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二手穿越:大耳贼刘备 > 第73章 粮税之争

二手穿越:大耳贼刘备 第73章 粮税之争

簡繁轉換
作者:十二楼月明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7 23:52:29 来源:源1

一秒记住【笔趣阁】xbiquge365,更新快,无弹窗!

走卒要给自己留活路,就不能一条道走到黑,主家为了自保可不会在乎走卒性命……相互合作,才能多给自己几条门路。

这不是忠不忠的事儿,而是多几条门路,才会有更多大人物愿意捞你一把。

这并不影响对主家的忠诚,王门完全可以按照他的意愿去忠于他心中真正的主君。

酒宴之后,王门已经理解了刘备的意思??要是他自己不想死,那就最好不要轻易害刘备,否则这本来可以妥善解决的功劳就又会变成祸事。

刘备了解阳球的行事手段,只要张纯的产业变成了朝廷产业,那就不可能用张纯做饵了,张纯和王门自然也不会再被追缉。

而且,只有刘备能让邹靖配合,王门和邹靖可没交情。

更何况刘备与王门无冤无仇,都是求活罢了。

若能重开乌桓互市,相当于原本离心的乌桓再度回到大汉怀抱,无论朝廷怎么斗争,天子都会全力推动此事……天子的产业谁敢动?所有人都得配合。

刘备也算是把邹靖这个护乌桓校尉的价值充分利用了。

这就是朋友情义的好处,刘备与邹靖有足够的信任基础,即便刘备确实是没打招呼就先用了邹靖的身份,但邹靖不会因此怀疑或犹豫,而是会立刻反应过来刘备在帮他捞政绩。

并且,邹靖能借此从党争漩涡脱身,还有可能升官。

其实,如果张纯足够聪明的话,无论渔阳马市属于张家还是属于朝廷,对张家其实差别不大。

作为现代人,平台意识早已深入刘备的观念,营造平台,合作取利才是经营之道。

张家用手里的资源和灰色产业,投资给有合法名义的护乌桓校尉,让朝廷正式重开互市,渔阳张氏不仅能把灰产洗成国产,还能因其地缘优势得到更多利益。

毕竟这既是合法买卖又有整个大汉支持,很容易把平台做大,比张家私下维持要好做得多。

平台扩大几倍,即便张家只能获取其中一部分利益,那也比以前又要维持又要打点赚得多,而且还没那么大风险。

原始资源和产业是他张家的,交结乌桓部落的人脉也是他张家的,这利益怎么都跑不掉,只是换个名头罢了。

只要张纯还没疯癫,那就不至于想不明白。

当然,风险依然存在??张纯封锁交通消息,多半会产生后遗症。

但无论如何,至少刘备现在可以去安熹赴任了。

这官不能不当,但也不能真当,免得张纯的后遗症波及自己。

……

光和二年十月,刘备与王门一同去了中山。

到安熹其实是要从卢奴经过的,不过刘备没有入卢奴城中,王门单独回去和张纯沟通去了,顺便将刘备赴任的回传带到卢奴。

县尉是朝廷命官,自去就任即可,不需要国相府安排,县里自会接待。

这次来安熹,刘备只带了二十多个亲卫,也就是关羽张飞,以及一队近卫部曲。

左沅这次没跟着,刘备让她去组建情报网了,信息获取是最优先的事务,左沅是家臣,刘备是将其视为袍泽的。

刘备并不是要搞什么密探组织,而是让左沅用游侠儿和乐人侍女组建情报体系,免得将来再遇到消息断绝之类的麻烦。

当然,必要的时候也可以用来传个谣言什么的。

安熹这地方很像拒马河新亭,位于恒水河边,农耕条件很好,这里大多数地方都是中山豪族的田庄。

城内商业不怎么繁茂,人也不多,除了官廨之外,其它地方都有点冷清。

而官廨之所以热闹……主要是因为十月是收粮税的时间。

其实安熹的粮税收得很正常,完全符合朝廷要求的三十税一,只不过……这‘一’,全都落到了没背景的中户贫户头上。

这也是大多数地方的惯例了,马有马役,粮有粮役,粮役肯定会点给有地的中户,而普通人又不可能找豪门收税。

但粮税这种常税这个收法,倒并不是出于张纯或刘卫这种郡守的决定。

太守或国相通常只是让各县交齐粮税??然后各县分发到乡亭,再由乡啬夫与三老“点举”役户,由役户征粮完税。

而乡啬夫或三老以及各亭亭长,当然都是豪族人士。

这天下一贯如此,年年都是难关,丰年有时候比灾年更容易破产。

刘备来到安喜官廨时,经过城内,见税吏正在收税粮入库。

大概是因为入库的粮不够数,县库门口起了纠纷,围了不少人。

刘备本以为是官吏与草民的阶级纠纷,但出乎意料的是,吵架的居然是士族。

一个少年士人,正指着一个税吏怒吼:“以此大囤收粟,实是败了良心!前日有贼人作乱,粮食收成本就不好!若再用大囤收粮,我等哪来活路?!”

这少年看起来与张飞年岁相当,应该是交税入库时用了大囤,有些气愤??十斛粮,入囤只计七斛。

其实各地皆如此,这少年显然江湖经验不足。

那税吏应该是仓啬夫,毫不客气的反驳:“若不用大囤,不留折耗,那粮食的损耗就得全落到某等仓掾头上!这是入库的惯例!张家郎莫来指点吵闹!赶紧回家筹粮把差额补上!”

“补尔之母!你等中山人排外刁难,趁吾要举家迁回河间的时候点吾为役,强索土地……吾家也认了这个亏!”

少年逼到仓啬夫面前,将粮车上的粟米袋扔到地上:“可吾家现在已经全额完了税!还要补什么差额?你等莫要欺人太甚!!”

“你以为是乃公想让你补啊?乃公要是短缺了税粮,全家都得流放日南!若是不留折耗,乃公也没活路!”

仓啬夫也一把将手里的粮戳扔在地上:“你以为乃公想做这库掾?张?,你家中自有门路,不如你去寻了督邮,让他赶紧解了乃公之职!乃公宁可花钱去了此职!”

这倒也是事实,县吏都是本地人士,税吏也是被上官点出来负责事务的,如果可以的话,其实谁都不愿得罪人。

督邮是监察使,负责传达政令、考察官吏、核查赋税征收等。

此时是收税时节,监管税吏便是督邮的核心工作,因为税收工作最容易出现贪腐。

不过,看这仓啬夫当众这么说,应该是确实没贪污,大概是真的巴不得赶紧解职。

粮税是县内的重政,刘备这个县尉和粮税事务其实也是有关系的,县尉通常要负责催缴欠税或强征等等……起了民乱也得县尉镇压。

但刘备本来没想真做这个官,原本不打算搭理此事。

可现在听见了张?这个名字……

刘备自然得停下来看个热闹。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