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灵异 > [综]我在故宫装喵的日子 > 分卷阅读704

[综]我在故宫装喵的日子 分卷阅读704

簡繁轉換
作者:洛娜215 分类:灵异 更新时间:2025-03-28 23:45:59 来源:源1

一秒记住【笔趣阁】xbiquge365,更新快,无弹窗!

有如此措施,只是为了让那些因灾荒无奈而入军籍的兵士们能够重归农民的身份。

这条律令再贴在个政府的布告栏上的时候,当地的衙役便有不少人在心中暗忖:这做厢兵的多风光,那些个落草为寇的人就想着求着来做厢兵呢,哪儿就有人会愿意回去了,但出乎他们意料的是,布告刚贴出的当天,并有不少兵士前来咨询。

而等到这一年秋,全国厢兵有两成表示愿意回归民籍,这些大部分都是因各种灾祸事故而被收编的农户。

这样的庞大人员数量远远超出了众人的预料,各地的州县无法接纳如此庞大数量的军户,但是人心已动,若是将之拦回大半也容易引起军汉们的不满。

朝廷当即派了不少官吏前去地方了解情况,最后只拿出了一条不是办法的办法,优先放归有氏族的军汉。

有家族的回归家族,若无族系的可以和兄弟共同租用一块地,剩下的人要么选择再等一年,平日表现优异者先离,也可以走另一条路——支援西边。

若是愿意前去宋国的西部生活开垦的人,可以免租,如果愿意去咱们宋国的租界区开垦田地的,非但可以免租免税五年,官方还赠送一人一头牛,还包地包房。

安全?安全是不用担心的,那块地方是咱们送过自己的地盘,党项就是咱们的属国啊,那儿可不是就是咱们的底盘吗,也就是咱们宋国仁慈,还和属国谈什么租借。

战乱?嘿呀曹将军在那儿驻扎呢,您怕个啥?曹将军啊,战无不胜从来没打过败仗的曹将军嘿!

西北没水?思想落伍了吧!

咱们租借的地方有好几条河呢,都有河怎么会没水?只不过是西北那儿的原着们懒得开垦,您知道苜宿草不?对啊那儿长成一片呢,哎呀您也知道苜宿草肥田吧?对啦,您想想那地得有多肥。

一个有些心动的单身兵户窃窃问道“既然这地方特别好,那为什么那会没人?”

“哎呀,你们搞错了,那里不是没有人,是没有聪明人,”那小吏捶胸顿足,一脸痛心疾首“那儿的本地人都不会耕地,他们以畜牧为生,好好的土地就在那放着,硬是不耕你说急不急人,所以官府才想着办法让我们找一些耕地的老把式去帮帮他们。”

“真哒?”

“真的!您看我真诚的眼睛”

……好叭。

这位兵汉和边上的哥们交换了一个眼神,二人犹犹豫豫得填了个申请表,那表立刻就被小吏塞到了小盒子里头放好,然后小吏热情得拉住了这二位的手说道“您就等通知吧,悄咪咪得告诉你们,官家之前说可能会亲自为你们饯行哦!”

哦哦哦!!!这两个兵汉一听,立刻兴奋了起来。

可,可以面见官家啦!对于兵士来说,这可是唯有打了惊天大胜仗,才有可能远远看一眼的官家啊!

作者有话要说:这一年宋的确削减了军备,但是削减之后的数量也还是非常可怕。

晏殊被贬官是因为拿玉笏砸人脸(但也有说法是砸了自己)由此可见这位爷说到底还是非常杠的。

殿前失仪和御前失仪其实还是有些差别的,但是还是看皇帝心情,一般来说皇帝心情好,放了也就放了。

白鹿纸原理和水印纸一样,咳,其实是实验后的附加产品大家不要告诉晏殊。

宋朝的户籍制度是这样的:

最普通,利益也最有保障的民籍,而农民如果放弃了田地出逃,便是流民,一般流民会被遣返回乡重新落户,但是也可以落地生根,(毕竟大家都要抢人口)当然,在大灾时候,官方会直接收拢你们为厢兵,厢兵就是军籍。

军籍虽然不用交税,不用承担百姓的很多责任,但是同时他们也要付出成为二等公民的代价。

如果要举例子,就有些类似于明清时候的商人。很有钱,但是地位很低,虽然看似人五人六,但是看不起就是看不起这种感觉。

而且军籍为终生制。一般来说不能转为民籍。

厢兵一般是类似于工兵的存在,还有接纳退伍兵的地方,简单说就是养老的,没有战斗力。

其实早前宋民间还有乡兵,这才是地方上的武装力量,要挑选有腹肌能跑马的那类汉子,但是后来因为这个是强征制度,逐渐被废除。一直到后期,彻底成为强干弱枝状况,举国全靠地方军区保护。

要举例子的话……

唔,你们可以想象成我国制度,各地区只有城管给予保护力量,不设武警、刑警,再上一级直接是军队,就是这个概念。

但是大家都知道军队调动很难,不得擅自动用,所以在宋后期因为地方保护能力急剧下降,直接致使了匪患横行。

当然厢军可以因为个人实力凸出进入禁军或者边军的,同时禁军和边军的退伍兵也会变成厢军。《===文中就是害怕有人走这条路子想办法退役。

毕竟当兵几年钱赚够了,趁着没开战时候赶紧遛,这个想法稳赚啊。

第217章北宋(八十三)

其实向西北部派遣、迁移人民过去这件事情,从当年签订好租借协议之后便已经开始实行。

但是收效甚微。

人口的流动永远都是从边远地区向中心地区迁移,而西北苦寒不说,还有游牧民族饶边的困扰。即便如今政府有看护西北边的趋势,也有将主要防守力量迁移的迹象,但对于老百姓来说,一个疏忽便是自己的命。

得要多想不开才会往那儿去,就算是去那里的商人,数目也都不多,若非如此,西域的商品又怎会如此值钱?

所以哪怕官方之前把条件说得天花乱坠,也没有人愿意去那。尤其是东西京同应天府这类中心城区之人,更是不愿意离开富庶之地。

在这个人口就等于发展力的时代,没有足量的人口进驻,当地经济便难以发展,没有大量的知识分子进驻,蛮荒之地永远是蛮荒之地。

这一点夏安然非常清楚。

在东汉的时候,西凉地区之所以在后期成为了东汉的粮库之一,并且人才储备几乎能够比拼的上东南沿海地带,其中便离不开贾诩等人的呕心沥血,更离不开无数被贾诩“爱和梦想”哄骗过去之后就扎根在那儿的青年学子。

赵祯短时间之内没有和党项开战的打算。

作为宗主国,只要从属国没有做出反叛的举动,他要顾及旁的属国感受,自然不可以派兵攻打,不然极易引起恐慌。

而且事实上而言,对于边陲之地,历代统治者对那儿的要求就是太太平平不要叛乱就好,在这个政令缓慢、以人治为主的时代,想要管理好一个偌大的国家,当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能管好中原地区就已经很了不起了。

地方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