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记住【笔趣阁】xbiquge365,更新快,无弹窗!
香是真香,就刚刚那阵,恰巧无风时候,这面条子的味道就在整个考场蔓延,虽然比不上中午那阵子的霸道,但是猪油汤多香啊!巡捕又是个肉食爱好者,根本就忍不住想要吃的**啊!
等三场考完……
他面无表情得想,
等三场考完,没了舞弊之嫌,定要问问这考生买的是哪儿的酱子,嫩香!
第二日,胸中有了谱的夏安然并未多做犹豫,早早吃完稀饭,研了满满一砚的墨汁,天光一亮便翻卷落笔。
心已有稿,写出来之时自落笔有神助,他洋洋洒洒除了沾墨并不停歇,接连写完了第三题、第四题。
以古为鉴,可知兴替也。
三日眨眼而过,他将器具收入考篮中,静待钟响收卷。
夏安然刚刚走出考场,他就被考生包围了。
“在下粤州朱逊。”一个年龄稍长的学子对他作揖,夏安然忙还礼自我介绍,表情困惑。
这个学子非常认真的看着他说。
“吾痴长几岁,勉称一声兄,”他板着脸,神色非常严谨可靠“可否告知愚兄,夏弟的酱自何处购入?”
“……”
“……啊?”
作者有话要说:
==
文中的月份都是农历,其实应该是阳历三月左右,两月的北京还在封冻呢。
话说!!!作者君是南方人,有一次冬天去北京玩,虽然没有遇到下雪但是有冰啊冰啊!整条河都结冰可以在上头走(北海)还有,冬天旅游的人很少,天暗的早,天一暗拍故宫照片就特别有感觉!还有火锅,可能是游客少所以我吃东来顺觉得很好吃!还有便宜坊,还有烤肉季!嗷!咳,当然还有糖葫芦啦。
豆汁……别尝试了。
对了北京的鲜芋仙菜单似乎和上海的不太一样(摸下巴)
特别推荐冬天去B市旅游?啊?你问我冷不冷,呵呵,我身为一个南方的没有集中供暖的大魔都人告诉你,我估计,只要不下雪,同样着装下,我能扛到北京-10度都不贴暖宝宝!
冬天特别推荐去古建筑群,我有去颐和园,等到没有人的时候,花木凋零河面封冻的颐和园拍出来的照片非常好看!都不用P就是古韵。然后南方的小伙伴推荐十月银杏树黄了的时候去明孝陵,那也是非常非常好看的。(一定要去得早,头班车就去)南京博物院很有意思,周边小产品也很多,是国内博物馆做的周边比较精致的了。
故宫博物院的周边……那个,你们知道他们的特产——故宫的猫咩?本文就有一只特产哦。
第27章红楼(二十三)
薛蛉是薛家旁支的小孩儿,但是因为他恰巧和主家的薛蟠差不多大,两位父亲又是打小的交情,二人就有了不错的关系。
后来薛家家主去世后,主家被个别旁系排挤,薛蛉这一系倒是站在薛蟠这一边,奈何敌众我寡,自然也好不到哪儿去,后来薛蟠一家上京找亲戚,薛家那些个豺狼虎豹们猛然间想起,薛家主家是没人了,但是薛夫人家靠山却不小时,自然讪讪缓手留个面子情,薛蛉一家才算好一些。
就在这时候,薛蛉被薛蟠赶在大雪封河前叫到了京城,就是让他开一间铺子,卖吃食的,薛蛉有些呆,但是资金资本均有薛蟠出,薛蛉一上手就能做掌柜,又是在上京这种地方,他便也没甚意见。
做掌柜这事,薛蛉跟着他爹跑过堂,薛蛉父亲这一支能在众多敌对中撑着没倒戈,一来是因为其父和薛蟠他爹有着过命交情,二来也是因为有着真本事,手下掌握着薛家较为赚钱的几道营生,人家投鼠忌器,自然不好太过难看。
薛蛉跟着学,本事当然也是不差的。
薛蛉和薛蟠不同,已去世的薛父本不欲薛蟠经商,本朝因为薛家当年给开国皇帝帮了忙,所以商人地位较前几朝都有了提升,薛家老祖宗这辈子做的最大投资就是投了先皇,给后辈来了个改变命运的机会,薛父自然是不会放过的,他想要让儿子去科考,所以并不曾教他行商的本事,薛蛉则不同,他更喜欢做商人,把玩银钱的感觉。
他是自己不要读书的。
只是薛蛉一支如今状态堪忧,老父苦苦支撑,自然也没办法给儿子一个能自我发挥的机会,现在这个机会薛蟠给了。
因为薛蟠这儿开始动工已是入冬时节,很多东西都不方便,所以等店铺建好挂了牌子,掌柜小厮一应就位之后,售卖的商品才姗姗来迟。
薛蛉也才知道他族弟是要做什么生意。
卖……料子?
他取了些料粉,在手心研磨开,舔了一口,随机就眯了眼,这……这味道……入口就是辛香,应是用了极多的调料,混合在一起他一下子分辨不出其中的味道,但却也知道这是极好吃的。
“蛉哥?”薛蟠随着送货的车子进了店铺,就看到他这位族兄正眯着桃花眼品咂着口中的味道,顿时笑了“蛉哥,这味道怎么样?”
“不错。”薛蛉给了他肯定答复“此为何名?售价几何”
“我给它命名十三香。”薛蟠将和夏安然定下的名字告诉了他“先论两卖,日后看情况,再售瓶装。”
一样新产品的推广,一开始总得给顾客买小包装的机会,只有他们觉得好吃了,又见大包装更加便宜,以后就会都来买大包装了。
小包装比起大包装付出的人力成本更高,尤其是佐料这种易受潮的东西,也是因为现下正是干燥的冬天,若是夏季光保护着它不受潮就得付出大代价。看似对商家来说卖大包装不合算,实在恰恰相反。
“除了十三香,另外还有五香粉。”他指了指正被推进来的另一瓮佐料“五香粉比十三香味道更淡一些,看个人喜好。”
薛蛉点点头,又看他给两个产品定下的价格,一挑眉“这价格……不高啊?”
薛蟠笑了下“联系上了价格公道的供应商。”他将这事一笔带过,定价比成本只高了四成,这还是因为林家给他寻到了价格便宜的农户供货的关系,这价格较外面采买各种佐料自行碾碎还是便宜了不止一星半点,但是薄利多销这个道理,薛蟠懂。
夏安然另一说服他的原因是,十三香和五香粉虽然经过了调制,配方更为复杂,但是有心算无心,真要琢磨也是能琢磨出来的,那要怎么避免被人琢磨去呢?很简单,售价低廉的东西,利润太低,都是商户,算算投入成本和破译成本,人家自然就不屑于去做,等发现这薄利多销能多销到什么程度是再下手破解,市场已经被薛家占满,百姓认可度也上了来,就算再挤进来,也难。
如果真的遇到了眼光独到一下手就破解的,还有第二道把门。
十三香——实则用了十六种香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