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灵异 > [综]我在故宫装喵的日子 > 分卷阅读624

[综]我在故宫装喵的日子 分卷阅读624

簡繁轉換
作者:洛娜215 分类:灵异 更新时间:2025-03-28 23:45:59 来源:源1

一秒记住【笔趣阁】xbiquge365,更新快,无弹窗!

如今炼锌的工业已经接近成熟,剩下的材料比对,实话说夏安然并帮不上忙,因为他缺乏对于这个世界的常识,至于一些替代燃料,他连这些东西的名字都没有听过,更别提能够帮得上忙了。

好在工部里众人,因为他突然的发明似乎都有了不太靠谱的猜测,他被人供了起来,并且工部的侍郎给他派了几个助手,都是动手能力非常强的那一种。

可以看得出,这些人应当就是工部准备要重点培养的人才,夏安然在各司各部的院子里面溜溜哒哒。

炼制黄铜的事情已经基本结束,后来的事他不想也无意去参与,他的下一个目标氟化氢原材料又没有到位。

一时之间他对于接下来要忙什么有些没有头绪,既然没有头绪,他便窝在工部里面研究各种器具。

宋朝的科技水平可以说在农耕时代达到了最高,即便是后期的明清也是在宋朝的基础上稍加改变。故而宋朝的农业工具,在夏安然看来非常有参考价值。

尤其是其中的原理。

所以他虽然摸鱼,但是偷学得非常愉快,每天拿一个小本子比比划划,还拿着某些工具到外头的场地上试验,无意间便觉得学到了不少可以用的新知识呢。

这一日他闲着无聊,便有晃荡到兵械开发部门,他晃悠过去的时候便看到兵械局众人正在试验的一台投石器。

匠人们似乎是想要通过利用如今新发现的这一金属进行材料的改制。

这里必须要提一句,黄铜的硬度要远远小于铁,但是黄铜有一个特质,它耐磨损。

在现代工艺中,几乎所有的轴套使用的都是黄铜,就是因为它的这一特性,但是这一点在黄铜刚刚被大规模炼制的现在还无法被证实,匠人们也不过只是做一个实验吧了。

在过年之前,这些匠人们就已经将一批黄铜放到了温暖潮湿的地方埋着,准备做其耐锈力的测试了。

夏安然看着看着觉得有些不对了。

哎呀,宋朝使用了头司机居然是手拉式的呢。

没错,在夏安然生活的东汉时代,汉人们的投石器已经几乎全数被替换为了配重式投石器,也就是不但需要人力驱动的那一种。

这一种投石器的出现还是他在还在做兖州主簿之时,为了守城他脑袋一热就捣鼓出来的,在那之后,曹操大规模地制造了这一种投石器械,其在战场上发挥的重的功劳并不容小觑。

在后期随着东汉脚步的扩张,这一种新式投石器械被带到了西亚和北亚。

而在这个世界的进程里,目前常规使用的还是人力抛石机,当然,北宋匠人们正在研究的投石器已经比他在东汉看到的进步了不少,他们如今正在研制的似乎是怎么让投石器的中段进行旋转,以达到更为灵活攻击的目的。

夏安然忽然想起来一件事,配重式投石器最早出现在战场上,似乎就是回回炮,而且他初初在汉族历史上留下足印扬名之时,似乎就是蒙古人拿来攻击襄阳城的时候。

对了……如果是这样,那么宋如今使用的还是人力拉拽式的投石器便可以被解释。配重式不是宋人发明的,可能是蒙古人,也可能是蒙古人在征伐过程中学习到的。

他慢悠悠地倒吸了一口气。

当日下午夏安然便递了条子要求进宫面圣。

他手上空空如也,什么都没有带,而到了赵祯面前以后,夏堂弟就蹭了皇帝的笔墨,亲手将配重式投石器的大致轮廓描下。

在作为太子培养的时候,赵祯接受到了最完善的教育,其中并不缺乏军事谋略,因为在宋朝有一个很严重的情况,那便是兵士们普遍不服管,这是起源自五代时期的一种个人英雄主义,这一种情况造成的原因不多说,但是其造成的结果却十分严重,将领唯一会全然服从的便是帝王的命令。

至于其他,无论是将军也好、统领也罢,均都看着情况来,又以随心而为上。

所以在宋朝,他们的皇帝的确是要随时做好上战场的准备,无论是太祖、太宗还是赵祯的的父亲都有亲上过前线领军指挥的经验。而作为太子,赵祯自然也在这一方面下过功夫,且其拥有基础知识,他未必真的在军事上十分擅长,但是起码需保证了他在看到兵书以及战略布局,还有军械的时候,不会一脸懵然。

对于弟弟突然之间要来给他画画,赵祯是莫名其妙的。

但在这些日子以来,他对夏安然已经建立出了一定的信任基础,故而即便夏安然此举多少有些逾越,但是赵祯还是好脾气得等着了,夏安然这一次亦不曾辜负他的期待,何止是没有辜负,简直是大大超出了他的预期。

投石器的威力有多大?其实也没有多厉害,他在战争之中所能够起到的作用,不过只是攻城拔地罢了。

投石器的威力有多小,一点也不小,因为他能够轻易地摧毁守城方的心理防线。

古代战争史上,攻城历来被定为下下之策。

无论是何方将领带兵,即便只是围而不攻,期间耗费的资源亦是极其可怕,更不要提守城方最后搏命之时造成的损失。

只要有一座城,人心在、粮食在,就甚少有人会丢城,故而历史上许多将领因攻破一座城留下了千古美名,却甚少有将领因为守下一座城被人记住。其原因便是如此,

夏安然在跟随曹军的时候,参加过不止一场的守城之战。在荀彧的统筹之下,曹军未尝一败。这其中主要原因便是曹军兵多粮广,守城在之后甚至被当做了诱饵。

曹军以守城作为牵制地方兵力的主要手段,饶背袭击对方老巢,再来个里应外合包抄,这些战略就是建立在曹操对于手下将士们在守城上的绝对信心。

当年曹操曾放下局面大号的黄巾军反身来救东郡,后发现东郡被荀彧同夏安然守得死死之后,他便曾说过日后会全然相信诸位谋士,故而只要荀彧对他说能守,曹操便倾巢而出,无论城郡方向传来多急的风声,他都能安安稳稳步步前进。

纵有敌军意图将计就计,却总也无法成功。

曹操相信荀彧,无论他听到什么消息,他都不会扭头去救。

面对如此状况,自也有人提出如此若是当真来不及,便无暇可救,此人这般说的时候荀彧便在曹操身旁,主臣二人相视一笑,曹操言道“文若算无遗策,若操出了意外,文若大可降之,操定不怪你。”

荀彧眉宇之间只是清淡笑意,言曰“主公说笑。”

二人互饮一杯,这个话题当时便是过了,直至后来曹军同袁绍军的一次短兵相接。

当时帝王已经迁都洛阳,荀彧守昌邑,夏安然守东郡,沮授守陈留,三人扼守曹军整个防线和物资运输线同时向北输送物资,他和沮授同时听闻袁军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