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北宋小丫鬟 > 58、第 58 章

北宋小丫鬟 58、第 58 章

簡繁轉換
作者:春未绿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3-27 23:35:18 来源:源1

一秒记住【笔趣阁】xbiquge365,更新快,无弹窗!

上元节当天,?娘当日?了三条褶裙,一条白绮印金的褶裙,一条白绫百迭裙?玉兰花的,还有一条白山茶暗?璇裙,一共进账九?。

这个月过半,?了一卷?件,两件貉袖,二十对荷包,加上???出去的三条,一共二十四?。但是这般也是很累,她这倒是头一回没有夜里再?了,准备歇下。

不料,这个时候?小郎上了楼,只喊阿盈过去,说是?豆儿专门送了一盏灯来。

?豆儿是?羡的小厮,这定然不是蒋家大人们送来的,是羡自己的意思,金色的鱼鳞配着?融融的烛光,竟有一种?得岁月静好之意。

“好美。”?娘笑道。

她很?得专门欣赏什么,因为有生活的压力,总是?得停不下来。

阿盈见?娘披散着头发,脸只有巴掌的大小,看着灯的样子发愣,她不知怎么有些心酸。在魏家,事事都是姑娘操心,她虽然赚的多,但比她们都累,但即便累也从不随意发火,总是很讲道理。

这一年生意,绣坊的回头客特别多,几乎都是她自个儿撑起来的。她能最快速的知道客人们的需求,做出符合客人们期望的衣裳,且做的又快又好,从不懈怠。

她最快乐的时候就是没客人的时候在一旁看书,但别以为她就很文弱,事实上,阿盈发现魏家父亲看着老实,其实有些糊涂固执,魏母性情特别情绪化,她们俩都是姑娘镇压下来的,不仅仅是她的父母,连很多?缠的客人,同行也都未必是她

的对手。

但现在她看着这盏灯的样子,又很纯真。

?羡此时正在樊楼,与人斗诗,见?豆儿去而复返,微微颔首,又继续写诗。

兴许是有一盏可爱的灯作伴,?娘睡的很安稳,早上起来,身上完全没有任何酸痛感了。锦娘伸了个懒腰,起身开始梳洗准备上工,哪里知晓刚开门就遇到不速之客了。

“魏娘子,怎么我昨儿派丫头买衣裳,说你不?呢?”一位年轻高挑的小娘子进门来。

她打扮的很是入时,梳着云尖巧额髻,顾盼之间倒是个美人,只不过这美人搞过几次事儿了,每次定下衣裙,付了钱之后,拿回去不过两天又要退回来,还要退钱,明显就是白嫖衣裳,锦娘当然不愿意跟她做衣裳了。

故而笑道:“我们给您做了三次衣裳,您就退了三次,您不知道,这三件退回来的您又穿过了,可不就没人买了么?我都亏了好几件在手里了,哪敢还卖给您啊?”

有些脸皮厚的人,就得把话说明白。

这位傅娘子听了之后,很是不讲道理道:“你开了们就是做生意的,我试了不满意可以退啊,这不是你说的么?要不然我告到你们行首那儿去。”

“那你就去告呗,谁也不是吓大的,我一个女娘能在开封开得起店,也不是被吓大的。挡人钱财如杀人父母,你想在我这儿耍横,也得掂量掂量,阿盈去把军巡铺的高铺头叫来,再喊几个伙计过来。”锦娘一拍桌子,怒瞪着她。

似这样占便宜的女骗子,听了赶紧脚底抹油跑了。

阿盈?出去叉腰又骂了几句,进来更是遏制不住道:“竟然还有这样的女骗子,还好意思告诉行首,咱们?该告诉行首,让大家都别给她做衣裳了。”

“说的没错,等会儿你就去行首那儿说道一番。”锦娘可不怕事儿。

开门被人一闹,人的心情也是很难好的了了,锦娘索性就停了一会儿,吩咐橘香熬桂圆水给她,最近熬夜加上吃的不规律,月事迟了好几日。

只是没想到橘香又用那荷叶盏盛来的,上次蒋羡过来绣屋,那时正值夏天,她没想到当时一下就漏到胸前,倒是让蒋羡又面?耳赤,又艰难转移视线。

这也是她早就知晓蒋羡只是生的漂亮,打扮的比寻常男子精致些,脾气比较体贴风趣,不介意让女子展示自己掌握主动权,可并非其他缘故。

平息了一下心情,好在有客人登门,是想为她母亲做一件大寿的衣裳,锦娘贴心道:“要不然在领抹处绣寿桃,黑色的缎子打底,绣上喜气的寿桃,更能显老人家的尊?。”

