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灵异 > [综]我在故宫装喵的日子 > 分卷阅读178

[综]我在故宫装喵的日子 分卷阅读178

簡繁轉換
作者:洛娜215 分类:灵异 更新时间:2025-03-28 23:45:59 来源:源1

一秒记住【笔趣阁】xbiquge365,更新快,无弹窗!

训练了这么久的曹军若是再不动动只怕武器都要生锈了。

听到曹纯解释后的曹仁和另外几个夏侯家的弟兄们都面面相觑。

最后只能在心里面感叹,读过书的……心都……嗯。

但是这一切夏安然都没有参与,他正忙着夏收。

大豆的种子已经买好,就等着小麦被收割。

乘着这段空闲时间,他又寻了匠人把打谷机给折腾出来了,一回生二回熟,这次他做起来可比在永春时候快的多,只是打谷机制成后因为成皋现在并没有等待脱粒的谷物,也无法验证这个是否有用,村人也就是看了个热闹。

而等小麦收割后他们才知道这个机器的厉害。

割麦这件事是村人帮忙来割的,夏安然看着就不像是会干农活的,见到他拿着镰刀哼哧哼哧割小麦的模样,立刻就有村人把他拖下来放到一边去了。

就割了那么几下,手就被扎到好几次的夏安然简直委屈。

他之前从来没觉得自己是这么粗手粗脚的,但是麦芒真的很难躲,尤其是他这种农业新手来说。

见割麦帮不上忙,他就跑去推出来了打谷机,现场脱粒。

但是很快又有村人好声好气得把他搬开来了。

他们口口声声说想要试一试这打谷机,实则是嫌弃他笨手笨脚的,谷粒经常被打的飞起来,全便宜了来偷食的雀鸟。

最后别人在他的田里面忙的手忙脚乱,夏安然却被推到一边和庞统一起一人抱了只兔子排排坐。

……这不是我的田吗?

你们不觉得这样有些不合适吗?

夏安然撸了会兔子,想想还是觉得不太对,干脆起身去后厨吩咐厨师准备些饭食,等等收完了地就请大家吃些便餐。

不过三块田,也就三四小亩(约1.6亩)地的,对于熟手来说小半天就能收完了。

之后脱粒的时候大家也纷纷围观了,还有人特地取了秤过来,就给麦子过磅。

出来的数据并不差,甚至在所有人预料之外的好。

三小亩地,产了将近五石左右,在这个亩产三石的时代已经算不错,更何况这是一个完全外行人在侍弄田地。

更何况这是冬麦,在现在的人眼里看来冬麦不减产已经很好了,增产基本是不可能,因为成皋并没有种植麦子的习惯,所以大家其实也不知道麦子正常的亩产是多少。

但是如果是这个数字的话,几乎和粟米的产出是齐平的。

现场的人有些心动,倘若冬麦在四月可以收获,那么下半年就有整整半年的时间可以再种一茬。只是目前因为还不确定这个数值是一个最高值还是最低值,还需要多做实验。

虽然这个数字在夏安然看来还是不满意的,但是他心里也清楚,后代的麦子产量除了土地因素,还因为无数次的杂交、择优、育种后选出的麦子。

有关这点夏安然倒是知道一些的。

当时杂交水稻在推广的时候他曾经看到过介绍,水稻杂交是A品种的雄蕊和B品种的雌蕊授粉结子,产出的稻谷再种植,淘汰掉长势不佳的品种,选择状态表现良好的稻谷授粉种植,一代代的筛选出性状稳定、高产、或是抗病的品种。

而小麦走的是另一条路子。

之前便已经说过小麦是外来物种,小麦的祖籍应该是在中东地区,和现在的一粒粒鼓鼓囊囊的麦穗不同,最早的小麦只有一粒,后来在变迁中遇到了一种牧草,二者恰巧花期接近,又遇到了同一只授粉植物,便因为发生了一次天然的远缘杂交,产量翻倍,变成了二粒小麦。

二粒小麦在当地住下,和牧草互相影响,渐渐地麦穗变得越来越多。

也就是说,小麦纯天然便是杂交品种。

而这一技术后来被用到了小麦的抗病性上,夏安然在种下小麦之前花费了很多功夫来预防小麦的疾病,他也的确很幸运的在小麦的生长过程中并未遇到大规模的细菌病。但是新中国遇到过许多次小麦大规模的细菌病爆发。

正是一位叫做李振声的科学家攻克了名为“小麦癌症”的条锈病,他花了二十多年培育出的新品种成为了现代小麦的母本。之后的小麦杂交和培育有许多都用了这份母本。

他是以农学家身份拿到最高科学技术奖的科研工作者,另一位正是袁隆平。

除了他们外,还有一个叫做李登海的农民发明家,自他手中培育出了杂交玉米。

而正是这几乎在同一时间段出现的三位农学家,华夏才能有如天佑般平稳顺利得发展,摆脱了进口粮食这一桎梏。

他们共享南袁北李的称号,堪称国士无双。

1995年的时候,一个叫做莱布斯·布朗的作家以日韩农业发展为模板,参考50年代至95年中国的农业发展数据,写成书声称,中国在2030年的时候会遇到产能不足需要世界支援粮食的窘境。

而十年以后,李振声院士在博鳌论坛用铁一样的数据反击了这一说法。

中国人可以用自己的土地养活自己的人民。

那时候夏安然正是看到了这篇报道。

扬眉吐气之余才开始对农业产生了兴趣,只是后来阴错阳差之间,他并没能深入这个领域学习。

他蹲在田边,捡起了一根掉落的麦穗,捏了捏谈不上饱满的谷粒。

心中多少有些唏嘘,种田之路还很遥远啊。

他请农人们留下吃了顿便饭,送走了人之后招呼庞统休息,自己一个人时候却有些睡不着,他一个人翻来覆去半响后爬起来跑去了自己屋子外头的晒谷场。

他随手撩起一把小麦,脱粒机自然是没办法把小麦最外头的那层麸皮完全退干净,虽然有几个在撞击的过程中散落下来,但是大部分都还是保持着全麦的模样。

麸皮很硬,人类很难消化这部分的存在,必须要经过再加工,但是留种的小麦则不需要,麦麸反而可以保护种子不受到微生物和细菌的侵害。而因为脱皮技术太麻烦,而且麸皮也并不是不能食用,现在的人们并不会可以去脱皮,而是选择将其一起食用。

刚收获的还没晒干的小麦,却几乎都是瘪瘪的,活像营养不良似得,这都已经是在夏安然加大肥的情况下了。

这样的麦子,在现代恐怕只有做成衍生产品的份,在这里却已经能当做还不错的主粮来食用了。

不得不说,他还是有一些被打击到的。

但是还是有好消息的,有一些成皋人已经决定分出一小块地在今年冬天试试种小麦了,还有人同夏安然说好了到时候来换一些小麦种子,想他这种刚收货的小麦种子是生命力最强的时候,当种子再好不过了。

这一日,他的田地变得光秃秃的,晒谷场却黄灿灿一片。

等将小麦翻晒几遍过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