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北宋小丫鬟 > 59、第 59 章

北宋小丫鬟 59、第 59 章

簡繁轉換
作者:春未绿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3-27 23:35:18 来源:源1

一秒记住【笔趣阁】xbiquge365,更新快,无弹窗!

?玉娥和魏雄作为?娘仅存的长辈,还得过去帮忙主张一二,却说?玉娥原本脾气比较暴烈,但是听他们俩各自分说,也是为?。

?娘说她发现??和她吵架几次之后,就想让媒婆寻下家,还找的都是官家娘子,??则说?娘和赁在她们家住的一个小吏眉来眼去,情投意合。

?玉娥想的却是自家女儿,她女儿成婚在即,若是被爆出堂姐和离,女儿名声也会受损,更何况素来人都是劝和不劝离的。

于是,她也只好拿出杀手锏:“你们俩作父母的倒是想怎么样就怎么样?可麟哥儿和官哥儿怎么办??姑爷,你平日见识比我大,我大道理不懂,只知道这人心隔肚皮,后娘能对隔了肚皮的好吗??娘,我也说你一句,你平日为人甚是热心,太热

心了也就没个分寸,你爹娘已经去了,世上与你血脉最亲的就是你两个儿子,你也舍得他们?“

冯?则道:“二叔母,我不求官家娘子,只求妻子深明大义。荣娘?是对孩子太过宽容,她没有赚过一文钱,不懂汴京立住脚有多?。”

“你?是这样,?道一口气就能吃个大胖子?麟哥儿是读书的料子,官哥儿却身体弱,总不能不管不顾的都要他读书吧。”荣娘也是针尖麦芒根本不让。

其实自从他得了一回病,就能感觉荣娘对他不耐烦了,冯?便有了意动,而荣娘也从那个鳏夫小吏那里寻到了慰藉……………

?玉娥也是过来人,夫妇二人最艰难的时候反而很容易齐心协力,一旦日子过好了,都有选择了,就开始都找下家了。

看着两人吵起来了,罗玉娥也是扶额。

其实若非是真的决定和离了,荣娘也不愿意把自己的丑事告诉外人,二叔和二叔母本来就和她不是很亲近的关系。

罗玉娥夫妇见她们都僵持着,只能先带荣娘回家暂且住上一晚,否则她们自己都得耗在这里,明日还得起早床,顺便也是想让荣娘冷静一二。

她们回来的时候,?娘刚刚和客人聊天,眉飞色舞的:“您看,您要是不加披帛呢,就比较呆板,就只是一?裙子而已,但如果加了披帛,整个人就会更有一种飘逸之感。您可以不用我家的披帛,您自家如果有相似的,就用您那个就好,如此

还能省钱。

那客人还握着?娘的手道:“太??你们了,今儿又帮我梳头发,又帮我搭配衣裳。正好我家有一?鹅黄色的披帛......”

“那建议您换成白色的,您看这么多钱的衣裳都付了,因为一件披帛,反而犹豫了。若不然,您再回去找找,一定要白色的。”?娘道。

客人一想也是,也下了决心:“那我就定一?披帛吧。”

?娘笑道:“成,一件抹胸,一件窄袖褙子,一条百褶裙,再加一条披帛,绣花八处,抹胸给您用的是鹦鹉玉兰图,褙子的领抹处绣同色的鹦鹉玉兰,布料都是用最上等,如此,一共二十贯,一共二十天左右来拿。”

客人爽快的付了钱,锦娘开了货给她,又笑道:“您可要把货?收好,我们认单不认人的。”

荣娘在一旁看,才知道锦娘做生意其实也挺厉害的,表面上以退为进,其实步步紧逼,终于完成一大单的生意。

锦娘本来守了一日都没什么生意,没想到现成的,来了个大主顾。

再看荣娘回来了,她也听说了荣娘的事情,也不问她们是不是真的和离,只道:“姐姐要和离可以,可你和离之后住哪儿?吃哪儿?还有你还这般年轻,你若再嫁,那嫁?又怎么分?这些可想好了。’

荣娘一时语塞。

她们姊妹二人如今共同睡在一张床上,荣娘看锦娘的梳?台上又摆了个螺钿的奁盒,箱笼又放了几箱在地上。

故而,她问了句风马牛不相及的话:“妹妹准?了多少嫁??”