那人也爽快?下,锦娘跟她推荐了几种料子,让她自己选了一样,如此去处布料和丝线外,工钱作?一?八百文。

只不过客人寿辰的事情也让锦娘想起仿佛二月二是羡十八岁的生辰,她也得做一套衣裳送过去,这次还是做印金的,但是只在牙子上做细细的一条。

如此,她便做了一件球路纹直领对襟褙子,一件深褐色的百迭裙,袜子两双,和白领上襦这般一套送过去。

月底正在盘账,锦娘算了算,这个月只赚了三十三贯,远不如预期,她月事来了几日又晚上歇息了快十日,佛经也没绣,进项就少了。

不曾想刘豆儿却送来两盆牡丹花并一对荷包,荷包里竟然各装了一对金银牡丹花开的锞子,刘豆儿道:“我们郎君说让娘子费心了,正好看到这些锞子寓意好,合了娘子的品格,就让小的送来。”

牡丹雍容华贵,端庄典雅,象征着富?,有富而能仁,贵而有品,贵能济人之意。

她外表清雅纯真,实则并非人淡如菊随遇而安之人,平日总以穷则独善其身,富?兼济天下自诩。

锦娘笑着道:“那就多谢你家郎君了,我也祝他生辰快乐,一直都平安顺遂。”说罢又让阿盈赏了八分的银子给他。

?小郎还用帕子包了些零嘴给他,这小子笑的眼睛都眯起来了。

锦娘则是高兴看着手里的金银锞子,这可值十几两银子呢,本来说这个月的钱没攒够,不曾想还有意外收入。

那边蒋羡也正穿着锦娘做的衣裳,衣裳的纹路是球路纹,寓意路路通达,官运亨通,魏娘子肯定是?得自己将来必定能仕途通达,这松叶绿的颜色也好看,对襟上的领抹绣的是翠竹,也是寓意节节高升之意。

他穿着新衣去爹娘处请安,再见哥哥还是穿的前年的直裰,颜色都褪色不少,兄弟二人站在一起似两辈人。

蒋六夫人当然也发现了,但是长子成了家,他的起居都是许氏打理,即便她是婆婆,也不好说什么。倒是幼子这里,魏氏虽然还未进门,但是很妥帖,平日的节礼就不说了,知晓十六郎生辰,还特地送衣裳来,这一件褙子恐怕都十?了,还别

提里面的衣裳了。

老话说的好,钱在哪里爱就在哪里。

蒋六夫人的女儿七姑也回来了,她倒是很会做人,送了一方瓦砚、两册新书,一担寿桃面糕,还与蒋羡道:“若有不懂的,只管请教你姐夫。”

蒋羡笑着应是,方才出去。

等他离开之后,蒋七姑则对母亲道:“您快歇息一下吧。”

蒋六夫人摇头:“我哪里歇的下去,下个月十六郎就要娶妻了,总觉得一切都弄的寒酸了些。”

这些话可就不是一个回娘家住的小姑子该说的话了,七姑知晓如今家中早不比她小时候那般了,那时候父亲还有伯父照看,还有祖父故旧都给面子。

现在伯父都远去福建当哥学官,其余的堂伯父叔父也都混的很一般,甚至还有不如自己家的。

七姑只能劝她娘道:“您也放宽心。”

“我有什么不宽心的,你嫁的姑?人好,家风也好,我看我那外孙读书更是比他几个舅舅还强。”蒋六夫人笑着。

女儿没有对蒋羡的亲事说东道西,并非是赞成这桩亲事,而是她们一旦不同意,就会揽事在身。姑?还在读书,女儿当年出嫁虽然有三千贯的奁产,但转眼这么五六年的功夫,她能敏锐察觉女儿的日子其实也不好过。

果然,七姑的养娘私下跟蒋六夫人请安的时候说道:“薛家老太爷出自河东望族,是名门之后,又是名臣,家中朴素勤俭为上。姑娘嫁过去亦是孝敬公婆,绩麻针黹样样都来,只是前些年薛老夫人生了病,大夫须要服用人参和蕲州产的白花蛇做

药,为了治病,吃了一年的药,看着好些了,结果一场风寒又去了,丧事咱家姑娘还拿了嫁妆出来才勉强操持下来。如今手里的钱还要供姑爷和少爷读书,还要四处打点,日子也不好过。”

若是以前蒋六夫人必得贴补一些,毕竟这是女儿最艰难的时候,帮她越过这道坎。就像之前儿女们还小的时候,她的日子也过的颇为滋润,从不为钱发愁,后来儿女亲事就几乎是破家败业。

薛家是名门,很有名望,但亲家做官素来清廉,官声也很好,原本吃药延医就是一笔极高的费用,白花蛇四两可就要花十贯,人参更是不菲,葬礼还有诸多规矩,女婿也没个进项,女儿恐怕现在贴嫁妆过活。

