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灵异 > [综]我在故宫装喵的日子 > 分卷阅读332

[综]我在故宫装喵的日子 分卷阅读332

簡繁轉換
作者:洛娜215 分类:灵异 更新时间:2025-03-28 23:45:59 来源:源1

一秒记住【笔趣阁】xbiquge365,更新快,无弹窗!

信曹操并不是一个嗜杀的人。

当地的守军们便因此遇到了一个极其糟心的问题,他们自己还没有想着背叛,也还没有想着抛弃百姓逃走,但是当地的治下的民众们,却都在期待曹军的到来。

这种感觉糟糕透了,感觉他们不是守住城门的人,而是看守住城民奔向曹军怀抱的恶人一样。

明明是看守家门,现在讽刺的是,他们不知道自己的人头,最后会落在曹操的手里,还是会需落在他们治下百姓的手里。最后,陆续有守将承受不了这样的压力,抢先一步向曹军投降。

对于投降的将领,曹军谈不上来者不拒,他们会听取当地民众的意见,倘若当地民众表示,这个官员为官尚可,并将其吸纳入曹营的官僚体系之中,但如果当地民众纷纷告发,且有确凿的证据证明这些官员们立身不稳,曹营便会依法办事。

如此且打且进,曹操稳扎稳打,稳定了自己的西方。

李榷、郭汜二人投降,马腾、韩遂亦是上表请奏朝廷,自己愿意前往西北深处,以驻守当地,曹操没有拒绝他们的要求。

这一年,在曹操实岁四十四,以东汉算法四十六岁的时候,他终于完成了北方的基本统一。

但同时,随着他势力的扩大,有一种声音也渐渐甚嚣尘土。

小皇帝今年已经实岁十八,按照如今的算法,业已到了应当亲政的年龄。

但是汉室衰微,他虽有帝王之位,却无帝王之权。

虽然曹营诸官员看似对于小皇帝的态度十分尊敬,但在曹操不在的时候,他们依然选择听命于荀彧,而选择性忽视原以为曹操走了可以张牙舞爪的诸多汉室老臣们的声音。

大臣们对此不满已久,但曹操出军在外,保的又是他汉室河山,并不在京中,他们即便想要写檄文斥责于他,又生怕生怕曹操撂挑子不干,最后只能按下复杂心绪,并且暗中拉扯起一股力量,就等着曹操回营的时候向他发难。

曹操知道这件事情吗?他当然知道,这些虽然这些臣子努力做得隐秘,然而昌邑作为他的大本营,曹操的耳目众多,掌控能力已是到达了极点。

可以说,在这里只有他不想知道的,没有他知道不了的,这些汉室臣子,到底还是小瞧了他,也小瞧了曹孟德治下的兖州。

但是曹操并不担心,他在出征之前,便同小皇帝有了一个约定。

第122章三国(五十三)

当时的曹操还不知道周边会乱,但是他本身的目的,就是在攻伐袁绍之后,若尚且有余力,便一同将西南边拿下。

也就是说,当时在伐袁的初时,曹操就已经做好了双面开战的准备。而此一战,他并不知道要需要多长时间,也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够回来,他回来时候的局势又会变得怎么样。

随着小皇帝年岁渐长,他的想法不可能一成不变,他想要拿回自己的权柄,也是理所当然的事情。

既然没有夺取霸业的想法,曹操也不会白费这个功夫让皇帝平白猜忌自己,平添麻烦。于是他在出行之前,便和小皇帝做了一个约定——在小皇帝二十岁中那一年之前,曹操便会为他打下东都洛阳,且清缴周围反对势力,使他安可以安枕无忧的迁都回到洛阳。

而曹孟德将只是一个普通的、寻常的,兖州、豫州的刺史。

他并不会去牵涉洛阳兵权,更无意挟持陛下,只想要做一个纯臣。

很难说小皇帝在听到这一些话的时候当时心里面的想法为何,要说对曹操没有一点猜忌是不可能的。但是很奇怪的是,他却从来未曾想过,曹孟德会害他这件事情。

因为对于他来说,曹操取代了他父亲的身份,在他的成长中,曹孟德起到了一个担任引导者的成年男性的身份。

文涛武略无一不通,忠贞爱国,友爱臣子,绝对的大丈夫典范。

小皇帝对他的态度,从崇拜感谢,渐渐变得复杂。

硬要说的话……那是一种,怕你不变,但又希望你不要变的心情。

只是曹孟德的态度一直都十分的坦荡,他很忙,空闲时刻他也宁可去心爱的谋士家中蹭饭,回家继续给昂少年制造挂件,也懒得理会青春期小皇帝的那一点点伤春悲秋。

跟在夏安然身边的这些时日里,小皇帝跟着他走遍了兖州一州的许多地方,最初的时候,曹操并不赞同他前往这些有着安全隐患的地方,但随着他年岁渐长,也不知道是不是有人同曹操说了什么,他逐渐开始不再制止。

在刘协的眼里。他虽不曾亲入洛阳城的市井生活,仅匆匆一观。

但是当他将记忆中美好的洛阳城同如今的昌邑比较,最后亦是要承认,前者的确有所不足。姑且先不说作为帝都的威严,洛阳为全国的权贵、富户的聚集之地,繁华之色定然是如今的昌邑所比不上的,但是,单就气氛,便有所不及。

兖州的氛围就像春天的清风,虽然还带这些寒意,但是寒风打在身上,却让人知道很快就要转暖,是充满了希望和活力的感觉,而洛阳城……是深秋。

带着金色的落叶,富足,收获的喜悦,但是却掩不住即将迎来寒冬的不妙预兆。

那时候的刘协不明白,现在想来,那应当是民众对于父皇统治的不安感。

昌邑的变化太快了,快到每个人都步伐匆匆,生怕被甩下,也快到这里的人,逐渐忘记了在这座城中,还有一个汉室陛下刘协在。

刘协去图书馆逛过,也听过门口学子们的辩论。那些学子口口声声说着学习是为了报销汉室朝廷,但实则,心中却都以能加入兖州官僚体系为荣,加入汉室朝廷什么的,他们实则并未想过。

不要说他们了,就在他身边最亲近的两个小伙伴,以刘协的目光看来,亦可称为天纵之才的诸葛亮和庞统二人,虽然同平日里面的他们的言语中,刘协也听得出此二人接受的是正统的儒学教育,他们心中依然是认可汉室皇家尊严的。

但是即便如此,这二人想要进入工作的地方也不是朝廷。

说的好听些,此举为脚踏实地,先从地方干起。但是实际上,小皇帝心里面非常清楚,是因为这些人并不相信现在的汉庭能够给他们一个发展自身才华的空间。

但是,小皇帝完全怪不起来他们,因为当他扪心自问,若他自己就是一个有才之人,他是愿意加入毫无功绩,每日蝇营狗苟,热爱内斗的汉室官僚。

还是选择,更开放、更亮堂,每天都有新挑战和进步,也每天都能看见自己的功绩的兖州、豫州官体

就好像和曹营所自豪的水车一般,曹营的官僚体系就是顺着水流,利用水流,带动水流,也创造水流,一刻也不曾停止过,一直在滚滚向前。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