锦娘倒是不避讳:“总得凑三十六抬过去,再过些日子我的家?就得再送一幅来,还有四季衣裳、布匹、瓷器、珠宝、竹器好些呢,都是我自个儿准?的。其实还差好些呢,我也只能多做活儿了。”

“这般多......”荣娘咋舌。

锦娘笑道:“大姐姐,嫁?也是我的底气啊,而且都是我自个儿?的。这也是我问你,和离之后的准?啊?”

“我,我其实也没想太好。”荣娘只是不爱冯胜了,但别的都没想过。

锦娘叹了一口气:“大姐姐,靠山山会倒,靠水水会流。你就说我吧,如今是要成婚了,可若是将来夫妻感情不好,我总还有我自己的产业铺子,便是自己单独养孩子都完全可以,离了谁都能活。可你怎么办?那个小吏都三十了,还凭你家的屋

子住,即便他人再好,可贫贱夫妻百事哀,总会有许多问题。你若不想好自己将来准?做什么,换个男人也肯定是解决不了你的问题的。”

这么深远的问题,荣娘从来没想过,也从来没有觉得自己会有这么大的能耐。

她有些迷糊了:“可我不像你,还会绣花,我什么都不会啊?”

“胡说,您哪里什么都不会啊,你饭不就做的挺好吃的么?你还会做胭脂呢。”锦娘说到这里还一笑。

荣娘一会儿觉得自己想自立自强,一会儿又泄气,迷迷糊糊的。

在北宋讲女性独立,锦娘也只能点到为止,毕竟就是二十一世纪也不少女人很难独立。但至少能够让她想清楚自己的路到底该怎么走?

荣娘叹了一口气:“你姐夫其实知道我不爱钱,所以把地契房契都给我放着,但家里的钱也没多少,毕竟还得还赊贷。我们家除了那个宅子,也没什么能分的。”

“大姐,也不是这么说的,你若真要和离,就准备让姐夫把房子卖了,一人分一部分,孩子到底是姐夫还是你带着,也得想好。”锦娘可不能让她含糊过去。

荣娘沉默了,好一会儿才道:“锦娘,你说的对,我现在什么都没想好,实在是太冲动了。”

“大姐,既然你想通了,等回到冯家,你想想我说的安身立命的根本,等时机成熟,你就知晓如此方自在。”

到了次日,锦娘让魏雄和罗玉娥按照她说的,又去问冯胜,有没有想过和离之时,如何分财产,将来孩子怎么抚养?冯胜心中一凛,房契都在荣娘那里?

这个时候魏雄出来道:“我看你们俩都没想好,不如我劝劝荣娘,你们还是好好在一处过日子。”

冯胜此时倒是反应过来,头一次真心实意的对魏雄道谢。

据说荣娘回去之后,原本想找人学厨艺,但是觉得学厨大多数是童子功,且很难拜到真正的师傅,她又学人制香粉。

当然,这些已经是后话,锦娘一家送走荣娘之后,锦娘把手边这一套花八日赶制出来之后,才发现她上个月把自己的绣鞋都做完了,结果忘记给男家的针线了,成婚次日得向长辈献上彩缎、针线。

这些针线就包括鞋子、枕头、荷包、扇套等等。

“不行,已经是来不及了,鞋子我糊几个鞋面,拿几个样子,找前面的小尼姑静安帮我做了,至于荷包扇套那些就直接去锦绣阁、鬓云楼各买一些,花不了几个钱。”锦娘可不想作践自己。

