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灵异 > [综]我在故宫装喵的日子 > 分卷阅读259

[综]我在故宫装喵的日子 分卷阅读259

簡繁轉換
作者:洛娜215 分类:灵异 更新时间:2025-03-28 23:45:59 来源:源1

一秒记住【笔趣阁】xbiquge365,更新快,无弹窗!

农户都种植了粟米,虽然当时已经过了粟米的最佳种植时期,但是粟米这东西本来就好养活。农人们也顾不得连种两轮农作物对于田地的伤害了,如果官府所说的是真的,这场旱灾可能要影响到明年的话,那么每一口口粮都是极为珍贵的,能抢一口就要抢。

有经验的农人还开创了一个新的种植模式,一行粟、一行豆。

当地县令没有阻止,因为老人告诉他如果有了大旱,蝗虫在有食物选择的情况下不会去食用大豆,所以这样种,就等于弃粟保豆了。

是的,蝗虫。

所谓久旱之后必有蝗灾,大旱大灾小旱小灾,如今百姓们已经有了如此意识,只是他们并不知道为何如此,只能想出些法子尽量避免受灾。

而且如此,浇水时候只需要重点浇灌大豆,大豆吸收之后的那些水量就足够粟米生长,比单纯全部种植大豆更加省水。

得知这一讯息的夏安然默默得将这个经验记下,提醒自己届时要关注一下这一块土地,看看这样是否可行,如果可以他以后再做推广。

东汉末年是小冰河时期,灾难频发,这一类的经验非常的宝贵。

这一年夏天,日当空,比往年都要热,整整有两周,不曾有一滴降雨。

村民们自己的井中水位也在一路下降,多亏这次种植的是粟米,而且因为他们种得晚,所以粟米现在还在生长季节,没有进入最重要也离不开水的灌浆期。

深水井的水还比较充裕,夏安然之前基本保证了不靠河的村子基本两个村子能有一口深水井,有些村子所在的位置实在不好,只能让他们去旁的村舀水了。

每一个县令亭长此时都发动了起来,命令下去,深水井中的水,首要保障是村人饮用水。

因为他们很快发现有农人拿着井水进行浇灌。

农人们却纷纷表示,他们可以不喝水,可以不洗澡,但是这一口水一定要给庄家喝。

最后这一种行为在官府的横加干涉后,才渐渐消除。

这是被逼无奈之下,有一个亭长想出来的办法,他守在深水井边上,想要来打水的村民必须带着一家老小一起来,要打水可以,先一人灌下去两杯温水先。

如此手段既让人哭笑不得,觉得白费功夫,却也造就了旱灾期间,兖州、豫州无一人渴死的奇迹。

当然,其实可能最根本的原因是,有亭长对着下头的人喊:你们喝下去的水就变成了肥,多喝水才能保住田!

咳,现如今的农人还不是很搞得清过度施肥烧田这个问题,所以他们转念一想觉得非常对啊!反正都是水,喝下去排出来后再一起浇田有问题吗?一点都没有啊!喝!大口喝!

幸好土地对于微量的未腐熟的尿液还是有承载能力的,并不会因为偶尔几次的行为被烧死,但无论如何,这的确是一个劝慰百姓多饮水的好方法。

总体来说,兖州和豫州,没有因为干旱而受到过大的影响。而且,曹操因为打井、以及从他上任便开始注重的修建水利引用黄河、溪流水这些事情,在后来人看来,的确是一个英明的决定,但是有另外一件事情就逃不过去了。

在入夏以后,夏安然便已经组织大家用麦秆、杂草搓成草绳,然后编织成网。

此举固然让大家不解,但是今年因为官方严令禁止烧火粪,田中作物尽量不要施肥,所以麦秆的确剩下了不少,百姓们或多或少都做了一些网子交到了亭长这儿,等确定数目够了以后,他们又在亭长的带领下将草网罩在竹竿之上。

正当众人莫名其妙之时,上头又下发了一个更让人茫然的命令,这些日子,凡有家畜者,白天必须全数放出。

这又是为何?

他们的疑惑没有多久,很快就有老人们给他们解答,为了治蝗。

蝗虫二字在民众心中的可怕可能比之大旱更甚,大旱若有一口井尚且可救,但是蝗灾一起,所过之处田不存一,而蝗灾一来便是密密麻麻,纵然民众奋力驱赶,也非常容易被蝗虫所伤。

最后只能眼睁睁看着一年的努力毁于一旦。

他们当然知道家禽和有些畜类会食用蝗虫,只是白天将家畜全数放出……若是踩了庄稼……

就在他们犹豫之时,亭长又征用了几口大锅,这几口锅大部分都是几个大姓用于祭祀所用的青铜釜,此刻他们都被架在了柴堆上,里头倒入了井水。

这,这又是要作甚?

村民们正不解,亭长便人人下发了一个他们之前所制作的捕捞网。

并且告知他们,这是为了捕杀蝗虫所用。

捕,捕杀蝗虫?

村民们一听,齐齐一怔,可,可是蝗虫一来便携铺天盖地之势,只靠如此小网?

当然不是,农人只不过是起辅助作用,主要的生力军还是曹操帐下的兵士。

这些日子以来,兖州、豫州土地覆盖率空前的高,而且因为夏安然之前就知道会有旱灾,所以他做了很多预防措施,其中就包括在空闲的地段撒上了牧草种子,用以提高植被覆盖率,这样的生活环境并不是蝗虫所喜欢的。

对此,夏安然判断,兖州和豫州若是遇到蝗灾,那么主要来源大部分应该不是来源本地的蝗虫,因为这里的环境在此之前并不利于他们产卵,他们主要需要预防的对象,是从兵荒马乱的荆州飞过来的蝗虫。

那里更靠西,干旱、酷暑、无人耕种的大片裸露田埂,含水量不到百分之二十的土地,简直是蝗虫产卵的天堂。

为此,曹营下头的预备军早早就已经带着大网兜赶赴边界处,一来是为了捕杀蝗虫,二来也能预防一下贼兵作乱。三来,也可以了阻挡可能涌入的灾民。

如此时节,莫说曹军不仁义,将灾民阻挡在外,而是因为,和病灾不同,这种自然灾害下,谁也无法保证他们身上是否携带了瘟疫,虽说旱灾不像水灾更容易引发疫病,但也不代表旱灾就能有多安全。

曹操必须要对治下百姓负责。

事实证明这一决策非常的正确。

曹军抵达的当天,他们便击退了两股趁乱想要冲入豫州的贼兵。

他们穿着明显的制式装甲,手持利器,一看便知道曾是荆州或者袁术这边的兵士,只不过因为这一队人身上的装备多为东拼西凑,无法判断他们究竟是哪一边的。

古代的两省交界并无围墙,只有界碑或者天然的河流、山川作为分割,双方的人民可以自由的来往而不会受到盘扣,唯一会核对户籍的地方就是中心城镇、以及关口、道口,也就是说在东汉,你完全可以躲在另一个省份的山野地带很久而不会被发现,也可以一直在非官道的路上行走,只要你能自给自足。

但是显然这一群凶神恶煞的贼兵并不打算自给自足。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