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记住【笔趣阁】xbiquge365,更新快,无弹窗!
着实不少。
加上考虑到蔡邕的私产虽然还在洛阳,但洛阳如今房价低廉,就算当真用钱买,蔡昭姬也并非买不起,以及蔡邕的藏书其实已经被祸害掉大半,留在屋内的大部分也价值不高,汉室众臣们也都默许了这一条其实不符合礼制的规定。
因此,在乔迁之喜上,蔡昭姬极为少见的邀请了诸位曹操的部将于她新宅中一聚,其中当然就包括了制纸,制书,管理图书馆等很多方面都和蔡昭姬有过交集的夏安然了。
也是在这一宴上,夏安然有幸得见焦尾琴的真颜。
实话说,现代的这把焦尾琴和蔡昭姬手上的并不相像,毕竟焦尾琴并没有图像留世,大师也只能根据文字描写,以及参考留世的汉琴制造焦尾,在东汉的那把焦尾琴要更加朴素一些。
琴声也要更为低沉暗哑一些。
蔡昭姬于帷幔之后,为他们奏响了蔡邕病逝之前奏的那一曲。
蔡邕弹奏那一曲的时候,蔡昭姬已经不在长安,曲谱是狱中的蔡邕写下交给医匠,委托那位医匠在未来若有机会便交给蔡昭姬的。
但是事实上,对于能否将这一曲谱传出,蔡邕心中亦是不抱希望,然而,这位医匠本身就是敬佩于蔡邕的人品,才自荐入狱为其治疗的,只是蔡邕那时身无疾,心有疾,任良医再如何百般手段,也无法救活一个心存死志之人。
后董卓被刺,这位医匠顺利逃出后便去了兖州,成功将曲谱交给了昭姬,也是好人福报,他为了送曲谱,恰巧逃过了长安的一场乱战。
后得知消息,无可奈何的医匠便留在了兖州,于此处他重操旧业,成了当地的一名良医。
此曲为蔡邕破茧之时所作,后又于囹圄生死之间完善,此曲奏来却全无倾颓之意,反倒是满满的昂扬向上之意。
尤其由蔡昭姬这个女公子奏来。
蔡昭姬一路跟着曹营,她的双眸中一路看着曹营蓬勃发展,辐射兖州、豫州,又力挽大汉颓丧之势。
她的指下,减去了蔡邕那一刻破茧之痛,更多的是龙腾于天的酣畅淋漓之感。
后受邀而来的周瑜、曹操、荀彧三位同样擅乐之人均取来了自己乐器,请昭姬再奏一曲。
夏安然于琴道不算大精,便为四人击节,让人意外的是,曹纯竟有一手奏编钟的好技巧,几人再此坐定后,以蔡昭姬为引,共同奏响了这一曲蔡邕的遗作。
焦尾低吟浅唱,荀彧同曹操的琴音聚入,伴之袅绕壮大,编钟带金戈之音,木节之音虽轻却稳,一点一点引着盘旋于浅渊之中的卧龙越水而出,周瑜的笛音清越高昂,于水龙前将阻挡它的浮云吹散。
正是龙飞九天,风生云起。
老者沉沉入梦,见到的便是此情此景,沉香幽幽,几个着汉服的男子停下了手中动作,见他抱琴有不知所措之态,为首之人忽而一笑,他指了指尚且空着的一个位置,“远来是客,吾等以乐会友,先生不妨一同来。”
老者面露些许惶恐,方才不过听过几音,他便知晓在场几人均为乐中大家,他虽会奏琴,却也不过是业余水平而已,见他拒绝,忽有一眸光澄亮的青年人起身,走至他的身边,正是那一位击节之人,他手轻轻一推,老者顿感踉跄数步,待到他稳住之时,竟已跽坐于空位之上。
他所制造的焦尾琴,亦是被稳稳放于桌案。
他所制造的琴,他最了解。
此刻这把琴每一根琴弦都已绷紧,木身油亮,尚未调试,便是其最完美的姿态,他想要被奏响。
想要于这几把名琴同台而乐。
对于老人来说,这把琴就如同他最疼爱的孙儿一般,他稍稍犹豫了一下,虽知以己之技远不如这几位大家,却还是以指盖上了琴弦,他的焦尾发出了愉悦的高亢之音,宛若是个开始,帷幔后的人奏响了第二个音,四把古琴因其主人性格不同,虽是同一谱,其曲却各不相同。
于两个击打乐器的包围之中,四把古琴之曲渐渐融合。
如溪流崩腾,终汇入海一般,由笛牵引,共以浩荡之姿态,水龙遨游四海天。
此曲名为——
《水龙吟》
【滴——宿主任务完成,记忆编辑完成,记忆传输完成,委托人已接收,委托人评分为:甲】
【委托人焦尾琴对于宿主的任务十分满意,宿主获得焦尾琴的礼物——琴心。】
【琴心为被动触发效果,宿主使用弦乐器之时,可触发共情效果,将宿主之情传给听者。恭喜宿主。】
吵……
玳瑁小猫双手交叉盖住了毛脸蛋,整个身体都向后缩了一下,将身子更深得埋入了老者的怀中。
小猫的体温很高,在秋日时分更是暖呼呼的,老者并未被他的举动惊动,反而睡得更香。
他的唇角还带着一抹欢畅至极的笑。
作者有话要说:夏喵:焦尾琴,你要的是这个主人(捧出蔡邕)
这个主人……(捧出蔡昭姬)
还是这个呀(捧出大师)
焦尾琴:都要。
夏喵:…………
夏喵:哇哦…………
大宛人:鱼唇的大汉人,居然把公骡子卖过来啦桀桀桀
春天,大宛人看着啪啪啪的骡子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夏天,大宛人看着没动静的骡子露出了疑惑的表情。
秋天,大宛人看着拉着小骡子来卖的大汉人表情纠结。
冬天,大宛人摩拳擦掌投喂骡子准备来年再战。
大汉人:嘻嘻嘻嘻嘻嘻嘻嘻
第129章故宫的深秋(2)
故宫但凡有大型展览,观展人数总是络绎不绝的。
这一次三国展亦是如此,尤其故宫这一次展览以《三国演义》为引,穿插三国正史所使用的方式前所未有,引来的不仅仅是对于三国历史感兴趣的游客,还有许多是演义的读者。
官方虽然并没有说这次展览需要为三国史拨乱反正,但是媒体们在宣传这一次展览的时候都用了这四个字,唯恐天下不乱的态度,也使得众多《三国演义》的书迷们纷至沓来,都想要看一看故宫博物院是怎么样来评价这一册《三国演义》的。
而令这些做好了战斗准备的书迷颇有些意外的是,故宫博物院以堪称中正平和的态度,对待了正式和小说之中的不同,并且虽然宣扬正史,但是并不会去贬低演义中的历史错误。
用他们的话简略一下来说,《三国演义》本来就是一本小说,从小说中你可以看出历史的映射,但是想要在小说中来了解那段历史,读明白那段历史,本身就是一件错误的事情,小说也没必要提供这一段需求,《三国演义》作为小说的职责只是将读者带入那一个故事之中,你能为里面的角色欢喜,为他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