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灵异 > [综]我在故宫装喵的日子 > 分卷阅读351

[综]我在故宫装喵的日子 分卷阅读351

簡繁轉換
作者:洛娜215 分类:灵异 更新时间:2025-03-28 23:45:59 来源:源1

一秒记住【笔趣阁】xbiquge365,更新快,无弹窗!

实际成绩综合评定,下层的吏官们自行填写表格,成绩分为自评、互评、领导打分,考核方面不仅仅是才学,还包括是否每天准时上班,和同事间的关系、有无创新、是否和领导之间互相配合、是否清正廉洁、觉得自己有没有比前一年进步等等评分条。

满分为九分,最低为一分,要对自己做出最客观的评价哟~

第一年的评分简直弄的人鸡飞狗跳。尤其是清正廉洁这一条……

这这这!这太过分了!大家都是同僚,能不能友好一点?

而且还有什么六十五岁强制退休,曹孟德你疯了吗?你忘了你几岁了?如今三公就你最年长!你这是挖坑给自己跳啊!

曹孟德嘴里叼着梅子片,表情可得意得对着这帮子指着他骂的老爷子嘲讽道“我曹某可不想年纪大了被人说一句老糊涂,还给评个低分啊。”

当场有个老爷子捂着心口后退几步靠在了柱子上失去了战斗力,同为三公的刘备眼见着曹操连翻开嘲讽,一连又戳中几个老爷子,默默移开了视线,笑得很佛系。

这第一年的评分制大家的成绩都不太高,包括曹孟德也不高,因为曹孟德非常耿直得给了自己清正廉洁一分,并且名言我们家有人做生意呢,也一定有人打着我的名号在外头干事,虽然我没抓到是谁,但是我先给自己一个一分,免得有人说我不客观咯!

他如此举动,倒是让另外二公笑着摇头,将自己的自评分数也稍稍减了一些,但是无论如何,他们位列三公,总体成绩都低不到哪儿去,下头那些中下层的就惨了,尤其是互评环节,评分表互传,谁也不知道平了谁的,数字都是画正字的,楞谁也辨别不出谁的笔迹,可以说是明着来的匿名制,刚刚指责曹操的一老者就是,有人给了他全部最低分之外还在他的卷子上写了个“老糊涂”,评分表最后都是要交上去的,这位老者自然是出名了。

他的确是不好,捧高踩低,用鼻子看人,用脚干事,还喜欢打压新人,只不过因为资历高,又是灵帝朝就杵在那儿的,旁人也拿他没办法。

直到这次评分,结果出来之后就有人来了解情况,最后这位就默默得被移到了一个闲职,下头也没有新人给他管着了,就怕哪儿的人才又被他磋磨了。

现如今的汉室朝廷大部分的基层官员都出自兖州学校,中层官员有近五分之二是兖州、豫州官僚系统升上来的,为此,没少有人弹劾曹孟德,偏偏让人奈何他不得的就是,这些人还真不是他提拔的,甚至都是不是他这一系人提拔的。

没办法,人才吗,哪哪都会发光。

曹操治下出人才,而且这些人才都非常的佩服曹孟德,简直就是全天然的曹党,这已经成了一个公认的秘密。

这就让人有些不愉快了,但是大家又说不了什么,曹操为官这些年,除了早期荐过几个武将,后期愣是一个人都不举荐,这些人全是自己拼上来的,有根基有资历,就像一股子跳动着的泉水一样汇入了平静无波的汉室朝堂中。

要说曹孟德所处的位置,更像是站在岸上,在小泉流要被凝水拖下去之前拨弄一下的弄潮人,直教人恨得牙痒痒。你说就要将这些小子骗下水了,偏偏曹孟德前不提点,后不提点,非要就差最后临门一脚了去说话,有你这么干事的吗?还有没有良心了?

差点就被骗的小崽子们吃过瘪之后,那眼睛叫瞪得像铜铃,警觉得要死,一时半刻都没法子让人掉坑里。

这就让人很不愉快了。

如此这般,这般如此,渐渐有人发现,不行,必须打破这一种朝堂的一面倒趋势,如今的举荐制虽然还在实行,但是举荐上来的人才多被择吏制压得死死的。

择吏制便是由官府亲自去各大学校招生,也有实习生留任的。这样的招生模式可以大量填充基础官员的空缺,虽然升迁比不上举荐制,但是稳扎稳打,对于寻常学子也是一件好事,根深则蒂固,自底层做起也有底层做起的益处。

这时候,脱胎于官员的考核制,便也有人说,不如咱们招惹也弄个考核制度吧。

——很讽刺的是,说这话的,并非是曹操一方的人,而是官宦出生。

会有如此一言,并非是他被曹操这儿派去的人洗了脑什么的,完全是因缘际会。

择吏制是官府到学校招人,也就是说,态度就和寻常人才所以为的“我有大才,尔当来求我”甚至于还能像夏景熙一样对着主公问上几个问题,考验一段时间最后颇为骄矜得答应完全不一样。

夏安然:不!我没有!你们胡说!!!

择吏更加像是自己的才学如同货物一般被那些底层小吏挑挑拣拣,甚至于还会挑剔他们。这怎么可以!

小年轻们表示我们应该以成绩说话,明明我的成绩是最好的!为什么你们要去参考什么课外实践课成绩,这不公平!

小学霸们回到家里怂恿家里头的人,觉得还是以成绩判定最为直接。家里头的人盘算了半天。

一年国家的举荐制才多少个名额,但是小吏有多少个名额……尤其是一些旁系家族,或是中小层家族,自觉自己家的儿子搭不上举荐制的船,偏偏择选制不知道为什么又没选中自家成绩优异的儿子,不由也觉得不公平,你觉得不公,我也觉得不公,当爹妈的大部分都觉得自家孩儿有天纵之才,更何况的确有些孩子成绩不错,就是没被选上。

于是他们自己向上头要求,既然已经有了择吏制,不如再来一个方法?

这说来有些可笑,但是在一方的小心翼翼推动,另一方的默许下,最后还是成功了。

科举考试成为并立于举荐制、择吏制的大汉第三种择选人才的方式。

一年后,第一届天子门生火热出炉。

出人意外的是,这些人中有的出生世家,有的出生平民,还有些出生权贵,几乎包罗了如今汉室的各种阶层。

如此结果令群臣吃惊,也让小皇帝兴奋不已。

这代表的意义,绝非仅仅是大家支持科举这么简单,从简单的说,证明了此次考试的公正,从深里说,证明了无论何种出生的大汉子民,已经渐渐拥有了读书的资格。

而且,不是简单的开蒙。

而是能够和天下才人下场一试的资格。

虽然目前这类的学子大多来自兖州、豫州这类较为富庶又学风浓厚的地方,但是也有旁的州,就连凉州都考上来了一个,虽然成绩比不上旁人,但是那可是被定为蛮荒的西凉贫瘠之地的珍贵学子啊!

这一年的学子三甲被选出的时候正是秋日,这是夏安然定下的。

春闱、秋闱,没有人比他更清楚科举制的顺序了。

只不过如今的大汉比之他参与科考的红楼时代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