她想?够五百贯,那是因为进门前的说好了的,赚的多那也是跟自己赚。若是为了给那些几百年见不了一次面的长辈不顾自己死活做针线,她就不愿意了,这些去买又不贵。

本来去年定亲的时候送过鞋子的,她以为就不用送了,不曾想还要送。

阿盈给了静安尼姑三钱银子,只道:“这双橙色的你要绣上梅花竹叶,做成弓鞋,紫缎子的绣兰花纹,也是做成弓鞋,另外这黑缎的和这红缎的做一双“错到底’,再绣一双‘凤头履‘,另外一共绣八双罗袜。”

静安人胆小,每次做的活计都被师姐们拿去卖了不给钱,这事儿锦娘也知晓,故而直接让阿盈给钱到她手上,还特地送了一盒栗子糕给她。

“你替我多谢魏娘子。”静安道。

阿盈笑道:“你这次若是替我们姑娘做的好,日后有活计必定找你,不过你且要快些才是。”

静安认真点头:“你们放心,我肯定会快些做的。

鞋子的问题解决了,锦娘去鬓云楼转了一下,发现样式虽然精致,但是已经不时兴,只好去老东家锦绣阁那里淘,上等荷包一百文一只,锦娘买了两对,正好六夫人和?氏一人一对,扇套中等的送公公,六十文一件,锦娘直接买了六件,再

有剩下的几百文,全部买下等的荷包,三十文一个,正好好了六对。

一贯三钱,全部搞定了。

至于锦娘自己则把客人那套二十贯的绣完之后,又接了两件做窄袖褙子的活计,共进账四贯。

时兴的家具也送来了,都放廊下摆着,用一张布幔铺着,怕沾上灰尘。

当然,她的亲事操持爹娘也在忙,罗玉娥专门请了轿夫们抬嫁妆,准备婚宴,喜糖,家中上下的布置。

看看日子,已经是三月十八了,也就是还有十日,锦娘就要成亲了。

可是现在还差贯。

她想起前几日出门,看人家穿帔帛的场景了,有些人不爱穿抹胸配褙子,倒是可以穿襦裙搭配帛,正好她还有一匹白色重莲纹的绉纱。

上面用梅子青折枝海棠花罗上襦,里面穿茜红色鸡心中衣,裙子则搭配茜色葡萄鹦鹉纹的石榴裙,再搭这条帔帛,之前是好看,现在搭配这身就是古典仕女的模样,看起来愈发高贵端庄。

“这套若是卖不出去,我自个儿穿也是可以的。”锦娘对阿盈道。

阿盈笑道:“不知怎么,人家成婚都是想的进门后如何如何,成婚如何,您满腹心思都在这个赚钱上了。

“那我得一直保持,若是真的成了婚就当真以为一劳永逸,那就完蛋了。”锦娘道。

二人说笑一番,橘香送了鸡汤过来,锦娘让她在前面坐了一会儿,只叮咛道:“过些日子咱们就去?家,怎么着也得在蒋家那边住一阵子。你也把包袱收拾好,到时候我们一起同去。”

原本橘香也是丫头出身,只不过来了魏家之后,都是在灶上干活,她倒也落了个自在。

如今要跟着锦娘去?家,橘香又有些无所适从:“那我去了蒋家之后做什么呢?”

阿盈瞟了她一眼:“自然是伺候姑娘了,过几日铺床,嫁妆也要送过去,不得你守着么?大姑娘和三姑娘虽说是姑娘的姊妹,但她们未必尽心,到时候还不是咱们俩帮忙。”

橘香这才点头,大抵知晓自己要做什么了。

果然,在罗玉娥说起去蒋家铺床时,荣娘上回闹着和离,是锦娘劝的,她为人倒颇热心,当下答应下来,还同罗玉娥道:“您放心,到时候我就在新房守着。”

