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灵异 > [综]我在故宫装喵的日子 > 分卷阅读459

[综]我在故宫装喵的日子 分卷阅读459

簡繁轉換
作者:洛娜215 分类:灵异 更新时间:2025-03-28 23:45:59 来源:源1

一秒记住【笔趣阁】xbiquge365,更新快,无弹窗!

的。

大概就过了一个月……你们就变了。

啧啧。

我作话没存档的,现在内心有些伤。(捂胸)

先说正事:按照《七五》OR《三五》的设定,狸猫换太子是这样的,刘太后和李妃一同怀孕,李妃早产,生了只狸猫被贬入冷宫,刘太后因为生了儿子而封后。

真正的太子(赵祯)被充作八王爷第三养到六岁(还是八岁)被先帝过继。

也就是说赵祯就是名正言顺的太子爷,他以前一直以为八王爷是他亲爹,实际八王爷是他叔叔。

但是历史上,赵祯是把刘后当亲妈的,他亲妈其实是刘后的婢女,而且婢女的怀孕是刘后和先帝说好的。

刘后是先帝的朱砂痣,但是她出生有问题,所以先帝没办法名正言顺立她为后,只能用母凭子贵的身份,但是刘后生不出,所以刘后代孕这件事先帝知道,臣子不知道。刘后的婢女生了娃只有被刘后抱养,刘后养孩子比较严厉,但是总体来说,她对赵祯还是不错的。

而且她真的是一个相当了不起的女性,是真的出生草根,一路干净不以杀戮铺路走到了最高点,但是她对赵祯的态度也是各种复杂。

真的李妃是自己病死的,刘后没必要动手,因为抱养婢女的孩子这很正常。李妃死了之后刘后也算善待他们家家人了,具体可以搜某度百科,真的很精彩。

后来刘后差最后几步,还是没走上称帝的路,她死了之后仁宗知道了真相,八王爷告诉他的,还说他亲妈是被刘后害死,于是仁宗找到了李妃的尸体,发现她是以太后之礼下葬,保存都很完好,确实是正常死亡,所以仁宗因为怀疑刘后愧疚,一并善待了刘后的家族。

本文故事融合了二者。

《七五》的设定真的很微妙,狸猫换太子这一出戏,其实是为了让仁宗亲政。因为历史上直到刘后死后仁宗才得以持政,有个太过强势的妈容易使得男孩子性格软弱。而七五之中,包拯能够一路跳着升级其实是皇帝扶持的,因为他需要力量和刘后抢朝堂。

而包拯能够起来,又是八王爷扶持的。

八王爷无疑是保皇党。

但是因为仁宗提早亲政是作者君需要的,所以我就才用了这个设定,历史上不是这样子滴。

关于燕云十六州的事。

燕云十六州是唐宋之间的后晋的开国石敬瑭为了拿到皇位,向契丹(辽)支付的酬劳,宋朝立国之前就已经是辽的地盘了,之后宋朝开国两位皇帝都曾北伐,想要拿回燕云十六州,但是都失败了。后来在北宋末年被短暂收回,那时候宋金联合灭辽,宋朝的要求就是拿回十六州,金灭辽之后履行承诺,但是金第二位皇帝找了个借口攻打北宋,北宋灭亡,燕云十六州到了金手中,同时宋朝失去了北部的大片江山,成为了南宋。后来一直到朱元璋建明时期,这块土地才回到汉人统治。

燕云十六州的不是宋朝的锅,是历史遗留问题,但是这块地方的确是宋朝的心腹之患。

这十六州包含了大部分的秦汉长城的地方,也就是说,本来的游牧民族被困在长城以外,现在他们全都到了长城以内。

几乎可以说黄河以北天津、北京,河北北部,山西北部全归了辽国。

这里几乎都是农、耕、区。

也因此,游牧民族开始转向游牧 农耕 畜牧。

清明上河图是不是城外绿化面积很好?那是因为汴京为了预防北部游牧民族悄无声息南下,在城外种了很多,很多,很多的树。而且为了预防北辽南下,每年宋朝的军费都花在了建造堡垒上头,大家都知道有天堑就意味着你的敌人只有两个到三个方向而来,防御措置也能躲开一处,但是北宋是四面受敌,防御措施一造就是*4,维护成本更是高。

澶渊之盟不是不平等条约,宋辽之间是兄弟,谁年长谁就是兄,但是把燕云十六州割让出去的石敬瑭签的是父子,他是儿子,辽国是爸爸。

对于宋朝来说,当时的那些“奖赏”辽国的零花钱真的远远比不上他们的军费开支。

在年轻人看来这很憋气,但是宋朝其实一直都在想办法收复燕云十六。只可惜……澶渊之盟所签订的几十年和平生活养肥了宋朝人的同时,也养肥的辽人。

汉族打游牧靠的一直是前进好几步的科技水平。

比如汉武帝用弩和环首刀(铁OR钢)克骑兵,唐用武器防具(陌刀等 明光铠),明用□□和政策克游牧,但是宋朝遇到的是一个【有矿产、有科技、有人才】的大辽,这怎么打?

而且辽国的萧太后做了一件很聪明的事——她禁止辽国卖马给北宋。

没有马,科技水平差不多,冶炼技术对等的情况下,步兵打游牧,能赢吗?这就类似于现代的步兵VS坦克兵

当然,这些也不是完全不能克服——用人命去堵。

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就是这么打的,无论什么战争,除了现在的远距离精确打击,其实都能这么打,只要你的人命够,都能堵出来。

宋朝也这么堵过,但是士大夫治国的劣势就在此。

算了这些不提,否则以后我文里就没东西写啦!!

宋朝的问题在于,他是第一个以儒教治国的朝代,所以很多东西没有个度,不能怪程朱理学,也不能怪儒,程朱理学在宋代只是学说的一种,在明代被过度解读(因为朱元璋号称是朱熹的后代)才成为了一种迫害。更何况这些本身就是一种学说,刀可以切菜也可以杀人,责任不在刀。

中华每个朝代的基本国策都有问题,但是身在其中是看不到的。

比如大秦“以”法治国,百姓最后苦不堪言,只能揭竿,知道大汉为什么能顺利安稳民心吗?因为大汉的前几位帝王减刑,减刑,再减刑。

也不能说如今的就一定正确,但是现代中国有一个优点就是,治国之策常进行微调。

其实很多制度在最初建立的时候一定是利于国家的,奈何聪明人太多。

这也是我在红楼卷里面夏喵在科考时候说过的【商人会导致资本大量积累,从而以资本影响市场、影响官场,再反哺商人】的原因。这其中的平衡,家天下是掌握不了的。因为他们无法保证每一代帝王都是天才。即便是天才,养在深宫也会被养废。

就算是华夏,也不是每一个执政者能够把握平衡的,

你们一定会问……那为什么重视商业的宋朝反而没有大规模出事。

因为他们……有一个最微妙的先决问题无法满足而被压抑住了,那就是宋朝的官场调动太快……咳。当然还有很多复杂的问题,就不深入了。

第155章北宋(二十五)

赵祯自从被立为太子直至如今,说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