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二手穿越:大耳贼刘备 > 第8章 什么叫仁厚长者

二手穿越:大耳贼刘备 第8章 什么叫仁厚长者

簡繁轉換
作者:十二楼月明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3-28 23:37:26 来源:源1

一秒记住【笔趣阁】xbiquge365,更新快,无弹窗!

刘备当然是调研过的……

他可不会随便对人说这种容易招祸的话。

三年前朝廷征辟过乐隐入京为官,就是为了修撰熹平石经,但当时乐隐没去。

转年朝廷再次征召,乐隐不好再推却,应召为议郎,却又自请外放,做了这涿县县令。

从这履历就能看出,乐隐对当今天子以及雒阳朝堂是个什么态度……

刘备的这番言语,恰恰对了乐隐的脾气。

“你求授仁德……”

乐隐叹了口气,眼里有欣赏之意,伸手接过了刘备手中的腊肉:“吾德不昭,其实未必能教你,但你这等学生吾却不想放过……卢子干竟舍得逐你出门?”

卢子干便是卢植,乐隐接了束?之后才提起卢植将刘备逐出门墙的事儿,显然是已经决定收下这学生了。

“卢师也是无奈,学生犯罪,卢师在朝为官,总不能包庇学生。倒是明廷……若是学生狂狷犯禁,明廷可害怕受学生牵连?”

刘备拱手作揖,躬身行了大礼。

“哈哈哈……我左右已是注定去官了,还怕什么牵连?”

乐隐大笑起来,显然对当不当官完全无所谓:“刘家郎,可有表字?”

“备尚未及冠,且家父早逝,正欲求恩师赐字。”

刘备真心实意的换了称呼,低头求字。

“……你既然不求官只求仁,便更要通玄奥之理,具超世之德,备贤德而服人,便以‘玄德’为字如何?”

乐隐拈着胡须思索了一会,给了回答。

刘备愣住了。

仍然是玄德?

自己的人生履历,已经和原本历史上的刘备有些不同了啊……

这年头只要拜了名师,在即将成年时大多都会求老师取字,以结父子情谊,毕竟师父也是父。

历史上的刘备是卢植的学生,表字玄德,很可能是从卢植那里求学回乡时,卢植取的。

可自己如今拜了乐隐为师,竟然也得了‘玄德’这个字……

而且很显然乐隐取字是完全从自己所说的需求出发的,要自己掌握更深的道理,具备更高的德行,才能在没有官身的情况下让人心服……

是天意如此吗?

还是两位大儒不谋而合?

但无论如何,玄德才是刘备该有的字。

刘备低下头,长揖到地:“备谢恩师赐字。”

几天后,乐隐还正式为刘备办了冠礼,刘母见儿子又得名师,心中宽慰,也不再责备刘备浪荡顽劣。

……

拜了乐隐为师,本来是为了给自己加个大儒门生的光环,免得被人迫害。

但与乐隐相处几日之后,刘备觉得这位老师真的很有古风,只怕并不是纯粹的儒师。

比如提起最近县里兴起的太平道时,乐隐说的是:“此道门虽说有蛊惑人心之意,但其救济贫苦治疗病患,其行有善。只需先与其便,再行约束,必不至为祸。”

他也确实是这么做的,让简雍先专门划了块地方给太平道,然后与道人约定,只在这范围内传道。

官府主动送地皮,估计太平道还没遇见过……

而从那之后,涿县的太平道人也守规矩,只在约定范围内行动,从不在其它地方瞎忽悠。

再比如提及天人感应,乐隐的态度是“天是天,人是人,非要扯在一起,那定是为了骗人……”

说到如今的党锢时,乐隐说的是“天下无人不党,清流有党,宦官有党,天子亦有党……便是你我,也是一党。此锢天子不解,自有灾祸解之。”

刘备有时候甚至觉得,这位乐老师也像是穿越人士。

所以,师徒之间相处得很愉快,刘备甚至对其直言自己黑吃黑的事儿。

而乐隐的态度却是表示支持,只说“善恶以行效观之,不以心度,此事于本县安定有利,那便是德行。只是莫要睚眦杀人以武犯禁,你虽难举孝廉,但若是将来有机会,最好还是寻个武官身份。”

刘备这下子知道简雍为什么这么尊敬乐隐了。

因为刘备自己就是这么想的。

这样的县令,换谁都舍不得让他走。

刘备倒是问过,要不要弟子凑钱为其续职??如今南方马贵,如果带十几匹好马卖到雒阳襄阳等地,是能凑到六百万钱的。

但乐隐不愿。

这老头说:“若这官是花钱买来的,且不说是否干净,便仅仅是心中有了成本之念,便定会惦记怎么挣回本钱。失了初心便总有挂碍,会患得患失做错事的……”

刘备觉得老师说得没错。

什么叫仁厚长者?

这就是。

年底有囚犯为筹赎罪钱卖女,简雍买了小丫头伺候老师,乐隐也乐呵呵的收了。

只是,离开涿县前,他又把那小丫头送还给简雍,说:“你有尊师之礼,为师受之无碍。此女得了差事有了衣食,也算你救济贫困。但吾官务已毕,家有妻儿,不需要再收养女,且将她再托付于你……吾门不以人为财货,切记。”

简雍也只好重新收下这个丫头,以师妹称之,发誓今后绝不买奴赠友。

刘备是真的佩服这位老师,这特么才叫大儒风范!

到了年末,乐隐还是要回冀州了。

按理说,老师要回乡,学生学业未成,应该追随老师求学。

但乐隐觉得刘备和简雍都是家有寡母的独子,是家中唯一的梁柱,让他们留在涿县尽孝。

虽然不舍,但也只能一路护送乐隐回冀州安平。

“玄德,其实吾德不昭,已无可教你,但你既求仁,那便托你个仁德之事。”

离开前,乐隐单独拉过刘备嘱咐着:“你有同门名为牵招,与你同年,尚未及冠。其人家贫,如今为财货奔波耽误了学业,若是你有余力,不妨接济一二。”

这是想让刘备有余钱的时候接济一下同门。

其实哪怕乐隐不说,刘备也会做的,毕竟牵招的名头刘备还是知道的。

这可是大将之才……

刘备也知道,牵招今后大概率不会跟着自己混。

如果没遇上乐隐这个老师,刘备可能更多的会考虑怎么为自己谋好处,那些不太容易追随自己的人,可能就不会花那么多心思。

但现在,他觉得不该这么想。

莫把人视为货。

备贤德以服人。

要对得起‘玄德’之名。

否则才真真是白穿越了一场。

……

返回涿县后,刘备第一时间给公孙瓒去了封信。

信上写着:“闻吾兄将赴涿县为官,备喜不自胜,特以此良马赠贺吾兄,望伯?兄马到功成!”

送信的自然是简雍。

而作为礼物的良马,就是从曹操那里顺来的,烙了曹家印记的那匹。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