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灵异 > [综]我在故宫装喵的日子 > 分卷阅读139

[综]我在故宫装喵的日子 分卷阅读139

簡繁轉換
作者:洛娜215 分类:灵异 更新时间:2025-03-28 23:45:59 来源:源1

一秒记住【笔趣阁】xbiquge365,更新快,无弹窗!

吾儿愚钝,现在结合夏安然所说,竟然觉得背后寒气涔涔,莫非,莫非那时候,他的孩儿就是这个意思?

若是如此,若是如此……他的孩儿,岂不可谓天生反骨?

不,不对,那时候他看县图的时候,正是董卓迎少帝回洛阳之时……儿子也是知道的,毕竟这算是近些日子来的好消息。

当时他同县丞只稍稍谈到了几句董卓此人的行径……莫不是他的孩儿那时候就警觉到了即将掀起的滔天巨浪?

夏安然和庞统的意思都是一个——不设防。

成皋县,只是一个普通县,如果上头派兵驻入此关,成皋人就按理缴纳粮税,倘若没有派兵,成皋便打开城门,任由乱军过此县。

这是唯一能保住成皋县这数千人口的办法。

但是庞县令难以下定决心,依他所学,他为县令,为汉吏,当以身化墙,守卫国都,但是国都里面的人,他并不想保护。

坦白说,若真有联军,河南尹大人又也想要加入的话,他定然紧随大人,诛杀董贼,匡扶汉室。

但,但若大人欲投董……

夏安然见其神色明灭不定,便劝道“大人,先修关吧。”

修关也不是他这个县令能说的算的,庞县令叹了口气,“罢了,老夫改日便去面见大人。“

倘若大人允其修建边城,便是要守的意思了。

他一脸疲惫,这个县令正在面对极难的选择,在对职位的忠诚和对心的忠诚之间摇摆不定,庞县令挥挥手示意夏安然先回去,他得好好想想。

这一想,就想到了水渠修建完成之时。

工匠们同百姓齐心协力,又是农闲时候,又有人家送来的材料,离着河滩远远就能自上而下,以竹、木连接而成的长长甬道。

工匠聪慧,自上而下引水,待到平缓地带便接上水缸,第一个水缸巨大,在水缸将满之处凿了若干小洞,下来的水只有灌满了第二个缸才会继续流淌下去,以此类推。

如此操作的好处便是将黄河沙土囤积在了前几个水缸里面,越到后面的缸水就越清,但是缺点则是,靠近后头的人家用水就会越被动,好在大家试验过,基本上一个晚上可以将所有的缸都积个九成满,这一整个水道都是公用,也就是多跑几步打水的事。

村人们跟着缸慢慢的走,看着它们一个个满起来,简直要乐开花,虽然现在是旱季,水车运转速度缓慢,但是源源不断,不需要人力就能将水缸填满,大大减轻了农人们挑水用水的劳力。

这感觉大概就是每个雇主花了几文钱就买到了一匹跑的飞快还不用吃草的马儿的感觉吧。

庞县令这几日都长了好几个燎泡,他每每看到乐滋滋的村民去挑水都有些嫉妒他们心大又什么都不知道,但是转念一想,他们如今的快乐都是本县令为他们顶着的。

如此想着不免有一种自己是不为人知的秘密英雄的感觉,他最近经常着官袍站在本县的高处往下头看自己的百姓们。

农人自然是不能体会到县令大人复杂的心绪,反而觉得他最近有些……呃,怪怪的,怕不是得了乐癫……善良的成皋百姓自发给县衙送去了些米面药材,一来也是感谢县令造了这东西,二来,也是提醒县令大人不要忘了吃药。

但是庞县令不知道啊,他兀自感动于百姓们对自己的深情厚谊,自此心中的天平开始倾斜。

他捏起拳头,不就是,不就是反了……啊,不是,是清君侧吗!为了我治下百姓,干了!

“大,大人……”就在庞县令斗志昂扬,背后燃起万丈黑烟的时候,有一个老农战战兢兢得说“请,请您让一下,我,我们要去送草料咧。”

他所站的地方,正好挡住了成皋县火粪集中烧制的必经之处,黑烟也的确是黑烟,都是烧火粪烧出来的吗。

啧。

庞县令轻叱一声,非常不开心的溜达回了自己的县衙。

作者有话要说:呜嗷!!作者君好感动!昨天好多好多人灌溉我啦!!!开心。

话说你们似乎都没注意到庞县令这个伏笔嘻嘻嘻嘻。

看到好多人都留言说作话区的背景看的眼晕,呃,其实这不是背景,这是作者君的八卦小课堂(基于历史),你们当故事看就可以啦,记不住人名就记住主角名字就好,反正正文估计再有几张就要掀翻历史自己干了(否则我能写一年!)

今天出场的人物是【庞统】。

不说演义,说正史啊。

庞统和曹操木有关系,两人天南地北太远啦,反而和周瑜牵过小手。

他是周瑜的机密书记官。

能做周瑜的书记官……最后还能为周瑜送灵……你们懂的,才能、人品、口碑都是不会很差的。(我觉得长相应该也不差)

文中的名言【卧龙凤雏得一而安天下】其实是木有的,原话是【儒生俗士其识时务?识时务者在乎俊杰,此间有伏龙凤雏。】意思大概就是我这里有两个俊杰,一个叫卧龙一个叫凤雏。

其实是非常平静的口吻,类似于教导主任来问老师你这里有没有诗朗诵比较好的学生啊,老师说“哦,李强和韩梅梅朗诵不错”差不多。

而就早期,严格来说,庞统的名声早期要比诸葛亮大一些。

这点可以看三国志中记载,【诸葛亮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就是说诸葛亮一开始自夸的时候,旁人是不赞成的,而同时庞统一开始性格比较木讷,但是二十岁那年遇到了庞德公,被他夸奖【南州士之冠冕】这个时候名声就暴涨了一波。

也可以说是遇到了一个伯乐。

庞统是179年生的,20岁时候199年,这时候诸葛亮还在躬耕于南阳,没闯出名气来呢。

然后再看出道,诸葛亮跟了刘备,撇开演义中的若干高光表现,最初时候诸葛亮从事的是类似于总管的职业,不太暴露于人前,所以这个时候他的名声还是没有显现,但是庞统跟的是都督,还是机要秘书,加上历史上庞统和《演义》中庞统有一个巨大的区别。

他会夸人。

特别会夸人。

特别特别擅长夸人,简直情商爆表那种。

可能因为自己就是因为庞德公一句出了头,庞统对于有才能的人非常的宽容,经常喜欢品评别人,而且基本都是往好的方向夸。

这就很讨人喜欢了。

东汉末年信息不流通,人才你再有才能没有人夸别人还是不知道,但是如果一个有大才之人夸了你,那就天下闻名了。

此处可参见曹操。

曹操这个官三代,家里老爹有钱到能捐一个亿买个官做着玩的官三代,还要求着别人给他品评。这也就是那句【子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的由来。

而像这些大文人,也是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