可现下自家也不富裕了,小儿子财礼五百贯,各种定礼聘礼也要出,她唯独还有点私房也得留给他。

故而,蒋六夫人听了,也只能狠下心道:“等姑爷考中进士,一切就迎刃而解了。”

养娘有些失望的离去。

而锦娘这边则把牡丹花搬了一盆放在绣屋里,另外一盆送给她娘,罗玉娥是非常爱莳花弄草的,只不过常年要做生意,没那么多功夫罢了。

她看着这盆牡丹就忍不住道:“十六郎也是惜花人,不似你,总说花太香了都是臭味,桂花树也不让我种。”

“娘,您可真是的,那么浓烈的香味,我若非是无法,真的是掩鼻而过。”锦娘不爱太馥郁的香味。

罗玉娥偏还搬了一盆三角梅在锦娘绣屋,还道:“你看这样多好看啊。”

母女二人说笑着,一抹春光从窗棂里晒了进来,暖洋洋的。

如此,她又画了一套春衫,春衫要薄,最好是用罗做,桃?的薄衫,水仙绿的丝裙,在薄衫上绣宝相花暗纹,显得更大气些。宋人特别喜欢在领抹处下功夫,锦娘这次却只是掐了一下白牙,却在桃?衫子背后绣上相应的桃花,腰带处做了桃花

花苞做系带。

这套衣裳废了锦娘不少功夫,头一日穿上之后,还梳了双髻,两边插从树上剪下的真桃花两三朵,中间则买了一簇桃花像生花的绢花。

“姑娘若是天上的仙女,那必须是桃花仙子了。”阿盈笑道。

锦娘看了看身上的衣裳:“若是真的有人买,那才是最好的。”

春衫的订单超出预料,锦娘用笔正在记:“城西米铺的梁娘子要一套、会仙楼住在天字号的客商要一套还有......”

总共要做四套,一套四贯,成本三贯,四套就是赚十三贯。

以锦娘这么快的手速,也差不多得十二日,毕竟绣花也很需要功夫的,但同时还得推?出新,故而,她在做这一套的时候,想下一套春衫怎么设计。

正拿着画笔在想的时候,就见?小郎跑进来道:“姑娘,不好了,那边王家的绸缎庄竟然也新雇了绣娘做衣裳,好些人在那里选了尺头缎子后,就直接在那儿做。您这边刚推出春衫,她那边出的衫子跟您的非常像,但是她们只要一贯就买一

套。”

什么时候都少不了这种跟风的,还能利用别人的创意打低?。

“所以咱们都得推陈出新,这几套卖完,我还有别的衫子,有本事她全部跟着学啊,她们有这个手艺么?”这也是锦娘一开始定位在中阶?格之上,不走低?的原因。

她进的罗是两贯一匹的,完全不褪色的,那边舍得用这么好的料子么?

陈小郎道:“是啊,她们还说送帕子呢,买一贯以上的都送帕子,真的是无耻,完全照着咱们做。”

当即,锦娘又大大的写了八个字让陈小郎放外面。

同行莫入,面斥不雅。

大抵是这般刺激,锦娘还真的有了创意,第二套她打算用银红缎子做抹胸,水红薄罗大袖衫子,底下却配着白色纱裙绣零星大红蛱蝶,外面罩一件白色半臂纱衣。

高贵典雅却又飘逸空灵,有红色,但红色只是点缀。

她赶工把衣裳做好之后,亲自把线头剪了,又让阿盈熨烫好,次日让陈小郎挨家挨户按照地址送上门去。

送完之后,锦娘开始把新的春衫换上,戴上她的鱼枕冠,这件衣裳非常适合戴冠,戴上冠子简直自带气质。

阿盈在前面拿图册介绍时,客人还在犹豫,倒是锦娘一出来,人家就立马要下定。

“不知这套多少银钱?”

“您看您要什么料子的,我这一套的纱是织金纱,若是要一样的,这套的料子加工钱至少得五十贯,但若是换成绉纱,三十六贯,若换成春纱,就二十五贯。不过,提醒您,若是用太差的纱,就没有这种笼星月之感。”锦娘笑道。

那人道:“那我换成一般的纱,二十五贯全部包含在内,是吧?”

“没错,布料钱和丝线的钱我们就全部包了。阿盈,把绉纱给这位客人看一下。”锦娘如是道。

那人道:“多久能做好?”

