于他的人生衣裳了。

若她能开一家店,全部由她自己自主发挥就好了。

也就这么想想,早上把衣裳裁出来,中午就去找兰雪玩儿,正好她说家里有客人来,锦娘就帮她点茶。虽然最后运匕她还是不擅长,但是前面点茶那可是相当的熟悉了。

“是谁来啊,你们这般隆重?”锦娘也没听说有客人来啊。

兰雪道:“仿佛是蒋家郎君来了,你不知道咱们二爷和蒋姑爷关系很好,两人还一起去参加文会呢。”

“看来人生之际会,真的是无常。”大姑娘虽然要嫁入宰相家里,但王三郎君举业不成,二姑娘嫁的何三公子,本是姨表作亲,何家比周家官位低,按照正常的,周家能够拿捏何家一辈子,可何家却有二姑娘把柄在手。甚至是苗小娘闹的沸反盈

天,还生了小郎君,最后三姑娘竟然嫁的最好。

官宦人家,一表人才,还学问极其好。

兰雪却笑道:“你呀,别只看外面。你不知道这位郎君本是京中六爷的亲儿子,他家原本三个儿子,蒋郎君排行第二,那位六爷屡试不第,蒋二郎君是自己跑去杭州读书,自个儿把自个儿过继了,蒋六爷夫妇本来不同意,但后来被宗族压着

同意了。”

锦娘惊呼:“还有这一出呢。这人可真狠心,要我说金窝银窝不如自家狗窝。

她自家就是再破,那也是自家,别人家再好,那也是别人家啊。

兰雪接过她点好的茶来运匕,只是道:“所以我说这里面水深着呢,连自己爹娘兄弟都能抛弃,他日飞黄腾达,什么不能丢?”

也是啊,锦娘如此想着。

苗小娘也是这般跟四姑娘说的,她还道:“你现在也不小了,也该上心些,俗话说伸手不打笑脸人,也该常常做些针线给你爹。”

“好,女儿正在给爹爹做鞋呢。”四姑娘微妙的能够感觉到苗小娘的说辞和以前不同了,以前她是想要自己多往大夫人那里去,现在却只要她讨好父亲。

难道是这个时候就发现了大夫人把嫁妆都给两位姐姐了?

看来是的。

听女儿这般说起,苗小娘略感欣慰:“如此甚好。

周大老爷可不会闲着,嫣红病了之后,蒋氏没有再安排人伺候,但是二老爷怎么好看哥哥守活寡,立马买了一对绝色双胞胎舞姬送给她哥哥,听说一人就花了快一千两。

那两个虽然还未有名分,但是比苗小娘年轻,更受宠,苗小娘知道自己现在虽然还能分些宠爱,可是早已是红颜未老恩先断了。

好在她部署得当,若是勤哥儿出了点什么事儿,吴氏本来怀相就不好,恐怕到时候就会一尸三命都有可能。

四姑娘知晓苗小娘应该是开始部署了,其实若非这府邸里人人都对苗小娘视而不见,她也不会这般,大夫人宁可让吕小娘管家也不让自己的小娘管,分明娘是那般讨好她,打帘子,帮她洗脚甚至之前二少爷惹爹生气,娘也帮过忙的。

她看过书,若非吴氏自己蠢笨如猪,御下不行,怎么可能轻易就让人收买了呢?

这世道但凡给别人一条生路,别人怎么可能会那般?

再说,说起恶,二老爷比小娘恶心百倍,她们人人都厌恶苗小娘爬床,但是二老爷却亲手送美妾给大老爷,还送美婢给三堂兄,却没任何人抨击?就连大夫人那般刚强的人,竟然也不说什么。

可是,四姑娘也不想娘和上辈子似的,她从旁劝道:“娘,咱们家里的男儿都是读书种子,女儿听闻宰相韩琦就是庶子,最后为其母请了封诰,您不必在于一时,只要好好的培养弟弟,将来您不会弱于任何人。”

苗小娘则笑道:“你弟弟我自是信任的。”可她心里很清楚,那可太难了,以后的事情她不信。

况且,便是做了进士的人,多少穷困的进士还舔着脸到二老爷的印子铺借钱,出门才有一身好衣裳。

女儿年纪,还不知道官也不好做啊,看姑太太还不是嫁的进士,没有一幅身家,最后下场如何呢。钱才是最重要的。

四姑娘就不好说什么了。

可苗小娘自以为胆子大的时候,却得知她安排的那婆子竟然被赶了出去,连勤哥儿身边的另一个乳母也被换了。

四姑娘也听说了,据说是吴氏觉得她二人看顾不力,说是陪勤哥儿拿布条勒着脖子玩儿,差点让哥儿透不过气来快窒息。

据说那婆子都快被打死了,也只是一口咬着她不是有意的。

被二老爷送交官府,以蓄意害人之罪名。

让四姑娘佩服的是,从头至尾,她竟然都没吐露出是苗小娘干的。苗小娘一点儿都不担心,因为这婆子的女儿生的好,原本是大少爷的妾,大少爷死后她告发了邓小娘,结果出去还是被一些恶霸流氓骚扰,这些人当然是苗小娘的哥哥安排的,

安排人骚扰她,再救下她女儿。如今婆子的女儿嫁给了她介绍的人家,若是婆子吐露出来,那她女儿的下场她就得掂量一二。

这等隐蔽之事,过后再去查探就很难查,吴氏只查到那婆子家里找到一包银子,可这些银子也并不能证明是苗小娘做的。

吴氏摸了摸自己的肚子,等产下孩子再去查苗小娘,哪里知晓苗小娘又有了身孕。

周家闹出这等事情之后,锦娘也松了一口气,无论如何,那婆子被遣了出去,勤哥儿算是安全了。

锦娘的衣裳也做好了,特地让人送去周存之处,周存之试完这套衣裳,就要立马脱下来:“这若是穿上去,不知道的人,还以为是个娘们儿。”

小厮忍着笑道:“小人倒是觉得这身不错。

“这谁做的啊?”周存之很不满。

小厮道:“是针线房的锦娘,她的针线活可是没的说的,小人接过来的时候,她还嘱咐说这次的团花是她花了颇多心思做的。”

周存之都快气死了:“这个胖丫头是不是把我当成她的玩意儿了?还做这个。”

小厮吓的缩了缩脖子。

“去把她给我喊过来。”周存之咬牙切齿,这可是他准备去宰相家行卷穿的衣裳,全毁了。

锦娘很快就过来了,见周存之生气,她连忙道:“二少爷别生气,奴婢当时做这件衣裳的时候,正在看二夫人送给我的《诗经》,正好翻到《齐风?猗嗟》,猗嗟上第一行便说“猗嗟昌兮,颀而长兮。抑若扬兮,美目扬兮。‘这不就是您么?那些太

过清浅的颜色,反而显得淡的无趣,相反这红色一穿,岂不是有‘一庭残月海棠红‘的意思,显得您愈发是鹤立鸡群,出挑的很。”

她一边说一边看周存之翘起嘴唇,得知自个儿成了。

果然,周存之道:“算你说的有理,只是日后做衣裳,还得先问过我的意思。”

锦娘讷讷称是,又心道没几天我就要离开周府了,你就是想找我做衣裳也找不到了,哼。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