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灵异 > [综]我在故宫装喵的日子 > 分卷阅读271

[综]我在故宫装喵的日子 分卷阅读271

簡繁轉換
作者:洛娜215 分类:灵异 更新时间:2025-03-28 23:45:59 来源:源1

一秒记住【笔趣阁】xbiquge365,更新快,无弹窗!

因为不能点灯,所以如果是阴雨天光线不好的时候也会直接闭馆。

虽然很对不起等待的学子,但是这都是为了易燃的木结构图书馆的安全。

尽管为了防火,在建造的时候图书馆本身被引入了屋顶储水装备,但是这并不能保证万无一失。

故而,在竹筒天气预测仪的辅助作用下,基本上如果连续遇到雨天都会预先在门口贴上告示告知学子们闭馆时间。

但是偶尔也会发生突然闭馆的情况,多半是突降暴雨

如此意外情况下的学子自然无处可去。若要转身回家,多少有些不甘,毕竟这些学子都是早早起床,又一路步行而来的。

最后,他们想出了一个好办法,虽然不能进图书馆看书,但是因为兖州图书馆藏书的特殊性,基本上每一个人都会看过别人没有看过的书。

故而,就有人提出不如他们在附近的茶馆内集合,选出一本大家都特别想看的书,然后请读过这本书的人为大家讲学。

讲学者水平自然参差不齐,先不说其本身的水准,就是有些人笔下文采飞扬,面上却极为口拙,说出来的话就和背书似的。

自然也会有错处漏处,毕竟若是抄了书也罢,没来得及抄的话全凭记忆,这世间过目不忘之人能有多少,更何况一般人念书时候还要思考,并不会全将注意力放置在背诵上头。

如此,便很考验学子的水平了,不仅仅是考验讲学之人的水平,也考验听学之人的水平。

讲学人要说清楚,也要吃透,听书人要心有疑点,并且要努力辨别是否有不合理之处。

因为学子们这样子的特殊行为,图书馆附近的茶舍渐渐变得热门了起来,后来每每遇到阴雨天气,哪怕前一日便已经告知图书馆不开了,但是学子们还是习惯性得聚集到了这儿。

一时间茶社往往人满为患。

这些平日里在图书馆念书时,被压抑着安静思考的学子,到茶社便迸射出了他们的热情来。

此处便是古代和现代读书时候的一个不同之处,现代讲究静,默读,默念,默背,这是因为教室里面通常会有五十多个学生,如果一起念出声来,除非念得整齐,否则反而会互相影响,但是古时候讲究读书千遍,不光要读,还要大声读。

只有放声而出,以身浸入,才更能体会到先贤文字中的深奥之意,而且朗诵,本来就是一门艺术。

但是图书馆不行啊,图书馆禁止喧哗,什么都是静静的,甚至还要求他们要穿上袜子,因为袜子走在地上更安静些,简直,简直压抑了他们想要诵读的天性!

但是怎么办呢,谁让这儿本就是免费读书,还供应热水。

被憋了许久动嘴**被释放,他们激情洋溢,慷慨文字。

又因为,他们在读书之时,难以避免的会参入自己的理解,并极容易同所持不同观点的学子为此争吵起来,从而引发出了辩论大赛。

动静一大,走过的旅人也被吸引,渐渐地每逢图书馆闭馆,人流反而比平日更大一些。

同时,学子们不可能所有人都对同一本书有兴趣,这样他们便渐渐形成了几个小团体,兖州图书馆的藏书,种类繁多,除了学术类的,也有自然科学类,算数类,夏安然还将地理知识放了进去,当中甚至参杂了几本兵书。

哪怕对此类不感兴趣的学子,如果某一日到的晚了,或者想看的书被借走,又不愿意白来一趟,便也会借些这类书看看,也有不少学子被猛然激发了兴致,走上了全新的道路。

还记得之前说过,借书时候有登记吗?

那本册子,不仅仅用来,供荀攸,荀彧二人钓鱼……啊不是,是寻找已成名的大才,同时也是一个统计。

夏安然和现代一样,每一本书的最后一页都插入了借书卡,借书卡由前台工作人员用墨笔填写,只要抽出一看,便可以很清晰的查到一共有哪些学子借阅了这本书

所以,在兖州缺少人才的时候,他们便可以通过这张借书卡,寻找到哪些学子对这方面的知识比较有兴趣,或者说他们有一定的基础。

道理很简单,你可会用你每日一次的机会浪费在一本你不在乎的书上面吗?就好比,一个文科生会去借阅《高等算数》这种书吗?

就算是现代图书馆可以同时借阅数本书,大部分文科生也不会去碰这一类的。

所以,会去借阅算数类,一定本身对此有些基础;会去借阅兵书类,本身就不是纯文学派的。

虽然这样做有点侵犯学生的**权,但是幸好这个时代是没有**权这种说法的,毕竟普天之下,莫非王土。

所以,图书馆的建立,不仅仅是为了方便学子学习知识,也不仅仅是为了勾引各位大儒、学者,他最重要的本质上的原因,是为了方便曹操择取良才。

这样做虽然简单粗暴了点,但是实际效果是非常好的。

在这个靠举荐,靠口耳相传的时代,想要从百姓之中挖掘人才?不可能的。

现在曹营中就有一个情报部门,他们会搜集兖州这些学子的个人倾向,然后当某部想要扩充之时,也会派人装作学子在某个阴雨天气混入茶社中的某社听上几天,偶尔还要去找找茬什么的,他们有一套评判标准。

自知识水平,个人性格,家中环境,品德等方面进行考量,如此不过半旬,基本就能找准可用的人才了。

而被忽然找上门的学子也是一脸懵逼,但是一听上门的小吏说是某某处某大人听闻郎君贤名,如今有某某职位空缺,郎君可要一试,基本也没有会拒绝的。

事实上,荀彧就用这种方法,找到了不少的助手,各个方面的领域的都有,当然,他们还需要接受更为系统化专业化的培训,才能够正式上岗。

顺便说一下,夏安然这次并没有见到这些人,第一批被挖掘的人才还在培训呢。

话题扯远了,再说回来,图书馆门口的小街上面,如今数量最多的,便是茶馆了。

茶馆为了吸引学子,除了提供低价的茶水之外,还会有各种噱头,比如说,文科类所在茶馆,和理科生占据的茶馆,一定是分开的,南方的学子和北方的学子多半也是分开的。

前者自然没事,后者则会不定期的举办斗才会,胜者会得到茶社提供的奖品。

夏安然对于这种培养南北、文理对立情绪的行为不太赞成,但是目前斗争情况都还算是良性,且文理,地域对立这个问题古已有之,就连现代都无法避免,他在纸上记录下了这件事情,暂时先只能放一下,官方处理显得有些过于严肃,只能日后想想别的办法。

除去文科理科之外,还有一些杂类,地质类、材料类、农科,会对这一类小众知识产生兴趣的学子一般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