“正常半个月左右,您可以留下地址,我让人送府上去。”锦娘道。

那人犹豫了一下,最后还是没付,锦娘倒也不勉强,这个价钱可不是每个人都能付的起的。

陈小郎很快进来道:“姑娘,我看她往王记绸缎庄去了。”

“让她去吧。”锦娘并不是很担心。

“万一她又学咱们的衣裳怎么办?”陈小郎愁道。

锦娘笑道:“我就是知道她们有这招,所以故意把价钱抬的很高,这件衣裳我实际上卖十贯就好。”

王记绸缎庄那边自以为打探到了价钱,王记的掌柜道:“那魏娘子定价太高了,咱们定个十五贯,肯定有赚头。”

王记请个六位绣匠,工钱普遍都是一个月四贯的,她们不眠不休的赶制十套出来了,反正魏娘子店小,但绣铺颇有名气,设计出来的衣裳都很畅销,王记当然也不是只抄锦娘一个的,前面绣巷的鬓云楼更是王记模仿的素材库。

鬓云楼原先是卖假髻的,经营不善后,其妻开始卖绣品,行首请大家见面的时候,当时还特地介绍过。

锦娘当然还另外又设计了一套,藕荷色的抹胸,珍珠白的纱制百迭裙,又搭配上松花色折枝桃花纹两破的褙子,掐上粉白的牙子,更是素净典雅。

至于之前做的那套红的,被韩国公家的娘子来相国寺游玩时,逛到这里,为家里的两位小娘子一人定了一套。

王记的十套却无人问津,阿盈不懂:“他的比咱们的便宜,为何一套都没卖出去呢?”

“傻丫头,你也说了他要卖便宜才行,但是我这一套是做给那些能戴的起冠子的人穿的,他那边的受众就是觉得再好看也不会买,即便他卖十贯人家也不会买。而我这里原本来的就都是小有资产的,这个价钱大概咬咬牙也就买了,所以,我就是

给他个教训。”锦娘如此道。

据说王记这十件衣裳一直挂着,反正也无人买。

王记的东家不仅不反思自己全盘照抄,反而压低绣娘们的工钱,从四贯压到一贯,也是听的锦娘目瞪口呆了。

锦娘这里虽然不似别的绣楼那样客似云来,但是客户粘性很高,可能就是那种她们不知道穿什么衣裳的时候,就过来自己这里,选的衣裳总是不会出错的。

就像现在白娘子又过来了,她是一位官家娘子,父亲任通判,听闻刚从外地回来,据她母亲白夫人暗自抱怨,说她爹太过耿直,导致家中寒薄。

而白娘子已经过了及笄之年,还未许婚,却需要衣裳妆点。锦娘这里价钱适中,衣裳又精细,很适合她这般精打细算的官家娘子。

穿在锦娘身上松花色的这套衣裳,她竟然要直接买过去。

“魏小娘子,我明日急着过去,我们俩身形差不多,就把你身上的衣裳脱下来给我吧。”白娘子道。

锦娘只好作价把这一套以六贯全部卖给她了,包括从抹胸、褙子、裙子一整套都给她了。

这一套绣花不多,价钱也不贵,看起来白娘子也十分满意。

从魏家绣铺出来,白娘子和她娘对视了一眼,都忍不住笑了。白夫人道:“你爹和刘计相是同年,幸而刘家请咱们过去,我听刘夫人那个说法,似乎是想与你说一门亲事。”

白娘子害羞一笑。

锦娘则筹算了一番,二月已经是过了二十六日了,还有两日这个月就过完了,这个月成衣全部卖完,赚了三十九贯。

如此,只有三十三贯,她才终于把嫁妆银五百贯赚到手了。

还有两日没想到她曾经在锦绣阁的那些成件,陶掌柜盘货时发现都有人买了,一共送了四贯过来。

锦娘笑道:“我发现我每次在凑整钱的时候,总会有点运气。”

阿盈则道:“哪里是什么运气啊,我还看您完全是挣辛苦钱,这么多日,没有一天是休息的。”

“不说了,别人那么多辛苦的人,也未必有我赚的多呢。好了,咱们俩去绣嫁妆,我记得帐子我还没怎么绣呢,算了就把别人看的见的地方绣点。”锦娘觉得她跟厨师们差不多,为别人做衣裳尽心尽力,对自己懒得做。

却说刘夫人新得了几盆名贵的花,请关系不错的诰命们往来,蒋氏带着四姑娘还有儿媳张氏一道过去,四姑娘马上就要远嫁,老太太想让她跟着蒋氏出来,也是多认识一些人,日后对丈夫仕途有帮助。

哪里知晓四姑娘见到了白娘子,听人介绍她才愕然,这白氏原本应该是蒋羡之妻,书中说蒋蒋羡兄弟二人不和,皆因白、许二人妯娌不和,导致兄弟阋墙,然而后来蒋成了名臣,蒋羡成了奸臣。

可这辈子蒋羡已经定亲,白氏再无瓜葛了。

人生际遇倒是真的很难说。

锦娘也在感叹,人生真是世事难料,正如素来还算恩爱的冯胜和荣娘夫妇竟然要和离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