莹娘本答应了,结果听说还要那里过一夜,又觉得辛苦推说不去了。

“说到底,荣娘这个人吧,到底还没什么坏心。莹娘就不同了,平日话说的好听,却不是个真正能帮忙的人。”罗玉娥感叹。

要知道莹娘成婚的时候,魏雄可是跑前跑后忙活的很。

锦娘笑道:“我早就料到她是这样的人了,其实我对大姐姐都没抱什么期望,到时候让橘香和阿盈过去帮忙铺床就行。”

罗玉娥则道:“咱们家小门小户的,做个什么也没人帮忙,都得我们自己做。蒋家肯定是比咱们家好点儿的,人多干起活来也方便。”

蒋家各房的确人多,但是帮忙的人却算不上很多,?氏看扎的喜棚歪了,连忙让人道:“赶紧让人把那个扶正。”

不一会儿,蒋六夫人的丫头又过来道:“八奶奶,夫人那边说催妆的物件儿问您准备好了没有,让您送过去她看看。”

?氏笑道:“放心,准备好了。”

丫头才含笑而去。

?氏不由掰着手道:“销金的?头,还得要德胜楼的,一方?头就十九贯,还要买上等的花髻,就花了四贯,还有送六盒香粉楼的花粉,一小盒就三百文,催妆礼就花了二十多贯。”

全部都要用好的,但是家里钱是有限的。

更别提还要办水酒,但她不敢敷衍婆母,因为婆母也是个精明的。

年少时父亲也爱抱着她在膝盖上写字,她的一笔字也写的很好,可现在开门就是柴米油盐酱醋茶,哪里还有闲心写这个。

但她是六房长媳,怎么也不能让人挑理。

路上倒是遇到了蒋羡,许氏笑道:“十六郎从哪里回来?”

蒋羡笑道:“是从黄学士家中回来。十六郎还要多谢嫂嫂帮忙操持亲事,嫂嫂辛苦了。”

“十六郎客气了,都是一家人,千万别说两家话。”许氏含笑。

蒋羡一拱手:“那弟就不打揽您了,我还得去母亲处问安。”

许氏也回了一礼:“请便。”

蒋羡去了蒋六夫人那里,又道:“我虽然未曾拜入黄学士门下,但帮黄学士的兄长解决了一个棘手之事,日后也是迟早的时期。娘就放心吧,儿子学业定然不会落下的。”

“好,娘知晓你的本事。只是为了读书,你父亲兄长都辛苦这么些年,奈何科举这条路不好走,你也不必过于执着。”蒋六夫人自己也是极其好强的人,但如今也不得不信,穷达皆由命。

母子二人说了些私房话,蒋六夫人道:“再过几日,新妇就要进门了,你也要多陪陪新妇。”

如此蒋羡也有些为难:“儿子正拜师的关窍之处,若是常常在家,疏远了就不好了。”

蒋六夫人心道,八郎那里是许氏功名心更甚,出继的十郎却是天性聪颖,生而知之之人,唯独十六郎,倒是自己功名心更甚,也不必别人催了。

但她也不好再提这个话题,只道:“你十五哥年底成的婚,他那个媳妇懒得跟蛇似的,羹汤不会做,针做的粗糙,每天得派人催三四遍才起床。亏得你七叔母把家底掏空娶了这么个穷官儿的女儿,变着方儿的今日打,明日要衣裳,现下正苦

不堪言呢,喏,方才还在我这儿坐了许久才走的。”

当时相看时,蒋七夫人见这姑娘生的尤其白皙,相貌秀丽,知书达理,烹茶调香都会一些,十分高兴,当下就决定把人快些接进门来,不曾想这般。

蒋羡笑道:“要不说金玉其外败絮其中,儿子原先听人说起不少落魄官家子弟也是为了娶一门好亲,当了家里的东西充门面。女子如此,男子亦是如此。所幸,儿子看母亲一眼能瞧上魏娘子,魏娘子不是这等人。”

“这是自然,周二夫人还与我说她原先在周家的时候,那周家四哥儿不知误食了什么,憋的满脸通红,无一人敢跳出来担责,还是锦娘救了四哥儿。事后大家都问她怕不怕,她却说也没想过怕不怕,反正就先做了。”蒋六夫人赞许道。

这让蒋羡倒是更期待了。

锦娘这边则是把刚刚绣完的一条领抹卖了出去,一抬头,见进来一位客人,她正看着锦娘身上的衣裳。

“你这样的做帔帛的衣裳还有其他样式吗?”

