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灵异 > [综]我在故宫装喵的日子 > 分卷阅读43

[综]我在故宫装喵的日子 分卷阅读43

簡繁轉換
作者:洛娜215 分类:灵异 更新时间:2025-03-28 23:45:59 来源:源1

一秒记住【笔趣阁】xbiquge365,更新快,无弹窗!

五香粉,也是用了六七种香料。

……真的是非常的奸诈咧。

夏安然原本只是随便给个名字,看到配方还在想要不要换个名字,就被古代商人教做人了。

憨厚的薛蟠哥哥告诉他“没事哩,这名字怪好听的。”

温柔的宝钗姑娘告诉他“挺好的,这名字让人一时半会也不容易辨出材料。”

傻白甜的林玦弟弟告诉他“取名,取意境。”

是是是,按照你们说的,十三,和五,都不是数字,代表的是一种意境一种感觉对吧?

……呵呵。

自觉是个小奸商却被人用【哎,这个弟弟真是太淳朴辣】的眼神看着,夏安然内心苦,但是没人懂他的苦,最后他只能洋洋洒洒将这个经过写在了小本本上,当做笑话告诉了那位神出鬼没之人。

然后他得到了几本书作为回答。

全是和数字有关的。

夏安然默默将这些书放在了书架上,并没有打算去看,他感觉到了来自基友的大恶意。

按理说,这全新的佐料,正确的推销方法应是直接卖到各大酒店的后厨,但是薛蟠不,他考虑再三,卖给后厨的局限性太大,而且从他家大厨的意思他得出结论,大厨们可能都不是很喜欢这类速成的料包。

所以他定价也好,店铺选址也罢,都定向了市井人群。

开场极为重要,为推销出这二佐料,薛家同一家烧饼铺子达成了协议,烧饼铺子每日给他们做些烧饼,用的就是十三香和五香做成的酱。

烧饼被切成极小的块放在门口供人试吃,这个想法不是夏安然提出的,而是薛蟠定下的。

倒不是夏安然没想到,只是,他没有提出来。

哪怕是新中国物资已经不再匮乏的现在,试吃这个东西也可能变成部分人吃饱的途径,何况这个时代?

对此薛蟠倒是很淡定。

“不过是几个切得碎碎的烧饼,排队一人吃一块,若是能吃到饱,他为了我们加了多少人气?别人看着这儿那么多人在排队,还能不好奇过来看?”

的确十分有道理。

但凡是人,都会产生好奇心,尤其看着所有人都在排队的,哪怕不知道卖的是什么也会潜意识排上去,这就是从众心理。

夏安然在读书时候,班里的姑娘跑去人广排喜茶能一排一个下午,谁过生日那更是了不得,借着不用排队的机会带起了多少人气?也不说喜茶好不好喝,就说就在街对面的某师傅,不就是帝都极其普通的加盟店而已,能在魔都火成那个样子,除了过得去的口味,不就是排队和供不应求这一招?

现在定了规矩,一人吃一块儿,要再吃就得后头去排队,这和别人请的排队工不同,薛家都不必付钱,轻轻松松就拉动了人气。

“这样也能筛选出真正会买的客户。”薛蛉对此也有自己的看法“咋们的料粉单卖极其便宜,定会有人见这么多人排队而好奇这究竟是什么味道,不愿意等,见我们价格便宜,就会直接进来买。”

这一切的前提都得是门面干干净净,排队试吃的人不能挡住路,为此夏安然倒是提出了排队形这个概念,一条直线队伍被竹竿和布条框成许多个弓字型,看着队伍不长,排排却要很久,好在试吃拿起来一块,一人就一寸那么大些,每个人拿到多大全看师傅落刀,后来经过改良后,烧饼铺子干脆给他们做了大烧饼,一个就抵过去六七个,下刀时候更快,所以队伍的流动性极快。

又因为只是供试吃的,不提供任何打包,由店家将小块送到面前,只能用自己手拿或者嘴拿,连个竹签都没有,带回去还得自己带上容器,并不方便……不过这时候的人们也不在乎这个,几步远就是池子,去洗洗手就好。

一入口,朴实的烧饼皮子下头就是厚实的酱味道,烧饼本身是没味道的,就是最廉价的白烧饼,连芝麻都没撒,全靠酱来提味。

效果是极其显着的,老百姓自然不像读书人有那么多的形容词,他们就只感觉到这个怪好吃,再一听小工告诉他们这个就用店里头卖的料粉做的,只要买一小袋,做肉也好,做酱也好,都非常的好吃,再问问价格……正准备过年,大家手里头都是有些钱的。

一个两个买了,三个四个买了,慢慢的这个市场就打了开。

薛家的这家店过年时候也没有关店,就是看中了年关这个市场,家家户户都得在这个时候做些肉,一开始是有人听了他们的推荐试试看,直到炖煮了一晚上的肉香的让人完全睡不着觉,第二天起床时候肚子是咕咕叫的,嘴唇也因为舔了太多次而干燥起了皮,家里的小孩儿觉深,没起来,但是流了一枕头的哈喇子,把枕巾都弄湿了。

一大清早左领右舍也过来问是煮了什么,让这家人很是涨了面子。

这味道,实在是……太香了!尤其香味极其的霸道,一阵又一阵,勾的人根本忍不住。

这家人没忍住,原本按着指示要炖一天一夜的,他们白天就撩出来先吃了。

好吃!

没得说,和做成酱不一样的味道!正如掌柜那小子所说,配肉是最好的!

借着年节的东风,等夏安然参加春闱时,薛家的这个铺子算是站住了。

每日售出也比较稳定,却在这日甫一开店就见数个小厮仆人等在了门口。

这倒是平时没见过的情况,毕竟卖佐料的,买一回能用上很久,也不拘一时片刻,薛蛉倒是第一次见到有人等他们开门的,他见人便带上了三分笑意,热情将人迎入。

就听那些人问道“敢问这位掌柜,此处可有酱卖?”

作者有话要说:

最后,今天看到很多宝宝(尤其是前文)的来问妈这个称呼的事……

呃,其实红楼梦里面,妈妈和妈不是一个称呼。

薛宝钗和薛蟠叫薛姨妈:妈

贾宝玉等人叫母亲都是:太太

我查了一下,包括87红楼称呼也是叫妈的,资料里头说妈是比较亲密的叫法,一般只有嫡出的和母亲关系比较亲近的会叫妈,个人感觉这可能是由于薛蟠他们是金陵人的关系,而且和母亲相依为命,所以关系更加的亲密。也可能是南北方的差异。

另一说是因为红楼写的时候比较白话,所以用的不是特别正统的称呼方式,我写的时候也沿用了这一设定,因为夏喵也是南方人。

另外像贾家,林家,叫母亲应该是用母亲/太太、父亲/老爷这种比较正式的称呼,这应该是习惯了,而且王夫人和贾敏都是官员的妻子,一般都是叫太太的。

关于【妈妈】,我个人以为你在红楼里看到这个词就默认它约等于嬷嬷吧。指的是一种比较亲密但是说到底还是有距离的关系。

比如奶妈,母亲的陪嫁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