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记住【笔趣阁】xbiquge365,更新快,无弹窗!
纪,长得是一表人才,虽不喜念书,靠着家中出资先前在兵部当员外郎,但他不过一介文弱书生,对行军打仗一事是一窍不通,先前没少来便宜坊喝闷酒。”
“两三年前,他又使了银子,如今在户部当员外郎。”
“照司掌柜你这样说来,这位李大人也是这便宜坊的常客了?”年珠面上带笑,更是带着几分期待之人,“既然如此,为何我从未在便宜坊见到过这位李大人?”
托年羹尧的福,她也是记忆超群,但凡见过一面的人,基本是不会忘。
司掌柜乐呵呵道:“这位李大人自调入户部之后,就一直忙于政事,就极少极少来便宜坊吃饭,倒是他身边的小厮曾几次来便宜坊定过席面,听他身边小厮话里话外的意思,他啊,打算大展拳脚呢!”
这司掌柜也是个讲感情的,虽说便宜坊如今生意红火,但因李卫是老主顾的关系,所以不管便宜坊生意多好,只要李卫差人定席面,总会差人给李卫送过去的:“我打小就在京城长大,这京城啊什么都不多,就当官的多,路上一块牌匾砸下来,砸中十个人,只怕七八个都是当官的,其中五品官职以上的怕就有三四个。”
“这位李大人不过从五品的官职,兢兢业业几年也没见擢升,想必是升迁无望啊!”
他说着说着,声音就低了下去:“如今想要升官,光靠本事和才能还不够,还得使银子。”
“这位李大人就算家中富裕,但不过一外乡人,又能有多少家底?想必他谋得户部员外郎一职,能掏的银子都已掏完了,后来又多次仗义相助,哪里还有银子往外拿?”
“偏偏我与他虽有几分交情,却是交情不算深,他志在做官,我是不好相劝。”
年珠已在脑海中对李卫有了大致的了解,重义气,没什么文采,一根筋,但是脑子好使。
这样的人,正是她想要的。
但她听司掌柜说起李卫对做官的痴狂,也知道就算自己出价再高,这人也是不愿意给自己当幕僚的,更别说如今她根本就没多少银子,当日给九阿哥的两万两银子还是借来的呢!
李卫脑瓜子好使,年珠也不差,很快她就做出一个大胆的决定——她要找李卫拜师。
古人的师生情可是后人理解不了的,天地父母最大,再是君师,更有什么“一日为师终生为父”的说法,若她能顺利拜李卫为师,以后她就紧紧与李卫绑在了一起。
年珠是个行动派,当即就吩咐车夫去户部门口截人,哦,不,拜师。
马车内的年珠不知想了多少措辞,总算见着户部大门打开,一个个官员三五成群朝外走去,一个个要么说说笑笑,要么沉着脸谈论公事,很是热闹。
户部,乃六部之一,掌管着户籍与人口管理,财政收支,物资统筹调配等等,事情不仅多,还样样重要。
年珠眼睛瞪得老大,一错不错盯着大门口,生怕错过了李卫。
她听司掌柜说过,李卫约莫三十出头的年纪,身形高挑,面容俊朗,留着山羊胡,瞧着就是一世家贵公子的形象,与户部那些老头儿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只是她瞪着眼睛看了又看,等着那些官员都走干净了,却还是没看到李卫的影子。
已至腊月,大雪簌簌扬扬,就算马车里放着碳盆子,年珠手里也捧着汤婆子,仍觉得寒气从四面八方钻进来,冷的她直哆嗦,但就算如此,她仍不敢放下车帘。
聂乳母瞧见,不免觉得心疼,低声道:“格格,要不咱们先回去吧?派了小厮在这儿守着,亦或者咱们直接登门去找这位李大人。”
“这样冷的天,您又向来怕冷,可别将您冻病了。”
年珠瞧见户部大门已缓缓关上,仍未见李卫出来,只能点头称好。
年珠一回到听雪轩,又是沐浴又是绞头发又是喝姜汤,等着她忙活完了,已足足过了一个时辰,却仍未见小厮回来。
年珠等啊等,一直等到天黑了,这才有小丫鬟进来传话。
“格格,小成子说了,他足足等了两个时辰仍未等到李大人出来,所以他就先回来了。”
“格格您放心,小成子说他明日一早再去户部门口等着,总能将李卫大人等到的。”
年珠无奈道:“只能这样了。”
她不是没想到登门李家,但她听司掌柜说过的,说是李卫家眷全部留在了江南铜山,想当年李卫刚来京城时还置办了院子,身边有丫鬟婆子有小厮随从的,但进京没几年,该卖的卖,卖当的当,如今李家也就只剩下个空宅子而已,李卫身边那小厮是既当小厮又当车夫又当随从,整个李家,也就有个耳聋的老婆婆在。
这李家啊,是去了也白去。
年珠原以为不出几日就能见到了李卫,可一连三日,小成子根本没等到李卫。
小成子是年若兰拨给年珠使唤的小太监,虽年纪不大,但却机灵过人,这么久替年珠办事就没有失手过的时候,如今等了几天没等到人,反倒将自己冻病了,哑着嗓子、带着哭腔与年珠道:“格格,奴才办事不利,一连几日根本没等到这位李大人,奴才使了银子朝户部里头洒扫的人打听过了,说这几日李大人并未告假。”
“可奴才守在门口,找户部的门房、官员打听,那些人一听见李大人的名字就避如蛇蝎,恨不得绕道走,格格恕罪,奴才实在不知道哪儿出了问题。”
他眼眶红红的,声音是瓮里翁气,最后嘴巴一瘪,鼻子里更是鼓出个鼻涕泡儿来。
年珠是又着急又好笑,吩咐聂乳母给小成子赏二两银子,道:“好了,你既然病了这几日就好好歇着。”
“我原是不打算去李家的,但如今看来,却是不得不去一趟了。”
因有司掌柜在,年珠早就知晓了李卫家在何处,便直接吩咐马车朝李府驶去。
李府坐落在城东偏僻之处,此处房价并不算便宜,年珠想来也能知道当年李卫手头还是很宽裕的,但当她走到李府门口,瞧见别的宅院门口是气派又奢华,唯有李府……那宅院一分为二,卖了一半不说,门口威严的石狮子连牙都没了,朱门也呈斑驳之状,看着是心酸又好笑。
有人上前敲门,却一直无人应答。
年珠这才想起来李府就剩下一耳聋的婆子,她便推开门径直走了进去。
她走进去一看,院里瞧着是更心酸,处处破败不堪,那耳聋的婆子正在厨房做饭,等着她都一圈逛完这才发现有人过来,冲着年珠比划起来。
可惜,年珠根本看不懂。
这婆子约莫五六十岁的年纪,身上的厚袄子打着补丁,手比划的飞快,面上是挡不住的急切。
她们两人一人比划,一人说话,简直是鸡同鸭讲。
年珠灵机一动,命人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