“自然有,我设计的图册在这儿,您可以看看。”

锦娘笑着拿图册上前,那位客人翻了几页,满是惊艳,“如此,我能不能一样做一套,这五套我都要了。同为女子,你也知道那抹胸实在是不太适合我。”

古代没有塑形内衣,所以如果非天然挺拔,又肩薄的,穿起来却是很灾难。

“好,我会在二十七日让人送到您家里。”锦娘道。

客人不解:“为何是二十七日?”

锦娘莞尔:“因为二十八日,我就要成婚了。”

五套衣衫,除去成本,一共能赚四十贯。要在七天赶制五套出来,实在是不容易,还好她不必刺绣,这次的衣裳全部是搭配得当。

她不敢轻忽大意,完尺子就开始做,真是没想到,三月份看起来生意一般,最后却来了个大主顾。

只不过这位客人只付了二十贯,还有二十贯要等到交付当天给,然而锦娘却已经是提前完成任务了。

她在做针线之余,也是告诉阿盈铺在床上的是哪一床,盖的被子准备的是哪一床。

成婚前三日,蒋家送来花髻、销金盖头、五男二女花扇,花粉、洗项、画彩钱果过来催妆,锦娘则回了金银双胜御、罗花幞头,绿袍、靴、笏过去。

成婚前一日,阿盈和橘香跟荣娘一道送嫁妆到蒋家,之前定亲时其实就已经把奁产写上去了,现下却是写的更清楚。

蒋家人也都过来观礼,打头的先抬着十个红木箱子进来,阿盈拿钥匙打开,只见众人看了过去,里面放的几乎都是四季的衣裳,全部是绫罗绸缎纱的,手都插不进去,全部是高档的衣裳。

见蒋家管家登记好了,阿盈才把锁锁上,让人抬进去新房。

随后进来的便是家具、竹器、瓷器等等,之后又是被褥、竹席、帐子、门帘、毯子等等,听阿盈道:“这被子是六铺六盖,各色竹席八张,门帘也有十二挂,锦帐两顶、纱帐两顶、罗帐两顶......”

原本准备的是三十六拾,到现下已经是四十抬了,之后还有各色绸缎,后面还有珠宝首饰。

绸缎就有三抬左右,后面两抬便是珠宝首饰,先是一幅头面,都是金累丝嵌宝的九件,再有一个首饰盒里摆放着琳琅满目的珠花、梳篦、金?、戒指、耳坠子、镯子、帘梳等等,更别提蒋家送的首饰,最后两抬则是放的房契、地契。

许氏心道,她小看魏氏了,竟然有四十八抬嫁妆,当年她嫁进来时,也不过三十抬。

另外还有一份压箱底的嫁妆银写的是一千贯,全部陪送过来了。

就连蒋大舅母都道:“依照我看,新娘子的嫁妆恐怕有三四千两之多啊。”

众人都倒吸一口凉气,蒋七夫人对蒋六夫人道:“当年周家以女许配给放哥儿,我也去观礼过,仿佛也只有五千两。”

蒋六夫人笑了。

却说锦娘这里,正等取衣裳的人上门,把剩下的二十贯付了,她才把账归找,没想到自己竟然完成了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不仅赚了五百贯的嫁妆,还多了三十贯。

陈小郎见锦娘神色,心想咱家姑娘见着蒋姑爷也没这么激动,到底还是钱亲。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