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灵异 > [综]我在故宫装喵的日子 > 分卷阅读644

[综]我在故宫装喵的日子 分卷阅读644

簡繁轉換
作者:洛娜215 分类:灵异 更新时间:2025-03-28 23:45:59 来源:源1

一秒记住【笔趣阁】xbiquge365,更新快,无弹窗!

传来一小片一小片并且有逐渐扩大趋势的哭泣声。

他有些困惑。

末曲这一段其实并不悲,毕竟最后那位郎君还是回来的,但凡看过小戏的人都应该知道这个结局,前些日子已经有人为这出戏写了剧评,

有人说这段是另一个姑娘和她的夫,也可能是木娘和夫君的另一个发展,但更多的说法则是觉得此或为庄周一梦。

双双身殒的那个是梦,而重逢的才是现实。

总之,官方一日不给正确答复,民间的讨论和脑洞一时之间关不上,甚至于他们还说得有模有样,就连原作者都要相信了。

而事实上,这一段夏安然是真的不知道为何会突然之间加上去的。在写小说的时候,常常会有感觉这个故事并不是我想让他这样发展,而是这个主角推动了发展,他自己做出了选择。

此结局便是如此。

不过也无妨,算是有个圆满结局,也能化解一下观众们被插刀插的遍体鳞伤之心,夏安然是这么想的。

但是个人阅历、性格还有经历会使得他们看到的东西有着不同的展示,其中更可能和作者本意南辕北辙,这一点作者无法控制,阅读本就是见仁见智罢了。

所以夏安然觉得那一片哭成一团的人,和他也没有什么关系,直到他得知那一片做的娘子们基本都是武将的内眷为止。

其中便有杨延昭的遗孀和媳妇。

如果说杨延昭的名字有人不知道的话,那么说另一个称呼,在华夏便当是无人不知的——杨家将。

作为宋朝顶尖的武勋世家,杨家一直以来都是帝王心中最坚固的堡垒。

但可惜的是,英雄世家的名号是用一个又一个家族的男儿郎用性命去铸就而成的。

杨家的寡妇有多少,没有人知道;杨家经历丧子之痛的女性有多少,也没有人知道,杨家历来都是男人流血,女儿流泪。

最后在杨家男儿几乎死绝青黄不接之时,撑起这一个家族的还是杨家的女性,如今杨家的当家人是余太君,这位是杨业的妻子,如今已经九十高寿,便是先帝见到她都要给与尊敬。

当然,这位老太君如今已经不再管事,大事小事都交给了杨延昭的遗孀——金花郡主。

这位娘子是太祖赵匡胤的义妹,身份高贵的同时极为机敏,传闻其比之杨延昭更有几分能耐,在杨六郎带兵之时亦是在旁辅助,很是打出了几场飘亮战役。

只是后来杨延昭身殒,宋辽又签订了澶渊之盟,故而便回了京城,一来归还兵权,二来也是要来照顾杨家一干妇孺。

而作为杨延昭的夫人,又有宗亲身份,这位柴郡主今日也被请来了观赏这一出剧目。

夏安然此时在心中唏嘘,但他一个外姓王爷,纵然对如此英雄人物尊敬崇拜,但是到底不好亲近,否则便是给人添了麻烦,——他本来是这么想的。

直到隔了几日,夏安然的家门被人敲响,前来送拜帖的人署名为杨文广。

而他来拜访的原因是因为知晓夏安然府中有一少年天才,故特来请教。

夏安然一脸懵逼得看着这两个人在见面之后没多久,便战作一团,然后上窜下跳半响又做出了惺惺相惜姿态。之后杨文广便成了他家中的常客,其中发生了什么,因为速度太快,夏安然一时之间都反应不过来。

最初时候,他以为杨文广是冲着白玉堂来的,想着自家学生当年过州试的时候的成绩的确是引人注目,估计那杨家人也是想要与之结交一番。但等几次以后要杨文广蹭上了夏安然开设的补课小灶,他才意识到事情没有这么简单。

若要说杨家人这是打算给自己的小孙子蹭一个先生不成?

夏安然简直都要惊呆了!

杨家出生勋贵,杨业祖上亦是刺史出生,后有杨业、杨六郎两代大将,又有无数杨家一系兵士皆为国战死,加之还有不少子弟在军中为官,杨家在北宋的地位极高。

杨家第三四代虽然还没有长成,但是无论是余太君还是郡主都有国家发下的薪酬,远不至于到连请先生的钱都不够的份上。

而且最重要的是按照杨文广的身份地位,他没有必要参加武举,完全可以父荫入朝,或者说是走军队的路子。

坦白说,大部分武举入世的生源结果便是入禁军,毕竟是国家珍贵的人才,哪能轻轻松松的就放到边疆去送死,一不当心被人砍瓜切菜了,中央政府岂不是要心伤。

事实上,就北宋来说,其着名将领中只有极少的一部分是武举出身,大部分还是在军队拼杀出来的。对此夏安然猜测是不是杨家的女眷不让杨文广上战场,哪怕如今是和平时期。毕竟杨文广的大哥二哥都已经入了军职,杨文广的身份可能就成了现在杨家宗室的最后一根独苗了,为了血脉的延续,他被留在安全的汴京城也是可以理解。

若他当真一无是处,只留在富贵乡里面做一个延续血脉的种子又实在让人看不过去,所以才让他去考武举。有一个武举身份,再在京中谋一个闲职,便也说得过去了。

毕竟杨家已经死了两代当家,再不让人留个根实在有违人道。

后来夏安然又想到了一点,那边是杨文广这样来找白玉堂,说的好听是少年结交,说的难听便是来抱平南王的大腿,武将同异姓王若是交上了关系,在外派之时自然会被掂量几番。如他所料未差,这应当就是杨家女眷们的算盘了。

但是旁人的算盘是旁人的,面对这突如其来蹭课的学生,夏安然倒是呈现无所谓的姿态,毕竟放一头羊是放放两头羊也是放,更何况……他默默看了看白锦羲在临走之前给他留下的诸多兵书,以及沉醉其中连家都不想回的杨文广。

他总觉得结果很有可能会辜负老太君的想法,在他这里留下去的话,这位杨家的独苗苗,恐怕只会更加想上战场吧?

白锦羲的兵书写的有多好,是得到曹操认可的,能够成为东汉军士官方教材的那种,更何况虽然白锦羲没有东汉末年的记忆,但是就他查阅此世间的通史之后,也为诸多宋初的战役标了注解。

其中不乏以杨文广祖父和父亲为将帅的战役。

对于这两位杨家将,白锦羲的评价非常的高。

在如此环境下成长起来的杨家三少爷,难道真的不想像他的父亲和祖父一样吗?青少年都有慕强心里。若是一个不当心……

想想离家出走的白二少,还有离家出走的庞大少……再加上天天往外头跑的白三少,夏安然毫不怀疑这位杨三少会走上同样的路子。

这些倒是与他无关,他们家白二少和白三少未来的志向都是上战场,而如今的宋局势也和历史上全然不同。

不能说敌人更好打一些,但是确实比历史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